餐廳、酒店等公共場合要做好安全防護工作,地面有油汙、水要及時處理,客人摔傷了,管理方是要承擔責任的。大家在走路的時候也要注意,要是在餐廳、酒店摔傷,還可以找對方負責人,如果在大街上摔了呢?
6月19日,倪先生的兒子過19歲生日,晚上5點多,他請了親戚朋友到一家賓館吃自助餐。結果剛進自助餐大廳就摔了一跤,鞋子都飛出去了,手機也摔壞了,飯沒吃成,受了一肚子氣。倪先生懷疑是地上有水導致摔倒,向賓館提出索賠,而賓館認為是倪先生鞋子太硬,老化了,拒絕賠償。
倪先生說,當時直接後仰磕到地上,鞋子飛出去了,手機也摔壞了。去醫院拍了CT,好在沒啥大事。事發一周了,他的腰和腿仍然很疼。地面應該有水,不然不會摔跤。為此,倪先生向賓館提出5000元賠償,包括2000元手機,1000元鞋子,墊付的醫藥費和3天的誤工費。
記者陪同倪先生來到該賓館,負責人表示,因為最近一直下雨,他們安排了保潔阿姨24小時對大廳進行清理。有顧客帶雨傘的,會有迎賓幫忙用袋子套住,不會造成地面溼滑。倪先生摔倒之後,工作人員立即趕了過去,地上沒有發現有水。
賓館負責人認為,倪先生摔倒的原因是鞋子太硬了。現場給記者看了當時倪先生穿的休閒鞋。鞋底能輕鬆摳下一些塑料顆粒,他認為鞋子是有問題的,鞋子老化變硬,摩擦力減小了。倪先生認為,鞋子的防滑顆粒沒掉光,現場演示了一下,在大理石上摩擦力還是很大的,一旦沾上了,就有點溜冰的感覺。雙方最終沒能協商一致,賓館方建議倪先生走法律途徑。
當時外面在下雨,到底是倪先生鞋上有水還是賓館地板上有水,沒辦法說清楚。倪先生應該知道這雙鞋沾水了會比較打滑,為何還在下雨天穿,如果在大街上摔了,自然不會有人賠償。下雨天,賓館也應該會預想到大理石打滑,鋪上防滑地墊,設置「小心地滑」警示牌,盡到安全提醒的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