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日本偷襲珍珠港始末,這是美國給日本挖的坑嗎?

2020-12-07 陳叔說史

我相信我們把一個熟睡的巨人吵醒了,現在他充滿了憤怒。

這是戰爭電影《虎!虎!虎!》中日本海軍上將山本五十六在偷襲珍珠港成功後說的一句話。或許歷史上的山本並沒有說過這句話,但他確實有這種感覺,其後戰爭態勢的發展也如他所料,美國在此後不久後參戰,珍珠港事件成為二戰重大轉折點。

日本偷襲珍珠港背景

1939年,日本當局制定「北上」、「南下」兩個作戰方針,「北上」即侵略蘇聯,佔領西伯利亞,與德國遙相呼應,最後瓜分蘇聯;「南下」則是利用強大的海軍實力,入侵東南亞、掠奪資源,為日後進一步的戰爭做儲備。

日本和蘇聯是西太平洋兩個最強大的國家。日本憑藉明治維新迅速崛起,邁入世界一流強國行列。憑藉強大的軍事實力,日本在甲午海戰中打敗北洋水師,獲得巨額戰爭賠款,並迅速吞併朝鮮。在此後的日俄戰爭中,日軍擊敗俄軍,遠東格局就此改寫。

雙方的較量並沒有結束,遠東地區成為蘇俄和日本全面對抗的舞臺。1921年,蘇俄策動中國外蒙古獨立,十年之後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入侵中國東北,策劃成立偽滿洲政權。從此日本和蘇俄正式走向武裝對峙,爆發了諾門檻戰役。這是一場戰役級別的會戰。日本在發動戰役前滿懷信心,他們認為蘇聯地理位置存在缺陷,無法快速調動部隊,以為一出手就可以掌握主動權。結果在戰役的決戰階段,蘇軍在朱可夫指揮下,十萬精銳出擊,天文數字的彈藥落在日軍頭上,取得了戰役的勝利。

「北上」吃了敗仗後,進攻蘇聯佔領西伯利亞的夢想化為泡影,日本只好選擇第二個作戰方案——南下。

雖然佔領東南亞容易,但其帶來的影響是無法估量的。當時的東南亞被「英、荷、美、法」四國殖民,進攻東南亞無異於與虎謀皮。

1941年7月28日,日本正式佔領法屬印度,美國隨即對日本進行經濟制裁,凍結了日本在美國的全部資產,並且中斷了對日本的石油供應。石油作為工業黃金,是影響戰爭的重要因素。不僅如此,在《美日通商條約》期滿後,美國參、眾兩院通過了《租借法案》,該法案中申明,美國可以向任何被侵略的國家提供武器、軍民用物資支持。此法案適用於正在抵抗日本侵略的中國,蘇聯也因法案受益,無數蘇軍在遠東得到裝備,再齊裝滿員返回西方參加莫斯科會戰、史達林格勒會戰,毫無疑問,美國正成為反侵略國家的兵工廠。日本曾多次通過外交途徑,希望說服美國犧牲中國、東南亞達成和解,但美國方面反應冷淡,要求日軍必須無條件從中國撤出,雙方的談判均觸碰底線,一場大戰無可避免。

珍珠港事件爆發

在夏威夷上駐紮的美國太平洋艦隊是日軍最忌憚的軍事力量,它的存在可以讓美軍在短時間內幹預亞太戰事。如果能夠以極小的代價摧毀美國太平洋艦隊,日本海軍將在西太暢通無阻,東進可威脅美國本土,以此獲得與美國談判的資本。

負責制定偷襲珍珠港計劃的正是山本五十六。在前一年日軍進行的一次軍事演習中,山本看到日本航空兵的表現後對他的參謀長說:「偷襲珍珠港的計劃是可行的。」此後不久,山本開始著手計劃珍珠港之戰。

山本遇到了許多阻力,日本海軍內部有人認為,偷襲珍珠港將迫使美國參戰,而且一支龐大的艦隊橫渡3500海裡不被發現,這是很難想像的。山本是個冒險家,以辭職相要挾。1941年11月,在日本天皇出席的御前會議上,這項行動被正式批准。為了完美執行偷襲計劃,山本率領聯合艦隊在與珍珠港相似的鹿兒島灣進行秘密訓練,為偷襲做最後準備。

1941年12月7日凌晨4時,珍珠港以北250海裡,東方的水線已經泛白,拂曉前的寧靜卻突然被打破。一支由六艘航母組成的龐大艦隊向南駛來,航母甲板上停滿了轟炸機,機腹下有的掛載炸彈,有的掛載重型魚雷,閃爍著一道道冷光。

凌晨6時,包括零式戰鬥機、水平轟炸機、俯衝轟炸機、魚雷機在內的首批183架戰機從甲板上起飛,直撲珍珠港。與此同時,日本駐美國大使野村大使收到一份來自東京的電報,要求其務必於檀香山當地時間7時半,也就是正式轟炸珍珠港前半小時,將電報交給美國政府,單方面宣布停止談判。7時15分,第二批日本戰機起飛。

7時02分,位於歐胡島北部的一個雷達站發現大批飛機從北方飛來,雷達管制員向值班中尉報告了這一消息。中尉認為,這是從西海岸飛來的B-17機群,美軍空防司令部下令雷達站關閉,最後一個制止日軍空襲珍珠港的機會錯過。

7時55分,日軍俯衝轟炸機率先發起襲擊,轟炸了瓦胡島的三個機場。兩分鐘之後,魚雷轟炸機展開行動。反應過來的美國海軍立即向各支艦艇發出警告,稱這不是警告,然而為時已晚。

在這次偷襲行動中,日本僅僅付出了損失29架飛機、55名飛行員的微小代價。反觀美國一方,除了三艘航母不在港外,幾乎所有艦船遭遇重創,其中包括8艘戰列艦、3艘巡洋艦、3艘驅逐艦,總噸位超過30萬噸。而停放在珍珠港內的390架飛機,188架被摧毀,155架受損。人員傷亡方面,總共2403人死亡,1178人受傷。如果不是南雲中將臨時放棄第三次攻擊,美國的損失將更加慘重。

珍珠港事件的疑點

關於珍珠港事件,坊間一直流傳著兩種說法:一是這次偷襲是是真正的偷襲,一是這是一場由美國導演、日美雙方主演的劇情,是一個巨大的陰謀。第二種說法雖然沒有得到證實,但由於存在太多巧合,一直在軍迷圈流傳著。

最大的疑點就是珍珠港內航空母艦的突然調離。日軍發動襲擊最主要的目標,就是停靠在港內的三艘航母。然而當日本戰機飛至珍珠港上空時,卻發現視線內沒有任何一艘航母,難道憑空消失了?事後美方曾對此解釋,稱企業號正在趕來的路上,從甲板上起飛的偵察機已經抵達珍珠港。而另外兩艘航母一艘剛剛起航,另一艘在聖地牙哥做保養。偌大的一個海軍基地沒有一艘航母坐鎮,令人覺得不可思議。

其次,二戰時期的美國已經是全球首屈一指的情報大國,不可能對日軍的戰前準備一無所知。美軍情報官曾經日軍可能偷襲珍珠港的情報遞交美國總統羅斯福。羅斯福只是淡淡地回應知道了。而當這份情報送到太平洋艦隊司令金梅爾手上時,他的反應比羅斯福更淡定從容,說這沒有什麼,同時強調這份情報不能外洩。這一切似乎像沒有發生過一樣。

還有一點,在襲擊結束後的第一時間,美軍就將沉沒的軍艦打撈出水,並且很快進行了修復,恢復了從前的戰鬥力。美國的工業水平固然發達,但修復軍艦是一件很複雜的事情,從圖紙設計到原料採購再到重新改造需要耗費大量時間。而當這些軍艦被拖進工廠時,工人發現改造所需的每一道程序已經被提前準備好。

珍珠港事件帶來的影響

珍珠港事件,日本看似贏了,其實是輸得一敗塗地的賭博之戰。單說這一戰術確實是非常成功的,日本重創了美國太平洋艦隊,保證了西太平洋航線的暢通,狂熱的日本民眾甚至認為三個月可以佔領美國西海岸,最終打敗美國。

然而事實是,這是一場戰略層面的巨大失敗。美國總統羅斯福因此獲得對日本開戰的最好理由,美國國會和民眾憤怒的聲音讓羅斯福無需再浪費精力說服國會,團結一致抗日成為美國主流思想。

山本五十六也很清楚,發動襲擊的後果將會將美國這頭「沉睡的獅子」徹底叫醒,試圖逼迫元氣大傷的美國談判。然而事實是,他們低估了美國強大的戰爭潛力。數百萬美國青年加入軍隊,戰爭工業模式全面開啟,在極短的時間內就完成了太平洋軍事力量的重建。隨著美國加入反法西斯陣營,珍珠港事件成為二戰關鍵轉折點。

參考文獻:《太平洋戰爭史話.偷襲珍珠港》  《珍珠港1941:美國的恥辱日》

相關焦點

  • 二戰往事:日本為什麼偷襲珍珠港?其實是當年日本的最佳選擇!
    我們知道二戰對全世界的影響是很大的。因為二戰的持續時間比較長,而且波及範圍廣,更更加讓人懷疑人生的就是二戰中使用的武器都是特別厲害的,先拋開國家之間的損害,就對大自然來說傷害都特別大了。所以說二戰對每個國家來說都是比較有陰影的,而對於日本當時為什麼會偷襲美國的珍珠港,才引發的被美國投射兩顆原子彈事件呢?其實說日本偷襲珍珠港是日本當年最佳的選擇。我們知道日本是個小國,而且在科技以及資源方面等都要依靠美國,所以美國當然不會這麼便宜日本的。這就引發了日本偷襲珍珠港的根源。
  • 二戰時,日本偷襲珍珠港,為什麼沒有哪個國家的軍隊偷襲日本?
    日本在二戰初期的時候偷襲珍珠港,拉開了太平洋戰爭的序幕,所以有人認為為什麼沒有軍隊去偷襲日本本土?畢竟偷襲珍珠港是一次非常成功的行動,消滅了美國太平洋戰爭的主力,讓美國一直在戰爭初期相當的被動,被迫陷入防守的局面。
  • 二戰日本偷襲珍珠港的真正目的是啥?為啥是日本最後最好的選擇?
    珍珠港事件是當時二戰太平洋戰爭的導火索之一,當時的日本聯合艦隊,以偷襲的方式對美國在珍珠港太平洋艦隊發動了襲擊,隨後這場戰爭迅速把美國拖入二戰,很多人認為,這是日本人非常「魯莽且愚蠢」的一次進攻,對於美國發動攻擊,簡直是加速日本的失敗。
  • 日本當年麼為啥要去偷襲美國珍珠港呢?
    日本雖然是一個彈丸之地的島國,但它的野心可遠比國土面積大多了,當時聯軍裡面的強國,日本都打了一個遍,連最強的美國也因為日本偷襲珍珠港,被強行帶到了二戰戰場上,當然這也加快了日本的滅亡。日本偷襲珍珠港的行為,在任何時代看來都是瘋子舉動,因為日本的這一次衝動,導致了日軍在太平洋戰場上的覆滅,最後在美國扔下兩顆原子彈後,日本所有的驕傲全部被擊碎,只能無奈選擇放下武器投降,那麼二戰時日本為何敢偷襲美國珍珠港呢?
  • 日本當年為什麼執意要去偷襲美國的珍珠港呢?
    上世紀的二戰以日本的投降告終,最根本的原因還是日本把美國帶到了戰場上,日本在面對美國時毫無還手之力,最後儘管還有著魚死網破的勇氣,不過被兩顆原子彈炸得徹底沒脾氣,最終選擇低下了驕傲的頭顱。
  • 日本偷襲珍珠港,惹怒希特勒,罵出了現代流行語
    1941年日本偷襲美國珍珠港,讓太平洋戰爭一觸即發,但是日本做夢都沒有想到,這場戰爭讓日後英、荷等20多個國家對日本宣戰,並且還失去了自1894年以來所有征服的土地,從此受美軍的軍事管制,同時還成為了美國冷戰的亞洲根據地。
  • 為什麼日本人敢偷襲珍珠港?難道他們不害怕美國人瘋狂報復嗎?
    不要認為美國人在日本本土扔了兩顆大蘑菇、逼小鬼子投降是為了中國,在整個二戰期間,盟軍陣營最不厚道的就是美國人!珍珠港後來讓小鬼子給炸了,美國人純屬咎由自取,與人無尤。二戰期間最不厚道的美國人說起二戰、美國,很多人的第一印象都是美國人扔在日本本土的那兩顆大蘑菇!似乎不是那兩顆大蘑菇小鬼子就不會投降一般,搞得美國好像二戰時期的「救世主」似的。可事實上呢?中國的抗戰之所以打了整整十四年,美國人和他們的那些個所謂「歐洲盟友」絕對「功不可沒」!
  • 日本偷襲珍珠港後,希特勒、邱吉爾、蔣介石都什麼反應
    1941年12月7日凌晨,日本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日本為什麼要偷襲珍珠港? 簡單點說,日本國內物資貧乏,支持戰爭的戰略物資主要靠海運,日本侵華後,美國對日本實施了封鎖和制裁,斷了他的物資來源,逼得日本沒有辦法,所以迫不得已,鋌而走險,妄圖在太平洋上打出一條活路。
  • 假如不偷襲珍珠港,日本全力侵華會怎樣?專家:嫌命長就來
    珍珠港事件作為此次戰爭中的標誌事件,歷來都是世界人民熱烈討論的話題。日本偷襲珍珠港擴大了二戰的範圍,推動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此次的偷襲行動不僅使日本付出了慘痛的代價,還加快了他們不正義戰爭的失敗速度。那麼問題來了,如果當時的日本放棄了偷襲計劃,一門心思對付中國的話,失敗的結局會改寫嗎?答案是否定的。
  • 日本將偷襲珍珠港,美國早已知曉此事,為何卻沒有做出防範
    日本將偷襲珍珠港,美國早已知曉此事,為何卻沒有做出防範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太平洋戰爭,是隨著日本偷襲珍珠港為起點而開始的。日本海軍聯合艦隊以航空艦隊的主力,深入太平洋,成功的襲擊了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的大本營,從而一舉癱瘓了,美國太平洋艦隊的主力。
  • 日軍偷襲珍珠港後………
    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在夏威夷的基地珍珠港及美國陸軍、海軍在瓦胡島上的飛機場遭受日本海軍轟炸。炸沉、炸傷主力艦、驅逐艦、巡洋艦等近20艘,擊毀飛機188架。   這場偷襲直接導致2403位美國人死亡,1178人受傷,美國被拖入戰爭的泥潭,成為美國總統羅斯福口中的「奇恥大辱」,後來羅斯福將這一天定為「國恥日」。攻擊過後,日本正式向美國宣戰,二戰的格局也因此改變。
  • 得知日本偷襲珍珠港後,希特勒有何反應?一句怒罵成為現代流行語
    德國作為二戰的主導國家,通過和日本的聯繫,從我國東北的地盤,輸送德國大兵進攻蘇聯,給予蘇聯東南部強大的戰鬥壓力。而且日本作為輔助國家,而且距離蘇聯的距離非常近,也在無形之中給蘇聯施加壓力。我國在亞洲的地盤相當廣闊,但是還是被日軍追趕數個年頭,不過日本並沒有跟隨希特勒的步伐,而是堅持自己的理念,不僅沒有選擇在東北方向支援德國進攻蘇聯,而是選擇遠渡太平洋進攻實力強勁的美國,在他偷襲了珍珠港之後,希特勒說了最為經典的九個字。
  • 武無第二:日本海軍是為壓制陸軍勢力,才孤注一擲偷襲珍珠港嗎?
    ▲二戰時期日本海軍畫作 我們不妨試想一下,為什麼美國要從東南亞運輸大量的資源來給我國,而且當時美國的姿態完全就是只有這一個地方可以運輸,東南亞是戰略物資運輸的唯一通道
  • 歷史上的今天:日軍偷襲珍珠港
    一九四一年十二月七日,這一天上午,日軍突然襲擊了美國在太平洋的海軍基地珍珠港,美國太平洋艦隊主力全軍覆沒。日本為什麼要偷襲珍珠港呢?目的又是什麼呢?一九四一年,二戰進入了極為重要的一年,日本深陷中國戰場,資源短缺的短板開始顯現,當時戰爭最關鍵的兩個資源鋼鐵和石油主要由美國本土提供,而日本的不斷擴張嚴重觸犯了美國在我國和東南亞的利益。美國對日本採取了石油鋼鐵的禁運。為了解決問題,日本嘗試與美國協商,但美國提出的要求是日本必須從中國撤軍,對日本來說這是不可能接受的條件。
  • 日本偷襲珍珠港是知道後果的,為何還敢出手?答案很簡單
    導語:日本偷襲珍珠港是知道後果的,為何還敢出手?答案很簡單1941年日本經過深思熟慮之後,還是決定對珍珠港實施打擊,先是用航母運送艦載機都指定位置,然後讓艦載機秘密飛行到港口內轟炸。整個過程美軍毫無防備,所以這導致日軍的偷襲很成功,達到預期的效果,美軍損失慘重,除了沒有航母受傷之外,軍艦以及戰鬥機基地都受到致命打擊。本次襲擊過後,美國正式對日本宣戰,同時以牙還牙也派遣轟炸機襲擊東京,將眾多兵工廠給摧毀,算是報仇了。後來雙方在太平洋交鋒,爆發激烈無比的海戰,經過數年的徵戰,日本不敵美軍只能退守本土。
  • 偷襲珍珠港成功後,山本五十六破口大罵,日本只有他清醒
    這句真摯誠懇的名言出自日本大將山本五十六之口,通過他的言語,我們可以感知他那心中永恆熾熱的信仰與愛意。二戰期間,作為一名日本戰將,山本五十六無法選擇自己的政治立場,雖然他持反對態度,但卻不得不為之披甲上陣,甚至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而在日本偷襲珍珠港成功後,山本五十六卻破口大罵,這又是為何呢?
  • 聽聞日本偷襲珍珠港,希特勒忍不住飆了句髒話,如今卻成了流行語
    可是沒想到日本帝國主義在一次次戰爭的勝利中,野心也膨脹了,竟開始打起了美國的主意,於是在1941年的時候,日本偷襲了美國珍珠港。 02 其實早在1939年的時候,野心勃勃的日本帝國主義就定下了「南下」和「北上」這兩個作戰目標。
  • 賭上國運的大偷襲,日本的孤注一擲,還是美國的有意為之?
    日本偷襲珍珠港在當時的歷史時空無疑是震驚了世界的大事件,在現在也是無數戰爭電影的熱門素材,這一次偷襲成為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最為重要的轉折點之戰,也是美國「黃金時代」的序幕,顯然這個序幕有一些血腥和戲劇性。
  •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得知日本偷襲珍珠港後,希特勒有什麼反應?
    當時德軍面臨的是蘇英兩國,這兩個國家也算是當時的大國,但是初期還是沒有佔得德軍太多便宜,甚至是一再敗退。而作為盟軍的日本也是在戰爭初期取得了不錯的戰果,在亞洲戰場可以說是勢如破竹,一路高歌猛進。之所以日本進展快,主要是因為亞洲地區普遍落後,發展真的差不少。為什麼日本敢放下「吞併中國」的話語?
  • 炸完珍珠港,登陸西海岸,二戰日本真實計劃就這麼爆笑!
    二戰日本距離那場席捲全世界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已經過去了很久,但是這場戰爭留給整個世界的記憶卻至今猶在。大家都知道,作為第二次世界大戰重要一環的太平洋戰爭,是從日本偷襲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司令部所在地珍珠港開始的。那麼日本在偷襲完珍珠港之後有沒有更進一步的對美國作戰計劃呢?答案是肯定的,日本不光有這個計劃,並且計劃還很龐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