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將偷襲珍珠港,美國早已知曉此事,為何卻沒有做出防範

2020-12-21 騰訊網

日本將偷襲珍珠港,美國早已知曉此事,為何卻沒有做出防範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太平洋戰爭,是隨著日本偷襲珍珠港為起點而開始的。日本海軍聯合艦隊以航空艦隊的主力,深入太平洋,成功的襲擊了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的大本營,從而一舉癱瘓了,美國太平洋艦隊的主力。

然而美國對此也並非一無所知,因為他們早就獲悉,日本將要對美國發動進攻。但是既然如此,美國為何沒有做出任何防範呢?

一.奇怪的調遣

早在1941年初,美國海軍就做了一連串的人事調動。

美國海軍分成兩部分,一支是太平洋艦隊,一支是大西洋艦隊。

畢竟美國是一個兩洋國家,艦隊必然根據實際情況做出劃分,就和蘇聯將海軍艦隊分為波羅的海艦隊,黑海艦隊,太平洋艦隊,北方艦隊一樣,都是根據實際情況來劃分的。

但是不同的是,在1941年太平洋上風聲鶴唳的時候,美國卻將太平洋艦隊,四分之一的兵力調往了大西洋艦隊。

調入大西洋艦隊戰鬥序列的戰艦,包括

一艘航母,三艘戰列艦,四艘巡洋艦,十七艘驅逐艦

,這些戰艦相當於太平洋艦隊四分之一的作戰力量。

此時德國和美國尚未進入交戰狀態,德國潛艇部隊被嚴令不許進入美國海域作戰,因此驟然加強大西洋艦隊,表面上是有點說不過去。

而對於太平洋上的風聲鶴唳,美國海軍也並非毫無認識。

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司令金梅爾海軍上將就幾次對美國海軍作戰部表示,應該加強太平洋艦隊的力量,用以防範日本。

然而美國海軍作戰部對此沒有任何表示,反而調走了太平洋的作戰力量,這就讓人倍感沮喪。

同時被調走的,也不僅僅是美國太平洋艦隊的艦船,還有一批太平洋艦隊的優秀軍官和水兵也被調入了大西洋艦隊。

典型例子就是金凱德將軍,他原本應該被調入太平洋艦隊,但最終卻被調入了大西洋艦隊。在那個美國海軍急需用人的時候,他卻被調入大西洋艦隊,這實在說不過去。

同時美國海軍內部,也曾針對珍珠港被襲擊,而做出過演習。夏威夷地區是美國海軍的重要錨地,也是太平洋艦隊的大本營所在。

此地防守原本歸屬美國陸軍,在1941年初,美國海軍突然提出,夏威夷容易遭到襲擊,需要陸海軍進行聯合作戰演習。而陸軍的回答是一份《夏威夷珍珠港的防守》,報告裡詳細闡述了夏威夷的重要性和陸海軍應該加強合作,保衛珍珠港的指示。

同時間美國駐日大使也頻頻發出警告,日本軍方似乎有意對珍珠港發動襲擊,就連馬歇爾將軍,也曾對他人說起:

「日本在戰爭中,從來都不發宣戰書,如果日本進攻珍珠港,那麼應該是一次快速而富有成效的襲擊。」

甚至於當時的美國,已經從中國和英國,分別得到了警告,日本即將發動攻擊。

然而就是在這種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的情況下,美國海軍並沒有做出多少的準備工作。

二.珍珠港背後的不合理

在日本偷襲珍珠港的前一天,也就是夏威夷時間1941年12月7日凌晨三點四十二分,美國海軍的一艘掃雷艦就發現了一艘日軍微型潛艇。

這艘潛艇計劃潛入珍珠港進行攻擊。然而卻被美軍發現,繼而在六點四十五分被美軍沃德號擊沉。

此時美軍應該判斷出日本將偷襲珍珠港,然而實際情況是,美國人根本沒有做出準備。

就連早上七點二分,美軍雷達站報告發現不明機群的消息,也被美軍很是大意的錯過了。對於海軍而言,這實在是說不過去的一個情況。

而在日本襲擊時,珍珠港也有很多的不合理之處。

首先來說,日軍發現,他們的空襲撲了空,不僅航母不在港口裡,就連機庫的爆炸也不明顯。也就是說,機庫裡可能並沒有飛機。

儘管從空中看下去,地面的機場跑道上都整整齊齊擺著飛機,但機庫裡卻沒有什麼劇烈爆炸。這只能說明,機庫裡什麼都沒有,沒有飛機,沒有彈藥,也沒有燃料,只是一個空蕩蕩的機庫罷了。

而很快的,許多美國戰機開始升空作戰,這些飛機都不在主要機場上,而是從附近的小機場起飛,反應迅速。對於日本海軍飛行員來說,現在像是他們遭到了伏擊,而不是他們去偷襲別人了。

同時,高射炮炮位的反應也很迅速,是的,迅速。因為在第一輪襲擊時,就有不少的高射炮在對日軍開火。

要知道,

如果是沒有準備,這些高射炮炮位的反應不會這麼迅速,畢竟炮彈如果沒有提前準備,那是要從彈藥庫推出來的,非戰爭時期,炮位不會有大量高射炮炮彈。更為有趣的是,在第二輪襲擊時,開火的炮位就突破了半數。

事實上,通過對歷史資料的研究,我們會發現,珍珠港的高射炮兵們,在這之前,就進行了專門的防空演練,而且炮位上,堆滿了彈藥。

這是個非常有趣的事情,因為如果沒有襲擊,那麼這些炮彈就這麼露天放在外面,註定是無法長期保存的。換句話說,這些炮彈本就準備用出去了。

而另一方面,在珍珠港內的美國醫院,在襲擊爆發前就接受了大量的血漿等醫用物資,同時增派了醫護人員。而在襲擊前一天,美軍還取消了例行的休假,進行了戰備值班工作。

這是一個非常離譜的事情,畢竟這種戰備值班,是只有在面臨戰爭,或是已經爆發戰爭的情況下才進行的措施。

甚至於在襲擊後,維修船隻時,竟然還得到了船隻升級圖紙,各種材料都是現成。

這一切都未免太過巧合。難道,珍珠港,真的只是美國人的一個誘餌嗎?

三.背後的真相

首先來說,美國海軍的調動問題,其實道理很簡單。

不管日本海軍怎麼鬧起來,兩國只要沒宣戰,沒進入交戰狀態,那麼美國也不需要有過激舉措,來過分的刺激日本。

而大西洋則不同,美國不斷的給英國出售物資,戰前甚至派己方戰艦提供一定距離的反潛護航,德國海軍也深知這個情況,其潛艇必然遊弋在大西洋的美國海域內。

那麼美國海軍和德國海軍爆發衝突的可能就日漸增高,在這個情況下,必然會調遣太平洋艦隊的人員和艦船,在增強大西洋艦隊。

至於美國海軍做出預演,加強夏威夷的防禦工作,那就更是正常了。

要知道,儘管日本和美國沒有進入交戰狀態。但是此時日本襲擊美國的可能性日漸增加,作為美國本土防禦的屏障,也是太平洋艦隊的錨地,這裡必然要加強防衛。

尤其是日本軍方的鼓吹對美作戰這一點,必然引起美軍的注意,所以進行防禦演練是必然的。

至於防空演習和炮位上堆滿炮彈,飛機不在機庫,大多在主機場跑道和小機場,甚至是醫院接收醫用物資和得到醫護人員補充,則完全是因為,在襲擊開始前,美國就得到了情報的原因。

但至於為什麼艦隊沒有緊急離港,這個原因就十分簡單,因為不確認情報的真偽。

事實上,這種例子不是沒有,最接近的例子就在六個月前。

蘇德戰爭爆發前,蘇聯也得到了大量的情報,證明了德國將對蘇聯發動進攻。但是蘇聯仍舊難以相信,德國將雙線作戰,所以他們更傾向於在外交上做出準備

而在戰爭爆發前,蘇聯能做的是將主要機場的部分戰機疏散到隱秘的野戰機場,同時以演習為名,讓部分部隊以訓練為名,做好準備,進入陣地,但為了不進一步挑起事端,蘇軍能做的也僅此而已。

同樣的,美國也是一樣的道理,他們不確認這份情報的真偽。如果這份情報不是真的,那麼艦隊集體離港,勢必製造一種緊張氣氛。

為了不出現這個情況,美國海軍只能做出有限的準備,比如在高射炮位上準備充足的彈藥,疏散部分戰機,讓醫院得到充足的物資,這些都是可以採用的手段。

因為這些手段既不會製造緊張氣氛,也不會太過明顯,可以起到防患於未然的效果。

至於為什麼戰艦打撈維修時,會有早就準備好的改造圖紙和材料。

這就更好說明了,

畢竟那些戰列艦都較為老舊了,算年份也該進行升級改造了,只不過這次很湊巧趕上了珍珠港事件罷了。

最關鍵的,如果美國真的有什麼陰謀。考慮戰前美國海軍和日本海軍一樣,把航母當做配角,把戰列艦當做主力。

那美國海軍就算真的要搞個圈套,也得拿自己的航母做誘餌,怎麼可能把八艘戰列艦全扔在港口裡送死呢?

這本身就是不合理的。如果那個海軍將領在當時提出用戰列艦做誘餌,還是全部戰列艦,那估計他就要被海軍高層塞進戰列艦主炮,然後打進大海了。

結語

事實上,關於珍珠港的美國吸引日本前來偷襲,本質上是美國的一個陰謀的說法,主要來自日本。畢竟日本是一個輸不起的國家,現如今澳大利亞的遊泳運動員,霍頓,估計盡得日本真傳。

日本琢磨戰敗後還背上一個不宣而戰,搞偷襲的名聲,實在不好聽,於是就挖空心思,就想要洗脫這個罪名。然而歷史就是歷史,無論說再多,謊言也不會成真。這些昭和份子的謊言,也只能貽笑大方了。

參考文獻:《偷襲珍珠港》

《二戰往事:內幕大揭秘》

《霸權背後,美國全方位主導戰略》

《太平洋戰爭》

相關焦點

  • 日本當年麼為啥要去偷襲美國珍珠港呢?
    日本雖然是一個彈丸之地的島國,但它的野心可遠比國土面積大多了,當時聯軍裡面的強國,日本都打了一個遍,連最強的美國也因為日本偷襲珍珠港,被強行帶到了二戰戰場上,當然這也加快了日本的滅亡。日本偷襲珍珠港的行為,在任何時代看來都是瘋子舉動,因為日本的這一次衝動,導致了日軍在太平洋戰場上的覆滅,最後在美國扔下兩顆原子彈後,日本所有的驕傲全部被擊碎,只能無奈選擇放下武器投降,那麼二戰時日本為何敢偷襲美國珍珠港呢?
  • 二戰時,日本偷襲珍珠港,為什麼沒有哪個國家的軍隊偷襲日本?
    日本在二戰初期的時候偷襲珍珠港,拉開了太平洋戰爭的序幕,所以有人認為為什麼沒有軍隊去偷襲日本本土?畢竟偷襲珍珠港是一次非常成功的行動,消滅了美國太平洋戰爭的主力,讓美國一直在戰爭初期相當的被動,被迫陷入防守的局面。
  • 日本偷襲珍珠港是知道後果的,為何還敢出手?答案很簡單
    導語:日本偷襲珍珠港是知道後果的,為何還敢出手?答案很簡單1941年日本經過深思熟慮之後,還是決定對珍珠港實施打擊,先是用航母運送艦載機都指定位置,然後讓艦載機秘密飛行到港口內轟炸。整個過程美軍毫無防備,所以這導致日軍的偷襲很成功,達到預期的效果,美軍損失慘重,除了沒有航母受傷之外,軍艦以及戰鬥機基地都受到致命打擊。本次襲擊過後,美國正式對日本宣戰,同時以牙還牙也派遣轟炸機襲擊東京,將眾多兵工廠給摧毀,算是報仇了。後來雙方在太平洋交鋒,爆發激烈無比的海戰,經過數年的徵戰,日本不敵美軍只能退守本土。
  • 二戰:日本偷襲珍珠港始末,這是美國給日本挖的坑嗎?
    中日本海軍上將山本五十六在偷襲珍珠港成功後說的一句話。或許歷史上的山本並沒有說過這句話,但他確實有這種感覺,其後戰爭態勢的發展也如他所料,美國在此後不久後參戰,珍珠港事件成為二戰重大轉折點。負責制定偷襲珍珠港計劃的正是山本五十六。在前一年日軍進行的一次軍事演習中,山本看到日本航空兵的表現後對他的參謀長說:「偷襲珍珠港的計劃是可行的。」此後不久,山本開始著手計劃珍珠港之戰。山本遇到了許多阻力,日本海軍內部有人認為,偷襲珍珠港將迫使美國參戰,而且一支龐大的艦隊橫渡3500海裡不被發現,這是很難想像的。
  • 歷史上的今天:日軍偷襲珍珠港
    一九四一年十二月七日,這一天上午,日軍突然襲擊了美國在太平洋的海軍基地珍珠港,美國太平洋艦隊主力全軍覆沒。日本為什麼要偷襲珍珠港呢?目的又是什麼呢?於是,日本最終決定孤注一擲向美國發起挑戰,偷襲美國在太平洋上的海軍基地珍珠港。珍珠港位於西太平洋夏威夷群島,是日本南進擴大戰爭的主要障礙,日本妄圖通過摧毀美國海軍主力,從東南亞獲取戰略資源。日軍為了襲擊珍珠港的計劃能夠順利實施,進行了周密準備。
  • 日本當年為什麼執意要去偷襲美國的珍珠港呢?
    日本在初期和德國兩線開花,完全可以用勢如破竹來形容,可惜這樣的優勢並沒有保持下去,儘管日本戰前誇下了海口要三個月拿下中國,不過最後被中國控制住局勢,這場戰爭也被拉鋸成持久戰。 長時間的交戰讓日本在亞洲戰場陷入劣勢,但誰也沒想到的是,這個時候日本選擇了偷襲珍珠港,甚至連希特勒在收到消息後都是大為不解,認為日本已經瘋了,那麼當年日本要執意偷襲美國珍珠港呢
  • 假如不偷襲珍珠港,日本全力侵華會怎樣?專家:嫌命長就來
    珍珠港事件作為此次戰爭中的標誌事件,歷來都是世界人民熱烈討論的話題。日本偷襲珍珠港擴大了二戰的範圍,推動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此次的偷襲行動不僅使日本付出了慘痛的代價,還加快了他們不正義戰爭的失敗速度。那麼問題來了,如果當時的日本放棄了偷襲計劃,一門心思對付中國的話,失敗的結局會改寫嗎?答案是否定的。
  • 日本明知美國的強大,為何還要偷襲珍珠港,自信爆棚?
    很多人都說日本和美國的實力差距過大,偷襲珍珠港和美國開戰是自尋死路,但日本向來喜歡以小博大,有賭國運的傳統。甲午戰爭面對的清朝和日俄戰爭面對的沙俄,國力都遠比日本強大,日本卻都賭贏了。由於日本在亞洲各地發動的侵略戰爭,嚴重損害了美國的利益,在多次談判交涉無果後,美國對日本實施石油禁運和經濟制裁。沒有了石油,日本的所有戰機、軍艦、坦克全成了一堆廢鐵。雖然日本在眾多的佔領區獲得了大量的資源,但依然沒有發現一滴油,如果日本不能掌握石油,只能坐以待斃。
  • 日軍偷襲珍珠港後………
    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在夏威夷的基地珍珠港及美國陸軍、海軍在瓦胡島上的飛機場遭受日本海軍轟炸。炸沉、炸傷主力艦、驅逐艦、巡洋艦等近20艘,擊毀飛機188架。   這場偷襲直接導致2403位美國人死亡,1178人受傷,美國被拖入戰爭的泥潭,成為美國總統羅斯福口中的「奇恥大辱」,後來羅斯福將這一天定為「國恥日」。攻擊過後,日本正式向美國宣戰,二戰的格局也因此改變。
  • 二戰日本偷襲珍珠港的真正目的是啥?為啥是日本最後最好的選擇?
    珍珠港事件是當時二戰太平洋戰爭的導火索之一,當時的日本聯合艦隊,以偷襲的方式對美國在珍珠港太平洋艦隊發動了襲擊,隨後這場戰爭迅速把美國拖入二戰,很多人認為,這是日本人非常「魯莽且愚蠢」的一次進攻,對於美國發動攻擊,簡直是加速日本的失敗。
  • 為什麼日本人敢偷襲珍珠港?難道他們不害怕美國人瘋狂報復嗎?
    直到日本偷襲珍珠港之後,美國、歐洲與日本之間這些齷齪的生意才最終停止。小鬼子為何敢偷襲珍珠港因為被朱可夫虐到了「菊花殘」,小鬼子徹底放棄了「北進戰略」。但在中國戰場上的長期消耗已經讓日本在方方面面變得捉襟見肘,尤其是戰略資源。為了進一步獲得充足的戰略資源補給,小鬼子把目光盯向了軍事力量相對薄弱但卻資源豐富的東南亞、南亞以及整個廣闊的太平洋地區。
  • 日本偷襲珍珠港,惹怒希特勒,罵出了現代流行語
    1941年日本偷襲美國珍珠港,讓太平洋戰爭一觸即發,但是日本做夢都沒有想到,這場戰爭讓日後英、荷等20多個國家對日本宣戰,並且還失去了自1894年以來所有征服的土地,從此受美軍的軍事管制,同時還成為了美國冷戰的亞洲根據地。
  • 日本偷襲珍珠港後,希特勒、邱吉爾、蔣介石都什麼反應
    1941年12月7日凌晨,日本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日本為什麼要偷襲珍珠港? 簡單點說,日本國內物資貧乏,支持戰爭的戰略物資主要靠海運,日本侵華後,美國對日本實施了封鎖和制裁,斷了他的物資來源,逼得日本沒有辦法,所以迫不得已,鋌而走險,妄圖在太平洋上打出一條活路。
  • 石油、制裁、偷襲:美國為何逼迫日本走向珍珠港?【文案】
    1941年,日本帝國海軍大將山本五十六在偷襲珍珠港前鼓勵部下: 皇國興廢,在此一戰,願各位一同奮勵努力! 12月7日,夏威夷時間凌晨06:10,停泊於瓦胡島以北230海裡的日本南雲艦隊開啟對珍珠港美國艦隊的第一波攻擊,7時53分,日機發回「虎、虎、虎」的信號,表示奇襲成功。
  • 作為偷襲珍珠港的總策劃,山本五十六最終被美國人成功復仇
    1941年底,在成功偷襲珍珠港後,作為這次事件的總策劃和總導演,山本五十六得到了日本各界的頂禮膜拜,儼然如同軍神一般存在著。但是,山本自己卻非常清楚,以美國的國力而言,日本取勝只是暫時的,美軍的報復或許很快就會來臨。事實上,他的分析和判斷是完全正確的。
  • 偷襲珍珠港成功後,山本五十六破口大罵,日本只有他清醒
    這句真摯誠懇的名言出自日本大將山本五十六之口,通過他的言語,我們可以感知他那心中永恆熾熱的信仰與愛意。二戰期間,作為一名日本戰將,山本五十六無法選擇自己的政治立場,雖然他持反對態度,但卻不得不為之披甲上陣,甚至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而在日本偷襲珍珠港成功後,山本五十六卻破口大罵,這又是為何呢?
  • 二戰往事:日本為什麼偷襲珍珠港?其實是當年日本的最佳選擇!
    因為在此期間美國以及日本等國家都使用了核武器,隨著科技的不斷深入發展,我們知道核武器對人以及野生動物的危害都是特別大的,會使生物變異等,而且重金屬也汙染土地,水資源。之後人們食用水的話就會中毒或產生其他的症狀。
  • 聽聞日本偷襲珍珠港,希特勒忍不住飆了句髒話,如今卻成了流行語
    可是沒想到日本帝國主義在一次次戰爭的勝利中,野心也膨脹了,竟開始打起了美國的主意,於是在1941年的時候,日本偷襲了美國珍珠港。 02 其實早在1939年的時候,野心勃勃的日本帝國主義就定下了「南下」和「北上」這兩個作戰目標。
  • 看似日本勝利的珍珠港事件,卻讓美國無比憤怒並對日本宣戰
    可美國不一樣,美國這個龐然大物在這時候還沒有參戰,一旦惹怒了美國那麼日本就要受到嚴重的戰爭考驗。 當時日本深陷中國戰場的泥潭,大量資源被傾注到中國戰場,使得日本的資源日漸短缺,美國又聯合英國和荷蘭切斷了對日本的資源貿易。這導致日本高層只能孤注一擲,試圖通過偷襲美國珍珠港大大削弱美國的海軍力量,使其東南亞的力量大打折扣,這樣日本就能順利的獲取當地的資源,並且可以藉助這次偷襲的勝利,使得美國至少一年之內在戰備上弱於日本,日本就可以藉此機會逼迫美國出口石油。
  • 如何評價偷襲珍珠港的日本海軍名將南雲忠一
    南雲忠一,(1887年-1944年),日本海軍中將。日本聯合艦隊第一航空艦隊司令長官,率領艦隊直接指揮了偷襲珍珠港戰役。而在中途島海戰中全線敗北。在1944年任日本中太平洋艦隊司令官兼塞班島守備隊總指揮,在敗局已定後自殺。日本大本營追晉其為海軍大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