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2 05:39 來源:溫州日報甌網 編輯:遊歷 瀏覽:1408
瑞安市中塘河生態慢行廊道,給市民生活帶來更多休閒空間。 市自然資源與規劃局供圖
馮金考 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局長
近年來,市自然資源和規劃系統認真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忠實踐行「八八戰略」,全面聚焦建設「五美」新溫州,通過空間統籌和資源保障,推動城鄉各美其美、美美與共,不斷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主要做了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以規劃為引領,助力城市蝶變生活提質。
我們堅持以人為本,通盤謀劃、精細落子,不斷提升城市首位度。一是優布局。將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編製作為主載體,加快「多規合一」,拉開城市框架,引導人口、產業向城市化重點地區和國家級、省級重大產業平臺集聚。二是提能級。截至2020年末,我市中心城區城市建成區面積達294平方公裡,較「十二五」末增加了15.1%,「一主一副兩極多點」的市域城鎮空間結構基本形成,我市作為浙南閩北贛東中心城市的地位逐步突顯。「十三五」期間共完成基礎設施建設專項規劃27個,包括供水、城市地下管線、通信等方面,努力補齊城市功能短板。三是增顏值。建設「三維城市」,直觀展示規劃效果,目前已實現「兩線三片」重點區域全覆蓋。精雕細琢甌江兩岸、塘河沿線、三垟溼地、歷史文化街區等城市地標,以點帶面做優核心景觀和公共空間設計,扮靚城市面貌,彰顯城市氣質。四是優品質。構建「15分鐘生活圈」,其中社區公園、中小學、衛生醫療的步行15分鐘覆蓋率已達75%以上。做好「未來社區」這一新興事物的研究設計,營造更有歸屬感、舒適感和未來感的新型城市生活。
二、以保障為基礎,助力項目落地藍圖落實。
我們秉持節約集約,努力破解人多地少的瓶頸,讓美好願景逐步成為發展實景。一是海陸統籌全域化。在政策變化快、審查要求嚴的情況下,積極開展圍填海問題處置,爭取用海空間4.26萬畝,把遺留問題的「包袱」化作助推發展的「財富」。「十三五」期間我市共爭取新增建設用地指標9.87萬畝,重點保障了杭溫高鐵、溫州機場擴建項目、市域鐵路S2線等重大民生工程的用地需求。二是增存利用一體化。既全力拓展增量,更著重向存量要空間、要效益。「十三五」期間,全市共完成城鎮低效用地再開發10.97萬畝,推進城中村改造等城市更新項目。盤活存量建設用地8.22萬畝,清理「批而未供」土地10.25萬畝,以全省最少的人均建設用地,實現全省第三的單位建設用地GDP。三是資源配置市場化。「十三五」期間全市供應土地24.54萬畝,比「十二五」增長了23.8%,其中供應工業用地(用海)4.6萬畝,比「十二五」增長了97%,為產業壯大提供了支撐;出讓住宅用地3.18萬畝,土地市場整體保持穩健。
三、以「兩山」為遵循,助力生態文明鄉村振興。
我們依託生態本底,護好綠水青山,做大金山銀山,讓美麗鄉村帶來美麗經濟。一是堅守耕地生命線。鐵腕推進大棚房、違建別墅、農村亂佔耕地建房整治等重大行動,「十三五」期間全市共查處違法佔用耕地4648.86畝,比「十二五」下降了47.5%。二是扎牢防災安全線。圓滿完成「除險安居」三年行動,全市共減少地質災害隱患點1385處,佔全省的四分之一,減少受威脅群眾46368人,並將地質災害避讓搬遷與農房改造等相結合,讓農民安得下、富得起。三是構築綠色風景線。「十三五」期間,全市共完成造林20.8萬畝,創成國家級森林鄉村50個、省級森林城鎮43個、省級森林村莊26個、一村萬樹示範村141個、市級森林村莊216個,其中瑞安、蒼南實現省級森林城鎮全覆蓋。建成市級森林康養基地52處,森林康養旅遊4426.8萬人次,產值1470億元,分別比「十二五」增長了136.2%和59.3%。四是打造黃金海岸線。「十三五」期間我市共投入海洋保護資金10.7億元,「藍色海灣」項目連續三期獲得國家專項獎補,其中洞頭一期項目帶動了1000多名漁民轉產就業,戶均年收入達10萬元以上,並作為全國生態修復唯一典型,入選新中國成立70周年成就展。
下一步,我們將在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的指引下,錨定建設「重要窗口」新目標新定位,進一步優化國土空間格局,推進城鄉融合,加快中心城區崛起;進一步深化資源集約利用,突出生態宜居,創建綠色發展示範,努力在爭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先行市的新徵途上再添勝景、再立新功!
中國網 記者:
當前正值新一輪國土空間規劃編制階段,我想了解,未來的溫州將有怎樣的發展藍圖?
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局長 馮金考:
溫州先後於1983年、1993年、2003年、2013年編制實施了四版的城市總體規劃,為城市發展格局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當前正值新一輪國土空間規劃編制,這也是未來15年溫州城市發展的總綱領。本輪規劃全面貫徹落實市委十二屆十一次全會精神,以建設具有世界影響的「活力之都」為引領,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建好長三角南大門,做強浙江省第三極,圍繞「五城五高地」目標,重點從三個方面精心描繪溫州未來發展宏偉藍圖:
一是全面提升中心城市首位度,建設區域中心城市。做強做大中心城市,根據「東拓西優、南聯北接」的發展方向,按照大都市區1小時通勤圈,拓展環大羅山發展空間,構建北跨甌江與樂清、永嘉沿江片一體化發展,南聯溫瑞平原、飛雲江與瑞安組團式發展,向東與洞頭、兩大產業集聚區協同化發展的城市發展新格局,形成「環山、擁江、面海」的中心城市空間布局。
二是高標準建設重點功能區塊,提升城市整體品質。調整優化城市空間結構和功能分區,以濱江商務區、中央綠軸、高鐵新城、高教新區、東部綜合交通樞紐、甌江口新區、浙南產業集聚區濱海新區、柳白新城、溫州北高鐵樞紐等為核心節點,推進城市重點功能板塊建設。優先打造204平方公裡的中心城區核心區,加快推進功能性區塊、標誌性項目、地標性景觀建設,形成新的城市名片和城市地標。
三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打造幸福生活標杆城市。謀劃更有溫度的居住空間,助推「15分鐘」社區生活圈提質擴面,高質量推進未來社區建設,進一步改善居住生活品質。加快「森林進城」建設,營造優美的生態人居環境,讓溫州大地山更綠、天更藍、水更清,實現「看得見山、望得到水、留得住鄉愁」。同時加快東部綜合交通樞紐建設,增強溫州機場國際國內的通達性。構建「521」高鐵時空圈,推進杭溫高鐵一期建設,謀劃沿海高鐵、金麗溫高鐵、溫武吉高鐵等對外大通道,讓出行更加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