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 統籌空間保障資源 推動城鄉美美與共

2020-12-26 溫州日報甌網

溫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 統籌空間保障資源 推動城鄉美美與共

2020/12/22 05:39 來源:溫州日報甌網 編輯:遊歷 瀏覽:1408

  • 本文導讀:近年來,市自然資源和規劃系統認真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忠實踐行「八八戰略」,全面聚焦建設「五美」新溫州,通過空間統籌和資源保障,推動城鄉各美其美、美美與共,不斷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 3

瑞安市中塘河生態慢行廊道,給市民生活帶來更多休閒空間。 市自然資源與規劃局供圖

 

馮金考 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局長

近年來,市自然資源和規劃系統認真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忠實踐行「八八戰略」,全面聚焦建設「五美」新溫州,通過空間統籌和資源保障,推動城鄉各美其美、美美與共,不斷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主要做了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以規劃為引領,助力城市蝶變生活提質。

我們堅持以人為本,通盤謀劃、精細落子,不斷提升城市首位度。一是優布局。將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編製作為主載體,加快「多規合一」,拉開城市框架,引導人口、產業向城市化重點地區和國家級、省級重大產業平臺集聚。二是提能級。截至2020年末,我市中心城區城市建成區面積達294平方公裡,較「十二五」末增加了15.1%,「一主一副兩極多點」的市域城鎮空間結構基本形成,我市作為浙南閩北贛東中心城市的地位逐步突顯。「十三五」期間共完成基礎設施建設專項規劃27個,包括供水、城市地下管線、通信等方面,努力補齊城市功能短板。三是增顏值。建設「三維城市」,直觀展示規劃效果,目前已實現「兩線三片」重點區域全覆蓋。精雕細琢甌江兩岸、塘河沿線、三垟溼地、歷史文化街區等城市地標,以點帶面做優核心景觀和公共空間設計,扮靚城市面貌,彰顯城市氣質。四是優品質。構建「15分鐘生活圈」,其中社區公園、中小學、衛生醫療的步行15分鐘覆蓋率已達75%以上。做好「未來社區」這一新興事物的研究設計,營造更有歸屬感、舒適感和未來感的新型城市生活。

二、以保障為基礎,助力項目落地藍圖落實。

我們秉持節約集約,努力破解人多地少的瓶頸,讓美好願景逐步成為發展實景。一是海陸統籌全域化。在政策變化快、審查要求嚴的情況下,積極開展圍填海問題處置,爭取用海空間4.26萬畝,把遺留問題的「包袱」化作助推發展的「財富」。「十三五」期間我市共爭取新增建設用地指標9.87萬畝,重點保障了杭溫高鐵、溫州機場擴建項目、市域鐵路S2線等重大民生工程的用地需求。二是增存利用一體化。既全力拓展增量,更著重向存量要空間、要效益。「十三五」期間,全市共完成城鎮低效用地再開發10.97萬畝,推進城中村改造等城市更新項目。盤活存量建設用地8.22萬畝,清理「批而未供」土地10.25萬畝,以全省最少的人均建設用地,實現全省第三的單位建設用地GDP。三是資源配置市場化。「十三五」期間全市供應土地24.54萬畝,比「十二五」增長了23.8%,其中供應工業用地(用海)4.6萬畝,比「十二五」增長了97%,為產業壯大提供了支撐;出讓住宅用地3.18萬畝,土地市場整體保持穩健。

三、以「兩山」為遵循,助力生態文明鄉村振興。

我們依託生態本底,護好綠水青山,做大金山銀山,讓美麗鄉村帶來美麗經濟。一是堅守耕地生命線。鐵腕推進大棚房、違建別墅、農村亂佔耕地建房整治等重大行動,「十三五」期間全市共查處違法佔用耕地4648.86畝,比「十二五」下降了47.5%。二是扎牢防災安全線。圓滿完成「除險安居」三年行動,全市共減少地質災害隱患點1385處,佔全省的四分之一,減少受威脅群眾46368人,並將地質災害避讓搬遷與農房改造等相結合,讓農民安得下、富得起。三是構築綠色風景線。「十三五」期間,全市共完成造林20.8萬畝,創成國家級森林鄉村50個、省級森林城鎮43個、省級森林村莊26個、一村萬樹示範村141個、市級森林村莊216個,其中瑞安、蒼南實現省級森林城鎮全覆蓋。建成市級森林康養基地52處,森林康養旅遊4426.8萬人次,產值1470億元,分別比「十二五」增長了136.2%和59.3%。四是打造黃金海岸線。「十三五」期間我市共投入海洋保護資金10.7億元,「藍色海灣」項目連續三期獲得國家專項獎補,其中洞頭一期項目帶動了1000多名漁民轉產就業,戶均年收入達10萬元以上,並作為全國生態修復唯一典型,入選新中國成立70周年成就展。

下一步,我們將在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的指引下,錨定建設「重要窗口」新目標新定位,進一步優化國土空間格局,推進城鄉融合,加快中心城區崛起;進一步深化資源集約利用,突出生態宜居,創建綠色發展示範,努力在爭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先行市的新徵途上再添勝景、再立新功!

中國網 記者:

當前正值新一輪國土空間規劃編制階段,我想了解,未來的溫州將有怎樣的發展藍圖?

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局長 馮金考:

溫州先後於1983年、1993年、2003年、2013年編制實施了四版的城市總體規劃,為城市發展格局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當前正值新一輪國土空間規劃編制,這也是未來15年溫州城市發展的總綱領。本輪規劃全面貫徹落實市委十二屆十一次全會精神,以建設具有世界影響的「活力之都」為引領,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建好長三角南大門,做強浙江省第三極,圍繞「五城五高地」目標,重點從三個方面精心描繪溫州未來發展宏偉藍圖:

一是全面提升中心城市首位度,建設區域中心城市。做強做大中心城市,根據「東拓西優、南聯北接」的發展方向,按照大都市區1小時通勤圈,拓展環大羅山發展空間,構建北跨甌江與樂清、永嘉沿江片一體化發展,南聯溫瑞平原、飛雲江與瑞安組團式發展,向東與洞頭、兩大產業集聚區協同化發展的城市發展新格局,形成「環山、擁江、面海」的中心城市空間布局。

二是高標準建設重點功能區塊,提升城市整體品質。調整優化城市空間結構和功能分區,以濱江商務區、中央綠軸、高鐵新城、高教新區、東部綜合交通樞紐、甌江口新區、浙南產業集聚區濱海新區、柳白新城、溫州北高鐵樞紐等為核心節點,推進城市重點功能板塊建設。優先打造204平方公裡的中心城區核心區,加快推進功能性區塊、標誌性項目、地標性景觀建設,形成新的城市名片和城市地標。

三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打造幸福生活標杆城市。謀劃更有溫度的居住空間,助推「15分鐘」社區生活圈提質擴面,高質量推進未來社區建設,進一步改善居住生活品質。加快「森林進城」建設,營造優美的生態人居環境,讓溫州大地山更綠、天更藍、水更清,實現「看得見山、望得到水、留得住鄉愁」。同時加快東部綜合交通樞紐建設,增強溫州機場國際國內的通達性。構建「521」高鐵時空圈,推進杭溫高鐵一期建設,謀劃沿海高鐵、金麗溫高鐵、溫武吉高鐵等對外大通道,讓出行更加便捷。

相關焦點

  • 濟南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大事記來了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孫慧麗 王皇濟南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2020年大事記來了!近日,濟南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黨組書記、局長楊永斌接受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採訪,介紹今年濟南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規劃編制、保障項目用地、推動生態修復、提升城市品質、改革創新等方面亮點工作。
  • 為高質量發展提供充足資源環境保障!東營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改革...
    資源環境領域改革攻堅是東營市確定的「十大改革攻堅」之一。建立「要素跟著項目走」機制、實行「標準地」供給改革、深化「畝產效益」評價改革、健全耕地保護長效機制、構建要素資源跨區域流動體制機制、推動城鄉要素順暢流動合理配置……作為資源環境領域改革攻堅工作的牽頭單位,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自我加壓,調高標尺,確定了13項具體改革事項。
  • 東營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改革...
    ,堅決打好改革創新攻堅戰和持久戰,為東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充足的自然資源保障。通盤考慮、統籌謀劃,畫好改革創新「一張圖」「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自然資源和規劃領域改革,事關長遠,關係重大。正因此,推進改革必須樹立全局思維,通盤考慮,統籌謀劃,保持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和協同性。
  • 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新聞動態
    組織收看自然資源規劃政策推介視頻會為切實推進陽光、透明、開放、服務型政府機關建設,全方位推介自然資源規劃方面的政策舉措,更好的服務企業高效優質發展,12月24日,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舉行自然資源規劃政策推介會,陽信縣局組織開發區、各鄉鎮(街道)
  • 睢寧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聚焦要素保障 助推「六穩」「六保」
    中國江蘇網訊 今年以來,江蘇睢寧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全面落實國家、省市縣決策部署,紮實做好「六穩」工作,深入落實「六保」任務。強化土地要素保障深化科學規劃體系,優化合理空間布局。加快睢寧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編制,全面完成雙評估,深入開展雙評價,完成城市發展戰略、城鎮特色發展與鄉村振興等5個專題編制,科學劃定三區三線,調和城市發展與生態環境關係。構建「1-2-5-8」城鎮體系布局,完成縣域交通、市政基礎初步方案、國土綜合整治潛力梳理,為全縣發展畫好底圖。
  • 五河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19-2035年)編制工作方案_蚌埠市人民政府
    2、堅持城鄉融合、上下聯動。縣鄉政府統籌考慮城鄉融合、區域協調、可持續發展對資源利用、生態保護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合理安排土地保護、開發和整治,促進形成科學適度有序的國土空間布局體系。堅持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進一步優化城鄉功能布局和空間結構,統籌生產生活生態,通過「留白透綠」等方式把現狀生態旅遊資源滲透到中心城區的開敞空間和公共活動空間
  • 嶽陽市市直自然資源和規劃部門2019年度決算公開
    擬訂全市自然資源發展規劃和戰略,依照自然資源開發利用標準組織實施,建立政府公示自然資源價格體系,開展自然資源分等定級價格評估,開展自然資源利用評價考核和節約集約利用。負責自然資源市場監管。研究自然資源管理涉及宏觀調控、區域協調和城鄉統籌的政策措施。(六)負責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並監督實施。
  • 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多規合一」「多測合一」助力工程建設...
    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總規劃師唐朝暉就「多規合一」「多測合一」改革措施的具體做法及實際成效答記者問。記者:請介紹「多規合一」「多測合一」改革措施的具體做法,有何實際成效?唐朝暉:「多規合一」是指統籌運用國土空間規劃數據成果,構建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實現基於「一張圖」的「多規合一」信息管理和協同審批平臺。在工程建設項目立項前,對項目用地是否符合國土空間規劃及用途管制要求,通過「多規合一」協同審批平臺進行合規性檢測,建立建設用地項目庫,加速工程建設項目前期策劃生成,快速明確工程建設項目建設條件。
  • 靈璧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獲2020年度人大建議辦理和政協提案承辦...
    2020年,靈璧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共承辦人大議案、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18件,其中縣人大代表建議8件,縣政協委員提案10件。建議提案在規定期限內按時辦結,辦結率100%,答覆率100%,滿意率100%。該局獲2020年度人大建議辦理和政協提案承辦雙料先進單位。
  • 用好自然資源領域政策 推動鄉村振興
    保障用地 建高標準農田提高產出率自然資源部副部長莊少勤表示,黨的十八大以來,自然資源部持續創新完善自然資源領域政策舉措,在保障用地、拓寬資金等方面為打贏脫貧攻堅戰作出應有努力和貢獻。莊少勤指出,在空間規劃方面,支持貧困地區通過編制「多規合一」的實用性村莊規劃,保障農村產業發展和人居環境改善的空間。在做好脫貧攻堅用地保障的同時,指導和督促地方在嚴守生態保護紅線、耕地保護紅線、堅持節約集約用地和維護群眾利益的前提下,用足用好土地扶貧政策,既開闢綠色通道,又嚴格監管,防止違法違規用地。
  • 【在線訪談】蚌埠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林業局)2020年11月25日...
    很高興來到蚌埠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與網友們溝通交流,聆聽大家的意見和建議。藉此機會,我首先代表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林業局),向多年來關心、支持我市自然資源和規劃管理工作、林業工作的廣大網民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謝!同時,還要感謝蚌埠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為我們提供一個與廣大網民朋友在線交流的機會。
  • 奉獻愛心 蕪湖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超額完成2020年無償獻血工作
    「年滿60就不能獻血了,趁現在可以,就多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這番溫暖的話語,出自蕪湖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59歲的老黨員章時運同志之口,他不顧家人對他身體的擔憂,在全市組織開展無償獻血之際,毅然第一個報名並獻血200毫升。
  • 我市高標準做好國土空間規劃
    國土空間規劃工作開展以來,我市緊緊圍繞打造京津冀世界級城市群中的品質生活之城,建設品質為先、宜居宜業新保定的總目標,把國土空間規劃編製作為推動中央和省委決策部署落地的「施工圖」,科學規劃、系統規劃、戰略規劃,力爭編制出貫徹黨中央和省委要求、符合保定實際和群眾期待、適應未來發展需求的好規劃。
  • 青島自然資源和規劃局:以郵輪母港帶動館陶路中山路等形成旅遊軸
    半島全媒體記者 李曉哲 肖玲玲 劉笑笑12月19日下午的「三民」活動公開雲述職報告會上,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局長姜德志表示,問政於民方知得失,問需於民方知冷暖,新的一年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將加強政民互動,讓改革成果更好、更公平地惠及島城市民。
  • 青島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關於《青島市嶗山區沙子口北片區控制性...
    為加強公眾參與,發揮公眾在我市規劃管理中的作用,提高城市規划水平,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青島市城鄉規劃條例》等法律、法規和政務公開的有關規定,對《青島市嶗山區沙子口北片區控制性詳細規劃
  • 金安區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黨建引領抓幫扶 精準施策促脫貧
    近年來,六安市金安區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堅持以黨建引領把脫貧攻堅責任牢牢扛在肩上、緊緊抓在手上,充分發揮部門職能優勢,按照「單位包村、幹部包戶,結對幫扶、項目支撐、精準扶貧」的工作思路,凝心聚力,用好用活自然資源政策,全力以赴幫助黃圩村蹚出致富路。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口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關於《海口市龍華區博義...
    根據《海南省城鄉規劃條例(2018)》、《城市、鎮控制性詳細規劃編制審批方法》動態維護等要求,根據市政府批示意見精神,我局按程序啟動了博義鹽灶八灶村棚改片區B-04地塊規劃修改工作。為廣泛徵求社會各界和市民的意見和建議,現按程序進行公示。  1、公示時間:30天(2020年11月26日至12月25日)。
  • 黃石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當好「店小二」 為企業分憂解難
    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通訊員肖瑾)省時間、送政策、解難題……9月3日,筆者獲悉,為持續優化營商環境,黃石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轉變服務方式,弘揚「店小二」精神,及時協調解決企業困難和問題。據了解,為確保重點項目順利推進,節省企業時間,黃石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落實「多審合一、多證合一」改革要求,暢通項目審批「綠色通道」,採用主動對接、超前服務、雲審批服務等模式,對涉及建設項目用地預審與選址意見書、建設用地規劃許可、建築設計方案審查、建設工程規劃許可等幾個主要事項受理要件進行縮減,平均縮減幅度超過30%。
  • 青島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關於《李滄區金水路南片區控制性詳細規劃...
    為加強公眾參與,發揮公眾在我市規劃管理中的作用,提高城市規划水平,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青島市城鄉規劃條例》等法律、法規和政務公開的有關規定,對《李滄區金水路南片區控制性詳細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