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之王,老了老了,被趕跑了,不是餓死,就是被吃

2020-12-26 景緒之

【本人原創文章,首發於百家號,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圖片全部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權益,請私信告知刪除。】

《後漢書》記載,東漢末年著名人物評論家——許劭同志,因實在推脫不及,給了當時還算不上名人的曹操一句評語「君清平之奸賊,亂世之英雄」,樂得日後的魏國大王屁顛屁顛滿意而歸。或許是無心之舉,奈何一語成讖,曹操隨後在兵荒馬亂的年代建立起不朽的功績。可以說曹操是那個動蕩時期登場的頭頭腦腦中至今最富有爭議的「一把手」,有人怵他、厭惡他,還有人敬他、欣賞他。

曹操一生沒有稱帝,卻挾天子以令諸侯,既會給出優渥條件試圖感動關羽,又留下「寧教我負天下人,勿叫天下人負我」的狂熱;「凡殺男女數十萬人,雞犬無餘,泗水為之不流」是曹氏集團指揮下的真實寫照,卻也成全了趙雲在長坂坡陣前單槍匹馬七進七出的壯舉以及張飛的萬古流芳「莽撞人」之名號。

「二十年來,孤平黃巾,定河北,徵烏桓,收荊州。天下九州得其六,方有今日中原之一統。四海之內英雄,可有誰能勝孤一籌!」大戰在即,曹操傲氣一呼,無人可駁。這一幕與兩千年後《康熙王朝》的名場面之一,千叟宴上,陳道明飾演的康熙大帝所感慨的似乎一脈相承。三碗酒,三句話,敬孝莊、敬臣工子民、敬死敵,特別是最後對死敵們擲地有聲地喊道「朕不祝他們死得安寧,祝他們來生再世再與朕為敵吧!」,伴隨堅毅又帶殺氣的眼神,碗中酒灑向地面,階下眾人紛紛跪服,此時最適合的BGM恐怕就得是「無敵,是多麼寂寞」。

亂世中的刀兵相見、嗜骨舔血是命運的安排,成王敗寇則是一將功成萬骨枯的結論,然英雄氣概,亦有盡時。曾道「自古美人如名將,不許人間見白頭」,所有的王終有被拍在沙灘之日,無法躲避被取代,就像他們曾經踩的是別人的白骨爬了上去。

前幾年,重新製作的《獅子王》引來一波集體回憶殺,1991年上映的初代作品給太多80後90後留下深刻記憶。劇情一上來先拋出了沉重的鋪墊,作為一代獅王,「木法沙」是一位優秀的領袖,一個成功的父親,卻沒有躲過垂涎王位的兄弟「刀疤」的陷害,好在小王子「辛巴」歷經險阻如期長大,最終替父報仇,奪回了草原之王的桂冠。

與動畫片的萬眾矚目一樣,自然界中的雄獅仍是草原上權力的巔峰,不過年輕雄獅因實力和運氣的不同,過著兩種截然相反的生活。有的可以圈地為王,坐擁妻妾數位,享受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逍遙,無論捕獵還是照顧後代,無需這些當爸爸的操心,所要做的就是維護領地安危,時刻準備暴揍前來挑釁的雄性同類。還有的則過著四海為家的日子,居無定所的悲慘與前者的幸福形成鮮明對比。

論起單打獨鬥,年輕雄獅的能力不必多說,但架不住有成群結隊出行的其它捕食者,比如鬣狗,以及力量、技巧比自己更勝一籌的其它雄獅。所以為了提高生存機率,流浪的光棍們往往會三五成群或者兩兩同行,只為抱團取暖不至於孤身應對惡劣的生活。

不過對雄獅們來說,年輕時截然不同的日子會隨著年紀的增大而逐漸趨向一致,當它們老了,無人問津甚至難以善終便成了再尋常不過的事情,這是無法繞開的宿命。

坐擁後宮佳麗的雄獅年輕時自是威風凜凜,為守家園而留下的滿臉疤痕便是最好的見證,只是當它們漸漸老去,往日的尖牙開始脫落,揮出的腳掌不再有力,年輕的後一輩遲早要將它們趕下神壇。老獅王面臨的要麼是奮戰至死,要麼就是拖傷掛彩黯然退場,不甘心地把江山和美人讓與他人。

即便果真幸運到沒有挑戰者前來,老雄獅在家中的日子也不會好過。眾多妻子不會容忍陪伴自己的是一頭沒什麼戰鬥力的老傢伙,不僅出於領地安全的考慮,還有接下來如何繁衍的目的。比起雄獅在獅群中的「更新換代」,母獅基本是穩定的,通常情況下,自出生至死亡它們都在同一個群體,因此隨著年齡增長,獅王在家庭中會慢慢喪失話語權和統治力,同時衰減的精力也無法應對一群需要懷孕的妻子,掃地出門便成了最後的情面。

佔地為王的尚且如此,更不必多言那些流浪的「老頭兒」。年邁讓它們再也無法追上敏捷的獵物,此刻它們便成了「流浪漢小組」的累贅,甚至成為其它飢腸轆轆的雄獅眼中最唾手可得的食物來源,何況草原上還有數不勝數的各色捕食者,它們都不會浪費這個難得的獵殺機會。畢竟比起吃腐肉,再老的雄獅只要還活著也就是新鮮的,豹子、鬣狗無不覬覦著掙扎無力的老獅子,因此餓死對大多數老邁雄獅來說反倒成了不錯的解脫。

真可謂,英雄易老,美人遲暮。

相關焦點

  • 老虎和獅子都被冠以百獸之王,只因一個區別,獅子老了可能會餓死
    老虎和獅子都被冠以百獸之王,只因一個區別,獅子老了可能會餓死提到百獸之王,大家能想到的就是老虎或者獅子,到底誰更厲害?這裡不做深入的探究,而是想告訴大家一個特別的答案,準確來說,百獸之王應該是大象?其實大象從食物鏈這個角度來講,它們是沒有天敵的,它們吃草、吃樹枝,在草原是沒有天敵的,當然一般的動物也不敢欺負它們,所以它們可以自由自在地生活。如果這片草地被啃光了,它們就可以很快換一個地盤。對於它們而言,能夠傷害到它們的應該是能力,不法分子為了象牙,不惜活生生要了它們的命,或者把它們的腦袋劈成兩半,讓人看了氣憤又寒心。
  • 為什麼老年獅子會餓死,而老虎卻不會?看完懂得了大自然的殘酷
    為什麼老年獅子會餓死,而老虎卻不會?看完懂得了大自然的殘酷老虎和獅子,一個被稱為森林之王,一個被稱作草原之王,雖然年輕時都是威風凜凜的王者,但是老了之後境遇卻有很大不同。多年老的獅子都會被餓死,可老虎為什麼卻不會呢?看完就懂得了大自然的殘酷。獅子是群居動物,每頭獅子的分工都很明確,所以在獅子年輕的時候,只要在團隊中貢獻自己的力量,都會得到應得的食物。可是在獅子年老之後,體力大不如前,在團隊中也沒有了價值,年輕的獅子會接替它的位置。
  • 老年獅子會被餓死,晚年的老虎為什麼不會?看完感到心疼
    老年獅子會被餓死,晚年的老虎為什麼不會?看完感到心疼獅子和老虎是地球上最兇猛的兩種貓科動物,它們一個被譽為草原之王,一個被譽為森林之王,大家知道嗎?老年的獅子最後會落得被餓死的下場,那麼為什麼晚年的老虎不會呢?
  • 王者之殤:趙武靈王活活餓死,為何無人援手?
    然而,春秋戰國時期,一代英主趙武靈王卻是被兵困沙丘,歷經三月活活餓死的。這位曾經大力推進"胡服騎射"改革促使趙國國力迅速提升的趙王,在最後的日子裡,吃光了沙丘行宮裡的一切,幼鳥、樹皮,最終才彈盡糧絕,絕望而死。
  • 老虎是森林之王,獅子是草原之王,那它倆的剋星是啥?答案很意外
    但世間萬物,都是滿足相生相剋之法則的,老虎是森林之王,難道它就沒有剋星嗎?萬物都存在剋星的,若沒有,那這個年代或許還是恐龍的天下了。獅子,是草原之王,它與老虎不同,生活的區域不同。一個是在森林裡,一個則是在草原上;還有一點,老虎常獨居,而獅子則常常群居,三四五隻出動,打起仗來,形單影隻的老虎定然不是對手,但真正一對一對打,那才是真正的好戲!
  • 《非洲旅遊攻略》之奇妙的塞倫蓋蒂大草原
    而早已習慣了這一切的羚羊、斑馬、長頸鹿、鴕鳥、大象、犀牛等等不計其數的土著們,或是悠閒地踱著小方步吃著草,或是三三五五的肆意蹦躂跳躍撒歡。角馬家族已經全數聚集組成了壯觀的遷徙方陣,作為遷徙大部隊的第一方陣,率先去追尋那水肥草美之地.草原腹地有一小小窪地湖泊,大概是所有動物的飲水之源。
  • 「教會徒弟餓死師傅?」如何更好激勵老員工帶新人?
    但是實際情況是老員工並不會真正上心新員工的發展,除非新員工品性很貼合師傅,師傅認同之後才會悉心培養。 再就是激勵機制不能夠吸引老員工承擔新人培養的職責,尤其是在一些成長周期較長的銷售行業中,因為在他們看來,我花那麼長時間去培養一名新人,將他培養出來給我帶來的收益還不如我把這時間投入到挖掘新客戶之中。
  • 關於《老獸》丨劉索拉說左小祖咒的音樂就是給人下毒
    我說今天再看一遍,我打開那個騰訊視頻,輸入王小帥一搜索,發現他們把那個《老獸》給上線了,我突然意識到《老獸》也是你導演的對吧?王:《老獸》不是,《老獸》我是監製,和你剛才提的另一部影片是一樣的,我們公司當時一共做了兩個片子,但是現在只有《老獸》還保留在我們公司名下。
  • 草原之王~大西幾(獅子)!
    獅子~草原之王!獅子體型大,軀體均勻,四肢中長,趾行性。頭大而圓,吻部較短,視、聽、嗅覺均很發達。犬齒及裂齒極發達;上裂齒具三齒尖,下裂齒具2齒尖;臼齒較退化,齒冠直徑小於外側門齒高度。皮毛柔軟。前足5趾,後足4趾;爪鋒利,可伸縮。尾較發達。
  • 餓死鬼傳奇
    張老漢的口頭告示傳出三天後,村西頭的陰陽先生王五爺找到了他。王五爺耿直膽大,對張老漢說,他願意夜闖亂墳崗,為快要餓死的老娘贏幾個救命的玉茭面窩窩。出發的那天晚上,王五爺當著張老漢和眾多親友的面賭咒說,自己如果不親自走到亂墳崗,夾起麵條餵餓死鬼,就讓他全家活不出這個冬天。張老漢見王五爺發此狠咒,也當眾立下誓言,一旦餓死鬼將王五爺撕吃了,他負責為王五爺的老娘養老送終。
  • 趙武靈王餓死沙丘宮,其子趙何有無責任?算不算弒父之舉?
    首先我們明確一點,趙惠文王有責任,但絕對不是主要責任人。因為在趙武靈王餓死的過程中,趙惠文王沒有發表過一毛錢意見,也沒有做出過任何弒父的行為。 我們先回顧一下沙丘宮變的經過,其主要誘因便是趙武靈王發覺自己的長子趙章每天都要向自己的弟弟趙惠文王行大禮,於是同情心泛濫想要將一部分權力分給趙章。
  • 趙武靈王被困沙丘行宮活活餓死,是趙惠文王的弒父,還是另有陰謀
    趙武靈王的沙丘宮變其實始作俑者恰恰是趙武靈王本人,因為趙武靈王非常不恰當地實行了權力的繼承,身為趙國最領導人的趙武靈王,在決定要把自己國君之位傳給幼子公子何(也就是後來的趙惠文王)之時,就埋下了日後沙丘宮變的悲劇。
  • 趙惠文王的父親趙武靈王為什麼會被餓死?
    《史記》記載,趙武靈王晚年,兩個兒子為了爭奪王位兵戎相見,在這場動亂中,武靈王被困沙丘宮長達三個月,沒有食物,只能依靠捕捉鳥雀、吃樹皮維生,最終,被活活餓死。趙武靈王遭遇如此結局,有一個很長的鋪墊過程,絕不只是一次意外。在我看來,他的死有直接原因和深層原因兩個方面。直接原因:權力的喪失就事論事的說,趙武靈王在兩個兒子的鬥爭中表現得無能為力,一點也不符合他本人的身份地位。
  • 一張口,就知道你是老陰陽人了
    不是吧,他們都去了,竟然沒邀請我?作為網上衝浪的5G選手,老陰陽人這個梗,我們完全可以將其發揮到極致。老陰陽人,一般指的是那些說話陰陽怪氣,充滿諷刺的人,與這樣的人交朋友雖然令人生氣,但是單純的當作一個段子,還是很有意思。
  • 一代雄主趙武靈王餓死沙丘,被困三個月為何無人解救?咎由自取!
    戰國時期,秦朝崛起後大有吞六國之勢。六國中,論面積,趙國不是最大;論財力,趙國也不是最富。但是敢與強秦硬碰硬到最後卻偏偏是趙國。趙國之所以有如此實力,和趙國的一代雄主趙武靈王是分不開的。正是因為趙武靈王胡服騎射,銳意改革,才讓趙國後來成長為能和秦國勢均力敵的超級強國。
  • 老濟南兔子王不斷被恢復,非博會濟南非遺講老濟南故事
    他一直說,濟南兔子王不是一塊泥巴,它是非常有魅力的傳統文化,所以,他幾十年來做兔子王不只是掌握這門老手藝,而是花費了大量的心思來研究老濟南兔子王、研究老濟南的中秋節慶文化、拜月歷史風俗等,而且花大量的心思查找歷史資料,努力恢復老濟南兔子王的風採。
  • 年僅十四歲的趙惠文王,真的餓死了父親趙武靈王嗎?這算不算弒父
    正如題主所述,年僅14歲的趙惠文王真的是餓死了自己的父親趙武靈王,這算不算弒夫?應該算,算是間接的弒父吧,而且他的動機就是要他的父親死。趙武靈王名趙雍(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95年),嬴姓趙氏。於是有些好事之人開始在公子章的耳旁吹風,意思是說皇位本來就是你的,你為什麼心甘情願的做臣子呢?而趙武靈王此刻非常希望有個人來分一下趙惠文王的權利,那麼這個最佳的人選就是公子章了。他希望通過兩個兒子的內鬥,相互削弱,自己再把權力奪回來。
  • 百獸之王老虎和草原之王獅子到底哪個更厲害?
    百獸之王之王老虎和草原之王獅子到底哪個更厲害?大家都知道虎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圖騰之一,僅次於龍鳳,以前幾乎家家戶戶都會在中堂懸掛虎嘯山嶺、猛虎下山的的掛畫,就是用來驅邪鎮宅的,中國人對虎的敬畏由來已久,「山君」一詞就是古人對虎的一種敬稱,山乃萬山,君乃神靈,山君合起來就是和山神一樣令人敬畏而高雅的稱謂,可見虎在我們祖先的眼中是多麼的高大。
  • 《絕世唐門》玄老的態度變化,極致之冰就是王者般的存在
    玄老是延伸自《絕世唐門》的角色,《絕世唐門》的故事是發生在《鬥羅大陸》一萬年以後的故事。《絕世唐門》有著許多強者存在,其中也不乏極限鬥羅的存在。玄老就是其中一位,99級極限鬥羅,武魂為饕餮神牛,最大的特徵就是吃。觀看《絕世唐門》中玄老總有這麼遺憾,他沒有收霍雨浩為徒,霍雨浩實力不僅強大,還做得一手好菜,可以說是上的倜儻下得廚房的三好男人。
  • 動物世界:森林之王與草原之王,誰是「大王」,誰是「小王」?
    #動物世界#在動物界中,老虎一直被譽為「森林之王」,同樣是貓科動物的獅子,被譽為「草原之王」。那麼問題來了,同樣都是「王」,老虎和獅子誰才是王中王?它們會像我們生活中常玩的紙牌,有大小王之分嗎?現在就跟隨小編一同分析一下,分析完後,你自然會知道誰它們誰是「大王」,誰是「小王」。體型對比首先,我們先來分析一下老虎。東北虎,是貓科動物中體型最大,並且它們的性格總是非常的孤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