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DA再發警告:防曬霜中6種常見化學成分會在血液中大量累積

2020-12-09 北青網

據《華爾街日報》17日報導,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一項針對常見防曬成分的第二次研究結果證實,防曬霜中的6種常見化學物質可滲入血液,且血藥濃度遠遠超過了FDA規定的安全閾值。

▲FDA針對常見防曬成分的第二次研究結果出爐。圖據路透社

根據FDA的規定,如果血液中發現活性成分的含量為每毫升0.5毫微克(ng/mL)或更高,就應該對其進行分析,以確定成分是否存在增加患癌症、出生缺陷或其他副作用的風險。而FDA近期檢測的六種防曬化學物質的最大濃度範圍為每毫升3.3毫微克至258.1毫微克,遠遠超過了安全閾值。

而在去年,FDA進行的一項小規模初步研究就已顯示出類似的結果。當時,FDA藥物評價與研究中心就4種常見的防曬化學成分阿伏苯宗(avobenzone)、氧苯酮(oxybenzone)、氰雙苯丙烯酸辛酯(octocrylene,也叫奧克立林),以及依茨舒(ecamsule)進行了實驗。

研究人員召集24名健康志願者參與測試,志願者連續4天、每天4次分組使用不同性狀和品牌的防曬霜塗抹全身75%的皮膚。結果發現,在7天的實驗期間,在使用依茨舒成分防曬霜的6個人中,有5個人血液裡有明顯的化學物質累積。此外,氧苯酮等3種化學成分同樣在血液中的濃度持續升高,且超出FDA有關標準。即便在停用後,這些化學成分仍在體內存留至少24小時。

而FDA本次的最近研究,再次對阿伏苯宗、氧苯酮、奧克立林三種經過初步研究的成分,以及甲基水楊醇(homosalate,也叫胡莫柳酯)、水楊酸辛酯(octisalate)和桂皮酸鹽(Octinoxate)三種新成分,共計六種最常用的防曬活性成分進行了測試。

▲6種防曬化學物質的最大濃度範圍為每毫升3.3毫微克至258.1毫微克,遠超FDA安全閾值。圖據《華爾街日報》

這一次,研究人員召集48名健康志願者參與測試,第一天塗抹1次、第2-4天則每天4次,分組隨機分配使用不同性狀和品牌的防曬霜塗抹全身75%的皮膚。隨後,研究人員在21天時間裡,從每位參與者身上收集了4份血液樣本。

結果顯示,上述成分的血藥濃度在每天使用防曬用品後增加,表明它們在血液中堆積。儘管成分的濃度高低與皮膚塗抹形式(乳液或噴霧)有關,但所有6種成分在使用後第7天仍然高於FDA的安全閾值,其中的兩種成分——甲基水楊醇和氧苯酮——在使用後第21天仍然高於閾值。

據《華爾街日報》報導,此前的研究就曾指出,某些化學品與內分泌紊亂和生殖損害等健康風險之間可能存在聯繫,但缺乏全面的安全數據。據悉,FDA已於去年11月提交了一份相關擬議規則,要求相關行業對多達12種化學品進行額外測試,以確保使用這些化學品的防曬霜是安全的。然而,該提案由於新冠肺炎疫情被擱置。

但FDA警告說,鑑於防曬霜已經被證明可以預防皮膚癌和紫外線輻射的其他有害影響,最近的研究結果並不意味著個人應該放棄使用防曬霜。但消費者可以選擇使用那些更為安全的產品。防曬活性成分又分為礦物質成分和化學成分兩種,根據FDA的提案,礦物質氧化鋅和二氧化鈦已被證實是安全有效的。

紅星新聞記者 王雅林 徐緩

來源:紅星新聞

責任編輯:張琳(EN049)

相關焦點

  • FDA再發警告:防曬霜中6種常見化學成分,會在血液中大量累積
    近日,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一項針對常見防曬成分的二次研究結果證實,防曬霜中的6種常見化學物質可滲入血液,且血藥濃度遠遠超過了FDA規定的安全閾值。根據FDA規定,如果血液中發現活性成分的含量為每毫升0.5毫微克(ng/mL)或更高,就應該確定該成分是否存在增加患癌、出生缺陷或其他副作用的風險。而FDA近期檢測的六種防曬化學物質,最大濃度範圍為每毫升3.3毫微克至258.1毫微克,遠遠超出了安全閾值。
  • 美國食藥監局警告:防曬霜成分會在血液中大量累積
    據《華爾街日報》17日報導,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一項針對常見防曬成分的第二次研究結果證實,防曬霜中的6種常見化學物質可滲入血液,且血藥濃度遠遠超過了FDA規定的安全閾值。▲FDA針對常見防曬成分的第二次研究結果出爐。
  • 防曬霜化學成分會進入血液 有危害?
    據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研究顯示,塗抹防曬產品的短短一天內,幾種防曬霜中的常見化學成分就可進入血液,而這些成分在血液中的水平都超過了FDA此前建議的0.5ng/mL這一血漿濃度閾值。可是在防曬霜被廣泛使用,但關於其中化學成分吸收後的全身暴露情況,我們卻知之甚少。因此,FDA率先領導展開研究,比較了不同市售防曬產品中的4種常見活性成分在最大使用條件下的全身暴露情況,研究結果發表於JAMA。
  • 化學成分為血液吸收 防曬霜安全待檢測
    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研究顯示,塗抹防曬霜後,其有效化學成分會進入血液,有必要進一步研究防曬霜使用安全標準。不過,研究人員強調,研究結果不意味著人們要放棄使用防曬霜。  據21日出版的《美國醫學會雜誌》所刊載報告,這項研究成功複製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去年5月一項初步研究結果。
  • 防曬霜成分大揭秘,哪些有害成分要避免?
    除了正確塗抹防曬霜的方法,找到對的防曬霜也非常重要。那麼,應該如何選擇防曬產品,避開有害成分呢? 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對防曬霜的新測試顯示,六種常見的活性成分能被人體吸收,之後可能留存幾天,某些情況下甚至幾周。
  • 防曬霜所含的化學物質或在體內大量蓄積
    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一項針對防曬霜常見成分的研究再次證實,這些化學物質被血液吸收的濃度遠遠超過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規定的安全閾值。根據FDA的說法,如果在血液中發現活性成分的濃度在每毫升0.5納克或者更高的話,就應該對其進行分析,檢測是否會增加癌症、出生缺陷或其他副作用的風險。
  • 英媒:研究發現防曬霜成分會滲入血液 安全性未知
    參考消息網1月23日報導 英媒稱,研究人員說,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的科學家已經證明,防曬霜中的活性化學物質很容易滲入血液,這證實了就這些產品是否安全進行更多測試的必要性。據路透社1月21日報導,這項發表在《美國醫學會雜誌》上的研究得到了與藥管局科學家2019年5月進行的一項試驗性研究相同的結果。
  • 最新研究:化學防曬霜四種成分安全性存疑
    而這幾種成分還沒有足夠的研究數據表明其安全性,因此對其有進一步研究的必要。在這項由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指導支持的研究中,24名健康志願者,以2mg/cm2的量,將防曬霜塗抹在全身75%的皮膚上,每天四次,並持續塗抹四天。檢測結果表明,受測的四種防曬霜成分在血漿中的濃度均超過了0.5ng/ml。
  • 化學防曬劑會進入血液,夏季如何安全防曬?
    待在陰涼處、使用遮陽帽和衣物、避免在強烈陽光下參加戶外活動,以及常塗防曬霜,可以降低這一風險。根據防曬成分,市面常見的防曬霜分為兩類:礦物防曬和化學防曬。礦物防曬霜含有物理紫外線過濾物質,如氧化鋅和二氧化鈦,通過反射或折射照射在皮膚的紫外線輻射而過濾廣譜紫外線。化學防曬霜含有吸收紫外線輻射的過濾物質,可以提供與礦物防曬霜同等甚至更好的廣譜紫外線過濾作用。
  • 化學防曬劑會進入血液,夏季如何安全防曬?
    根據防曬成分,市面常見的防曬霜分為兩類:礦物防曬和化學防曬。 礦物防曬霜含有物理紫外線過濾物質,如氧化鋅和二氧化鈦,通過反射或折射照射在皮膚的紫外線輻射而過濾廣譜紫外線。 化學防曬霜含有吸收紫外線輻射的過濾物質,可以提供與礦物防曬霜同等甚至更好的廣譜紫外線過濾作用。
  • 「常見日化產品中的有毒成分」
    在過去,人們護膚主要是使用天然原料(如植物、動物提取物或巖石成分等),但從20世紀開始,石油工業大幅度發展,石化原料也得到廣泛應用,其廉價與便利性導致了大量生產、大量消費。我們現在日常生活中,多數化妝品及日用品都是由石化原料製造出來的。
  • 防曬霜成分能進入血液:對人體影響未知,還需更多數據
    一項新研究顯示,防曬霜中的光防護成分(多為化學防曬成分)可能被人體吸收,進入血液循環。
  • 防曬霜的這4種成分「有毒」?FDA:你先聽我解釋……
    美國食品和藥品管理局(FDA)研究顯示,僅需一天,防曬霜裡四種化學成分(阿伏苯宗、二苯酮-3、奧克立林、依莰舒)就會被吸收進入血液,影響健康。根據FDA的規定,如果某種防曬成分能被身體吸收,並且血液濃度超過了0.5納克/毫升,那麼該成分需要進一步評估和研究。而在測試中,上述四種成分的吸收情況都超過了上限,所以引發了「防曬霜有毒」的公眾恐慌。
  • 【成分控】大寶防曬霜中的二苯酮-3問題
    -3是幹啥的……我只知道二苯酮在體內可以產生雌激素作用…… 然後就去找度娘了…… 二苯甲酮類是一個龐大的家族,其成員從二苯酮-1一直到編號為二苯酮-6.這一系列的二苯甲酮家族,在護膚品中的作用往往都是用來作為化學防曬劑使用。
  • 防曬霜的真相是什麼?兩類過濾紫外線的成分
    毫無疑問,防曬霜是我們對抗皮膚癌的重要工具,但一些研究人員感到擔心,他們認為防曬霜的配方可能需要改進,使其成分更加安全。最壞的情況是,一些防曬霜可能會損害我們的健康。今年早些時候,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將防曬霜所含16種化學物質中的14種從「公認安全有效」(GRASE)類別中移除。FDA是全世界監管防曬產品的兩大主要機構之一,另一個是歐盟委員會。
  • 護膚品成分表中不應該出現的15種有毒成分
    要留意成分表中鄰苯二甲酸二丁酯,常見於指甲油中;鄰苯二甲酸二乙酯,常見於乳液和香水中;和鄰苯二甲酸二甲酯,常見於髮膠中。這種化學物質是一種表面活性劑,這意味著它有助於產生大量泡沫。這類化學物質還會刺激皮膚,肺和眼睛,並可能與其他化學物質產生反應,形成一種稱之為亞硝胺的致癌化合物。要小心洗髮水,沐浴露,洗面乳和治療痤瘡(痤瘡)等產品中有無這種成分。
  • 這6種常見化學防曬成分,對皮膚刺激太驚人了!
    沒辦法誰叫自己不會看成分只好聽由擺布了,下面筆者總結這6種夏季化學防曬產品常用的化學防曬劑,孕婦和敏感肌慎用。一、甲氧基肉桂酸乙基己酯甲氧基肉桂酸乙基己酯又稱OMC、Octinoxate。目前市場上很常見的油溶性UVB防曬劑,吸收波長290-320nm之間,全世界範圍使用十分廣泛,對皮膚刺激相對較低。但這個成分的安全性一直有爭議。它是一種滲透促進劑,很容易被皮膚吸收。
  • 防曬霜成分會吸收入血,還能用嗎?先看看他們用了多大劑量!
    5月6日,《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在線發表了這項研究結果。該研究顯示,人們常用的四種防曬產品,在塗抹推薦的最大使用劑量時,其活性成分會吸收入血,並在血漿中達到超過FDA規定的潛在毒性閾值(0.05 ng/ml)。研究者認為,對於這一結果需要進一步研究其臨床意義,但並不意味著人們應減少防曬霜使用。
  • 化學防曬霜中安心度最高的 |推薦
    這是一款純化學防曬霜, 裡面添加使用了5種化學防曬成分,表中用橙色標示了出來,甲氧基肉桂酸乙基己酯二乙氨羥苯甲醯基苯甲酸己酯甲酚曲唑三矽氧烷雙-乙基己氧苯酚甲氧苯基三嗪加上防曬力也很好, 似乎是個很好的防曬霜。2貝德瑪再來看看貝德瑪 皙妍水潤清爽防曬乳的成分,如下表
  • FDA確認,不粘炊具含有有毒化學物質,正在汙染我們的食品和水源
    FDA(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一直在進行各種食品和水源中是否含有不粘鍋中常見化學成分全氟烷基磺酸銨的研究。FDA的最新發現表明,食品供應中潛伏著有毒化學物質。PFAS(全氟烷基磺酸銨)是一組約5,000種合成化合物,存在於98%的美國人口的血液中,研究表明,我們的飲食是接觸這些有害物質的主要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