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日化產品中的有毒成分」

2021-02-28 韋美珊

"廣告所打造的浮誇畫面,背後其實隱含著危機重重的秘密:日常所使用的大部分個人護理用品,大多數使用工業的刺激性化學物質所組成"。——摘自what doctors don’t tell you, www.wddty.com

…………………………………………………………………………如何才能減少經皮毒的危害?…………………………………………………………………………

作為一個無處躲藏的普通消費者,我們只能從現在做起,從身邊做起,對於添加了會成為經皮毒的有害化學物質的日用品,應儘量避免使用,換用儘可能安全的產品。 在過去,人們護膚主要是使用天然原料(如植物、動物提取物或巖石成分等),但從20世紀開始,石油工業大幅度發展,石化原料也得到廣泛應用,其廉價與便利性導致了大量生產、大量消費。我們現在日常生活中,多數化妝品及日用品都是由石化原料製造出來的。 請你搜集一下家中使用的清洗劑及化妝品等日用品,看看容器背面標明的成分,單是一種簡單的洗髮水就有數10種石油成分組成,這簡直令人咋舌:

某家喻戶曉品牌的一款洗髮水的成分表

某家喻戶曉品牌的一款沐浴露成分表

迄今為止,被開發註冊的化學產品已經有約2800萬種,已經被使用的化學產品,僅是化妝品就超過了8000種,加上其他的日用品,據統計約有10萬種。 這些化學產品之所以被開發出來,都是為了降低日用品的生產成本及提高日用品的使用效果,都尚未經過時間的考驗,我們每天都在使用如此多的化學產品,真的安全嗎? 所以選擇化妝品、護膚品、個人護理產品及洗浴用品時,我們不能只看包裝和廣告,一定要仔細看產品標明的成分,尤其是其中的有害成分:

某嬰兒洗髮露的成分表

某洗潔精的成分表

…………………………………………………………………………「常見日化產品中的有毒化學成分」…………………………………………………………………………

判定某個化學成分是否有毒,本身是一個耗資巨大、時間漫長,且非常有爭議並充滿重大商業利益博弈的事情(如同食品領域的轉基因,或者製藥業的專利一樣)。 下列文字是我們在最近兩年查閱和整理多個關於有毒/危險日化原料的資料後的匯總,它們代表了全球業界人士的部分共同認知,但並非準確、客觀、公正,請您審慎閱讀,自行判斷。 化學產品的名稱冗長,難以記憶,建議您可簡單記錄其中英文名稱,然後再查閱家中日化用品,是否含有此成分。…………………………………………………………………………1、月桂醇聚醚硫酸酯鈉(Sodium Lauryl Ether Sulphate,簡稱SLES)及月桂醇硫酸酯鈉(Sodium Laureth Sulfate,簡稱 SLS)。………………………………………………………………………… 常見的表面活性劑/起泡劑,常用於洗髮水、沐浴露、嬰兒沐浴露、牙膏、漱口水及其他需要產生泡沫的產品。 月桂醇硫酸脂鈉有可能通過改變(消溶)蛋白質,妨礙正常的結構形成,對人體皮膚、肺部和頭皮造成強烈刺激,引發掉發問題和抑制頭發生長,損害眼睛,引發成年人白內障問題及導致兒童的眼睛無法健全發育。幹擾荷爾蒙分泌系統,影響男性生育減弱及導致女性出現經前症候群、更年期症狀,甚至導致癌症。 這種破壞是永久性的。還有其它研究表明,月桂基硫酸鈉可能對免疫系統,尤其是皮膚有傷害。由於月桂基硫酸鈉能改變蛋白質性質的特點,皮膚層可能分離並發炎。 月桂基硫酸鈉是護膚品產品成分中最危險的成分之一,研究指出「月桂基硫酸鈉如果與其它化學物質結合,會轉化成亞硝胺—-- 這是一種能有效致癌的物質,它能讓身體吸收更多的硝酸鹽,比直接吃含有硝酸鹽的食品還要有害。 美國毒理學學會(American Colleage of Toxicology)表示,此成分可能刺激人體皮膚及對眼睛組織造成永久性傷害。…………………………………………………………………………2、對羥基苯甲酸酯類(parabens)………………………………………………………………………… 化學合成之防腐劑,主要讓商品可以長期在店面陳列,不至腐敗變質,具廣效性之抗菌活性,經常用於化妝品、個人護理產品、藥品甚至食品中防腐。 對羥基苯甲酸酯是安息酸和甲基類化學物的結合物,有劇毒。 因為本身成分的特性,會破壞溶解保護皮膚的皮脂膜,讓皮膚逐漸乾燥,長期使用或殘留皮膚上,降低皮膚本來分泌皮脂腺的功能,是皮膚變成慢性乾燥累積性皮膚炎(過敏)及溼疹的原因之一,是會經皮膚吸收,積聚器官引發肝臟障礙的原因物質,有致癌可能性,因此備受爭議。經由皮膚、血液和消化系統累計於體內,容易提高乳腺癌風險,導致人體內的睪丸素水平下降,影響男性生殖系統。應用毒理學期刊(Journal of Applied Toxicology)的最新研究結果顯示:99%的乳腺癌患者的乳腺組織中含有Parabens。…………………………………………………………………………3、甲醛(formaldehyde),Urea (imidazolidinyl) & DMDM Hydantoin尿素(咪唑烷基) & D.M.(氯化二苯胺胂)乙內醯脲………………………………………………………………………… 經由化妝品和個人護理產品中一些常用防腐劑釋放出來的氣體,引發過敏反應和皮膚疹,據Amyo(肌覺缺失) 門診,甲醇能刺激呼吸系統,引起皮膚反應,促發心悸。接觸甲醇可能導致關節疼痛、過敏、情緒沮喪、頭疼、胸口疼痛、耳炎、慢性全身無力、頭昏眼花、以及失眠。甲醇還能使咳嗽、感冒惡化,引發哮喘,其副作用還包括削弱免疫力、導致癌症。 商店中銷售的幾乎所有品牌護膚品、身體和護髮用品、防汗用品、指甲油中,能釋放甲醇的成分比比皆是。…………………………………………………………………………4、礦物油(mineral oil),石蠟油(paraffin oil),液體石蠟(liquid paraffin, paraffinum liquidum, paraffinum perliqudum, white oil), 石油碳氫化合物(petroleum hydrocarbons), 礦物脂(凡士林)(petroleum jelly)………………………………………………………………………… 常被作用嬰兒油、嬰兒潤膚露、乳霜、藥膏和卸妝油的保溼劑。 許多肌膚護理產品中都使用礦物油(嬰兒油是100%的礦物油),塗在肌膚上的礦物油就像一層塑料膜一樣把肌膚緊緊包裹,破壞了皮膚原有的屏障,抑制皮膚呼吸和吸收水分、養分,導致皮膚提前老化,引發細胞突變和癌症。 肌膚也是人體最大的排洩器官,保持其通暢、使其能釋放出毒素至關重要。但是礦物油阻礙了該過程,使毒素堆積,會造成痤瘡和其它紊亂。礦物油還會減緩皮膚運行功能,影響正常的細胞生長,造成肌膚的提早老化。 …………………………………………………………………………5、Polyethelene glycol (PEG) 聚乙二醇,Propylene Glycol (PG) 丙二醇/ Butylene Glycol 丁二醇………………………………………………………………………… 在清潔劑中使用聚乙二醇是為了溶解油脂,同時增加產品的粘度。PEG之後的數字代表的是它的分子量,不同的分子量會影響到聚乙二醇的性質。由於其效力顯著,有腐蝕作用的烤箱清潔噴劑中常常使用聚乙二醇類,但是在許多肌膚護理產品中也能發現它們的存在。聚乙二醇類不僅有潛在的致癌作用,還能導致肌膚的天然滋潤成分剝離,使免疫系統易受攻擊。 丙二醇是「表面活性劑」,或溼潤劑、溶解劑,是防凍液中一種主要成分。用於工業用途的丙二醇和用於肌膚護理產品的丙二醇是相同的。工業用丙二醇是為了分解蛋白質和細胞結構(這正是皮膚的組成成分),但是丙二醇卻在幾乎所有形式的彩妝、護髮產品、乳液、刮須後護理品、除臭劑、漱口水、牙膏中都能找到,甚至在食品加工過程中也使用。 由於丙二醇能夠迅速滲透進入皮膚,EPA(美國環境保護署)要求所有在工作中接觸丙二醇的工人戴手套、穿防護衣、佩戴護目鏡。對丙二醇的進行的原料安全數據分析警告人們避免皮膚接觸該物質,因為丙二醇能導致諸如大腦、肝臟和腎臟等全身組織的畸形和變異。但是,在丙二醇含量大大高於工業用途的產品中,像香體棒(身體除味產品)的標籤上,甚至沒有隻字的警告。 …………………………………………………………………………6、三氯沙(triclosan)用於口腔護理品中作為抗菌劑,如牙膏和漱口水。………………………………………………………………………… 與自來水中的氯產生化學反應而形成一種劇毒的化學物——三氯甲烷(氯仿)。幹擾內分泌系統和導致生殖問題,抑制免疫系統的正常運作。…………………………………………………………………………7、其他重金屬,如鉛,汞,鎘和砷。………………………………………………………………………… 常見於化妝品、防曬霜、彩色指甲油和潔白牙膏,用於染色和漂白之用。 引發噁心、嘔吐、腹瀉、咳嗽和呼吸短促,破壞中樞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和腎臟功能,引發嚴重免疫失調、腦補受損和足以致命的癌症。 對兒童的學習能力造成不利影響及導致兒童過動問題。…………………………………………………………………………8、氟化物(Fluoride)………………………………………………………………………… 常用於口腔護理品,如牙膏漱口水中。造成氟中毒,進而導致牙齒變色和破壞骨骼及關節,引發胃部及腸胃問題,導致神經損傷,可能導致阿茲海默症,引發基因受損和癌症。…………………………………………………………………………9、酒精(Alcohol)………………………………………………………………………… 作為溶解劑和變性劑(能改變其他物質自然性質的一種有毒性的物質),酒精被廣泛用於免洗的洗手液(含量高達70%)、卸妝水和口腔護理品,如:漱口水和口腔噴霧,以及頭髮脫色劑、刮須後護理液、香薰油、芳香噴霧及其他多種化妝品中。 根據《化妝品成份消費者指導手冊》,酒精會導致使肌膚乾燥,也可能造成肌膚過敏,減弱免疫系統對抗細菌和疾病的能力;攝取、吸入酒精的蒸發物產生頭疼、皮膚發紅、頭昏眼花、精神抑鬱、噁心、嘔吐、麻醉和昏迷。攝入一盎司的劑量就足以致命。…………………………………………………………………………10、合成香精(Fragrance / Parfum) ………………………………………………………………………… 大多數除臭劑、香波、防曬霜、護膚品和嬰兒產品含有合成香精。合成香精中的許多合成物都有致癌作用或有毒。標籤上的合成香精代表著其由多達4000種獨立成分組成,這些成分幾乎全部是化學合成的。 FDA(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接到報告的相關症狀,包括頭疼、頭昏眼花、皮疹、皮膚變色、劇烈咳嗽和嘔吐,還有過敏性皮膚不適。」 醫生的臨床觀察表明,合成香精會影響中樞神經系統,引起精神沮喪、多動、興奮易怒、缺乏處理能力、以及其他行為變化。」(《居家安全》作者Debra Lynn Dadd )…………………………………………………………………………11、合成色素 (FD & C Color Pigments)………………………………………………………………………… 根據《化妝品成份消費者指導手冊》:「……許多(色素)促發了皮膚敏感和不適……吸收(某些色素)會導致身體內氧損耗和引起死亡。」 在《居家安全》一書中,作者Debra Lynn Dadd指出:「色素被廣泛應用於食品、藥品和化妝品中……自煤焦油中提煉得來。關於色素的使用還存在爭議,因為動物實驗表明幾乎所有的色素都有致癌作用。」…………………………………………………………………………12、三乙醇胺月桂基硫酸鈉 Tea (Triethanolamine) -Lauryl Sulfate ………………………………………………………………………… 通常用於化妝品中來調節酸鹼值,與多種脂肪酸一起使用,把酸轉化為鹽(硬脂酸鹽),是製成清潔劑的基礎。三乙醇胺/三脛乙基胺能引起包括眼睛不適、 頭髮/皮膚乾燥在內的多種過敏反應,如果長期吸入體內,會產生中毒。 這些化合物由於其廣為人知的致癌作用,在歐洲已經被禁用。依利諾伊大學環境健康學教授Dr. Samuel Epstein博士說:「在肌膚上反覆使用三乙醇胺類的清潔品,會使肝癌和腎癌的機率大大增加。」

相關焦點

  • 斷舍「粒」——含有這些成分的清潔產品真的不能再用了
    我們正活在「塑膠時代」,不僅人類生活已經離不開塑膠,塑膠也正大舉入侵自然環境。鮮為人知的是,我們環境中的微塑膠,除了由大型塑膠分解而來之外,還有一些企業「刻意地」製造小於1mm的塑膠微粒——「微型柔珠」添加至個人清潔產品中。你是否想過這些塑膠微粒在吸附了海洋中的有毒物質後被小魚食入,經由食物鏈,有一天會出現在你的餐盤裡?
  • 當心洗髮液中的「有毒」成分
    購買洗髮液,有人追求價格低廉、廠牌好聽,有的圖它香氣十足、感覺不錯,但很少人關心洗髮液的成分。最近,美國「養生保健網站」(Natural News.com)報導稱,洗髮液通常是水、發泡劑、芬芳劑、調色劑等等混合而成的,其中一些強效化學成分對身體是有害的,除了會有損皮膚和內臟器官外,還幹擾內分泌,甚至引發癌症。下面就列出洗髮液對人體可能造成危害的一些常見成分,以期引起人們足夠的重視。
  • 護膚品成分表中不應該出現的15種有毒成分
    要留意成分表中鄰苯二甲酸二丁酯,常見於指甲油中;鄰苯二甲酸二乙酯,常見於乳液和香水中;和鄰苯二甲酸二甲酯,常見於髮膠中。7、丙二醇(PGI)丙二醇是皮膚護理產品中常見的一種成分,這兩種成分通常存在於在保溼、調理、洗髮水,防曬霜和頭髮噴霧等產品中,作為一種溼潤劑。在染髮劑中具有調溼、勻發作用。但可能會有皮膚過敏反應風險,即使非常少量的濃度也會引起皮炎和蕁麻疹。
  • 史上最嚴限塑令,含塑料微珠日化產品出局
    因為該文件第三類淘汰類中規定,從2021年1月1日起,禁止生產含塑料微珠的日化用品,到2022年12月31日禁止銷售含塑料微珠的日化用品。這是全球「限塑令」升級的又一裡程碑,標誌著我國化妝品市場更加規範化、國際化。這裡重發一年前的文章,讓大家再一次了解含塑料微珠的日化用品對環境的破壞。
  • 關於化妝品中「藥妝」的功能與成分的淺析
    」和「藥用」的關係,也不知道「藥妝」和普通化妝品有什麼區別。「藥妝店」說白了就是「藥品+化妝品店」!這些「藥妝」,說白了就是平價好用的「開架化妝品」(開架即和專櫃相對應的,放在開放的貨架上讓你自己拿了去收銀處買單的產品,價格便宜,不需要專門的 BA 銷售。)但是,因為一加上「藥」字,普通消費者很容易就把它理解為別的衍生含義了。
  • 院線產品和日化產品的區別
    化妝品行業雖然從法規層面沒有區分院線和日化,但實際生活中已經把它分為院線產品和日化產品院線產品是以安全性和功效性並重,根據皮膚生理機制,用天然植物萃取物、礦物及活泉水等,運用科學基礎、皮膚研究、結合科學配方研製,反覆研究與使用測試,在安全性上有保障,而且不會損失產品的活性功效。
  • 多款大牌護膚品中,竟都添加了這幾種「對皮膚有害」的成分?
    所以說傷不傷害之前,咱還是擺正心態看看護膚品中都有哪些防腐劑。護膚品中常見的防腐劑有尼泊金類、甲醛、甲醛釋放劑、甲基異噻唑啉酮、苯氧乙醇等。2004年,有研究發現,乳腺癌組織中檢測出5種常見尼泊金酯的成分,掀起了化妝品行業挺大的風浪。
  • 有哪些「猛藥」級的護膚成分?
    很多同學都在後臺問氫醌的事情,所以我們今天說幾個護膚中的「猛藥」成分,以及為什麼你不應該太多考慮這些成分,以及作為替代你可以考慮哪些。(英語中就叫他 bleaching agent),因為早年的很多產品副作用太強,氫醌在包括歐盟和國內在內的很多國家都是不能用在護膚品中的。
  • 「排宿便,清腸毒」是偽命題?3 個常見「健康建議」竟然是錯的
    最近,大家對「健康」的關注又上升了一個高度,各種各樣的「健康建議」也在朋友圈、家庭群裡刷屏。但其中有一些健康建議並不那麼科學,甚至還可能有害健康。(看到最後有驚喜!)很多人會把炸雞、方便麵等稱為「垃圾食品」,生怕吃了以後損害健康。其實,只要能為人體提供某些營養成分,沒有有毒有害成分,那麼這種食物就是有價值的。炸雞、方便麵雖然營養可能並不全面,但是也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這可統統都是人體需要的營養成分啊!被叫了這麼多年「垃圾食品」可太冤了。
  • 用醫療級活性成分打造護膚產品,「Dr. Dennis Gross Skincare」獲...
    Dennis Gross Skincare」官網 據外媒FinSMEs報導,近日,「Dr. Dennis Gross Skincare」獲得了 Main Post Partners 的戰略投資,具體融資金額尚未披露。 總部位於紐約的「Dr.
  • 「美國成分黨媽媽」背書、進口品牌回潮,「Evereden」切入母嬰家庭...
    36氪最近接觸的初創個護品牌「Evereden」就是瞄準母嬰市場的新興品牌。主打「美國成分黨媽媽的選擇」,「Evereden」在美國、中國市場同步拓展,為新生兒和孕媽群體提供清潔個護產品。其品牌天貓旗艦店於去年1月上線,年營收已超過2000萬,明星產品嬰兒初觸按摩油為雙十一按摩油品類第一。
  • 食物實驗室:發芽的土豆有毒,這兩種常見蔬菜也有毒,你知道嗎?
    如果你是番茄控 or 土豆控 or 茄子控今天的「食物實驗室」一定要看哦!▽不管食材來源何處,很多食物本身都是有毒的,食用不當就會導致中毒。「食物實驗室」,專門鑑定各種食物及其毒素,科普正確的食材處理方法、食用方法,避開生活中常見的「食物中毒」。
  • 防曬霜的這4種成分「有毒」?FDA:你先聽我解釋……
    連日來的驕陽和氣溫告訴你,是時候「防曬」了;但最近發布的新研究卻給忙著囤防曬霜的人當頭一棒:
  • 禁限塑目錄公開徵求意見日化產品不得含塑料微珠
    記者在國家發改委網站查詢《禁止、限制生產、銷售和使用的塑料製品目錄(徵求意見稿)》發現,在「禁止生產、銷售的塑料製品」類別中,第6項為「含塑料微珠的日化產品」,細化標準為起到磨砂、去角質、清潔等作用,有意添加粒徑小於5毫米的固體塑料顆粒的淋洗類化妝品 (包括沐浴劑、潔面乳、洗手液、香皂、剃鬚泡沫、磨砂膏、洗髮水、護髮素、
  • 清潔、護膚、化妝品...常見日化產品的英文都怎麼說?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孤身在外的留學生們更應該好好呵護自己,購買護膚護髮化妝產品是常有的事。
  • 空氣清新劑不清新 市民當心「香料有毒」
    或許,僅僅只是用一種芳香蓋過了原本的異味,異味不僅沒有除去,反而更添危害——  王娟是一位愛香人士,喜歡用空氣清新劑、芳香劑等有香味的產品為房間「增味」。一次表妹來家裡做客,進了她剛剛噴灑過空氣清新劑的房間,頓時咳嗽得流出了眼淚。
  • 這三種驅蚊成分有毒!夏天給娃安全驅蚊,看這一篇就夠了
    能找到一款有效的驅蚊產品,幫寶寶過夏天真的是太重要了!這 3 種常見成分對寶寶有害看到請繞道走市面上最常見的驅蚊產品就是各類驅蚊液。驅蚊液中的一些成分,對成人確實有效,但對寶寶有害。此時需要爸爸媽媽認真看一看成分表。
  • 談談「清潔美妝」,美妝行業增長最快的領域
    通常而言,清潔美妝產品需滿足兩個條件:1,無毒配方產品配方均為「安全成分」,不含有毒成分。「清潔」成分的核心是:使用這款產品,不會傷害到你的健康。 什麼是安全成分呢?什麼是有毒成分呢? 也有品牌商家會在產品包裝上誤導消費者,如產品會在包裝上寫出「天然」、「環保」等字眼來誘導消費者。但仔細查看成分列表,卻發現並非如此。
  • 這幾種對皮膚「有害」的護膚品成分,很多姑娘每天都在用!
    2004年,有研究發現,乳腺癌組織中檢測出5種常見尼泊金酯的成分,掀起了化妝品行業挺大的風浪。出於對MIT致敏性的擔憂,歐洲SCCS在2013年12月發布公告,建議停止MIT在留存型產品中的使用。主要是在化妝品體系中緩慢釋放少量的游離甲醛,起到殺滅微生物的作用,重點是「緩慢釋放」,因此也不必看到甲醛就驚慌失措。
  • 解析雅詩蘭黛全新「小棕瓶」成分!了解「抗老神器」秘密
    本以為「衰老」是個遙遠的故事,誰成想「衰老」已走到你的面前,光是想想這些畫面已嚇怕了不少女生,因此保養絕對要趁早!如果你的肌膚逐漸步入輕熟狀態,而以上就是你所面對的煩惱!現在就給你一個簡易、有效、多功能的保養神器!──雅詩蘭黛全新 Advanced Night Repair 升級再生基因修護露【小棕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