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族同胞不要再追問回族同胞為什麼不吃豬肉了,因為這不科學

2020-12-10 大衛觀歷史

為啥回民不吃豬肉,追溯起點,終於發現「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在江蘇省揚州市境內,唯一一個少數民族鄉鎮,菱塘回族鄉。這裡生活著一部分回民,他們的飲食習慣有一個特色不吃豬肉。有幾次旅遊的經歷還是印象深刻的,如果團隊中出現回民,則需要單獨開一桌飲食。這對生活在周圍的普通漢族人民來說,是挺不可思議的,畢竟豬肉那麼香。這篇文章就來揭示其中的緣由。

菱塘清真寺

中東地區馴化豬的歷程

大約一萬年前,中東地區人們就開始養豬了,從地中海東岸直到兩河流的新石器時代,佔村遺址都出土了大量豬骨,並顯示出從野豬馴化為家豬的過程。但是遠在《舊約》誕生前,豬就開始在上述地區逐漸退出重要家畜之列。人類學家很早就給出解答:環境和氣候的影響。新石器時代的近東中東地區森林茂密、水源豐富很適合喜陰的豬生存,所以豬會成為人們重要的肉食供應者。但隨著氣候變化和人口密度增高,中東地區的森林地帶逐漸退化為耕地、草原和沙漠。豬消化草料的能力遠不及牛羊,產肉率因此大大降低,養豬也變得越來越不划算。

此外豬和人一樣都是雜食動物,地沙漠化之後不可避免地會出現「豬與人爭食的現象」。同時豬又不像牛可以提供畜力和產奶,在自然資源匱乏的情況下,豬不可避免地被調離出去了。

早期因為長相,而被歧視的豬

豬也許是因為長相最受歧視的動物,被認為是愚蠢、醜陋和骯髒的,容易上升為道德戒律層面上的醜陋和不潔象徵。然而豬雖然不產奶,皮毛用處不大,但卻是大型家畜中產肉效率最高的,簡直是給人類提供動物蛋白的專屬天使。

各個宗教對食用豬肉的態度

回族所信奉的伊斯蘭教。現代人對《古蘭經》的規定做了解釋:認為豬是最不愛清潔的家畜,而且易感寄生蟲和各種疾病。古老的猶太教同樣認為豬骯髒不潔,禁作食用。只有基督教沒有禁食豬肉的規定,但在《摩西五經》第三部分《利未記》中開出了個很長的不能食用名單,大致包括全部貓科、犬科及嚙齒類動物,陸生動物能吃得只剩下牛、羊鹿之類,水生的基本只剩下常見的魚類。

對於「不潔」這個詞,不僅僅是現代人從科學角度而言,而且還帶有強烈的感官道德評價色彩。如蜈蚣蝗蟲、蠶蛹等蟲類,普通人覺得是令人噁心食物,想一想就覺得渾身發毛。生活環境中很少遇見蛙、龜、鱉、蛇之類動物也會使人有強烈的厭惡感。對於好看又萌的貓、狗海豚之類動物,吃起來又讓人覺得殘忍,也難以勾起食慾。

雖然《利未記》中開出了很長的名單,但其中卻指出,各種蝗蟲及其甲蟲親戚都是可以吃的。現代都市人當然難以理解,但在易發蝗災的地區,蝗蟲是被各地先民廣泛接受的美食。正所謂,實事求是吧。

傳統的風俗排在宗教前面,宗教是適應當地風俗

在猶太教興起的年代,當地居民的主要蛋白質來源是牛和羊,而牛羊都是反芻動物。因此「反芻」才成為可食用的標誌。(反芻是指動物將胃內的食物倒流回囗腔內,再次咀嚼的行為,需要分為多個胃室的胃)《舊約》對豬肉的排斥看似多此一舉,然而宗教要在一個地區有效傳播,就不能與當地習俗發生衝突。還應將其列為教條,「反芻+分蹄」的公式強加給信眾,把後者已有的飲食習慣制度化神聖化。

伊斯蘭教誕生的地區氣候、自然條件比以色列更不適合養豬,豬在這樣的地區很容易在觀感上淪落到今天多數中國人心目中蛇、老鼠、果子狸之類的地位。歷史上北地中海東到中東地區廣傳播過的宗教,在不食用豬肉的禁忌,與其說是互相影響,不如說是對本地慣性觀念的確認和強化。

猶太教和伊斯教對待駱駝肉的不同態度,也能說明飲食禁忌與地方風俗而非宗教相關。由於進食動作與牛羊常相似,駱駝被古以色列人誤認為反芻動物,但其生育緩慢,通常作為沙漠坐騎而非肉食來源。因此《舊約》在規定可食用動物特徵時,除「反芻」之外特意加上「分蹄」,將其排除在外。

與以色列不同,伊斯蘭教的發源地沙烏地阿拉伯完全處於沙漠地帶,駱駝不但是重要的騎行工具,駱駝奶也是沙漠民族主要的蛋白質來源。在騎行過程中遇到緊急情況還可以充飢,所以《古蘭經》未把駱駝列為禁食肉類。

伊斯蘭教的古代傳播邊界清晰地勾勒出了,豬肉禁忌與地域之間的關係一在非洲,氣候乾燥的北非迅速實現伊斯蘭化。但在適合養豬的撒哈拉以南地區,伊斯蘭教就難居主流。而在中國伊斯蘭教的勢力範圍局限於乾旱或半千旱的西部省區,在適合養豬的傳統農業地區則始終難以紮根。

馬肉能不能吃也體現出這種因地制宜。穆斯林在碰到畜類時也用「反芻+分蹄」標準判斷是否可吃。中國回、維吾爾、東鄉等定居穆斯林民族因此將馬、驢列為不食。而遊數的哈薩克人則酷愛吃馬肉,在文化和經濟交流空前廣泛的今天,遊牧穆斯林給定居穆斯林帶來個巨大的困惑。主為「清真食品」的哈薩克馬腸、燻馬肉到底能不能吃?是近年來穆斯林社區虔誠的穆林經常會問到的問題。

所以很多穆斯林的態度很簡單除了豬不吃,其他都可以。今天中國穆斯林在網上最困擾的大概就是,求知慾強的漢族人反覆追問為什麼不吃豬肉?即便被告知這是《古蘭經》上的明文規定。通過這篇文章你大概能夠理解了吧。但是對於生活在漢族人包圍的區域,當地回民能夠堅持自己的信仰,也是難能可貴吧。

相關焦點

  • 回族維吾爾族不吃豬肉,藏族不吃魚肉,漢族有「禁忌」的肉嗎?
    這些不同的文化給中國人添上了一筆美麗的色彩,只不過不同的民族生活的地區、環境不一樣,這其中倒是讓各個民族的飲食文化改變不少。在一些民族裡,倒是會出現很多忌口的食物,例如回族、維吾爾族不吃豬肉,要是不怎麼了解他們的文化和飲食,倒是會弄出一些尷尬的事情。為何回族、維吾爾族不吃豬肉?
  • 在格爾木看到,回族同胞的男生都戴回回帽,女生都戴蓋頭
    崑崙山腳下男性的回族同胞幾乎都帶一種小圓帽,這種小圓帽也叫回回帽,白色的比較多。也有別的顏色,灰色藍色等,有的還有花紋。結婚的時候要戴紅色的,以示是喜慶。因為他們磕頭的時候,額頭和鼻尖都要觸地,所以不要帽沿更加方便。一般春夏秋,戴白色的比較多。冬天一般帶黑色和灰色。長此以往,便形成了一種習俗。
  • 回族不吃豬,藏民不食魚,滿族不吃狗,漢族不吃什麼?
    除漢族外,還有其他55個少數民族。這些少數民族有自己的習俗和文化。要想和他們相處,必須入鄉隨俗,知道他們的禁忌。在中國,人們以食物為重,許多中國人非常喜歡它。畢竟食物不能辜負,但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禁忌。眾所周知,回族不吃豬肉,藏族人不吃魚,滿族人不吃狗。
  • 阿迪力的疑惑:我為什麼具有20%的漢族血統?
    這類技術現在早已「飛入尋常百姓家」:只需將一口自己的唾沫置於標本容器中,再通過快遞寄給檢測公司,便會在數十天內取得檢測結果,整個過程實惠又便利。而檢測結果,涵蓋了受測者的人種起源、性格特質等方面,可謂是繼心理學測試之後又一個較為科學的檢測手段。焦急又緊張的等待,隨著手機推送,霎時撥雲見日。
  • 回族人為什麼不吃肉?真正的「答案」可能跟你想像的並不一樣!
    回族人為什麼不吃肉?真正的「答案「可能跟你想像的並不一樣!文/你想多了曾經五彩的山花在我國有56個民族,而各民族也有不同的習俗。而有這麼一個民族,他們從不吃豬肉,想必大家已經想到了,這個民族就是回族。其實大家都知道回族不吃豬肉,但這其中的緣由大家卻都不清楚。
  • 這些明星不是漢族,李蘭迪回族,看到藍盈瑩網友稱沒見過這民族
    非漢族的女星,楊蓉、楊超越白族,藍盈瑩的族名卻很難讀。大家都知道我們中國是非常大的,而這麼大的中國民族也有很多,一共有五十六個民族呢。娛樂圈中有許多的明星,其中有的明星就不是漢族,而是少數民族。那麼就隨小編一起來看看,這些明星到底是哪個民族的吧。
  • 維族和回族都信奉伊斯蘭教,那麼這兩個民族有什麼區別麼?
    維吾爾族和回族生活方面的有些相似的地方,這是因為他們所信的宗教一樣,但這兩個民族的區別確實很大的,首先
  • 怒江傈僳族同胞埃及務工圓脫貧夢
    傈僳族同胞在埃及紡織廠務工「回老家,就是種包穀,一輩子也脫貧不了。」 茶文學說,在紹興,他先後當過水電工和服裝銷售員。一年後,到多泰紡織有限公司學紡織。因為肯學能吃苦,為人忠厚老實,他的紡織技術進步很快,成為技術骨幹,月薪過萬。並陸續從老家帶出去50多個親戚朋友到公司務工。
  • 回人不吃豬,滿人不食狗,藏人不食魚,漢人不吃什麼呢?
    這是一首熟悉的歌,歌詞唱出了我們祖國五十六個民族團結的感情。當然,雖然我們都生活在祖國的稠密土地上,但還是有民族差異的尤其是在一些飲食方面。眾所周知,回族不吃豬肉,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呢?其實回族人不僅忌諱吃豬肉,還忌諱吃其他肉類,這和他們的信仰有很大關係。回族主要信奉伊斯蘭教。
  • 銘記同胞之誼,見證手足之情
    滎經幸運,在這艱難的時刻,是你們及時向我們伸出了援助之手。正因為有了你們捐助的資金,使我們很快從廢墟中重建了醫院,讓我們又能為當地居民提供優質的醫療衛生服務。    滎經幸運,因為有了你們,有了來自全國各地、海峽兩岸、世界各地的愛心人士,有了你們帶來的,無私的愛與關懷,使我們能從悲痛中奮起,重建一個更加美好的家園。
  • 用圍巾織成橫幅迎接同胞回家
    然而,將中國同胞從橫濱碼頭送到東京羽田機場卻並不容易。無論是香港駐日本經貿代表處,還是中國駐日大使館,聯繫了多家日本旅遊大巴公司均遭拒絕,因為搭載的畢竟是敏感人群,後續經營風險不可忽視,幾乎肯定會造成比較嚴重的經濟損失。最終,接下這一任務的是日本久富觀光巴士公司的華人女社長劉丹蕻。
  • 臺灣同胞去香港的安全無需「臺獨」分子「擔心」
    但在海峽的另一端,島內的民進黨政客卻按捺不住,特別是與「港獨」分子眉來眼去的民進黨副秘書長林飛帆竟然宣稱:「因為『港區國安法』的通過,現在全臺灣的人進入香港,都會有一定程度的危險,希望大家注意安全。」此話一出,真的是讓兩岸同胞笑掉大牙。
  • 為什麼抵制清真 | 一個為什麼
    還有朋友一看到「抵制」就鄙夷,這不就是那一幫愚蠢無腦打砸搶的人嗎,抵制三千萬日貨先餓死一千萬中國人還渾然不知的蠢蛋。抵制日貨、韓貨、美貨的人全是智商低下的人,這個毋庸置疑。那為什麼別人抵制就是蠢蛋,我的抵制行為就是理性的呢?「抵制」是一個不帶褒貶色彩的中性詞,是一個有「力量」的中性詞。
  • 臺灣同胞抗日歷史的啟示與思考
    這是中國近代史上最令人難以容忍的喪權辱國條約,給中國後來的發展帶來了災難性的影響。 隨後,日本在臺灣開始了50年殘暴的殖民統治。日本侵佔臺灣50年,臺灣同胞前赴後繼地反抗了50年。50年間,臺灣同胞拋頭顱,灑熱血,犧牲了65萬人,最後終於迎來抗戰勝利和臺灣光復,充分反映了臺灣同胞強烈的祖國意識和愛國愛鄉的光榮傳統。回顧臺灣同胞抗日的歷史,有以下幾個特點。
  • 同胞兄弟是「同母異父」,親子鑑定讓母親道出實情,孩子爸崩潰
    美國德克薩斯州就曾經出現過這種情況,一個媽媽生下的雙胞胎,前後僅僅相差7分鐘,但是這兩個雙胞胎卻並不是一個父親。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發情況呢?有的人不經想到這種奇葩事只會在外國人的身上發生吧。這所謂的奇葩,其實在國內也有發生,因此鬧得烏龍和不愉快,甚至整個家庭都散了也是有的。
  • 閃光的足跡Vlog丨緬懷遇難同胞 好少年走進廠窖慘案遇難同胞紀念館
    「閃光的足跡」第八站,新時代湖南好少年何心怡走進益陽南縣廠窖慘案遇難同胞紀念館,緬懷遇難同胞。廠窖,作為日軍侵華時期製造的第二慘案的發生地,在這裡,日軍三天共殺害我國同胞三萬人。新時代好少年何心怡聽講解員黃啟林講述史實,看著倖存者的影像資料,翻閱館裡製作的LED書籍,一邊走一邊感慨,在當時中日軍備力量差距懸殊的情況下,中國人民奮起反抗,如今的和平是多麼的來之不易。
  • 西寧,清真餐館隨處可見,遊客:餐館裡食客大都是漢族人
    由於旅遊業的發展,西寧清真餐廳的風格和價格都不低。走進清真餐廳,你會發現絕大多數食客不是回族的同胞,也不是來這裡旅遊的漢族人。清真食品主要是一些西北食品。其實,西北菜很好吃。想想為什麼回民街在西安如此受歡迎,這說明很多人喜歡清真食品和西北食品的濃重口味,刺激味蕾。我們家有一群人騎自行車從青海湖湖邊回到西寧。
  • 男同胞不買衣服,更不買化妝品,為何依舊存不下錢?
    這一點,或許到了年底回老家時,年輕人們體會更深,畢竟很多親戚認為,你在外打工一年了,肯定也能攢下不少錢才對。不過,往往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現象,那便是年輕人在外打工,有可能不光沒存下錢,甚至是還欠一堆債務。而與此是時,很多人也提出了疑問,如果說女生存不下錢也就算了,但男同胞們不買衣服,更不買化妝品,為什麼也存不下錢呢?
  • 國旗為同胞而降 惠州各界深切悼念新冠肺炎疫情犧牲烈士逝世同胞
    為表達全國各族人民對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鬥爭犧牲烈士和逝世同胞的深切哀悼,國務院於今天上午10:00舉行全國性哀悼活動。上午10點,防空警報鳴響,路上汽車鳴笛,惠州各界自發組織哀悼活動,惠州人民萬眾一心緬懷抗疫英雄的壯舉事跡和逝者同胞的共同心願,在這一歷史性的一刻,值得每一位惠州人去銘記。上午十點,我市消防支隊組織全體隊員開展哀悼活動。
  • 葉卡的同胞們小心這倆騙子!
    在葉卡捷琳堡塔幹斯基市場工作的同胞們請注意上圖中這個側臉的俄羅斯女人和那個穿黃衣服的女子,這兩人是一對母女檔敲詐犯!請大家相互轉告你身邊的人不要中招兒!沒準兒哪天這倆瘟神就上門了。她們最大的特點是沒禮貌,典型那種俄羅斯人對中國人蔑視和趾高氣昂的態度,問您好也不回禮!當然這都不是主要的!她們會對熱門商品各種問價然後不買走人,之後還會數次來往踩點,到沒有其他顧客在場的時候會裝作要買某件商品,之後她們會問批發價多少,多少起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