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評價漢武帝:雄才大略,但是有三個缺點

2021-01-08 歷史客棧

【毛主席點評歷代皇帝之漢武帝】

在中國歷史上,漢武帝劉徹是一位很有作為的皇帝,歷朝歷代也都對他評價非常高。

班固在《漢書》中評價他「雄才大略」,曹植也說他「功越百王」,李世民則說:「近代平一天下,拓定邊方者,惟秦皇、漢武。」

近代史學家夏增佑先生也評價道:「武帝時為中國極強之世,故古今稱雄主者,曰秦皇漢武。」並稱他是「百代帝王」,意思是劉徹在世時的功績,不止於對當時朝代的影響,而是影響了後面很多朝代。

毛主席一生熟讀史書,那麼他對漢武帝是如何評價的呢?

1957年的一天,毛主席在與《人民日報》負責人吳冷西談話時說:「高祖之後,史家譽為文景之治,其實,文、景二帝乃守舊之君、無能之輩,所謂『蕭規曹隨』,沒有什麼可稱道的。倒是漢武帝雄才大略,開拓劉邦的業績,晚年自知奢侈、黷武、方士之弊,下了罪己詔,不失為鼎盛之世。」

在這個評價中,毛主席既肯定了漢武帝的文治武功,又對漢武帝晚年頒布「罪己詔」的勇氣和做法讚賞有加。

1965年3月,毛主席在與工作人員交談時,又說:「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漢武帝是第一個頒布《罪己詔》的皇帝,這個罪己效應對後世影響是很大的。」

另外,就是毛主席那首著名的《沁園春·雪》,也提到了漢武帝,寫下了「惜秦皇漢武,略輸文採」的詞句。這句詞包含了兩層意思,一是在歌頌秦始皇和漢武帝的功績,二是也寫出了一點遺憾,就是他們在文採上還略微差了一些。

當然,毛主席在一首詞裡不可能對帝王將相的一生做詳盡的評價,只是抓住了最主要的問題,以藝術化的手法點出來。實際上,漢武帝劉徹在歷史上有很多功績,也有很多缺點和不足,這也是他晚年下「罪己詔」的原因。

總體上,毛主席對漢武帝還是非常推崇和尊敬的,漢武帝也確實有很多值得稱道的地方,創造了很多個第一,對後世影響非常大。

首先,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這就從國家層面上對文化教育事業的發展,以及各民族的共同心理追求形成了統一,成為劃時代的歷史事件。

還有,漢武帝第一個建立了太學府,相當於現在的大學,推出儒學系列教育,培養高級人才,為社會發展積蓄了力量基礎。

另外,漢武帝是第一個拓展疆土的皇帝,在北方,他驅逐匈奴,修築長城;在西面,他派張騫出使西域,設立西域都護府;在南面,他滅掉南越國等等,都極大地擴寬了中國的疆土。

毛主席最欣賞的,也正是漢武帝的這種開天闢地的霸氣,這一點,從他喜愛點評的詩歌裡就有體現。

毛主席喜愛讀李賀的詩,除了他喜歡李賀的才氣外,更喜歡他不迷信封建帝王的叛逆意識。

李賀在《金銅仙人辭漢歌》中寫道:「茂陵劉郎秋風客,夜聞馬嘶曉天跡。」在《苦晝短》中寫道:「劉徹藏陵多滯骨,嬴政梓棺費鮑魚。」在詩中直稱漢武帝為「劉郎、劉徹」。

對此,毛主席就說過:「中國儒家對孔子就是迷信,不敢稱孔丘,李賀就不是這樣,對漢武帝都直稱其名。」

毛主席的意思是,漢武帝的文治武功這麼牛,大家都敬仰他,但李賀對他用這麼直接的稱呼,我是非常贊同和欣賞的。

當然,漢武帝也不是完人,做過不少錯事、荒唐事,毛主席在點評他的時候就已經說得很清楚了:「晚年自知奢侈、黷武、方士之弊,下了罪己詔。」

這個「奢侈、黷武、方士之弊」,實際上就是漢武帝的三個最主要的缺點。

當然,這與當時的時代背景也有關係。

漢武帝所生的時代,經過了高祖、惠帝以及「文景之治」,完成了大量的原始積累,劉徹小時候就不知道缺錢這個事,當了皇帝後就更不在意這些事了。

後來,漢武帝特別愛巡遊,一年有大部分時間都在各地旅遊,元封元年,還率領18萬鐵騎北巡,不知道浪費了多少國庫財產,也讓老百姓的負擔越來越重。

國家有錢,有好日子享受,當然想多活幾年,於是漢武帝就開始追求長生不老,被一群自稱神仙術士的人包圍著,修建閣臺,親臨東海找神仙,結果都是瞎折騰,不但沒有找到仙人,還差點丟了性命,被一群術士玩弄於股掌。

還有一個更致命的,就是漢武帝熱衷於用武力解決事情,不服就打,東徵西討,雖然開拓了疆域,但也勞民傷財,造成百姓流離失所。

有一次,漢武帝聽說大宛國有汗血寶馬,便花重金求購,不料,人家不賣,他便派兵徵討,最後打了敗仗,損失了數十萬軍隊,虛耗了大量的財力物力人力。

漢朝大學者夏侯勝評價道:「武帝雖有攘四夷、廣土斥境之功,然多殺士卒,竭民財力,奢泰亡度,天下虛耗,百姓流離,物故者半。」

明朝大思想家顧炎武也批評道:「漢武窮兵極遠,逞一時之私心,以啟後世無窮之禍。」

到了晚年時,漢武帝對自己做的這些事情有所悔過,特別是他聽信讒言,不問青紅皂白,下令追殺太子劉據,逼得太子起兵,結果兵敗被殺,其子孫也被誅殺,只有一個倖免活了下來。

皇后衛子夫聽說太子及皇孫被殺,感覺劉徹變得自己都不認識了,抗爭也沒有任何意義,萬念俱灰之下,也跟著自殺了。

漢武帝看到這一切,開始悔悟了,反思這些年來自己的過錯,寫下了「罪己詔」,聲稱:「朕即位以來,所為狂悖,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自今事有傷害百姓,糜費天下者,悉罷之。」

漢武帝的這份「輪臺罪己詔」,開了歷代帝王公開懺悔的先河,後來像唐太宗李世民、宋寧宗趙擴、明朝崇禎皇帝、清朝光緒皇帝,也都發過「罪己詔」。

這也算是漢武帝的又一個「發明」。

清朝的袁枚在《詠漢武》中贊道:「親承文景昇平業,開闢唐虞未有天。到底英雄晚能悔,輪臺一詔是神仙。」

總體來說,漢武帝仍然算得上是中國歷代帝王中非常優秀的一位,開創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漢盛世,影響了後世兩千多年的歷史,因此,毛主席評價道:「漢武帝雄才大略,開拓劉邦的業績,晚年自知奢侈、黷武、方士之弊,下了罪己詔,不失為鼎盛之世。」

【毛主席點評歷代皇帝系列】已發表文章——

在歷代皇帝中,毛主席最推崇劉秀,用三個「最」評價他

毛主席評價項羽:為什麼輸給劉邦?因為犯了這三個錯誤

毛主席評價劉邦:他能取得天下,主要因為做好了這兩點

毛主席這樣評價秦始皇,有不少地方,都顛覆了前人的觀點

相關焦點

  • 漢武帝:明明有三個年長的兒子,為什麼要立八歲的劉弗陵為太子?
    作為封建歷史上最雄才大略的皇帝,漢武帝劉徹一直是很多人的偶像。但是劉徹的一生也是有汙點的,那就是因為「巫蠱之禍」害死了自己最愛的太子劉據。這一做法也讓劉徹在晚年痛不欲生,直到臨終前劉徹才確定了太子人選,那就是年僅8歲的劉弗陵。
  • 漢武帝6個兒子,為何最終傳位於幼子劉弗陵?漢武帝:劉弗陵乾淨
    漢武帝雄才大略,英名神武,年歲夠長(亨年70),在位夠久(54年),美中不足子嗣不多。相比較同父異母的哥哥中山靖王劉勝一百多個兒子而言,漢武帝明顯「寒酸」了許多。據記載,漢武帝一共有6子6女,而到他駕崩時,只有三子一女送終,這於一代英主來說,多顯落沒之氣。
  • 毛主席這樣評價秦始皇,有不少地方,都顛覆了前人的觀點
    【毛主席點評歷代皇帝之秦始皇】毛主席一生喜讀歷史,對歷代皇帝也都有過非常經典的評價,歷史客棧就來做一個系列——「毛主席點評歷代皇帝」,今天先來介紹第一位皇帝:秦始皇。而且,在毛主席的眼裡,秦始皇還有三個方面的功績不可磨滅。第一個,就是秦始皇知人善任,善於發現人才,起用李斯、尉繚、王翦等人,最終統一了六國,完成了一個偉大的事業。
  • 美國總統是如何評價毛主席的?
    美國總統是如何評價毛主席的? 第一,福特:「在任何時代成為歷史偉人的是很少的,毛主席是其中的一位。」 第二,卡特:「這位從湖南走出來的智者改變了中國,也改變了全世界。」
  • 漢武帝雄才大略,卻又薄情寡義,臨終下令,后妃中凡生子女者必死
    」殊不知政績頗豐、評價頗高的漢武帝在感情方面,卻是一個薄情寡義之人,無論是青梅竹馬的陳阿嬌,還是溫柔賢惠的衛子夫,乃至相見恨晚的鉤弋夫人都沒有一人能夠得以善終。劉徹一生擁有過的女人無數,陳阿嬌只不過是第一個犧牲品,而衛子夫將會成為第二個。
  • 漢武帝不僅雄才大略,撈錢方面更是有一手!辦法還一個比一個絕
    玉輦升天人已盡,故宮猶有樹長生。《過華清宮》一詩為李約所著,諷刺帝王追求淫逸,統治者們荒淫誤國。我們經常從詩句或者影視劇中能看到,古代帝王們大多貪圖享樂,驕奢淫逸,一副不差錢的樣子。但是古代帝王們真的個個都不差錢嗎?其實並不!今天就和大家聊聊因為打仗打窮了的漢武帝是如何想方設法搞錢的。
  • 雄才大略的一代英主
    漢武帝劉徹,字彘,中國古代西漢最傑出的帝王,也是中國古代封建王朝最傑出的君王之一,漢民族和漢文化的奠基者之一,奠定了漢地的基本疆域,被後人評為光照千秋,雄才大略的偉大帝王。漢武帝像劉徹,是西漢王朝漢景帝劉啟的兒子,初時被封為膠東王,後因其兄劉榮被廢,才被立為太子,後來景帝去世,即位為帝。
  • 漢武帝的功與過
    從功過比例來看,功與過可以七與三開,但作為古代皇帝,能這樣,相當不錯了。我們評價歷史人物,要做到儘量客觀,論由史出,但也允許任何人發表個人主觀看法,但主流不能偏向。我們寫評論他的文章,一定要儘量做到尊重客觀歷史,做到一分為二。
  • 漢武帝的四位皇后
    漢武帝劉徹的一生有四位皇后,第一位陳阿嬌,陳阿嬌是漢武帝的第一位皇后。阿嬌從小就被嬌生慣養,所以在瑜劉徹的相處中十分驕縱,兩個人之間有著非常多的矛盾。當年劉徹以「若得阿嬌為妻,以金屋貯之」,取得長公主好感,迎娶阿嬌為妻。這場政治聯姻,劉徹到底付退出了多少真心?誰也不知道。
  • 崇拜雄才大略的皇帝,是傳統文化嗎?
    司馬遷惜墨如金,「破之」前能有個「大」字,說明楊熊所部,規模肯定不小。楊熊失敗後,秦二世派特使處死了他,說明此人的軍階也一定很高。到漢武帝的時候,有人誇衛青厲害,說「大將軍材能不特章邯、楊熊也」,把楊熊和章邯並列,而用來襯託衛青,可見此人絕非等閒之輩。 而這樣一個人,是被劉邦在遭遇戰中硬碰硬擊敗的。
  • 衛子夫死後,漢武帝有過一丁點的後悔嗎?
    漢武帝元朔元年(前128年),衛子夫生下皇長子劉據,便立為皇后。此後,衛子夫一連又生了三位公主。元狩元年(前122年),劉據立為太子。由於劉據是漢武帝29歲才得到的皇子,得到漢武帝十分的寵愛。實際上衛子夫是漢武帝劉徹的第二任皇后。漢武帝劉徹的第一任皇后是陳阿嬌。陳阿嬌和漢武帝劉徹是青梅竹馬,劉徹曾說:「如果能娶到阿嬌做妻子,我會造一個金屋子給他住。」
  • 隱藏在漢武帝身邊的蝴蝶效應,是由一個讓人忽視的女性引起的
    漢武帝的一生,文韜武略,但也犯過不少錯誤。他野心勃勃,雄才大略,可是又非常迷信,想要長生不老,最後引發了巫蠱之禍。而這一切,其實都是由一個女人引起的蝴蝶效應。漢武帝剛即位沒多久,在參加完一次祭祀活動後,便順路去探望已出嫁的姐姐平陽公主。
  • 漢武帝晚年後悔太子劉據之死,但為何沒有厚待太子的後人?
    漢武帝雄才大略,一生在對匈奴政策上變被動防禦為主動出擊、逐匈奴於漠北,打通西域之路,由此有著名的絲綢之路。令人遺憾的是,漢武帝晚年喪子,成為漢武朝一大敗筆。 公元前91年,漢武帝多病,胡巫們說此病系被宮中之人行巫蠱之術詛咒而致,因此漢武帝責令繡衣使者江充負責將下至宮女、宦官,上至太子、皇后、皇帝本人的居所、辦公場所,刨地三尺全都要翻騰一遍,一定要尋找到蠱物。漢武帝的龍椅下都被挖了一遍,最後在太子劉據的東宮發現了桐質木人。
  • 毛主席怎麼評價秦始皇?很多觀點,都顛覆前人的觀點
    那麼,毛主席是怎麼評價秦始皇的呢?毛主席首先認為,秦始皇是一個實幹家,是一個有行動力的人。 毛澤東的秦始皇評價,有不同的側重點。」毛澤東既主張「反對暴秦」,又說「秦始皇是個好皇帝」;既認為秦始皇「耽於泆樂」、「無聊得很」,又提出「焚坑事業待商量」。歸根結底,秦始皇是「一個涵義複雜的政治符號」。
  • 漢武帝晚年思念太子,為何不立劉據的孫子劉病已為皇帝加以補償?
    論秦說漢(286)漢武帝晚年想念太子,為什麼不立他的孫子劉病為帝?漢武帝晚年想念亡子是很正常的事,人都是長肉的,世世代代都有情。為了自己修了一個思母宮,還在湖縣建了一個「回鄉望思臺」。但是想念並不代表漢武帝接受和寬恕背叛的太子,而下了「罪已詔」也不代表漢武帝內心真正的認錯。
  • 漢景帝一共有14個兒子,除了漢武帝以外,其他兒子結局如何
    在景帝眾多嬪妃中,有明確記載的有七位,除了皇后無子以外,其他六位嬪妃都育有子嗣,景帝是一個高產的皇帝,他有14個兒子,除了漢武帝劉徹之外,其他兒子們的結局如何呢?劉德晚年因受到漢武帝的猜忌,抑鬱成疾,於公元前130年去世,享年41歲。
  • 漢武帝有多腹黑?一場酒宴除掉了三個大臣,從此大權在握
    灌夫的老家在潁川,家裡也是大土豪,他不在老家當個土霸王,長期混在長安當西飄,其實也想找個機會。原本他的大靠山是潁陰侯灌嬰。但灌嬰早就去世了,灌嬰的兒子灌阿也去世多年,現在灌家當家的是灌三代,是一代不如一代,早就說不上話了。
  • 探訪武昌農講所:毛主席能成為一代偉人,能戰無不勝是有原因的
    解放軍能夠勢如破竹,有一個群體至關重要——農民!農民踴躍參軍,其中很出名的就有吉林蛟河一位楊老太太,先後將她5個兒子中的4個送上前線……農民還積極參加民兵,開展對敵鬥爭。農民除了直接參軍上前線外,還組成了支援前線的大部隊,他們不怕苦,哪怕是肩挑、扛擔架、推獨輪車也情願隨軍遠徵。
  • 從秦始皇到漢武帝,從唐太宗到雍正帝,無數帝王夢寐以求的長生藥
    雄才大略的漢武帝在自己的晚年也是感覺身體每況愈下,急於尋求丹藥來保得自己長生,走尋了與秦始皇一樣的路子,入海尋仙,最終無果。開始在皇宮專門養了一批方士來為他煉製丹藥,丹藥大都是水銀、鉛等材料,其中含有劇毒,漢武帝以身試藥,導致脾氣越發暴躁,滿朝大臣風聲鶴唳,最終也身亡了。
  • 毛主席:如果共產黨也要把孔子請回來……
    特別是農民起義,舉了個例:如劉邦,最看不起儒生的人是劉邦,見了儒生把帽子拿下來灑尿,史書有記載。 可是到漢武帝時,獨尊儒術,這就說明得到了統治地位以後,又要把孔子請回來,為什麼呢?要用他那套理論管理國家。……中國歷史不就是這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