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愛奇藝車澈:別低估國內唱作人的原創能力

2020-12-21 界面新聞

文|數娛夢工廠 王 瑩

編輯|友 子

「製造話題並不難,但我們希望讓話題回歸到音樂上。」

近日在接受數娛夢工廠的採訪時,《我是唱作人2》的總製片人車澈強調。

4月16日,由愛奇藝自製的華語唱作人生態挑戰節目《我是唱作人2》如約上線,本季首發陣容為張藝興、鄭鈞、陳粒、GAI周延、霍尊、隔壁老樊、馬頔、劉思鑑。截至6月11日第九期播出,豆瓣評分7.4,維持住了第一季的口碑。

截止第七期結束,《我是唱作人2》共推出了56首原創歌曲。據愛奇藝統計,56首原創歌曲在各個音樂平臺上榜了95次,熱搜190多個,而且熱搜大部分都聚焦於音樂本身。

正如總製片人車澈反覆強調「讓話題回歸到音樂本身」,如今的熱度表現說明了這份堅持的回報。

在賽制上,《我是唱作人2》一改第一季的「上下分區」,轉而使用了「一唱到底」。從第九期開始,又採用了「7+X」的模式,一次性引入了艾福傑尼等八位新聲代唱作人,對首發唱作人發起挑戰。

這樣的改變是基於《我是唱作人》上一季對音樂人原創能力的「摸底」。在錄第一季時,車澈等節目組成員還在擔心「到後面沒有足夠的歌」,因此選擇了「上下分區」的模式,但沒想到唱作人們的儲備實際上遠超出預期。

新一季變化的賽制,不僅帶給了唱作人更大表現空間,也讓《我是唱作人2》在原本相對飽和的音樂綜藝市場顯得獨樹一幟。

「上下分區」改成「一唱到底」,「我們低估了唱作人的原創力」

「對唱作人原創能力的信心,想通過賽制激發唱作人的音樂創作能力是第二季採取『一唱到底』的首要原因。」總製片人車澈告訴數娛君。

作為一檔關注原創音樂的華語唱作人生態挑戰節目,《我是唱作人》在第一季時便因為全新的節目形式引起了音樂愛好者的關注。

第一季節目總共十二期,採取「上下分區」的模式,兩區各有8位首發唱作人和1位補位創作人。六期競演加最後的決賽,意味著每位首發唱作人都要準備7首未經發表的原創歌曲。

「在去年設置賽制時,我們有一個擔心是,唱作人到了後面沒有足夠的歌。」車澈坦白。

大量的原創歌曲、多元音樂的競技是《我是唱作人》節目最大的看點,但在節目問世前,這樣的定位在市場上還沒有出現過。

大膽的定位也給唱作人帶去很多擔憂,甚至導致了節目組在邀約上的困難。車澈透露,節目組在第一季時就曾向鄭鈞和GAI發出過邀請,但都因各種原因沒有實現。

但在節目組的持續努力下,第一季未邀約成功的音樂人終於在第二季來到了這個舞臺。而且截至第八期,每位唱作人都帶了8首原創歌曲。

事實上,節目組在推進第一季節目的過程中發現,唱作人的作品儲備和原創能力是遠遠足夠的,「我們低估了唱作人的原創能力」。於是在新一季中他們決定更改賽制,希望激發唱作人在壓力下的創造力。

第一季的賽制嘗試規避原創歌曲不足風險的同時,也給節目帶來了另外一個問題:上下半季像是兩個節目,「上半季的唱作人看看看著突然消失了」。

於是到了第二季,《我是唱作人》擯棄「上下分區」,用「一唱到底」的模式,希望給觀眾一種完整、統一的感覺。

而此外,第二季選擇「一唱到底」還有一個原因,那便是用一整季的時間去觀察同一批唱作人的變化。

「用8周的時間加上新聲挑戰,我們想要看到的是音樂人之間是否和解,音樂人和觀眾之間是否和解,音樂人和自己內心是否和解,而這也是節目創設的最初訴求。」車澈說。

「最終評判標準是你喜不喜歡」

多元音樂的碰撞、唱作人之間標籤的碰撞是《我是唱作人》從第一季就找好的定位,也是他們希望引起觀眾關注的話題。

包括音樂門類、年齡差異、文化圈層、來這個舞臺的目的、想要撕掉的標籤以及其音樂的話題度,都是節目組在選擇唱作人時要考慮的維度。用車澈的話說,這些人是不是足夠有標籤,能否用一句話來定義他,是他們一貫以來的選角標準。

在第二季唱作人的選擇上,節目除了沿襲第一季的多維度考量,也在音樂的廣度上做出拓展。

首發八位唱作人各有標籤:搖滾經典鄭鈞,說唱界Top級人物GAI,國風歌手霍尊,獨立音樂人陳粒和馬頔,頂級流量張藝興,網絡歌手隔壁老樊以及00後代表劉思鑑。補位唱作人的標籤也很清晰,如舞臺精靈蘇運瑩、青春懷舊風好妹妹。

除了橫向的多元,車澈也非常看重唱作人在縱向上的變化和成長。

一方面是藝人本身的音樂成長。比如他非常關注同一年從《中國有嘻哈》節目走出的Tizzy T和GAI,說唱風格迥異的兩人過去三年來音樂風格的變化。

而落到這一季節目上,車澈更核心的關注點是:在八到十周的節目周期裡,個人標籤已經非常清晰的首發唱作人會呈現出什麼樣的變化?

從已播的九期節目來看,這樣的變化是清晰可見的。

參加《我是唱作人2》的張藝興,帶著頂流的人氣而來。但在節目中張藝興呈現出不同於以往的形象,在深度參與詞曲創作的同時,他在節目上展現的作品也得到其他唱作人和觀眾的認可。

以網絡歌手身份被熟知的隔壁老樊,漸漸不再拘於滄桑的煙嗓和煽情,轉而嘗試更大膽的電子、雷鬼等新編曲。而00後音樂人劉思鑑,在其電子迷幻的氛圍上,也越來越注重旋律和歌詞的創作。

在剛剛播出的第九期中,《我是唱作人2》又推出了「7+X」的新聲挑戰,一次性邀請了8位新生代唱作人對首發唱作人發起挑戰。

艾福傑尼、房東的貓、李莎旻子、焦邁奇、王子異、萬妮達、顏人中、餘佳運,8位新聲代唱作人全都是90後,其中年齡最大的艾褔傑尼出生於92年。

除賽制再次創新,節目組也希望將華語新音樂帶到大家面前,讓大家看到如今00後、10後的年輕人的音樂,和現在主流市場流行音樂存在著巨大的不同。

不過在聊到《我是唱作人》競技中輸贏的標準時,車澈認為:「你是不是喜歡,可能才是唯一的標準」。

在車澈看來,唱作人的作品對於唱作人個人肯定是有價值的,然而觀眾是否喜歡聽,是否願意將其加入自己的歌單,這是音樂市場上非常客觀的問題,雖然殘酷,卻也現實。

從第一季開始,《我是唱作人》就選擇了來自全國各行各業的101位大眾評審組成評審團,並在每輪競演之後,對唱作人進行實名投票。

「他們來自各行各業,每個人標準都是不同的。」車澈說,「有人看歌詞,有人看編曲,但本質上是我有沒有被這首歌打動到,我覺得這是音樂拋開那些技術的標準之後,最終的標準。」

在衍生節目《開飯啦!唱作人2》中,鄭鈞那句「音樂不能把任何人打敗,音樂只能打動人」,得到了車澈的強烈共鳴。

改變華語原創音樂生態?「《我是唱作人》只邁出了一小步」

「做音樂的人他們挺難的,真正關心華語音樂、懂得華語音樂問題的人其實很少。」車澈對數娛夢工廠感嘆,這也是他堅持做《我是唱作人2》的原因。

在他看來,華語音樂需要一個舞臺,讓更多人聽到華語音樂的聲音,同時了解到華語音樂存在的問題。

在第二季製作之前,《我是唱作人》節目組針對華語音樂市場的現狀和原創音樂人的生存情況展開過調查。調查顯示,80%的中國音樂人作品幾乎從未被收聽、30%未獲得版權收益、55%演出機會不多於一場。

原創音樂人生存的現狀、觀眾的聲音、對榜單的質疑、大眾對於原創音樂的理解,這些都在節目組前期的調查範圍之內。為此,他們採訪了音樂產業鏈上各環節的不同角色,音樂人、聽眾、經營者、產品公司老闆、樂評人等等。

「在節目之外,我想讓大家看到一個真實的音樂生產環境。」車澈說。

獨立音樂人生存現狀不理想、很多優秀的作品尚未被聽見、音樂圈的鄙視鏈依然頑固、市場對新人和新鮮血脈的迫切需求等,都是節目組在這次調查中發現的問題。

這些問題也成了節目組做《我是唱作人2》策劃時的出發點:給獨立音樂人更多展現自己的機會,通過競技打破對流量藝人和網絡歌手的偏見,以及通過「新聲挑戰」給更多優秀的新人提供舞臺。

在車澈看來,「朝著改變華語音樂生態的目標,《我是唱作人》邁出了一小步,我覺得還不夠,但我們還會繼續做。」

《我是唱作人》節目在播出之後,獲得了來自樂評人、媒體和普通音樂愛好者的廣泛認可。節目收穫的各種話題中,最讓車澈在意的是,大家居然是真情實意地在談論歌曲和舞臺。

車澈相信,《我是唱作人2》呈現的88首原創歌曲,不僅是節目的最大亮點,也是這季節目給觀眾的回報。

88首不同類型的歌曲,滿足了不同的觀眾群體。不愛看選秀的中年人為了鄭鈞的《低空飛行》《青春葬禮》《Ai ma huo》在朋友圈刷屏,00後的劉思鑑則得到了更多年輕人的彈幕讚賞。

回到《我是唱作人2》的slogan:初音不改,新聲未來。

「初音就是你原有的音樂,原有的標籤,這是你對音樂最開始追求的東西,是不變的。新聲未來,我覺得我們要看到新音樂的方向,也希望看到音樂市場新的生態方向。」車澈說。

 

相關焦點

  • 對話《我是唱作人2》總製片人車澈:請鄭鈞花了兩年,跟張藝興溝通順暢
    而且在節目的最後幾期,加入了8位新聲代唱作人,彼此PK並接受在線唱作人的投票後,最終獲勝的一位將對已入圍的一位唱作人進行挑戰。談到做一檔原創音樂節目的初衷,愛奇藝副總裁、節目總製片人車澈表示,「拋開真人秀的部分,本質上,我們希望有一個舞臺,能夠讓原創音樂人唱好歌,因為這樣的舞臺太少了。我們這些製作人能給原創音樂做點什麼?
  • 《我是唱作人2》接力原創音樂長跑,愛奇藝音樂賽道的強勢引領
    4月16日《我是唱作人2》第一期登陸愛奇藝(每周四晚八點愛奇藝獨家上線。VIP會員搶先看,次日20點轉免),首期即佔據愛奇藝總飆升榜TOP1,成為平臺首個熱度值破7000的會員搶先看自製綜藝,第一時間搶灘8個微博熱搜,知乎評分9.0。聽眾歌單擴容的背後,一臺原創音樂爆款製造機正馬力全開。
  • 愛奇藝高熱綜藝推多重會員特權:《我是唱作人2》會員搶先看 衍生...
    由愛奇藝自製的華語唱作人生態挑戰節目《我是唱作人2》於4月16日在愛奇藝、奇異果TV、愛奇藝國際版iQIYI全球同步上線,每周四晚20點VIP會員搶先看。節目上線第二天,會員觀看熱情推高節目內容熱度飆升至7245,且在持續上漲中,成為愛奇藝首個內容熱度破7000的會員搶先看自製綜藝。
  • 《我是唱作人2》決賽將至 愛奇藝如何攜雪碧等品牌撬動IP價值
    作為愛奇藝首個熱度值破7000的會員搶先看自製綜藝,《我是唱作人2》完美承繼了第一季對中國原創音樂的堅持,讓整個音樂行業乃至普羅大眾看到了華語原創音樂的高品質與生命力。 在高品質原創新歌的加持下,《我是唱作人2》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AKA Topic Maker。連續登頂百度熱門綜藝榜、雲合綜藝單日全輿情熱度、傳播度、搜索熱度及反饋活躍度TOP1。在愛奇藝隨刻、愛奇藝泡泡社區、百度、知乎、微博、抖音、B站、豆瓣、虎撲等全網多個平臺上攬獲181個熱搜,創造無數熱點話題。
  • 專訪|《我是唱作人2》總製片人車澈:尊重是和解最大的意義
    用節目總製片人車澈的話來說,「這真讓人高興,這是一檔有人情味兒的節目。」「老樊的標籤是網絡歌手,他做到了,接納了自己,這些(音樂人)朋友接納了他,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美好的過程。」在接受澎湃新聞記者專訪時,節目總製片人車澈依然感慨。
  • 愛奇藝《我是唱作人2》播至半程 推出56首原創歌曲全部登上音樂...
    近日,由愛奇藝自製的華語唱作人生態挑戰節目《我是唱作人2》播至半程,節目中推出的56首原創歌曲接連登上TME音樂平臺、網易雲音樂等各大榜單,收穫大量年輕用戶的追捧和媒體的一致好評,也讓市場看到了原創音樂巨大的發展空間與潛力。
  • 《唱作人2》總決賽沒有第一名,這是一檔有人情味的音樂競技節目
    而這個化學反饋,多發生在舞臺之外場所,比如上位區房間、中位區房間、下位區房間,以及「開飯啦,唱作人」的飯桌上……是的,第二季《我是唱作人》有一個關節總讓朋友們惦念,那即是每場角逐收場後的用飯關節。此關節生生把一個音樂節目衍生產了美食節目。
  • 90後美女參加中國好聲音,未奪冠卻意外收穫愛情,嫁給愛奇藝總裁
    她曾參加中國 好聲音,未奪冠卻意外收穫愛情,29歲嫁給愛奇藝總裁。《中國好聲音》是一檔非常受大家喜愛的音樂類綜藝節目。當時人氣特別是高,超過了同一時期的各檔音樂節目。張碧晨從《中國好聲音》脫穎而出之後,籤約夢響當然在國內正式出道 。同年,憑藉歌曲《一吻之間》獲得第22屆東方風雲榜「年度十大金曲」獎。從此人生一片譁然。
  • 走進「爆款工廠」(上):揭秘愛奇藝綜藝戰隊的創新引擎
    從傳統電視臺到海外的頭部流媒體,同樣,國內的視頻平臺愛奇藝也在不斷完善自身的組織架構。2014年愛奇藝提出工作室戰略,自此愛奇藝背靠多個工作室陸續推出了《中國有嘻哈》《青春有你》《樂隊的夏天》《潮流合伙人》等熱門綜藝,說唱、樂隊、潮牌等多種青年潮流文化由此也進入了大眾視野。
  • 愛奇藝企業文化的兩個關鍵詞
    這一年,愛奇藝作為後來者殺入視頻內容賽道。CEO龔宇把發力點放在長視頻正版內容購買上,包括電影、電視劇、節目、紀錄片、動漫等五類,愛奇藝專注於內容、網站、技術、寬帶、團隊等基礎搭建,低調求生。當時的局面並不樂觀。一方面是視頻平臺投入巨額資金爭奪優質內容、熱門IP,另一方面是國內用戶的版權意識還在萌芽階段,對正版的付費意願很低。
  • 從《有嘻哈》到《唱作人》,製造多檔爆款綜藝的車澈有什麼魔力?
    《我是唱作人2》陣容強大,綜藝邀請的都是年齡經歷各不相同,但是都在各自的音樂領域都有各自成就的原創型音樂人,有搖滾前輩鄭鈞,由當紅說唱歌手GAI,也有00後新生代音樂人劉思鑑。這跨年齡、跨風格的碰撞,是《我是唱作人2》最吸引人的原因之一。
  • 《我是唱作人》王源曝沒人聽他的歌 想擺脫偏見
    前有謝娜玩笑否認封殺張碧晨,後有王源回應考上伯克利完全靠自己,沒有走後門,令人不禁感概網友對藝人的能力是有什麼誤解和偏見。近日,王源在《我是唱作人》專訪中首次回應了外界對於自己的偏見,他表示除了粉絲之外,大部分路人不會聽他的歌。
  • 愛奇藝的平衡術
    愛奇藝提高會員費,客觀上可能會減少虧損金額,但扭虧未必是此次漲價最重要的原因。深層次的邏輯是,在會員費用與內容能力這一對正比關係中,任何一方的長期失衡都會導致正向循環難以為繼。在內容能力持續提升的前提下,漲價是保證商業模式成立的應有之義和必然之舉。
  • 車澈和嚴敏兩位導演,為什麼兩人在觀眾中的口碑相差如此之大?
    之後,各大視頻網站開始向綜藝節目進軍,車澈又加入了愛奇藝,成立了自己的YOH幼虎工作室,並在之後成為了《中國有嘻哈》的節目總導演。可以說車導經歷了2000年後電視綜藝各種重大變革,在這些變革中,他每一次的選擇都相當正確。「人的一生當然要靠自我奮鬥,當然也要考慮歷史的進程。」
  • 愛奇藝多個自製綜藝節目持續熱播
    近期,由愛奇藝推出的自製綜藝《我是唱作人2》、《我要這樣生活》、《喜歡你我也是》第二季等綜藝節目正在平臺上熱播,題材上涵蓋了原創音樂、社交情感、青年潮生活等不同領域的娛樂內容。同時,這些綜藝內容自推出後便獲得了用戶的喜愛,內容熱度值持續走高。
  • 愛奇藝原創功能推新人"上位"奇觀已支持識別近10萬明星
    青春勵志成長劇《二十不惑》正在愛奇藝熱播。在一眾年輕演員中,姜小果的扮演者卜冠今出色的演技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 奇觀是愛奇藝業內首個推出的原創功能,通過整合多項先進技術在各種場景應用。觸發奇觀功能,可識別當前視頻的明星人物或卡通角色。依託愛奇藝強大的多模態人物識別和卡通識別技術。愛奇藝海量的總明星識別數到30萬+,總人物識別數到120萬+,幾乎涵蓋了愛奇藝TOP100萬中90%以上的PGC視頻,包含影視劇、綜藝、電影等多個頻道。
  • 愛奇藝《中國新說唱2020》:中文說唱的「守門人」
    四年時間裡,《中國新說唱》系列節目助推中文說唱走過全民化、本土化的階段,背後的愛奇藝也從探河摸路的「領路人」轉變為深耕拓界的「守門人」。說唱這個在國內曾經尚屬小眾的文化,如今正大步邁向「下半場」,以專業性撬動國際化傳播的新能量。
  • 愛奇藝依然「穩健」
    為了尋找更大的增量,在增強內容原創和創新能力的同時,愛奇藝還需要開拓下沉市場,並且準備向中小視頻領域發起進攻。作者 | 張友發公司成立的第十年,愛奇藝仍然在增長。最新發布的財報顯示,2019財年愛奇藝總營收達到290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6%,其中第四季度營收為7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7%,高於此前公司預期。增長的關鍵在於會員數據的持續向好,以及平臺收入多元化的努力。在數據向好的背後,是愛奇藝對原創能力持續的建構,通過深入內容產業,來增加自製內容的比例。原創內容降低了成本,也積累了數字資產。
  • 【專訪】《潮流合伙人》總製片人車澈:在東京開潮牌店,真的可以...
    《潮流合伙人》劇照該節目由愛奇藝副總裁、節目總製片人車澈的YOH工作室打造,這三個字母分別代表著「young在愛奇藝內部,該工作室是專注以自制頭部綜藝內容,打造「年輕、潮流、領先」的優質內容。此前愛奇藝自製的幾部綜藝《中國有嘻哈》、《中國新說唱》、《熱血街舞團》、《我是唱作人》,都是由該團隊打造。在打造了說唱、街舞之後,潮流已經在年輕人的生活中佔據了相當主流的位置,愛奇藝也希望在潮流這個主題上能夠取得更多的成績。潮流主題對車澈來說並沒有任何難度,但難在應該用什麼樣的形式進行呈現。
  • 愛奇藝會員活動5折僅99元更划算 《青春有你2》《我是唱作人2》
    還有《我是唱作人2》全新上線,神仙首發陣容,首首原創歌曲好聽到哭!還有更多好看劇目首播獨播,VIP會員們,衝鴨!!會員搶先看6集,讓你始終快人一步會員價格太貴錢包受不住?come,往下看!愛奇藝新用戶5折優惠活動來襲!用新手機號碼就可以99元享受原價198元年費的愛奇藝會員。使用微信掃一掃以下微信二維碼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