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唱作人2》尾聲,隔壁老樊敞開了衣領,搖滾了一把。如果你追了整季節目,便看得到他來時的惶恐,每一期的突破,和拼命變化後依然想做那個安靜唱歌的樊凱傑。
隔壁老樊
回想幾個月前,當他的名字出現在定檔宣發中,外界的議論很難聽;一日遊?當炮灰?神仙陣容中的唯一的不和諧……節目中,老樊謝幕感言時,場下的音樂人集體飆淚,看得出這並不是為了節目效果,此時的尊重,無關年齡資歷、天賦專業和音樂喜好。用節目總製片人車澈的話來說,「這真讓人高興,這是一檔有人情味兒的節目。」
「老樊的標籤是網絡歌手,他做到了,接納了自己,這些(音樂人)朋友接納了他,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美好的過程。」在接受澎湃新聞記者專訪時,節目總製片人車澈依然感慨。
《我是唱作人》從第一季就有很多粘性觀眾,這與最初的定調密不可分,因為這是一檔音樂討論節目,和很多聽音樂喜歡看評論的人一樣,一邊聽歌,一邊看故事,一邊再七嘴八舌,還挺爽的。從綜藝節目的角度來說,這一定是值得做的垂直領域,然而討論來討論去,所有的話題圍繞著一個關鍵點:
音樂人要讓大眾接受那個真實的自己,到底有多難?
看看最近另一檔熱播節目就知道,太合麥田曾經的「唱跳一姐」阿朵看著後浪,想起了自己的過去,哭得稀裡譁啦,「過去大家只知道我長得好看,不知道作詞作曲都是我……」
張藝興
和年輕時候的阿朵一樣,經常被誤解的,還有張藝興。通過這檔節目,張藝興在很大程度上撕掉了「流量明星」和「偶像藝人」的標籤。且最令人出乎意料的是,他和最可能diss他的唱作人GAI周延,成了網友眼裡的甜蜜「蓋章CP」。
張藝興口中的「讓我乾乾淨淨只管寫歌唱歌」,是眾多音樂人想要來參加節目的初衷。同樣想擺脫「國風少年」標籤的霍尊也表示,這是自己參加最舒服的一檔節目。節目結束後,張藝興髮長文感謝節目組:「曾單純作為一個音樂人被評判與討論,這些對我來說太重要並珍貴。」
談到給這一季打個分數,車澈打了80分,他說原因是自己一直是個對自己滿意度比較低的人。
當然,節目不能說沒有缺憾,比如團體賽被指太peace,後半程失去了激昂的看點,比如馬頔的太早離開,比如新聲挑戰環節如同說唱圈大聚會有失公平……對於這些質疑,車澈認為,其實真人秀節目各種紛紛擾擾都會出現,每個人帶著不同的理想和掙扎來到這個舞臺,但最終的目標都指向一個,「你能否自洽?」
馬頔
有的人需要撕掉標籤,有的人需要空間成長,有的人只希望好音樂被聽見,鄭鈞在《開飯啦!唱作人2》裡經常有一針見血的言論,令粉絲欣慰的是,那個總說「挺好的,就這樣吧」的搖滾老炮不是沒態度,他內心裡依然是一個少年,他仍然不動聲色守護著他的理想。「他依然有態度,有他的憤怒,他的詞寫得那麼好,還是可以擊中我。」車澈說。
與大多數的音樂競技類節目不同,《我是唱作人2》的總決賽勝負並不是以個人為單位,而是團隊賽。最終經過數番激烈的對戰,由張藝興、鄭鈞、Gai、艾福傑尼所在的守擂組獲得了勝利。
相比第一季更像競賽的矛盾掙扎,《我是唱作人2》則是愛與和平的party。
這一季88首原創歌曲,市場反響不錯,車澈憑著對音樂執著的靈魂走位,這一季節目裡也聊出了一些有質感的話題,節目裡不經意乍現的梗有很多。「藝人本名」這個梗真的從生活中來,談到「婚禮上不識肖佳為何人」這一段,車澈也笑了,作為幾檔熱播的先鋒綜藝的操盤手,他坦白承認,「結婚真是一個比做節目複雜太多的事情!」
對於音樂節目的藍海開發,他也比較悲觀,認為「沒有藍海,大家都在紅海裡翻騰」,他說製作人就像希臘神話裡的西西弗斯,「我們永遠在重複著把石頭推上山頂的過程,能不能推上山頂?努力是可以的,但是它最後一定會落在原地,從頭再來,這就是綜藝製作人的宿命。」
總製片人車澈
【對話】
澎湃新聞
:這一季節目是否達到預期?
車澈
:從我個人來說是達到了預期。這一季作品反響也是好的,在各個音頻網站的效果都非常好,真的就是聽到很多朋友都在車裡放,像《空空》、《湘江水》等等,我們拿到一些數據,像藝興的《Joker》在海外市場反響特別好,這些都是眼見為實,也是對我們來說最重要的,就是把音樂作品推出去。
此外,這一季的slogan叫「初音不改,新聲未來」。我們看見了劉思鑑,也看見了「新聲挑戰」的這些年輕唱作人,包括今年《開飯啦!唱作人》,也是更重要的一部分。話題很多,這些話題沒有什麼惡作的話題,全部都是圍繞著音樂本身,比如我們是不是應該迎合市場,包括偶像的粉絲圈、飯圈等等,我們一直在追求創作人之間的和解,最後一期大家有很多感觸,覺得在這些紛紛擾擾之後,還是找到了自己的音樂本心。從歌、從人、從話題,是達到了預期,這也是我自己非常喜歡的一檔節目,做得很高興。
澎湃新聞
:有沒有之前沒有預想到的驚喜?
車澈
:沒想到這些唱作人之間的化學反應是這麼奇妙!比如,整個節目組都沒有料到GAI和張藝興是有化學反應的,網上粉絲還給他們組了「蓋章CP」,我們都在笑,馬頔和隔壁老樊也是關係很好,霍尊和劉思鑑,這是其實很難去想像的。
澎湃新聞
:一開始認為他們應該是互相鄙視的?
車澈
:對,這是我們第一期節目開始說的鄙視鏈的事情,他們音樂風格完全不搭界的。所以,所謂的鄙視鏈也好,音樂人之間這種隔閡也好,其實是可以被打破的。多一點寬容,給彼此一些空間,這是我的驚喜,因為這個節目真正有人情味。
最後一期,鈞哥說要去西藏,他說所有的人都應該住在一起,搞音樂。這些唱作人最後都潸然落淚,這種場面在我們錄節目、特別這種競技的節目中是不多的。GAI說了感言,希望節目還有三四五六七八九季,我們整個團隊其實非常感動。
鄭鈞
澎湃新聞
:有遺憾嗎?
車澈
:這個市場上有更多好的唱作人,因為篇幅有限,沒法提供機會和空間給這些人,所以其實需要更多這樣的原創音樂節目,市場應該給這些原創音樂人舞臺,他們太需要這些舞臺了。比如我覺得萬妮達是一個被市場低估的歌手,對,這是我非常私人的感受。
澎湃新聞
:「音樂上和解」至少在節目中看起來是成功了,但是否這種和解也和長時間集中相處有關?你怎麼理解比如GAI依舊不喜歡「新的音樂」,還有鄭鈞那句「音樂人不需要和解」?
車澈
:「和解」是一個很私人化的事情,不應該用一個很規範的定義,每個人的理解都不一樣。對隔壁老樊來說,大家覺得可以有更多的樣子就是和解。對劉思鑑來說,大家覺得我的音樂有意思就是和解。對張藝興來說,大家覺得原來藝興真的是自己在努力做音樂就是和解。我覺得鈞哥這句話說得特別好,他說不需要和解,如果一個人用一種很坦然的態度認為,其實我們不需要和解,我們做自己就好了,某種程度來說就是和解的另外一種解釋。GAI說我不喜歡新的音樂,但他也對劉思鑑這種最新的創作表示理解尊重,而且表達你的未來會很好的。和解不是peace,嘴上說喜歡你的音樂這可能是一種虛偽,和解不是這樣的,不喜歡,但尊重本身就是和解最大的意義。
陳粒
澎湃新聞
:你怎麼看霍尊、GAI的「多變」和鄭鈞、陳粒的「不變」?
車澈
:這個問題就是「你能否自洽?」,這個舞臺給了唱作人去變化的機會,坦白說我其實有去迫使他們去變化的部分,但你看,比如霍尊一直以來都是非常統一的中國風的音樂形象,他願意在這個舞臺上去突破和嘗試,比如GAI的說唱,突破和嘗試也是為了更好的自洽,在展示的搖滾和流行之後,他可能覺得說唱還是自己最舒適的狀態,這也是一種自洽。陳粒就覺得不管在什麼樣的舞臺上,我希望舒適表達自己,這都是一種個人選擇。我非常尊重他們的多變,也非常尊重他們的不變,這個東西是相對的,重要的是唱作人提供了一個舞臺,變和不變都隨你,這種自由度其實是非常可貴的。
霍尊
澎湃新聞
:鄭鈞這次給了我們很多驚喜,本來以為搖滾老炮可能要吃老本,從樂迷的角度,你會怎麼看他的這次唱作人之旅?
車澈
:開始每一個聽眾內心都會有一個疑問:鄭鈞還寫得出來嗎?這也是我邀請他時內心的一個彷徨。是什麼給我信心?是我去年跟鄭鈞老師吃了一頓飯,我發現他太豐富。音樂本身只是一種語彙。編曲、旋律,從某種程度上你可以理解為一種語彙,像編程一樣,但這個人內心是否豐富,是否還有想表達的衝動?我覺得是真正做音樂最核心的東西。這個東西我在鄭鈞老師身上看到了,而且我這個人還是對我自己的某些感性判斷比較有信心的。我其實第一季就有邀請鄭鈞老師,我們是絕對不會請一個,只是因為他德高望重、他是殿堂級老炮,如果他寫不出來,我是絕對不會拿他來消費的。
其次,他每天的口頭禪說的是「都挺好」,你不覺得嗎?他有一顆赤子之心,我非常羨慕他,他內心裡還是一個理想主義者,依然有那些衝動和憤怒,這就是最彌足珍貴的東西。而這種東西一定會在音樂上表達出來,這次我最喜歡的幾首歌,《繼續揮舞》,「我所有的憤怒會化成溫暖的河」「有人信誓旦旦為你上刀山」……這種東西太有力量了。他在很多首歌的很多個瞬間是擊中了我的,現在市場上這種能一下子擊中你的音樂已經太少了。
澎湃新聞
:隔壁老樊一開始就是一個話題人物,節目結束後,從外界對他的聲音,包括整個唱作人裡邊的一些聲音都是正面的。你覺得對他來講,這是一個短暫的刺激還是一個略有代表性的一個轉折?網絡歌手在大環境下依然面臨的考驗是什麼?
車澈
:第一個問題我無法代替隔壁老樊回答,但隔壁老樊在節目裡對我們表達的是,說這是一段非常重要的旅程,因為他找到了自己。
首先他不需要和市場和解,因為市場很認可隔壁老樊,他的音樂是有最廣大的受眾的。第二是和音樂人的和解,不管我們認為是通過這種時間的磨礪也好,朋友之間的互相了解也好,也做到了,但是我覺得最重要的是跟自己的和解。老樊最後在節目裡達成了和自己的和解,他不再去糾結你們覺得我的音樂怎麼樣,我自己覺得我的音樂怎麼樣,我的音樂該怎麼樣。如果他確定了,這應該就是人生的轉折。
節目第一季也有網絡歌手,他們都有自己的掙扎,有些人即便經過了幾番嘗試與掙扎,心中這種疑問並沒有最終被解答。人生的考驗很多,網絡歌手和每個人也都一樣,這世界上有好音樂,也有糟糕的一面,但其實更重要的是我們自己怎麼看待我們自己,我覺得這一次老樊做到了。他接納了自己,這些(音樂人)朋友接納了他。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美好的過程。
其實我們有很多話沒有剪進去,他和馬頔真的很好,並不是節目效果,我們真的非常喜歡老樊,他是一個非常單純的孩子,而且內心有溫度,這就是我對他最好的評價。對於絕大多數網絡歌手來說都是很難做到的。
房東的貓
澎湃新聞
:新聲代pk環節,有些網友忿忿不平,最後為什麼是嘻哈歌手合家歡,房東的貓和焦邁奇其實都很強。製作人是不是夾帶私貨?
車澈
:哈哈,我們必須得承認,在競技性的舞臺上,說唱品類的戰鬥力,是要比別的品類更具有衝擊力的音樂門類。其次,Hiphop一定是主流的音樂類型,所有的流行歌手其實都有在做,所以我們有責任邀請一定比例的說唱歌手進來,我們自己內部一直說一句話,叫hiphop就是pop,它就是流行沒有什麼可區分的,這個品類確實能打所以才能贏。
澎湃新聞
:上一季也是,上下場陣容不是差太多,下半程就是情緒有些往下掉,好像沒有上半程好看了,你認為這是什麼原因?
車澈
:我覺得這個不是音樂的問題,核心問題是觀眾可能覺得沒那麼刺激了,這種沒有刺激從兩個方面去分析,可能是因為他對整個流程開始覺得熟悉了,唱作人之間的火藥味沒有那麼濃了。但我們自己在做這個節目的時候,其實是覺得更舒服的。因為他們之間這種和諧,某種程度來說是這個節目所追求的目標,這個節目追求的不是衝突。但我們也不能說觀眾有錯,觀眾先天就是尋求刺激的,沒有辦法。我覺得一直刺激的話,可能會讓其中最有價值的東西,會跑偏一點點。鈞哥曾說了一句話,這句話反覆被我們所有人引用。他說你永遠不能用音樂去打敗人,但你可以用音樂去打動人。
澎湃新聞
:未來有沒有更小眾的唱作人登上我們的舞臺,你認為霍尊提到的「百花齊放」是烏託邦還是真有可能實現?
車澈
:我們會儘可能讓更多垂直門類的唱作人登上舞臺。其實這不是絕對的,還是需要有更多的人去關注華語原創音樂,大的事情受關注,小的品類才有可能被認知,金屬也好,電子也好,甚至也有人開始給我提供一個瘋狂的建議,他可能想搞一首歌,一個詞都沒有,我覺得這都是一種嘗試。
我會做「更小眾」這件事的,無論在唱作人這個節目還是別的節目,我們都希望更多新的有才華的原創音樂人被看到,這也是我們團隊這幾年一直在做的事情,此外,我認為「音樂應該百花齊放」並不是烏託邦,但要一步步實現。今天大家覺得hiphop是個主流門類,edm、民謠等等這些垂直門類都不會覺得很生澀,倒退到幾年前,是沒法想像的。所以我覺得市場在瘋狂地進化,在向著我們想要的樣子進化得更參差多態,這是我們想要的,百花齊放也是我們為之努力的。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