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佳士得2018上海秋拍舉槌,並為下半年亞洲拍賣拉開序幕。三場拍賣共計取得1.48億元成交額,幾乎追平了2013年上海首拍的最好成績。第二次來到上海拍場的趙無極,以4560萬元成交,超出去年一千多萬元,再次顯現拍品調整策略的奏效。不過,據「澎湃新聞」現場觀察,今年西方藝術作品「收復失地」、100%成交的同時,幾位名聲頗響的中國當代藝術家卻紛紛流拍。
此次秋拍,佳士得共設三個專場,「赤水佳釀—貴州茅臺酒」、「FIRST OPEN | Shanghai」以及「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其中最為重要的 「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 夜場取得1.08億元成交額。
去年秋拍,以封面拍品、夏加兒《新婚》領銜的西方藝術作品遭遇「滑鐵盧」,今年經調整,夏加兒大幅收縮了作品尺寸、布菲也回到了經典的「小丑」題材,前者以504萬元成交,後者以264萬元成交。達利的《超現實主義鋼琴》成為夜拍中西方藝術品類的最高成交價作品。戰後藝術板塊波利雅科夫的《紅藍黃》及印象派藝術家基裡科的《空曠的義大利廣場》首次在上海拍場亮相,亦順利拍出。西方藝術品取得100%成交。
貝爾納·布菲,沒頭髮的小丑,油畫,1966
馬克·夏加兒,習作:旺斯之夜,1953
趙無極,作為亞洲藝術市場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板塊的標配和「定海神針」,一直為拍賣機構青睞。為了緩解上海拍場自2013年設立以來成績持續走低,2017年秋拍,趙無極畫作前來助陣,以3360萬元成交額成為當時上海拍場歷年最高價拍品。此次佳士得夜場的封面作品也落在了「趙無極」上,作品《13.02.92》是1992年的油畫,2012年於中國嘉德上拍,畫作登記於趙無極基金會文獻庫。拍賣現場,買家以極小的幅度向上叫價,從3000萬元到3050萬元,3600萬元到3650萬元,「精打細算」的上海特色,幾度引起場內輕鬆的笑聲。最終,拍品以3800萬元落槌,計佣金後的成交價為4560萬元,超過去年1000多萬元。
趙無極,13.02.92,油畫,1992
去年大熱的薩爾瓦多·達利創造了1320萬元的成交額,此番前來繼續收穫頻頻舉牌,銅雕《超現實主義鋼琴》取得900萬元成交額;倒是安迪·沃霍爾的《花》,估計不菲,達到950萬-1200萬元,卻在開拍前撤拍了。
薩爾瓦多·達利,超現實主義鋼琴,銅雕,1954年構思,1984年後鑄造
夜場最大的「漏」當屬英籍華裔畫家林壽宇(1933-2011)。作為趙無極的同代人,此次呈現他的兩件拍品,估價卻僅有五六十萬元,現場遂颳起了一股競價風。最終,作品《Ynyslas》以估計的5倍落槌,最終成交價為300萬元。另一件《五加五》也以3倍於最高估價的168萬元成交。
林壽宇,Ynyslas,油畫,1971
但一些過去名聲頗響的中國當代藝術家就沒這麼幸運了。
徐累、毛焰、餘友涵、彭薇都不是第一次上拍佳士得,卻遭到集體流拍。周春芽、尚揚、劉國松的作品,也僅僅在底價附近落槌。
喻紅,迷夜,油畫,2013
昨天,首見於上海拍場的「赤水佳釀–貴州茅臺酒」專場率先舉槌,總成交額為2552.7萬元,該場成交最高價的拍品是1980年產飛天牌原箱茅臺酒(12瓶),成交價66萬元。此外,包含「當代書房」的FIRST OPEN專場拍賣總成交額為1447.8萬元,該場拍賣最高價拍品為趙無極的《無題》,成交價180萬元。
進入中國大陸第六年的佳士得,此次總體上交出了逆勢上揚的成績單。在內,未有鬆動跡象的拍賣政策束縛了外資拍賣的手腳,只能在1949年後的國內外作品中反覆盤整、優化組合,同時加入新的類別不斷試水本地市場,家具、盆景、茅臺等新板塊,越發地「接地氣」了。在外,外匯資金管制,提高了中國買家赴海外競拍結帳的成本,拍賣行也不像以往,動輒發出中國買家在境外拍得高額拍品的新聞。六年前,曾有人擔心佳士得會是一匹狼,六年後,這個「外來的和尚」,還在持續鎮守並積極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