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點藝思丨哥玩的不是遊戲,是藝術!

2021-02-20 藝條龍金融

陰陽師是當下大火的手遊之一,年輕人每天都沉迷於「SSR」(陰陽師最高珍稀度的式神)中無法自拔。

當然,吸引人的不僅僅是「SSR」,更是遊戲精美的畫風。

這款遊戲被很多玩家稱為顏值之王,無論是人物的顏值、服飾或是場景都極為精細,令人驚喜。




《陰陽師》

這些場景圖運用了日本和風文化,有些地方甚至還借鑑了日本浮世繪的風格。

二者交錯結合,形成了這款遊戲獨特的畫風。

葛飾北齋《神奈川沖浪裏》,日本浮世繪

其實,很多遊戲都有藝術元素包含在其中,比如解謎類手機遊戲《紀念碑谷》,光聽名字就有點藝術的味道。

打開遊戲,小清新的風格撲面而來,建築美輪美奐、畫面簡潔乾淨、色彩明亮清新,遊戲隨便截圖都可以當做壁紙來用。

《紀念碑谷》

不僅如此,《紀念碑谷》還再現了埃舍爾筆下錯亂扭曲的空間,利用了人的視覺差創造了一個精緻美麗的世界,一個看似合理但卻違背現實物理規律的世界。

埃舍爾是20世紀名噪一時的荷蘭科學思維版畫大師。

提到思維版畫大家可能不是很熟悉,但是應該很多人都看過他的三維錯覺圖。

埃舍爾作品

左:遊戲主設計師王友健的遊戲概念圖, 右:埃舍爾作品

左:遊戲主設計師王友健的遊戲概念圖, 右:埃舍爾作品

所以,《紀念碑谷》能夠吸引如此眾多玩家的原因,除了唯美的畫面和動聽的背景音樂之外,更是幾何圖形下的建築學、設計學乃至美學中的奇思妙想。

其實,那些看似供人消遣的遊戲,裡面卻有著很多的門道,跟藝術更是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像素藝術

2015年,一部充滿了街機角色的電影《像素大戰》成功勾起了人們懷舊的記憶。

無數紅白機遊戲畫面,各種解析度十分低的圖形充斥於電影之中。

電影《像素大戰》

電影《像素大戰》

不管是身穿背帶工作服、留著大鬍子的馬裡奧,還是《魂鬥羅》裡兩個壯碩無比的上等兵比爾·雷澤和蘭斯·比恩,都是一代玩家心中十分經典的遊戲形象。

正是在這些遊戲中,我們初識了像素圖像。

《超級瑪麗》

《魂鬥羅》

《小蜜蜂》

雖然,隨著電腦屏幕解析度的提高,電子遊戲的畫面愈加精緻,但許多遊戲玩家依舊沉醉於「低像素」的世界裡。

不僅如此,像素獨有的視覺效果也逐漸演變成一種設計風格,發展為一種藝術門類,即像素藝術

所謂像素藝術並不是單指某一種圖像,它更多強調的是一種風格,具有清晰的輪廓、明快的色彩、不受約束的風格。

這種風格與19世紀末法國畫家修拉創造的「點彩畫派」有異曲同工之處。

修拉作品

許多藝術家都拿起一個個的「小方塊」,進行起藝術創作。

馬克·法拉利所創作的像素藝術在業界飽受稱讚,他從1987年起就開始進行電子藝術創作,作品風格鮮明,有一種濃鬱的賽博朋克感。

馬克·法拉利作品

馬克·法拉利作品

電子遊戲是不是藝術?

電子遊戲於1952年面世,為井字棋遊戲;上世紀70年代,文字式遊戲出現,也是遊戲市場的黃金期。

與此同時,令人驚嘆的電子藝術也正在興起。

電子藝術是藝術與技術,尤其是高科技的和諧融合,聲、光、電也都由此進入了藝術的領域,藝術家們利用當時最新的技術創作出了一大批新媒體作品。

電子遊戲與錄像藝術、電影之間有著明顯的平行發展關係,它們互相借鑑技術手段與講述方式。

1940年的遊戲機

「Art game」相對來說是一個新造的詞,它能夠指代一種非常藝術化、飽含創作者的藝術構思、在遊戲的環境下仍可以被理解的視頻遊戲。

獨立遊戲開發者Pippin Barr便將藝術界打造成了一個電子遊戲。

Pippin Barr網站上的小遊戲雖然看著簡陋,但是每款都融入了藝術感,讓玩家在玩遊戲的同時能夠深刻體會一些有內涵的思想。

Pippin Barr作品

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在2016年將初代176個emoji納入其永久館藏,與安迪·沃霍爾的金寶湯罐頭、梵·高的《星空》、莫奈的《睡蓮》這些名作「為伴」,這一消息曾引起轟動。

但其實早在2012年,MoMA便一口氣收錄了14款電子遊戲,如《吃豆人》(Pac-Man,1980)、《俄羅斯方塊》(Tetris,1984)、《模擬城市 2000》(SimCity 2000,1994)、《模擬人生》(The Sims,2000)、《星戰前夕》(EVE Online,2003)等等,不僅如此,MoMA還曾把它們放在中央展區。

《吃豆人》,1980年

《模擬城市2000》,2000年

《屋頂狂奔》,2009年

這些遊戲都堪稱經典,每一個都能或多或少地喚起童年的回憶。

其實,電子遊戲早就被認作是繼繪畫、雕刻、建築、音樂、詩歌(文學)、舞蹈、戲劇、電影等八大藝術形式之後的「第九藝術」,美國聯邦政府下屬的美國藝術基金會也承認電子遊戲就是藝術。

但與其他藝術不同的是,電子遊戲始終都沒有受到主流文化的認可,甚至被稱為「電子海洛因」。

其實,估計大家都會有這樣的疑問,這些曾經被父母們視為「眼中釘」的電子遊戲是如何變成了無價藏品的?電子遊戲是藝術嗎?它們如何與那些偉大的作品齊名呢?

關於電子遊戲是否是藝術的爭論一直都在。

《魔獸世界》

正如上面所說,藝術的形式是多樣的。

在電子遊戲中,可以出現以往出現的任何一門藝術,例如遊戲中的音樂、雕塑模型等等,遊戲包容其他藝術形式並讓其為自己服務。

除了開放性,電子遊戲的最大特徵就是交互式。電子遊戲的欣賞者(玩家)可以真正地參與到作品中,與遊戲構造的虛擬世界互動,操作、控制遊戲人物 。

不僅如此,歌德也曾經說過:「每一種藝術的最高任務,即在於通過幻覺,達到產生一種更高真實的假象。」

而電子遊戲則超過了以往任何一種藝術形態,表現出一種前所未有的「真實性」,或者稱為「虛擬的真實」。

《說劍》

雖然,電子遊戲的藝術性受到了如此多的肯定,但其自身商業性的存在依舊讓它很難進入藝術的行列。

不過當2012年,美國國家藝術基金會將電子遊戲納入到其資助範圍後,它可以不再迎合商業口味而轉為盡情地創作,並用於公共事業而不只是一個產業,非盈利化可能會給人們創造新的遊戲體驗。

想想電影誕生之初也同樣是消遣品,但是,現在沒人懷疑電影的藝術價值。

電子遊戲也是一樣,它還有很長的一段路需要去走。

如果今後越來越多的電子遊戲可以除了滿足人們的「娛樂需求」,還可以讓玩家感受到美、在情感上可以達到共識、在遊戲中獲得思考。

那麼,我們可能就不必執拗於電子遊戲是否是藝術這個問題了。

相關焦點

  • ...橙舍的畫》攜手三位藝術屆大咖共話如何「讓生活更有藝思」
    當「藝術生活化」的浪潮變成時尚T臺的主宰,的確是時候探討一下該如何將藝術帶回「家」了。5月18日國際博物館日當天,橙舍的畫主題為「讓生活更有藝思」的新渠道戰略發布會現場,網易家居華南主編王傅蓉邀請三位藝術屆的大咖,就如何「讓生活更有藝思」展開了一場深度對話。
  • 「幾個藝思 開放設計展」 這個秋天,香港廣場「有點意思」!
    顛覆的廢棄物品再創作,透過獨特的視角和藝術的表達,一切棄物皆有藝思。貨櫃、汽車與科技、藝術的融合,一切互動在膠囊中觸發靈感與思考。5大商業空間,5種藝思形態,無限體驗延伸。本次《幾個藝思—吸管有藝思》開放藝術展,由上海設計周攜手四博龍創-創造與藝術中心聯合策展,香港廣場特別場地支持,本次展覽捨棄單一、封閉、展館形式,打造「開放式」藝術展,將藝術拓展至生活中,期待能更直接、更全面與群眾對話,並產生實質聯繫。
  • 藝術的「上海時間」②|從西岸藝島,到當代藝術與全球藝場
    畫廊創始人勞倫斯·何浦林(Lorenz Helbling)曾表示,相較於M50,西岸則相對更新,主題更多地圍繞當代藝術,博物館、美術館和藝術空間分布集中、相互距離很近,藝術活動和展覽等質量也都很高,「對畫廊來說,一座城市的藝術區越多越好。M50已經發展得相對成熟,西岸則是下一個20年很好的新開始,二者不是取代與被取代的關係,可以說西岸是上海藝術生態發展的下一步。」
  • 藝家人,藝起嗨.
    這諸多愛「藝」之人組成了這個大「藝」家。  「藝」那可是相當的搶手!企業對現需人才的「實踐、動手」是灰常重視滴。請君聽報:有問卷調查的數據顯示,80%的就業崗位認為企業人才最需要學校對學生進行「動手能力的培養」。企業肯定了我們在這方面做的拼搏,作為全能型人才,我們在藝術幫中盡情揮灑屬於我的一片藝彩天堂!我們努力做著新型人才的榜樣。  「藝」主要針對多型人才培養。
  • 藝帝帝微博秀「美腿」,粉絲:這腿我能玩一年
    藝帝帝是一位實力超強的和平精英主播,自創的五指操作讓他在和平精英的遊戲裡大殺四方。藝帝帝的遊戲實力絕對是職業級,帥氣英俊的藝帝帝也因此在短短幾年裡迅速積累大量人氣。藝帝帝的意識超強,操作一流,可以說是如今鬥魚和平精英主播裡的第一人。
  • 藝術巴塞爾之外,你所不知道的LISTE藝博會
    相對包含主流畫廊,商業性質更強,資本流動更充足的巴塞爾藝博會,Liste藝博會是新興畫廊通往巴塞爾藝博會主流殿堂的落腳點,對商業上剛剛起步或是藝術上不夠成熟的藝術家來說,Liste藝博會是進入國際環境和主流關注的試驗點。
  • 觀瀾湖新城藝工場,藝術與生活的結合
    藝術源於生活細節,藝術與生活的結合,隨處可見,經典源於對藝術的熱忱,經典源於對靈感的塗鴉,經典源於對細節的苛求。觀瀾湖新城藝工場是華南絕無僅有的國際文創綜合體項目,一個集手工體驗、原創設計、博物展演為一體的第三代文創園區。
  • 在藝·藝術市場沙龍No.3丨潮流藝術,收藏下一代人欣賞的作品
    8月25日,伍勁、毛壯、謝素貞、林正四位嘉賓齊聚在藝·藝術市場沙龍,結合他們親身的實踐經歷,就潮流藝術的相關問題進行了熱烈的討論。「在藝·藝術市場沙龍·第三期」 嘉賓及主持人合影從左到右依次為:劉霞、伍勁、謝素貞、毛壯、林正我們將四位嘉賓的談話整理成文,隨直播回放一併附上。
  • 哥玩的不是遊戲,玩的是回憶
    4.炸彈人——泡泡堂的祖師爺 類型:無法定義(不是動作不是體育不是射擊不是益智不是戰棋不是RPG不是賭博不是 PS:這款遊戲用鍵盤滑鼠玩起來還是不爽,如果買那種力反饋的方向盤和踏板玩的話是感覺很好,不過就更砸錢了,那個東西壽命是蠻短的。
  • 2020上海藝術市場盤點:全球藝場引人注目的「上海時間」
    2020年,突如其來的疫情使得全球各地眾多藝博會、線下藝展紛紛被按下「暫停鍵」,申城卻逆勢迎來全球藝場的「上海時間」,牽引了世界的關注目光。讓藏家激動不已的,尤其得數支持外資拍賣企業拍賣境外徵集的1949年以後去世的部分外國藝術家作品的相關政策——這意味著畢卡索、夏加爾、達利等備受青睞的大師級西方藝術作品將更頻繁地出現在上海的拍場上。【培育力】全年兩三百個藝展閃耀全城,從經典到前沿,從國際到海派,培育著大眾的藝術鑑賞品位。
  • 全球藝場·上海時間·藝術西岸
    本屆交易月在「上海文化」品牌戰略的引領下,聯動全市各主承辦單位以「全球藝場·上海時間·藝術西岸」為主題,通過亮出藝術品交易的「上海時間」、「上海地標」和「上海平臺」,全面激活藝術品交易的全產業鏈元素。以及中央美術學院教學實踐基地——西岸科技與藝術創新實驗室率先入駐揭牌,西岸藝島的三大重量級啟幕展覽,也將於交易月期間同步向公眾開放預約參觀。
  • 「藝大」之爭!京都市立藝術大學、京都藝術大學傻傻分不清楚!
    說起日本藝術私立院校,首先想到的應該就是「東京五美」;那麼說起國公立藝術院校的話,首先想到的應該是「國公立五藝大」了吧,他們是日本頂級的藝術院校,更是許多藝術生嚮往的藝術學習殿堂。名美美術教育之前介紹過「東京五美」,那麼今天名美美術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國公立五藝大」。國公立五藝大分別是:東京藝術大學、京都市立藝術大學、愛知縣立藝術大學、金澤美術工藝大學、衝繩縣立藝術大學。
  • 如果有人說遊戲不是藝術,請用這款遊戲打他臉
    在二周目通關之後對此遊戲的敬仰已如滔滔江水。這個遊戲最終特別讓我讚嘆的地方並不是新奇的系統本身,也不是畫面音樂的表現力或者是故事編得如何動人,而是遊戲機制和敘事如何渾然天成地相互融合在一起,創造出了從小說動畫電影等等其他媒體中難以得到的聽故事體驗。
  • 【糖糖姐姐說】向yes and遊戲學習與孩子的有效溝通
    昨天,【藝親子】發布了第二集藝術親子遊戲:魔法yes and。點擊這裡了解玩法:【藝親子】最好的藝術親子遊戲:102魔法yes and這個遊戲適用於任何年齡段的人,也就是從3歲小孩到百歲老人,都可以玩。這個遊戲有兩個要點:第一,無論對方說什麼,必須先接受,也就是「是的」;第二,隨後由對方說的展開的聯想,也就是「而且」,必須是合理的、有關聯的。
  • 寧波「一人一藝」全民藝術普及結碩果 綜合參與率超八成
    寧波開展「一人一藝」全民藝術普及五周年系列活動(央廣網發 通訊員供圖)央廣網寧波11月29日消息(記者曹美麗 通訊員陳衝)11月27日—29日,由寧波市文化廣電旅遊局主辦,寧波市文化館承辦的寧波「一人一藝」全民藝術普及五周年系列活動在浙江寧波舉行
  • 「荷蘭藝線」多領域在線展示荷蘭文化藝術魅力
    「荷蘭藝線」多領域在線展示荷蘭文化藝術魅力 2020-12-16 14: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綜合參與率超82%,寧波「一人一藝」全民藝術普及五周年結碩果
    此次發布會,是11月27—29日舉行的寧波「一人一藝」全民藝術普及五周年系列活動的亮點之一。該文化藍皮書對寧波市開展全民藝術普及的工作路徑、方法措施等進行了全面梳理、提煉和總結,為全民藝術普及的開展提供了理論支撐和示範借鑑。「一人一藝」全民藝術普及工程是寧波市「十三五期間」重點實施的民生實事工程。
  • 三棵樹&安娜蘇的藝想空間 讓藝術成為美好生活的一部分!
    本文轉自【360時尚綜合】;隨著時代發展,家居裝修已經升華成為一種綜合藝術,色彩搭配、空間設計、文化藝術等等都可以通過家居空間裝飾來展示。圍繞「讓家更健康,讓城市更美麗」的企業使命,三棵樹希望從藝術形態裡尋找靈感,讓品位、時尚、高端成為千家萬戶自然而然的表達,在對美的多方探索中,2020年夏天,三棵樹聯合全球頂尖藝術,推出「安娜蘇異想空間」定製服務,通過系列高端產品進行牆面定製,打造風情萬種的家居空間。
  • 藝術博覽會讓上海成為耀眼全球的藝術秀場-全球藝場享上海時間
    而且,藝術上海現場旺盛的人氣,預示了藝術市場的復甦。上海不但在全球範圍內率先按下了藝術博覽會的啟動按鈕,還在更早些時候宣布了「第二屆上海國際藝術品交易月」 的消息,希望通過巨大的社會推動力和政策引導,讓藝術界化危為機。全球藝場的上海時間,首先勝在搶到了先機,這也是中國疫情防控的巨大成果帶來的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