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讀不懂的詩中酒,如今再讀,卻沉醉其中

2020-12-13 騰訊網

文藝解酒,詩中酒

今天突然看了2018屆高考的一篇滿分作文,寫酒,但是整篇文章沒有一個酒字,卻把酒描繪得出神入化。平常都是分享紅酒知識,今天是文藝的樂樂,給大家分享一下古代的詩中酒。

1、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準近酒家,——杜牧《泊準》

2、千裡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杜牧《江南春絕句》

3、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一一範仲淹《蘇幕遮》

4、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5、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蘇試《江城子密州出獵》

6、蘭陵美酒鬱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李白《客中行》

7、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杜甫《登高》

8、主人酒盡君末醉,薄暮途遙歸不歸?——高適《送李少府時在客舍作》

9、主稱會面難,一舉累十觴。十觴亦不醉,感子故意長——杜甫《贈衛八處士》

10、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徵戰幾人回。一一王翰《涼州曲》

11、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12、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李清照《如夢令》

13、老人七十仍沽酒,千壺白甕花門口。道傍榆莢仍似錢,摘來沽酒君肯否?——岑參《戲問花門酒家翁》

14、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羅隱《自譴》

15、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與羌笛——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16、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白居易《問劉十九》

17、花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獨酌》

18、知有前期在,難分此夜中。無將故人酒,不及石尤風。——韓愈《留盧秦卿)

19、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陸遊《遊山西村》

20、濁酒一杯家萬裡,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範仲淹《漁家傲》

若是說世上存在萬能的東西,那可能就是酒了。不管悲喜、苦愁、歡樂、成功、失敗、歡聚還是離別,都有它,都需要它。以前小學念到這些詩句的時候,覺得乏味,如今再次吟誦,卻頗有深意,原來閱歷都在酒和詩裡。喝好杯中酒,讀好詩中酒。

以上詩句有你喜歡的嗎?如果你有自己特別喜歡的詩句,歡迎分享給小編,一起做文藝詩酒人啊。

相關焦點

  • 這些詩詞,小時候覺得不過爾爾,長大後再讀淚流滿面
    小時候讀的時候感覺這哪能叫詩,根本就是大白話啊。工作後在某個加班後的雪夜,自己深一腳淺一腳地走在回家路上,莫名其妙地想起這首詩來。突然發現,自己竟然如此羨慕一千多年前的那幕情景。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小時候老師總是要求背誦這首詩,覺得甚是無聊。直到一個朋友意外去世才明白,一旦動身,有些故人就真的沒有了。好友這種緣分,有機會的話,還是更盡一杯酒吧。
  • 辛棄疾大醉後寫下這首詞,年少讀一次笑一次,再讀卻忍不住淚流
    唐宋時期是我國酒文化的高度興盛時期,而酒文化的興盛離不開唐宋詩詞的興盛。由於酒催發了詩人的詩興,進而將酒內在到詩詞裡,酒也就從物質方面上升到精神層面。因此我們如今品讀唐宋詩詞的情況下,便會發覺其中有很多的飲酒詩詞。
  • 宋詞的千迴百轉,初學不識詞中意,再讀已是詞中人
    古人用詩歌記錄生活、抒發感情,我們從古人的詩詞作品中也常常窺見相似的生活、共通的情感。詩詞簡單易讀,大人可以與孩子一起,共同享受讀詩的美。為什麼強調「讀」?因為詩詞不是靜態的文字,而是動態的、多變的、微妙的日常生活體驗,讓古詩詞的閱讀和學習與你的生活產生關聯和共鳴,在詩詞中找到人生的美好與瑰麗。本期內容我們就一起來談談「宋詞」。
  • 年少不知詩中意,再讀已是詩中人
    惟願我們常懷詩心,有詩可以抒志,有詞可以言情,目光所至皆詩意。 完美主義是一個陷阱,正是因為有缺憾,我們才能不斷從平凡的生活中,感覺到幸福。 缺憾,也是另一種圓滿。
  • 李清照很「霸氣」的一首詩,小時候覺著很酷,如今讀卻忍不住淚目
    說起李清照,我們都會想起那首詩: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腦海裡瞬間會有一個畫面。天色稍晚,喝醉了的李清照,在蓮花塘,迷路後急著划船,這對於一個小女孩來說是相當可愛和好玩的。事實上,我們都熟悉李清照的話。畢竟課本裡總有她的身影,她的詩詞作品。
  • 十首值得一讀再讀的詩詞,讀罷好似詩中人
    無論何時將它拾起再讀,都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好似自己就是詩中人,一切的情與景、心與物出現在你面前,美到窒息! 此詩表面是寫獨遊敬亭山的情趣,而其深含之意則是詩人生命歷程中曠世的孤獨感。詩人以奇特的想像力和巧妙的構思,賦予山水景物以生命,將敬亭山擬人化,寫得十分生動。
  • 讀《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當年不解書中意,再讀已是書中人
    引言魯迅先生的文章中沒有多餘的素材,都是有故事的,正如魯迅自己所說自己的文章,如果沒有閱歷的人,不一定要能讀得懂,中國大多數讀書人,都不太注意世事,所以很難想通的。因此,我們小的時候讀魯迅先生的作品,實在是沒有味道,甚至有了無聊的感覺。但是長大後,在到社會上,再讀魯迅先生的作品,卻是感觸頗多。
  • 小時候背過的古詩詞,長大後為何感覺不一樣?
    小時候,完全不知道愛情究竟是什麼。而如今,經歷過一次刻骨銘心,心中就再也容不下其他人。《獨坐敬亭山》(唐·李白):「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閒。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年少時,理解不了這種曠世之孤獨。有了一定閱歷,再從頭來讀這首詩,方能體會其中的灑脫和超然。《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維):「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 杜甫太瘦,李白寫了首詩「譏諷」他,初讀令人捧腹,再讀讓人落淚
    蘇軾最溫暖的一首詩,不僅值得收藏,還應背下來,失意時就想想它在歷史上,很多文人大家也愛與好友開玩笑。其中流傳最廣的莫過於宋代大詞人蘇軾和佛印之間的故事了。傳說,佛印就是被蘇軾騙進寺廟而剃度成為僧人的。佛印性情溫良寬和,也不計較。兩人時常在一起參禪打坐,探討佛理。偶爾也會互相攻擊,寫詩開對方的玩笑。
  • 魯迅最著名的失戀詩,初讀大笑,再讀捧腹大笑,讀著讀著就流淚了
    在陳丹青的《笑談大先生》一書中,第125頁有張魯迅的插圖,照片中魯迅露出了大笑的鏡頭。這張照片的文字說明為:「魯迅照片中唯一大笑的鏡頭。沙飛攝於1936年10月8日。十一天後,魯迅逝世。」陳丹青曾說:「魯迅是我心裡中國一百年來最好玩的人,他總是放鬆的、豁達的、遊戲的、天才的段子手。」1924年10月3日,魯迅創作了《我的失戀》打油詩。
  • 再讀《阿Q正傳》,小說中的人物吳媽與小時候感覺很是不同
    魯迅先生的中篇小說《阿Q正傳》自誕生後影響深遠,小說中人物眾多,個性鮮明,讓人難忘。本文談的是書中的女傭吳媽。上世紀八十年代上海電影製片廠曾根據小說《阿Q正傳》拍攝過一部同名影片,上映後讓更多的國人熟悉了魯迅先生的這部小說,同時也加深了閱讀過這篇小說的國人對小說的更深刻理解。
  • 黃庭堅一首比較冷門的詩,但是同樣寫得很美,值得我們一讀再讀
    黃庭堅後期的作品倒時很有特色,譬如這首《春近四絕句》,便寫出了屬於自己的風格,也是一首很美的作品,尤其是其中的第二首,更是膾炙人口美得令人驚豔。 亭臺經雨壓塵沙,春近登臨意氣佳。 更喜輕寒勒成雪,未春先放一城花。
  • 蘇軾寫下一詩,短短4句卻蘊含深刻的道理,值得一讀再讀!
    理趣詩,是我國古代詩歌中的一朵奇葩。它不僅具有很高的藝術審美價值,還具有一定的思想認識價值。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古代詩人大都有讀萬卷書,行萬裡路的人生經歷,所以能夠從日常生活與大自然中提煉、挖掘出內在的道理。
  • 每個人都應該經常沉醉,或沉醉於美酒,或沉醉於詩歌
    波德萊爾:酒是靈感之源「每個人都應該經常沉醉,或沉醉於美酒,或沉醉於詩歌,或沉醉於美德。無論沉醉於什麼,只要沉醉就好。」詩人與酒,自然是千古不變的最佳拍檔。法國十九世紀最著名的現代派詩人波德萊爾對酒情有獨鍾,他把酒視為寫作的靈感之源,對喝酒與做詩有著深切的體驗,認為酒就是他創作的興奮劑。
  • 孟浩然的一首田園詩,初讀覺得很簡單,再讀才發現字字珠玉
    不僅與邊塞詩派交相輝映,還促成了我國古代山水田園詩的盛世。李白在《贈孟浩然》一詩中,便是對他摒棄官職、白首歸隱、迷花不仕的高雅形象,表露了自己的敬慕之情。而說到孟浩然的山水田園詩,最經典的還數那首《過故人莊》。這首由孟浩然創作的五言律詩,主要寫的就是他應邀到一位老朋友家中做客的經過。一個普通的農莊,一頓普通的雞黍飯,讓很多人初讀起來都覺得很簡單。
  • 《全唐詩》裡很美的一首思鄉詩,沉醉了千年的時光,一讀便愛上了
    「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今天要講的這首詩是一首邊塞詩,也是一首思鄉詩,是唐朝著名的邊塞詩人高適所寫,沉醉了千年的時光,一讀便愛上了。《塞上聽吹笛》雪淨胡天牧馬還,月明羌笛戍樓間。借問梅花何處落,風吹一夜滿關山。
  • 魯迅假裝失戀寫下一首詩,讀來捧腹大笑,實則是在諷刺徐志摩
    魯迅作為中國現代文學的重要奠基人,雖然在新文化運動中大力身體力行的提倡白話文,但是魯迅的古文水平也是很高的。這從魯迅的著作《中國小說史略》和《漢文學史綱要》就可以看出來,魯迅真是博覽群書,他讀過的古籍真是汗牛充棟。
  • 史上最灑脫的一首詩,短短幾句堪稱獨處的最高境界,值得一讀再讀
    王維曾經寫過一首出神入化之作,堪稱獨處的最高境界,值得一讀再讀。這首作品就是《終南別業》。《終南別業》唐代:王維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此詩一出,立馬就將世人帶入了那座靜謐的終南山。自古以來,終南山高人就不少。
  • 這篇伊索寓言小時候只知好玩,長大再讀只剩佩服!
    小時候,愛聽別人講故事,也喜歡自己讀故事,以前覺得喜歡,就是覺得故事裡面的生活,跟自己的不一樣,有一種奇妙的味道,而這篇伊索寓言小時候讀好玩,長大後再讀只剩下對蚱蜢的佩服!這篇寓言是毛姆寫的,叫做《螞蟻與蚱蜢》。
  • 詩酒|詩酒趁年華,杯中寄煙霞。我國古代文人的詩酒文化
    從這個意義上講,飲酒已不只是飲酒了,酒在人類文化的歷史長河中儼然成為了一種文化象徵,成為了中華民族飲食文化的—個重要組成部分。文人似乎和酒更具有天然的緣分,文人多嗜酒。在文人看來,酒能激發創作的靈感,活躍形象思維;酒後吟詩作文,時有佳句華章。東漢末年政治家、文學家曹操在他的《短歌行》中更是體現了詩酒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