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爾·布蘭特1904年5月3日出生在德國的漢堡,一個銀行家族的兒子,父母分別來自於英國和德國。年幼的時候因患結核病在瑞士療養中心養病。23歲移居維也納接受特別治療,後來在這裡開始接觸攝影。
1929年他轉到巴黎著名攝影家曼·雷的工作室學習,3個月時間內他接觸到了超寫實主義。1932年以自由投稿的攝影記者身份謀生。
在1931-1935年,他創作並出版了以英國社會為主體,展現各個階層的寫實攝影作品。他在1936年出版了第一本書《在家的英國人》。此書成功的引起戰前英國的不少評議,更是邁入30歲的布蘭特可觀的藝術成就。
二戰期間,布蘭特曾擔任英國內政部的官方攝影師,見證了倫敦移民飽受德國飛機轟炸的慘況。
20世紀50年代開始,他從紀實攝影的方向轉變為拍攝扭曲人體、藝術家肖像以及風景,尤其是以廣角鏡頭拍攝的扭曲人體,極富視覺張力。他被公認為20世紀最有影響力的英國攝影家之一。
布蘭特的創作可明顯的分成幾個時期的主題,這在其他攝影家是很難得一見的,他從不把自己沉溺在已開拓出來的天地裡,也不把自己的風格定型在一個特定模式中。
三十年代他拍報導,四十年代開始蛻變,拍風景、肖像,五十年代集中火力實驗變體探女,六十年代又由即物傾向邁向抽象領域。由此可知「主題」才是布蘭德創作的泉源,他選擇不同的對象來鍛鍊自己的眼力及表現技法。
「在暗房裡再怎麼玩弄遮擋印相或相紙的手法,也不能把一張普通的照片變得不平凡。」
「攝影仍然是一種非常新的媒體,一切都必須敢於嘗試。攝影沒有規律,它不是一項運動。」
「(攝影者)必須保有如孩童第一眼望向世界,或者是旅人進入一個陌生國家的寬宏的接納心胸才能進入創作的正途。」
今天的分享就是這麼多,這個「攝影大師的智慧」我會做成一個系列。儘管這類文章閱讀量不高,但我覺得這些前輩大師的作品和智慧應該傳承下去。
而且其中的有多理念和拍攝手法也很值得我們學習借鑑。
這裡是手機攝影手冊,我是楊濤,歡迎您的點讚、關注和轉發支持!
秋天的銀杏怎麼拍?5個技巧18張樣片,攝影新手別錯過
只需掌握3個技巧,用手機拍出唯美大片,你能行
關於AI攝影,華為和蘋果手機的設計思路有什麼不同?
記住這6個顏色的關係,多複雜的照片調色都會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