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底,大量英國王室的私人收藏將在女王美術館展出,包括倫勃朗、提香、維米爾的作品,其中就有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的最愛。
2020年英國著名攝影獎項、惠康攝影獎近日頒發,攝影師阿爾賽·內斯克霍迪莫夫獲獎,他以自拍講述與抑鬱症抗爭的故事,在新冠疫情肆虐的今年,關注精神健康顯得尤為重要。
在美國,麻薩諸塞州當代藝術博物館創始館長喬·湯普森在任職32年後即將卸任,博物館也面臨著疫情下的困境。在中國上海,餘慧文、龔建華用鏡頭展現了上海的城鄉溫情。
《澎湃新聞·藝術評論》「一周藝術人物」,報導並評析國內外的藝術人物及熱點事件。
英國 | 女王伊莉莎白二世
倫敦白金漢宮大修,大量英國皇室私人收藏將在女王美術館首次展出
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近日,據《The Art Newspaper》報導,倫敦白金漢宮面臨大修,大量英國皇室的私人收藏將於今年年底向公眾展示,其中有許多作品此前從未在展覽中出現過。展覽將於今年12月起在女王美術館呈現,其中有65件英國皇室收藏,提香的素描以及維米爾的《音樂課》(The Music Lesson,1662—65)都在此列。這些作品中有許多此前僅向白金漢宮的官方賓客以及夏季開放期間的觀光團展示過。
據報導,白金漢宮的這次大修預計耗費3.69億英鎊,隨著這座18世紀建築的大修,目前英國皇室收藏的1000件藝術品被暫時遷移,即將展出的這65件作品便屬其列。
在12月的展覽中,倫勃朗的《造船人與他的妻子》(Shipbuilder and his Wife,1633)是一大亮點,這件作品據傳是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的最愛。
倫勃朗《造船人與他的妻子》(1633)TheRoyalCollection英國皇室收藏囊括7000幅油畫、50萬幅版畫以及3萬幅水彩與素描作品。據報導,加上攝影、瓷器、雕塑、手稿與王冠,整個收藏的估價為100億英鎊。這批收藏主要集中於古典大師以及20世紀前的藝術作品,但是,諸如安尼施·卡普爾(Anish Kapoor)與安迪·沃霍爾(Andy Warhol)等戰後與當代藝術家的作品也在其中。(文/錢雪兒)英國 | 攝影師阿爾賽·內斯克霍迪莫夫
獲得英國惠康攝影獎,以自拍講述與抑鬱症抗爭的故事
阿爾賽·內斯克霍迪莫夫據《衛報》報導,近日,攝影師阿爾賽·內斯克霍迪莫夫(Arseniy Neskhodimov)獲得了2020年英國著名攝影獎項、惠康攝影獎(Wellcome photography prize)。該獎項授予那些展現社會健康重要性的圖像。今年的獎項尤為關注精神健康,根據組織者的說法,這一問題由於新冠疫情而變得越發緊迫。內斯克霍迪莫夫生於烏茲別克斯坦,現居於莫斯科,他憑藉題為《百憂解》(Prozac)的五張系列照片成為最後的獲獎者。
阿爾賽·內斯克霍迪莫夫的獲獎作品《百憂解》這些照片講述了一系列關於自我的故事。在照片中,藝術家時而埋於聖誕樹叢下,時而蜷縮在桌球桌的底部,內斯克霍迪莫夫表示,這些照片「是一種療法,幫助我戰勝無意義與絕望的襲擊」。內斯克霍迪莫夫生於1981年,他的作品經常指涉生於20世紀80年代早期的那一代人所感受到的幻滅與疏離感問題。惠康精神健康領域的負責人Miranda Wolpert表示,「這個充滿力量的系列強調了情感與應對機制的複雜性,而這兩者是每個人在經歷自己的精神健康之旅時的基礎。內斯克霍迪莫夫的引人注目的作品成功地傳達了他所經歷的痛苦以及他的應對策略——包括幽默與創造力。」惠康基金會主任、攝影獎評審主席Jeremy Farrar表示,精神健康依然是一個被「恥辱」所包圍的話題。「當主體待在陰影中時,他們仍然經歷著羞恥感,但是通過公開與面對它們,這種恥辱消失了,我們會意識到它是正常的,也可以去討論它。」(文/錢雪兒)
美國 | 麻薩諸塞州當代藝術博物館創始館長喬·湯普森
任職32年後即將卸任,作為顧問繼續協助博物館
喬·湯普森美國麻薩諸塞州當代藝術博物館(MASS MoCA)是美國最重要的當代藝術機構之一,因其大膽且大規模的裝置藝術聞名。館長喬·湯普森(Joe Thompson)在任職32年後即將卸任。據Artnews報導,他的館長任期將在10月29日結束。現任副館長、營運長翠西·摩爾(Tracy Moore)將擔任臨時館長。湯普森離任後,將作為博物館理事會特別顧問繼續為提供服務。「在擔任館長超過三十年之後,現在是我該放棄博物館日常管理的時候了,明年將重點放在過渡計劃、機構發展和能力建設上,」湯普森在聲明中說,「過去這些年我們取得了很多成績,但仍有創新的空間。」
像其他美國主要博物館一樣,麻薩諸塞州當代藝術博物館當前正處於由冠狀病毒大流行引起的財務動蕩時期。 今年三月,博物館透露計劃裁員165名員工中的120名。 博物館當時預計將損失5570萬美元的收入。
這一消息傳來之際,湯普森面臨著圍繞他個人生活的爭議。2018年,他涉及一起汽車駕駛事故,致一人死亡。他抗辯自己無罪。今年3月,法官駁回了該案的動議。
美國麻薩諸塞州當代藝術博物館(MASS MoCA)麻薩諸塞州當代藝術博物館1988年成立以來,湯普森一直擔任館長。該博物館佔地16英畝,原本存放著過去的各種工業設備,博物館原計劃陳列傳統博物館無法承載的超大藝術作品。1999年,博物館對公眾開放。(文/畹町)中國上海 | 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餘慧文、龔建華
以攝影表達上海昔日的溫情和今朝的繁榮
餘慧文 攝影:中華藝術宮趙東陽8月22日,「璀璨海上溫情城廂:餘慧文龔建華攝影作品展」在中華藝術宮開幕。展覽以「都市溢彩」「創新未來」「街區漫步」三大板塊,呈現上海這座城市的歷史印記和發展活力。餘慧文、龔建華兩位攝影家也以不同的人生感悟為切入點,以攝影作品娓娓道來上海昔日的溫情和今朝的繁榮。
餘慧文《晨曲(黃浦江兩岸)》2014年餘慧文和龔建華均是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餘慧文曾任上海市慈善基金會副會長(上海慈善基金會創始人之一)。退休前,從事教育工作,愛好藝術創作。近十年來使用單眼相機,拍攝的題材是自然風光和人文地理及主要表現改革開放中的祖國。
龔建華《黃浦江上放木排的工人》1980年旅美攝影家龔建華,從事專業攝影四十餘年,發表各種專題攝影作品上千幅。在國際國內的各類攝影比賽和攝影展覽中屢獲殊榮,並在美國、日本和中國舉辦了多次個人專題攝影展,並出版了一系列個人專業攝影畫冊和書籍。其《老上海》的系列作品被美國維吉尼亞美術館和里奇蒙大學博物館收藏。此次展覽中,兩位攝影家各展出了80餘件作品,回眸20世紀70年代末至今,上海的歷史與現實,昔日與今朝,城市的脈絡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並在新舊圖像的對話中,引領觀眾感悟我們所身處的時代。
此次展覽,緣起於2018年由黃浦區文化館舉辦的「《時空影像》1978—2018餘慧文龔建華攝影展」,2019年兩位攝影家把這批具有時代意義的經典攝影作品無償捐贈於中華藝術宮。而此次展覽結束後,餘慧文、龔建華兩位藝術家的作品將無償捐贈給中華藝術宮。開幕式上,中華藝術宮執行館長沈捷向藝術家及代表頒發收藏證書。展覽將持續至10月18日。(文/黃松)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