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沒有這些女性攝影師,當代攝影的面貌可能是另外一個樣子

2020-12-21 光影匠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一種感覺,一提到攝影師,在很多人印象中就會聯想到這是一個男性佔優勢比例的領域。尤其是大家能夠接觸到的攝影行業中的攝影師也是男性佔絕大多數的。在攝影歷史中,男性攝影師確實創作出了很多的優秀作品,但是,同樣有很多優秀的女性攝影家以女性視角和女性特有的視角和情感元素創作了很多影響攝影發展和影像文化的作品。今天我們來看看幾個在不同領域和不同創作理念支持下的有代表性的女性攝影家的作品,是如何共同參與建構了今天的攝影的面貌的。

1.從自拍開始並且一直自拍的辛迪雪曼(CindySherman)

辛迪雪曼可謂是攝影界和藝術界的常青樹,70年代以《無題電影劇照》系列一舉成名,她的創作是以自拍為主要內容,通過自己扮演各種角色,傳達一種藝術態度。40多年來從最開始的電影劇照式的自拍,到各個時代在藝術觀念和社會價值觀不同的環境下結合自己的自拍創作作品。作品的樣貌和主題雖然有時是清晰具象的人物表達,有時是隱晦模糊的理念表現,又在作品的尺寸和展示方式上也有很多不同的探索,但是大體上,「自拍」的主題沒有變過。

近幾年她經常在自己的社交網絡平臺上發布自拍作品,形象扭曲多變,又形成了獨具個人風格的辛迪雪曼式的網絡自拍社交攝影風格。由於自己的創作形式和內容十分統一連貫,藝術評論界認為她具有女性意識女權意識,可是她拒絕了這種說法。但是她作品中那些多變的形象,扭捏怪異的造型,對女性內心剖析的視覺呈現不得不說是女性攝影師表達上的一種優勢,是改變和創造來來攝影面貌的藝術家。

2.海邊肖像萊涅克·迪克斯特拉(Rineke Dijkstra)

迪克斯特拉是荷蘭的女性攝影師藝術家,她的成名作品是海邊的青春泳裝肖像系列。90年代,她在海邊拍攝青少年,這些海岸位於比利時,英國和美國不同的地方,還有克羅埃西亞,波蘭,這些不同的區域拍攝的照片看起來相同但是其中的些許差異就是攝影師想要表現的區別,對不同地域和背景下青春期青年們的不同狀態的試探,攝影師在這個空間中捕捉未成年人的稚嫩脆弱,以及身體上的害羞與不安。

大畫幅相機和大尺寸底片的使用在攝影觀看上帶來了今天數字成像所不同的質感,材料上不同也是攝影觀看的一種審美空間。迪克斯特拉創作的人像攝影,受到了繪畫上與肖像攝影的直接影像,但是又結合了當代攝影中觀念先行的理念,拓展了肖像攝影,人物攝影的邊界。

3.杜塞道夫學派的師妹坎迪達·霍夫(Candida Hofer)

提到杜塞道夫學派大家應該了解,貝歇夫婦的類型學攝影和他們的創作在攝影史上有極大影響力,不僅是自己的創作,他們培養的學生,也大多是攝影界藝術界的大人物,其中也包括這位坎迪達·霍夫,也是一名女性藝術家。

霍夫在世界最知名的杜塞道夫攝影系受過非常系統嚴格的教育。主要的創作理念是將要拍攝的主題加以分類歸納,通過一種排除了主觀色彩、充滿理性的影像, 提出「什麼是攝影」、「什麼是表現」 的本質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在貝歇夫婦的眾多弟子當中,霍夫是首先採用彩色攝影的人之一。她繼承了貝歇夫婦的理性眼光和對畫面整體統一風格的熱愛,但在具體的拍攝上,作品的布局結構和表現方法完全因時因地制宜。霍夫的公共空間空曠而充盈,這些圖片散發出它們獨特的寧靜氣息,沉著中意味無窮。

如果你是第一次見到她拍攝的作品,這種氣勢與冷靜理性,恐怕你不會認為是女性藝術家所為。

4.亞文化空間與私攝影,南戈爾丁(Nan Goldin)

南戈爾丁是美國的女攝影師,原生家庭不幸,自己青年生活按照世俗的標準來看就是混亂的離經叛道的,但是對於她個人來說,又是追尋自由與愛的異度空間,只不過有酒精,毒品等等禁忌之物,更讓這種狀態令人好奇。

她將鏡頭對向自己,直面生活,將一切記錄下來,哪怕是自己被男友暴力對待之後,她所交往的同性群體,癮君子們都成為她的拍攝對象,為我們呈現了亞文化空間中的靈魂。「我不想忘記被男友毆打的事。」是她在攝影作品集《性依賴的敘事曲》中,對為什麼放自己這張被毆打的照片做出了這個回答。她與易裝癖、同性戀者等各种放逐自我於美國社會主流以外的青年共同生活,經歷了愛與痛、獨立與依賴的心路歷程。這期間,她不帶任何批評眼光的鏡頭不作任何的修飾赤裸裸了記錄了她這群不同於主流生存狀態的群體。

南戈爾丁的創作從傷痛中從情慾中,從禁忌中提示我們攝影在表現愛的可能性。

5.安妮萊博維茨(Annie Leibovitz)的浮華視界

安妮萊博維茨在筆者印象中似乎拍攝過所有知名人士,當然,這個範圍應該圈定在美國的範圍。從小成長在旅行車上的安妮,車窗成為她最早觀察世界的取景器。青年時代趕上了美國激情四射的反叛年代,開始了攝影生涯。整個職業生涯經歷了《滾石》《名利場》等知名雜誌,一路走向了具有獨特個人風格的時尚影像創作之路。

安妮之所以能夠在攝影史上佔據自己的位置,當然不會是因為她拍攝的對象是各個領域的知名人士,而是她的拍攝沒有把這些藝術家,商人,歌手,舞蹈家臉譜化。你在安妮的作品中永遠可以看到驚喜,這種驚喜就是創造力,觀察力,與對人性的敏感上。

列儂與洋子的照片,大家都知道照片背後那個拍攝完成後數小時列儂就被刺身亡的故事。我們拋開故事不談,列儂與洋子的這張照片我們靜下來想一想,需要怎麼樣的交流與理解,可以使列儂相信並且支持安妮的拍攝,而安妮又是如何看待這個披頭四靈魂人物的呢?如果我們把安妮所有的作品集合到一起,這樣動人的照片我們又如何簡單的把安妮的工作歸類為商業攝影的簡單詞彙分類中去麼。

安妮萊博維茨與蘇珊·桑塔格的感情,也是這位女性藝術家的一段浪漫故事。

安妮萊博維茨今年已經70歲了,如果是按照工作生活中的標準,這個年紀已經是行至老年,但是安妮一直創作不輟,沒有絲毫衰老的表現。這種持續的創作輸出,做更多創新和手藝的提升,正是將工作藝術化,成為藝術家的特點。今天她的攝影作品依舊活躍於個大國際頂級雜誌,依舊是華麗與浮華世界的切片,那個保有創作能量帶來震撼作品的安妮沒有停下。

相關焦點

  • 攝影史上15位傑出女性攝影師,一個比一個厲害
    和歷史上許多事件一樣,攝影曾一度被認為是男性的專屬領域。但是,一些有著強大信念和熱情的女性攝影師,不僅使攝影從刻板印象的桎梏中解放出來,更讓它在藝術領域達到了更高的境界。 今天,我們很榮幸為大家介紹其中15位傑出代表。
  • 攝影史上15位傑出女性攝影師,一個比一個厲害|姬達·塔羅|攝影師|...
    和歷史上許多事件一樣,攝影曾一度被認為是男性的專屬領域。但是,一些有著強大信念和熱情的女性攝影師,不僅使攝影從刻板印象的桎梏中解放出來,更讓它在藝術領域達到了更高的境界。今天,我們很榮幸為大家介紹其中15位傑出代表。
  • 盤點 | 攝影史上15位傑出女性攝影師
    但是,一些有著強大信念和熱情的女性攝影師,不僅使攝影從刻板印象的桎梏中解放出來,更讓它在藝術領域達到了更高的境界。今天,我們很榮幸為大家介紹其中15位傑出代表。△ © Annie Leibovitz她在舊金山藝術學院求學期間,受到了像羅伯特·弗蘭克和亨利·卡蒂爾·布雷森這類在紀實領域十分出名的攝影師的影響。另外,她還與作家蘇珊·桑塔格建立了友好關係。
  • 2018集美·阿爾勒Madame Figaro女性攝影師獎
    「以先鋒攝影,為女性藝術發聲」,2018年11月24日,2018集美•阿爾勒-Madame Figaro女性攝影師獎在廈門揭曉。經過評委團熱烈的討論,攝影師廖逸君憑藉作品系列《實驗性關係》中的細膩情感與藝術表現力,眾望所歸地奪得本屆大獎;與此同時,以「女性視角:影像創作中的女性角色」為主題的對談在攝影季期間同時舉行,跨越不同領域的嘉賓站在各自角度展開了他們對女性藝術與影像的討論,在觀點與論調的碰撞中,表達著當代女性嶄新的風採與面貌。
  • 值得你去認識的15個當代的傳奇攝影師
    值得你去認識的15個當代的傳奇攝影師 2016年06月14日 15:46作者:言攝編輯:王凌雲 如果問,你心目中當代的傳奇攝影師名單,會包括誰?
  • 當代全球10個頂尖的時尚人像攝影師
    而據稱法國的 Adolphe Braun 更是世上第一位時尚攝影師,並且推出了第一本關於時裝的畫籍,附有 288 張照片。發展至今,時尚攝影也是非常複雜的創作,涉及造型、燈光、化妝、服飾、場景布置等,以下是當代全球 10 位頂尖的時尚攝影師,你最喜歡哪一個?
  • 男攝影師、女攝影師拍女生模特拍人像,是不是女攝影更加有優勢?
    女攝影師拍女生,溝通更方便女攝影師拍女生,因為大家有共同的話題,交流也更加方便。同性之間的相處也可以更加親密自然。比如幫模特整理服裝,比如提醒她某個動作沒到位。這些肢體上的接觸,女生與女生之間就沒有啥顧慮。
  • 眼光| 當沒有攝影師,只有一個主題和一臺相機時會發生什麼
    大多數攝影記者會告訴自己,做這個工作是因為它很重要,如果人們能看到世界上發生的問題就會做點什麼。「我從不相信這些,我甚至認為這個是騙局。你回問自己是否有權力待在這個戰場上,對著一個將死的人彎下腰合理嗎?」
  • 零度攝影:攝影師艾米莉·倫敦,為20名女性拍攝名人風格的照片
    艾米麗·倫敦·米勒(Emily London Miller)是一位肖像攝影師,「餅乾麵團鑑賞家」,也是兩個孩子的母親,住在鹽湖城。她專門從事一種她稱之為「同一天轉變」的攝影工作,就是在一個肖像系列中,她幫助女性獲得自信,擺脫她們的不安全感,通過給她們迷人的大變身和像好萊塢明星一樣拍攝她們。
  • 新手學攝影有哪些攝影網站、攝影師值得學習?這些網友認可度最高
    500PX是一個全球性的攝影師作品分享交流平臺,不僅能在裡面尋找到優秀的攝影作品,加入部落與攝影愛好者共同交流,還能參加一些活動,甚至還能依靠圖片賺錢。1X全球性的攝影交流網站。雖然官網都是英文介紹,看起來有些吃力,但是不影響大家欣賞攝影圖片。另外,網站還提供支付功能,喜歡哪張攝影作品還可以購買哦~
  • 王翰林:當代攝影創作中的個人視角
    因為作為一個從個體出發的創作者來說,我也只能就自身經驗和個人體悟談起了。提及個人視角,可能大家都會認為這是私人的、隱秘的、情緒化的,人們會困惑個人敘事的作品到底有何意義?是否真的像大家所認為的那樣,只關注巴掌大的事情,作品跟周遭和社會又產生了怎樣的聯繫?憑什麼他們的私生活可以稱為「藝術」,而我的就不行?
  • ​埃裡克·索斯:攝影更像是當代詩歌,天然的自由詩
    (例如社會評論,穩固的形式,與個人的聯繫,攝影相關的參考……)對我來說,一個攝影項目最重要的事情是在照片之間創造連接,並非強制連接。我會暗示它們作為一個整體的存在,但是為觀者留出意義創造的空間。©Alec Soth ©Alec Soth3、整個作品的框架對你而言是否重要?
  • 新時尚攝影,從2013年開始
    Loewe御用攝影師Steven Meisel作品「當代的時尚即是一種視覺溝通形式。」幾周前,在北京慶祝Loewe新店開幕的Anderson這般解釋自己行徑的緣由。他也同樣提到過往十年間,由於社交媒體,特別是Instagram這樣高度強調視覺展示的軟體的興起,極大影響了傳統人們看待、理解和消費時尚的方式。傳統時尚攝影創作在這般新潮流的驅動下,也自然更要自我革新。
  • 百分百女孩——當代中國女性群像
    她們是學生,是律師,是運動員,是售貨員,是支教老師,是武漢抗疫一線的醫務工作者……「女孩」是她們出生時最初的「稱謂」,她們用最真實的樣子直面鏡頭,直面自我,組成了我們所定義的「百分百女孩」——當代中國女性群像。請點擊下面視頻查看我們拍的女孩們。請繼續下滑,看百分百女孩們最真實的一面。
  • 徐曉曉獲得2020集美·阿爾勒優秀女性攝影師獎
    2020集美·阿爾勒優秀女性攝影師獎於今天在三影堂廈門攝影藝術中心揭曉。藝術家徐曉曉憑藉作品《飲馬長城窟行》奪得該獎項,獲得三萬元獎金。(因疫情原因,藝術家徐曉曉本人無法來到現場,其策展人魯小本代替其領獎。)
  • 唐晶:攝影適合反覆觀看
    所以在《美麗新世界》這個系列作品中,我就希望把美學與公共空間這一議題單獨拿出來進行探討,藝術與美到底對我們的社會是否有作用,它如果不是這個樣子又應該是什麼樣子?這些都很值得探討。唐晶:「冷麵」可能是大家對德國攝影的一個初步的整體印象,但隨著我們對西方攝影的了解越來越深入,就會發現,「冷麵」不過是大家最初認知這些作品的一個表象罷了。在這種客觀冷靜的表象下,我們會將注意力更加集中到作品所要傳遞的信息中去。
  • 一個拿著相機的人是攝影師還是攝影門外漢?五個方面說明問題!
    當然,對於攝影師的定義,可以有多種解讀,可以是懂攝影的人,職業攝影師,資深愛好者等等。在這裡,野馬哥將攝影師定位為,懂攝影,且具有一定攝影水平的攝影愛好者。畢竟這樣更貼近生活。通過以下五個方面的解讀,是很容易區分一個真正的攝影師和一個攝影門外漢的區別的。
  • 除了POPEYE 「御用」的白川青史,攝影師也影響了潮流攝影發燒友
    更何況,不單是 POPEYE 等日本雜誌塑造出典型的「日系」風格、影響了無數攝影師,還有這些各有各攝影個性的攝影師值得大家留意呢。」看著梅佳代的作品不由讓我想起,拍攝這類日式風格照片時,很多攝影師都是追求完美,表情恰當、構圖恰當、光線恰當等等,但你看梅佳代老師,不見得一定要把人拍得好看才叫好照片,就算不自然的樣子也可以呀。
  • 一個拿著相機的人是攝影師還是攝影門外漢?五個方面說明問題
    這是一個有趣的問題,攝影師和不懂攝影的人,最好的鑑別方式,當然是照片來說話,不過,在對待拍照,和拍照的過程,我們還是能看出一些不同的。在這裡,野馬哥將攝影師定位為,懂攝影,且具有一定攝影水平的攝影愛好者。畢竟這樣更貼近生活。通過以下五個方面的解讀,是很容易區分一個真正的攝影師和一個攝影門外漢的區別的。
  • 四位日本女性攝影師的「時代的洞察」|2020集美·阿爾勒
    6場首次與觀眾見面的法國阿爾勒攝影節精選展覽、10場聚焦華人優秀年輕攝影師的「發現獎單元」展覽、1場最有國際影響力的日本女性藝術家的「日本影匯」展覽、1場呈現中國高等藝術院校攝影探索與發展的「中國律動」展覽、4場「無界影像」展覽,1場「致敬攝影大師」展覽、1場「藏家故事」展覽、2場「在地行動」展覽一同亮相廈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