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甄嬛傳》看清朝妃嬪的服飾,脖子上為何繫著白布條?

2021-01-08 黃立豔說影視

近年來,清宮劇一直盛行不衰,很多古裝影視劇都是以清朝為背景,清朝的服飾非常的精緻漂亮。因為清朝是滿族人創立的,作為少數民族的他們,衣著服飾和歷朝歷代都有些不同。

近幾年,《甄嬛傳》可以說是古裝劇的「天花板」了。

劇中的服飾和置景都非常的精緻,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沒有劇中無論是宮女還是妃嬪,脖子上都繫著一條白布條,雖然都繫著白布條,但是樣式卻大不相同。

這個白布條叫做龍華。

滿族人因為遊獵,需要維持腦袋轉動的靈活性,所以一開始的衣服基本都是無衣領的。

後來隨著漢族文化的深入, 為了遮蔽女子脖子上的肌膚,才出現了龍華。

除了遮住裸露的肌膚,龍華還有一個作用就是禦寒。

《清末貴族生活》中有記載「(氅衣、襯衣)不用卷領,以圍脖手絹代之。」「龍華」通常以白娟為之,寬為數寸、長達數尺,使用時圍繫於頸項,挽結下垂。

龍華還是後宮中妃嬪們的身份象徵,不同等級的妃嬪佩戴的龍華都是不同花樣不同圖案的。身份越是尊貴的妃子圖案就越精緻繁雜。

皇后佩戴的一般是牡丹,只有一國之花才能象徵最高身份。

龍華的顏色也有嚴格的規定。

比如晚清慈禧太后,作為當時大清的最高統治者,她的龍華,比慈安太后還是差一點。

因為慈安太后作為鹹豐帝的皇后、同治帝的嫡母,地位要高很多。

慈安太后才有資格用正紅色的龍華,而慈禧卻沒資格用正紅色的龍華。

其實龍華最主要的作用是方便皇帝,清朝皇帝為了防止大權旁落,很多事情都是親力親為,所以不常有時間踏足後宮。

這麼多妃子又這麼記得住呢?

雖然記不住也不會有什麼影響,但是如果可以分辨出來不是更能顯現皇帝的智慧嗎?

所以皇帝可以憑藉龍華來辨認妃嬪的等級和宮殿的所在之處。

妃嬪們佩戴龍華目的也是一樣的,是身份的象徵。

在某種程度上,佩戴龍華和她們頭上所戴的旗頭是一樣的,成為了一種傳統、規矩,如果不佩戴就是失禮於人是不敬的表現。

龍華從一開始禦寒的領巾的轉變為裝飾,其實就是象徵了不同時期文化的不同變化,不同時代就代表著不同意義。

相關焦點

  • 清朝妃嬪脖子上,為何要佩戴白布條?講究太多,主要為了方便皇帝
    我們都知道,後宮女人們的戰場也是非常殘酷的,一點也不亞於真正的戰場,各宮娘娘們表面上和和氣氣,背地裡卻耍盡陰謀,有的為了自己的兒子爭皇位,有的為了登上皇后的寶座,為了名利地位大家都開始變得不再單純。這些年有不少清宮劇火遍大江南北,備受觀眾的歡迎,長時間下來,人們對清朝的服飾及妝容都有了很深的了解。
  • 清朝妃子脖子上的「白布條」,除了裝飾之外,還有什麼作用?
    而這些服飾並非是由造型師設計的,實際上在等級森嚴的古代,人們穿的衣服是有嚴格規定的,甚至從衣服的材料、顏色,到長短以及紋飾都有著嚴格的講究。 而喜歡看清宮劇的讀者可能會發現,那些後宮中的女子無論是地位高低,都會在脖子上都會圍著一條白色的布條,看上去非常的典雅。
  • 別被電視劇騙了:清朝妃嬪佩戴的白領子不是為好看,原來另有其用
    從《還珠格格》到《甄嬛傳》再到《延禧攻略》,後宮裡生活著的女子們的身上到總有各種各樣華麗的服飾。清宮劇的熱播也讓大眾重新開始關注起了後宮妃嬪們的服飾形制。其中就有一個引人注目的配飾,就是後宮妃嬪們脖子上掛著的白領子。那麼清朝後宮嬪妃們帶的白領子到底有什麼作用呢?真的就是簡簡單單的一個好看嗎?
  • 從甄嬛傳中,了解清朝皇帝的服飾細節
    衣服從我們原始社會開始就已經存在了,發展到今天可謂見證過所有的時代,每一個時期都有屬於其獨特的服飾特點,可能對普通大眾的服飾你沒什麼興趣,但看看曾經代表每一代最高奢華程度的衣服,還是有一些樂趣的,那就從離我們最近的清朝說說。
  • 清宮女人為何脖子上都會佩戴白色小布條,這裡面可大有文章!
    隨著清宮劇的大量拍攝,人們對於清朝皇族是越來越熟悉,可是這種熟悉也只僅限於屏幕上,對於她們的旗頭、花盆底、寬旗袍,相信很多人們還是陌生的。《甄嬛傳》拍攝的時候,導演介紹說裡面道具的製作都是儘量還原歷史,因此大家在看這部電視劇的時候還是可以學到很多的。
  • 清朝妃子脖子為啥會掛一條白布?並不是為了保暖,事實是方便皇帝
    不過不知道你們還有沒有了解到一點,就是在那些妃子的脖子上會經常掛著一條白布,看起來與整體的風格並不是很搭配,那麼在後宮之中,嬪妃的脖子上為什麼會有這樣的一條白布呢,看完原因以後難以置信,沒想到竟然有這麼大的作用,當時只有在清朝的時候,那些嬪妃的脖子上才會有這種白布,其他朝代那些嬪妃都是沒有的,當時也只有清朝妃子的脖子上才會掛著這樣的白布,清朝也是我國最後一個朝代
  • 為什麼清朝妃子脖子上要一直戴著一條白圍巾?它有什麼作用呢?
    近年來清宮劇翻拍越來越多,後宮爭鬥的故事情節也是引人入勝,後宮嬪妃所穿的服飾道具鮮明美麗、異彩紛呈,各個妃嬪等都有其應有的裝扮,嚴謹而不失趣味,在看後宮妃子生活中我們會注意到:從皇后到各種妃子,總會在脖子上繫著白絲巾,其實它有個特別優雅的名字叫龍華。
  • 清朝皇妃脖子上的「白圍脖」除了美觀外,還有一個作用
    清朝皇妃脖子上的「白圍脖」除了美觀外,還有一個作用!熟讀歷史的朋友都知道,清朝是我國最後一個大統一的封建王朝,自皇太極改國號為清算起,到1912年2月12日,清廢帝溥儀下詔退位結束,國祚276年,共傳十二帝。現在以清朝為背景的影視劇很多,在劇中,很多觀眾會注意到一個細節,那便是清朝妃子們都會在脖子上圍一條白色圍脖。這樣的白色圍脖看起來既漂亮,又不乏時尚感。
  • 清朝妃嬪,為何愛穿造型奇怪的「高跟鞋」?不僅僅是為了美
    清朝後宮的妃嬪,為何愛穿造型奇怪的「高跟鞋」?清朝妃嬪,為何愛穿造型奇怪的「高跟鞋」?不僅僅是為了美!現代女性為了展示婀娜身姿,往往會配上一雙高跟鞋。因為,高跟鞋除了增加高度,更重要的因素是可以增進女性誘惑力。高跟鞋可以改變女性腿部比例,並且因為穿上高跟鞋後人體重心後移,腿部就相應挺直,並造成臀部收縮、胸部前挺,步幅減小,從而使女人的站姿、走姿都富有風韻,嫋娜與韻致的形象應運而生。
  • 清朝妃嬪,為何愛穿造型奇怪的「高跟鞋」?不僅僅是為了美!
    清朝後宮的妃嬪,為何愛穿造型奇怪的「高跟鞋」?清朝妃嬪,為何愛穿造型奇怪的「高跟鞋」?不僅僅是為了美!愛美之心,人皆有之。現代女性為了展示婀娜身姿,往往會配上一雙高跟鞋。因為,高跟鞋除了增加高度,更重要的因素是可以增進女性誘惑力。
  • 為什麼清朝妃嬪習慣戴手指套?不會弄傷自己嗎?其實不光為了愛美
    清朝後宮劇近年來一直是熱門題材,劇裡妃嬪們的一言一行都充滿「火藥味」,偏偏她們又總是舉止優雅,說話慢條斯理,穿著打扮美不勝收,跟內裡的心計形成巨大反差,這也是觀眾們最津津樂道的地方。不過我們看多了清宮劇,就很容易總結出清朝妃嬪們穿著打扮的一些特點,比如都梳著經典的旗頭,踩著花盆底,脖子上掛著白布條等等。不同的劇裡,妃嬪們的打扮風格往往也不一樣,比如更早一些的《還珠格格》裡,妃嬪腦袋上就都頂著大花頭。其實這個髮型叫「大拉翅頭」,是清末才流行的,出現在乾隆年間並不符合歷史。
  • 清朝皇妃脖子上戴的白布條,除了美觀還有何用?專家:能方便皇帝
    清朝皇妃脖子上戴的白布條,除了美觀還有何用?專家:能方便皇帝隨著不少清宮劇的熱播,我們對於清朝的服飾也逐漸開始熟悉有印象,清朝畢竟是遊牧民族入關,服飾和漢朝定然有些出入。而這對於電視劇的服裝道具組來說,是一件很要上心的事情。
  • 清朝時期,妃嬪為何總戴長指甲套?主要是為了方便皇帝!
    因此,因為有了愛美之心,人類服飾文明有了發展。在古代的任何一代封建王朝的貴族眼裡,身上一切的服裝以及每一件配飾對她們而言都是十分重要的事情,因為這些對她們來說,是能夠直接反映出她們的身份和地位高貴的象徵。
  • 甄嬛傳:誰看懂了?大家閨秀最重儀態,為何青櫻的脖子卻是歪的?
    《甄嬛傳》到了後期,祺貴人被滅族了,安陵容也自殺於延禧宮中了,皇后身邊的左膀右臂都下場了,在妃嬪裡都是甄嬛的人。皇后在這方面沒有戲可唱了,就將目光放到了未來,開始著重的培養和控制三阿哥。因為三阿哥日漸長大了,越來越有自己的想法,越來越不那麼順從皇后的話。
  • 清朝妃嬪長得醜?那是因為你沒見到漂亮的,照片揭秘清朝妃嬪長相
    近幾年的清朝的宮鬥劇拍了不少,在看這些電視劇的時候,同時也在欣賞劇裡的美人,然而有人在對應這些妃子找清朝時的歷史資料時,卻發現似乎和想像中皇宮中都是美人的情況不一樣,在清朝的這麼多妃子遺留下來的照片中,這些妃子似乎長得並不是特別好看。
  • 清朝妃嬪為何總戴長指甲套?有什麼作用呢?
    導語:清朝妃嬪為何總戴長指甲套?有什麼作用呢?近些年來,清宮劇經常出現在大眾的視野當中,讓觀眾對於歷史上清朝皇帝的生活有了一定的了解。細心的小夥伴,可能會注意到,生活在皇宮裡的太后或者嬪妃們,平時總會將長指甲套戴在手指上,這又是何種緣故呢?在封建等級森嚴的清朝皇宮,長指甲套是女人身份的一種象徵。所戴的指甲套越長,也就意味著身份越尊貴。我們在翻看慈禧太后老照片的時候,總是會看見她手指上戴著長長的指甲套,這便是一種高貴的象徵。
  • 揭秘清朝的妃嬪等級制度,人數有限額,連居住的宮殿都有講究!
    看過清宮劇就知道,清朝的後宮妃嬪有嚴格的地位等級之分,那麼具體是怎麼劃分的呢?今天,課代表就為大家來揭秘——《如懿傳》劇照由此可見,從康熙開始,清朝的後宮妃嬪分為八個等級,由上而下依次為皇后、皇貴妃、貴妃、妃、嬪、貴人、常在、答應。
  • 古代嬪妃脖子上為啥要掛「白布條」?有什麼用?主要是讓皇帝方便
    ———《論語.季氏》古代的時候,人們對於吃食住行,服飾,等都是很有講究的,從很多電視劇中,我們可以看出皇帝的妃嬪們,為了爭奪皇帝的寵愛,費盡心思裝扮自己。可是不管多美麗的花兒,也會有枯萎的一天,隨著時間的流逝,人也會慢慢變老,但是為了能夠將美麗留住,打扮就是最好的輔助,就算容貌不是最出眾的那個,但好的裝扮也是能夠留住皇帝的芳心,那麼古代妃嬪們脖子上的「白布條」究竟有何用呢?根據歷史記載,在漢朝時期,漢靈帝就要求後宮們,穿著樸素,決不允許她們穿著華麗,一般都就是青色和黑色搭配的帆布衣。
  • 花盆底鞋穿上走路不穩,清朝妃嬪為何卻趨之若鶩?好看還方便皇帝
    在大量清宮劇中,我們時常能看到這種鞋的身影,「花盆底」類似於如今的厚底鞋,不過又不像厚底鞋那樣平穩安全,女性穿上後不僅沒法「健步如飛」,反而行動頗為不便。再加上受限於用料和做工水平,清代妃嬪、格格和福晉們可是沒少遭罪。然而即使如此,清朝上層依舊推崇「花盆底」,這又是為什麼呢?「花盆底」鞋,全稱為「清代花盆底鞋」,又稱「旗鞋」,是清朝時期滿族婦女穿的一種鞋子。
  • 清朝妃子為何穿花盆底鞋,不僅為了好看,還有1個更重要的原因
    清朝妃子為何穿花盆底鞋,不僅為了好看,還有1個更重要的原因清朝作為我國古代的最後一個王朝,和其他朝代有著許多不同之處,其中最大的原因還是因為它的統治者是滿族人。在清朝建立之後,滿漢兩族交往日益增多,而這時滿族也十分羨慕漢朝女子能夠擁有三寸金蓮,於是大肆效仿她們纏足。這時清朝皇帝自然是不會同意的,因為他認為它們相較於漢人纏足,滿族女子所做之事才更符合自己的民族習俗,於是便出現了我們經常在影視劇中看到的宮中妃嬪所穿的花盆鞋。這種鞋的來源和用處十分複雜,同樣在清宮中和其他朝代妃嬪不同之處也就是女人手上所戴的長長的護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