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愛無性,有性無愛,無性無愛,哪種婚姻更痛苦?

2022-01-26 婚姻與家庭雜誌

 

「性」與「愛」,該以怎麼樣的姿態存在於婚姻中?

最理想的狀態大抵是愛與性完美結合,有愛有性,實現身心的雙重滿足。

但令人困擾的是,我們常常失控,性與愛總是無法平衡,或是「有愛無性」,或是「無愛無性」,或是「有性無愛」,遭受著身心的雙重打擊。

有愛無性


在百度上搜索「有愛無性」這個關鍵詞,顯示找到相關結果約2350000個,可見被這個問題困擾的人數之多。敏敏就是其中之一。

 

 

敏敏和老公董亮做過婚前檢查,沒有生理性問題,而且敏敏的身材和長相都還不錯,可董亮對性就是不感冒,平均兩三個月才有一次,還都是敏敏主動的。以至於結婚6年,他們一直都沒要上孩子。

眼見著三十好幾了,敏敏急得不行,董亮卻冷靜地給出了建議:「以後可以做試管。」

「我是正常的女人啊,竟然要花錢做試管嬰兒,太搞笑了吧!」為這事兒,敏敏哭過吵過鬧過,但最後還是無解。

 

敏敏不是沒想過離婚,可除了這一點無法滿足外,她覺得董亮對自己好得無可挑剔。

沒對她說過一句重話,沒讓她幹過一點重活兒,各種節日、紀念日,他比她記得都清楚,用心準備各種驚喜和浪漫。

「如果他對我不好,我就果斷離婚了;可他又對我特別好,我也捨不得。真的很糾結,很痛苦。」敏敏常常安慰自己,人要知足,不能什麼都想要。

但她不知道,這樣的安慰還能讓自己撐多久。

劉棟也遭遇著同樣的煎熬。

他很確定,妻子是愛自己的。她辛苦持家,生兒育女,對自己也是關懷備至。上次自己生病,她急得直哭,一天一夜不合眼地細心照顧。

 

可他更確定的是,妻子性冷淡。

生孩子前,她說冬天太冷,夏天太熱,春困秋乏;

孩子小時候,她說帶孩子太累,3個人睡一張床太擠;

孩子大了,她說聲音太大會吵著孩子,萬一被孩子看見了不合適……

 

彼此相愛卻無法常常做愛,這種有愛無性的婚姻就像鈍刀子割肉,最折磨人。

因為有愛,離了會心痛;因為無性,身體上的痛又何嘗不傷人呢?一半海水一半火焰,痛苦不堪。

無愛無性


比「有愛無性」的婚姻,更不能讓人理解的是,「無愛無性」的婚姻也大量存在。在百度上搜索「無性無愛」這個關鍵詞,顯示找到相關結果約2910000個。

有些婚姻,天然無愛無性。魯迅和朱安就屬於這一種。

婚事是家人安排的,魯迅並不滿意。結婚當天,他磨蹭在母親房間裡,不回去睡覺。

後來,他整天躺在書房看書,對朱安不聞不問。第三天,他藉口「不能荒廢學業」去了日本。從嫁給魯迅到去世,整整41年,朱安一輩子無性無愛。

這樣的婚姻是那個年代的產物,但絕非那個年代獨有的。

從小就被教育什麼年齡就該做什麼事,劉芳24歲時就相親結婚,第二年就生了孩子。可是,她一點都不愛他,沒有感情基礎,沒有共同語言。

和不愛的人做愛,裝一次可以,多幾次,身體都不答應。生完孩子,劉芳就和老公就分房睡了,到今天已經整整20年了。

有些婚姻,原本是有愛的。有的因為無性,愛也被漸漸消磨,徹底變成了無性無愛的婚姻。

而有的則因為經營不善,問題多了,愛淡了,但由於各種原因,不得不維持名存實亡的婚姻。

 

蘇梅和劉通是創業夫妻,還推出了夫妻牌產品。後來劉通出軌小秘書,被蘇梅抓了個正著。

她沒哭也沒鬧,開除了小秘書,付了一筆封口費。從那兒之後,她就和劉通分居了。

 

蘇梅恨死了劉通,但這個婚,她離不了。一旦離婚,恩愛形象崩塌,公司損失慘重,父母沒法交代,孩子更是受到重創。

她只能硬著頭皮演下去。白天是眾人眼中的恩愛夫妻,晚上是各回各屋的陌生人。

 

為了防止被孩子看出端倪,蘇梅以工作太忙為由,把孩子送到了父母那兒。

她還換了套三居室的新房,兩廚兩衛。即便夫妻倆一起出差,被安排了大床房,蘇梅也會以怕冷為由,多要一床被子,儘可能地隔絕不必要的接觸。

 

對於蘇梅來說,什麼性,什麼愛,都不重要了。

 

無愛無性的婚姻就像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大多人成了犧牲品,輸掉了一生;只有極少數人贏得了所謂的利益,也未見得長久。

無愛無性,沒有贏家。

無論是有愛無性還是無愛無性

都屬於無性婚姻

無論是有愛無性還是無愛無性,都屬於無性婚姻。

夫妻間如果沒有生理疾病或意外,卻長達一個月以上沒有默契的性生活,就是無性婚姻。

 

這裡有一組世界性的數據:

1994年時,約有1.3%的已婚男性和2.6%的已婚女性在過去一年中沒有發生過任何性行為;到了2014年,這個數字變成了4.9%和6.5%(TheAustin Institute, 2014)。

 

根據谷歌搜索的統計,「無性婚姻」已經成為了人們對婚姻的首要抱怨,每個月都有21000人在搜索無性婚姻,搜索量遠遠超過了「不開心的婚姻」和「無愛婚姻」(Stephens-Davidowitz, 2015)。

還有一組中國的數據:

中國人民大學性社會學研究所潘綏銘教授曾做過一次全國調查,發現中國已婚男女中,每月性生活不到一次的人數超過1/4。

 

百度上搜索「無性婚姻」,相關結果約8030000個。

 

知乎上有個「無性婚姻現在普遍嗎?」的話題,瀏覽達到了108428921次。

造成無性婚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雖然今天不至於談性色變,但很少有人覺得享受性是一件值得說的事。

就像女人講黃段子,會被認為經驗豐富,作風不好。就像做愛時,很少有人會誇獎對方做的真棒。

 

也有很多人覺得性可有可無,沒必要談論。

曾經做過有關性的採訪,很多人表示他們不會和伴侶討論性,也不會一起看性愛電影。做愛時,他們很少討論自己的感受。性生活就像是長大了就該做的一件事,僅此而已。

 

有些無性婚姻的問題不在於缺少性,可能更多的是兩個人對性的需求不一致。

有人慾望強烈,有人可有可無,雙方又缺乏溝通;有人注重情調,而有人則不在乎,或者缺乏這方面的知識。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現實問題。比如工作壓力大,性慾下降;有了孩子,住房緊張;和老人同住,兩地分居,環境不允許等等。

不管是哪一種原因造成的,無性婚姻的傷害都是極大的。

廣東省政協原常委張楓做過調查稱:「在1萬對夫婦結婚的同時,大約有4500對夫婦在鬧離婚,其中85%—90%是因為性生活不和諧。」

有性無愛

還有一種婚姻,可能是常常被忽略的,那就是有性無愛。

 

「除了不愛我,什麼缺點都沒有。」蔡妍的老公家境優越,追她的時候,許諾她婚後可以繼續做自己喜歡的工作。

可剛結婚,他就以不想讓她吃苦受累為由讓她做了全職太太,緊接著就催她抓緊生孩子,因為他是獨子,爸媽著急。

 

變臉的速度真是快啊!結婚以後,蔡妍再也沒有在老公身上感受到過愛意,除了每晚在床上。也只有在床上,他們才像一對夫妻。

蔡妍很迷茫:只有性沒有愛的婚姻,還能叫婚姻嗎?這樣的婚姻又能持續多久呢?

 

和蔡妍不同的是,麥子覺得有性無愛的婚姻或許可以持續一輩子。

麥子和老公歐陽斌是相親認識的,她不愛他,因為他身上缺乏讓自己靠近的那種力量,但她不討厭他,而且兩家還算門當戶對,於是很快就結婚了。

 

結婚以後,兩個人就是夫妻了。麥子覺得,她對他有夫妻義務,包括性的義務。

後來,兒子出生,歐陽斌又多了一個身份:孩子的父親。這讓麥子更加確認,他是要和自己相伴一生的人,他們需要有這樣的維繫。

 

曾經,麥子也懷疑過自己的這套邏輯,可是和幾個姐妹聊過,發現有她們和自己的狀態差不多。

她們覺得,兩個人搭夥過日子,不就該這樣過嗎?尤其是有了孩子之後,把愛給孩子,把性給老公,又何嘗不是一種平衡?

不知麥子這樣的情況是否普遍,但總覺得,人都是需要愛的吧。婚姻外,沒有愛的性大抵是空虛的,寂寞的;婚姻內,沒有愛的性可能缺少一種滿足和升騰感吧。

他們覺得,有性無愛的人是不是更容易出軌?畢竟,愛就是那麼一種吸引人的力量,一旦遇上了,會讓人情不自禁地靠上去,不舍放手。

 

有性無愛,無性無愛,有愛無性,哪種婚姻更痛苦?沒有標準答案吧,更多的是婚姻中人的感受如何。

 

是失去婚姻痛苦還是保持現狀痛苦,需要我們去感受和衡量。

如果失去婚姻痛苦,那別無他法,只能繼續;

如果維持現狀很痛苦,當痛苦到必須改變時,才會出現改變的契機和想去改變的動力,離婚,或者通過心理諮詢、溝通等去改變。

 

無論選擇哪一種,結果可能都會是痛苦不斷,困難重重,但我想,那已經是我們綜合和權衡了各種因素做出的最優選擇。

有性無愛,無性無愛,有愛無性,你覺得哪個對婚姻的傷害最大?

來源:婚姻與家庭雜誌。中國家庭幸福生活引領者,專注女性成長與婚姻幸福,探討如何更好地愛自己、愛家人。《婚姻與家庭》雜誌出品。(微信/微博/今日頭條:婚姻與家庭雜誌)

小婚家還為你準備了更多好文章哦,點點看↙↙↙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我們尊重著作權所有人的合法權益,如涉及版權爭議,請著作權人告知我方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耳語 | 有性無愛和有愛無性
    在一份離婚協議書裡,看到過男方這樣的話:雙方性生活不和諧,女方拒絕性生活,以至於婚姻關係緊張,個人情緒壓抑焦慮,也導致家庭不和。如果說有性無愛是對對方的不尊重,那麼有愛無性,更是對對方的一種身心的折磨。當愛和性不同步時,男女之間關係的紐帶就開始發生了變化。
  • 經歷「無性婚姻」要離婚嗎?無性和無愛哪個更可怕?
    我三天發了一篇怎麼安慰男人的文章後,一位女粉絲就來私信了,聊得也挺多的,最後說因為經常的矛盾,二人已經開始了「無性」生活,也不知道什麼時候就開始「無愛」了,她非常害怕事情再往下發展會變成什麼樣子。我相信現實生活中不少人也面臨著這樣的問題,據某些調查顯示:37歲以後「無性生活」的比例佔大部分,那麼「無性婚姻」跟「無愛夫妻」哪個更可怕呢?
  • 結婚十年,無性、無愛、無話可說
    不會再將「愛」掛在嘴邊,甚至也不想知道對方到底還愛不愛自己。 關心的只有房貸車貸,孩子的成績有沒有提高,家裡還需要置辦什麼東西。 生活一地雞毛,看似忙忙碌碌,但當深夜夢回,才發現蝕骨的孤獨,而身邊躺著的那個人,是如此陌生。
  • 四十歲後無性無愛,男人對妻子是什麼想法?
    在大家看來,婚姻當中最差的一種狀態,就是夫妻之間既無性,也無愛。到了這樣一種程度,兩個人只剩勉強湊合著一起過日子而已,其實已經跟幸福沒有多大的聯繫了。那麼真實的情況究竟如何呢?四十歲後無性無愛,男人對妻子是什麼想法?
  • 無性無愛的婚姻真的可以過一輩子嗎?可以,但不要指望有人「疼」
    你覺得無性無愛的婚姻能過一輩子嗎?《半生緣》中曼楨和祝鴻才就是這種無性無愛的婚姻。她天真地以為只要給姐夫生一個孩子,就可以擺脫現狀,可事實上,生了孩子,依舊無法拋下。只能在生活中一直掙扎。其實,在農村很多這種無性無愛的婚姻,他們的結合就是為了生孩子,為了過日子,從來就沒有什麼愛情可言。這些家庭有愛嗎?這些女人幸福嗎?我覺得沒有愛情的婚姻是沒有靈魂的,就像是一潭死水,沒有任何生氣。
  • 男人對你「有性無愛」的幾種表現,女人再傻傻付出也換不來真愛!
    有性無愛,將就一生;有愛無性,湊合一生;有愛有性,相伴一生;無愛無性,孤獨一生。異性關係,只有性沒有愛,這樣的感情或者婚姻,不會長久。兩個人交往的過程一定是先培養愛,然後才是性。那些因為性而結婚在一起的人,也只會因為性而結束;人與人的感情或許可以慢慢培養,但是放在婚姻裡,有時候卻很難。
  • 有愛無性的婚姻,你能堅持多久?
    瑞典作家斯特林堡說:最美好的,也是最痛苦的就是愛情!最高貴的也是最低賤的就是婚姻和家庭。所謂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每個人的婚姻和家庭,可能都會面臨一些殘缺和不完美。有一種婚姻叫無性婚姻,無疑,這是一種極特殊的婚姻。那麼,對於有愛無性的婚姻會幸福嗎?今天柒叔想跟大家探討一下。
  • 男人對你有性無愛的幾種表現,女人再傻傻付出也換不來真愛!
    有性無愛,將就一生。有愛無性,湊合一生。有愛有性,相伴一生。無愛無性,孤獨一生。異性關係,只有性沒有愛,這樣的感情或者婚姻,不會長久。即便可以長久,又怎麼能保證對方沒有出軌行為呢。兩個人交往的過程一定是先培養的愛,然後才是性。那些因為性而結婚在一起的人,也只會因為性而結束。
  • 「結婚五年半,無性亦無愛」:人到中年,為何分房睡成婚姻毒藥
    無性婚姻,即為在夫妻身體健康狀態下,卻有長達一個月以上的時間沒有規律性生活。有研究表明,在我國有將近四分之一的夫妻正在經歷無性婚姻,它用一雙「無形的手」摧殘著無數的婚姻。03比無性婚姻更可怕的是,無愛婚姻「最終,我還是成為了婚姻中的隱形人」。
  • 無性、無愛、無……三無婚姻,你中招了嗎?
    2009年,人民大學性社會學研究所潘綏銘教授做過一個中國人婚內性生活的調查,結果顯示:每四對夫妻裡,就有一對正在經歷「無性婚姻」。  想起了歌手蔡琴的婚姻。結婚後,丈夫楊德昌對她說:「我們不該讓這份感情摻入任何雜質,我們應該注重精神上的交流,而不是讓它受到褻瀆」。
  • 《知否》她的婚姻無愛無性,最後敗給了一個妓女,是女人的劫難
    文/竹英在《知否》中有很多的婚姻,道盡了女人這一生的不易,我上篇文章寫海氏可憐,羊毫可憐。有讀者留言說羊毫是可憐的,海氏是不可憐的。羊毫固然是那個封建社會底層女性的悲劇命運縮影,她固然是可憐的,但是海氏卻是古今未變的女人的可憐。
  • 無性無愛30年,56歲拋夫棄家:她撕下中國湊合式婚姻的遮羞布
    引言:作家梁實秋說:「以愛情為基礎的婚姻,是人間無可比擬的幸福。」而與此相反,沒有愛情的婚姻,是世間難以忍受的痛苦。婚姻有兩種模樣,一種叫湊合,一種叫餘生。中國「湊合式」婚姻害了多少女人?有一次蘇敏的母親生病,她用丈夫的醫保卡買了點藥,丈夫得知後,立刻就去改了密碼。丈夫自私冷漠到這個程度,蘇敏寒心是必然。30歲之後,他們就不再有夫妻生活,女兒上初三以後,他們就開始分房睡,似乎眼不見心不煩。
  • 《知否知否》啟示:拿什麼拯救無愛無性的婚姻?
    2019年前三個月內離婚人數達到一百萬對,是結婚總人數的三分之一,也就是說每三對新人結婚就有一對夫妻離婚的!「從前車馬很慢,書信很遠,一生只夠愛一人」於是我們感慨,可見面對愛我們還是心存希冀!女人獨守空房,無愛無性!無性婚姻指的是沒有性生活的婚姻。社會學家說,夫妻間如果沒有生理疾病或意外,卻長達一個月以上沒有默契的性生活,就是無性婚姻。她們是怎麼樣面對的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有哪些值得我們可以借鑑的呢?
  • 《三十而已》陳嶼鍾曉芹:比無性婚姻可怕的,是你的冷漠
    比無性婚姻可怕的,是你的冷漠。一位美國的偉人納撒尼爾·布裡登在《浪漫愛情的心理奧秘》這本書中曾說:「性生活是愛情的表現,它強烈地表達了我們對生活,自我和情侶的愛。」夫妻感情好不好,性生活是其中一個重要的表現形式。
  • 三無婚姻:無性、無話、無......你中了嗎?
    所以,兩個人的婚姻一旦失敗,那麼婚姻就名存實亡。 而名存實亡的婚姻,就如同變質的「三無產品」:無愛、無話、無性。 無愛的婚姻 知乎上有個問題:「什麼時候,你覺得婚姻快走到盡頭了?」 婚姻沒有了愛情,親情也不夠穩固,兩個人更像是搭夥過日子、合作養孩子。 沒有歇斯底裡的吵鬧,沒有你死我活的爭奪,婚姻只剩下沉默。 想來,這大概就是,無愛婚姻的真實寫照吧。 無愛的婚姻,就是一把「殺人不見血的刀」。
  • 無性婚姻的悲哀,離不了,也過不好
    2.夫妻感情基礎薄弱不是每段婚姻的基礎都是愛情,也有可能是因為年齡、因為金錢、因為父母安排、因為各種各樣不能說的小秘密。在愛與性的關係上,男人可以因性而愛,而女人往往是因愛而性。當女人對所嫁的男人並無愛意的時候,自然對性也是沒有興趣的。夫妻感情基礎薄弱,所以無愛亦無性。
  • 她是原配夫人,一生無愛無性還幫小妾帶兒子,丈夫死後說了一句話
    她是原配夫人,一生無愛無性還幫小妾帶兒子,丈夫死後說了一句話 魯迅先生在我國近代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他筆下的人物充滿了他對整個社會的嘲諷和怒罵。一生中有過兩位女子,一個是他母親給他強行安排的原配夫人,名字叫朱安,另一位就是我們都很熟悉的許廣平。朱安受到封建思想的毒害。
  • 無愛無性丁克精神出軌 你還不到30歲 為何還糾結不離婚
    一來沒孩子,二來你還不到30,三來你有工作攢了點錢。可以說這是最適合離婚的情況了。無愛無性丁克精神出軌?你還糾結不離婚?你信不信這個所謂的丁克,會在你四十歲後,突然外面的三懷孕了逼你離婚,說不定還要分你攢的錢。到時勸和的家人朋友會不會說都怪你沒生孩子?
  • 在戀愛自由的年代,她們卻困守在無性婚姻
    然而,不可思議的是,在這個約炮成本低、見效非常快的年代,卻還有很大一部分女性困守在無性婚姻裡,痛苦、焦灼、坐立難安地度過每一天。  後來,我去查詢了相關資料,看中國到底有多少人,正在經受這種痛苦。 一份來自2000年的調查報告顯示,當時中國有21%的女性正在遭受無性婚姻。 也就是說,5個成年女性裡,至少就有1個,正在經受性饑渴、性壓抑的折磨。
  • 無性婚姻是什麼樣的,採訪了3位已婚女人,聽聽她們怎麼說
    小琴說隨著寶寶逐漸長大,也不用再分床睡了,為了吸引老公的注意力,我也嘗試過了很多的方法,但是老公還是不聞不問,無動於衷,小琴在這五年裡對這段婚姻充滿了絕望,沒有性,又哪裡有愛,但是有絕對難以啟齒。覃女士:無愛才會無性,為了孩子才繼續我和老公是相親認識的,因為年紀大了,迫於父母的壓力才會選擇走到一起,結婚,我和老公心裡都有一個不可能的人,結婚前面4年,有性不過是為了傳宗接代,4年的時間,有了兩個女兒,任務也算是完成了,老公也開始抗拒性生活,其實我的想法和老公差不多,既然這樣,想到一起去了,正好合對方的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