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豪華汽車品牌,我們首先想到的肯定是BBA,這種潛意識其實挺無奈的,因為論綜合素質,其他豪華品牌並不遜色於BBA,消費者心裡也非常清楚,可真到了買車那一刻就容易發生萬有引力的效應,轉著轉著就去了BBA那邊,所以這三個豪門會霸榜每一期的排行榜,不過剛剛過去的11月份倒是出了一點變數。
寶馬5系趕在奔馳E級之前,完成了實質性改款,全新雙「L」樣式的LED日行燈取代了經典圓形燈帶,兩側通風口也改為三角形,雙腎格柵得以延續,本以為這樣的升華可以換來市場的激烈反響,可現實卻啪啪打臉。11月銷售13945輛,勉強守住第三名的位子,同比下降9.7%,要知道改款之前的5系曾經多次反超奧迪A6L的。
在消費者看來,改變是時代發展的需求,也是應該被認可的,但寶馬多年來的經典圓潤設計已經深入人心,現在畫風突變,稜角分明的面部表情讓人們有些不太適應了,很多崇尚飽滿和穩健的朋友,確實比較牴觸新5系的變臉,這種現象不只有寶馬5系發生過,奧迪A6L的上一次改款也經歷了陣痛,當然價格因素也在其中發揮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新5系的改變,預示著寶馬品牌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其他車型的改款理念,也就是將形成新的家族設計風格,消費者接受需要充分的時間,我們也應該歡迎任何形式的升級。
寶馬換臉至少還守住第三名,可奔馳E級顛覆式改款,直接跌出前三甲了。11月份銷售13489輛,雖然同比增長超21%,但屈居奧迪寶馬之後,多少有些波動過於頻繁了。
新E級的改變可謂顛覆式,橢圓形前大燈組、2D奔馳徽標、拉長三角尾燈組等細節方面的雕琢,讓E級不再商務化,更年輕的外表同樣讓消費者有些謹慎。中年成功人士選擇E級就是圖它的氣質,畢竟在BBA裡奔馳代表著高貴和典雅,現在為了迎合市場風向而做出改變,短時間並不能把消費者腦海裡的傳統思維替換掉,而年輕人多少受資金壓力的制約,寧可考慮C級。
除此之外,E級260L搭載的1.5T輕混系統也是被人詬病的重點,再加上奔馳釋放出即將用2.0T替換輕混系統的消息,讓相當一部分潛在客戶選擇再等等。理性分析,奔馳E級和寶馬5系的示弱,並不能反應其真正實力,而改款之後價格的堅挺,在終端市場上必然缺少話語權。
第一名被奧迪A6L奪走,11月銷售17793輛,同比增長7.6%,雖然沒有實質性改款,但抵不過終端6-7萬元的優惠刺激,說白了,雖然買豪華車的主都不差錢,但配置接近的款式,奧迪能節省大幾萬元,誰會跟錢過不去。
奧迪A4L以15498輛奪得第二名,除了終端比較誘人的價格影響,其更加大氣時尚的外觀和寬敞的內部空間,還有相對比較豐富的科技化裝備,讓自己在面對寶馬3系和奔馳C級時,有著一定的優勢,再就是多年積累的市場底蘊,發揮了積極的引導作用。
奧迪A6L的演變走了一條循序漸進的路子,改變最明顯的就是大燈組造型,越來越年輕時尚,也沒有奔馳的1.5T輕混系統,給人比較厚道的感覺,而且就市場體量而言,A6L確實有著對手難以企及的高度,不過來自海外的質量評測結果顯示,寶馬表現最出色,其次是奧迪,奔馳則遺憾墊底。11月份豪華車前三甲最終定格在AAB,奧迪雙子星笑看風雲。
以BBA為主的第一陣營,月銷均穩定在萬輛以上,可以沃爾沃、凱迪拉克為主的二線豪華品牌卻有些舉步維艱的感覺。其中沃爾沃S90交出了3940輛的成績,凱迪拉克CT6則只有1961輛,銷量上與第一陣營有著巨大的差異,說他們是來打醬油的也不為過。
論性價比,沃爾沃和凱迪拉克並不輸BBA,但論在國內市場上的品牌影響力,這兩位就只能認慫,所以我們經常看到他們的瘋狂促銷,可對消費者的刺激並不明顯,從某種程度上說,甚至還不及新晉國產豪華品牌林肯更有潛質。
最後來看看國產品牌的表現,紅旗H9榮幸上榜,也打破了豪華車領域裡自主品牌零封的尷尬,11月銷售2967輛,排除產能限制談不上驚豔,這個以高科技包裝起來的中大型轎車,欠缺的不是肉眼可見的東西,而是核心技術、做工和品控,這裡沒有詆毀的意思,紅旗H9要想向上挑戰,還需要充分的時間和口碑積累,所謂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反觀哪一個豪華品牌也不是一戳而就的。
寫在最後:其實每一次的排名都有變數,但BBA們早已習慣了霸屏的節奏,你來我往的局面短時間內不會給二線豪華品牌任何機會,看來「二八定律」似乎是豪華車市場永遠繞不開的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