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校園欺凌最直觀的描寫,看完之後讓人深思的電影——《聲之形》

2020-12-13 未讀的一封郵件

說起校園暴力,大家一定不會陌生,最近幾年頻頻被曝光出來的欺凌事件,牽動著很多人的心。但是真正經歷過校園暴力的人,很多卻不敢發聲,使我們只是感到可憐,但是無法產生共鳴。甚至更沒有人從施暴者的視角,來感受欺凌。今天介紹的這部日本動畫電影,就是以施暴者和受害者這兩方的交集,為主視角的一部電影!

我們的女主角硝子,是一個先天患有聽覺障礙的女孩,轉學到男主角將也的班上,因為硝子的聽力問題,害怕與別人發生衝突,很多時候都為了討好他人而笑著。也正是以為這一點,「孩子王」將也很多時候看不慣硝子,便帶領著自己的小夥伴,從一開始的惡作劇,一步步發展到欺凌的地步,連一向溫柔的硝子,也和他打了一架。後來這種事情被老師和家長知曉,但這個時候,所有人都將黑鍋放在了他的頭上,從施暴者變成了被霸凌的對象,從此刻開始將也被孤立了。

長大之後的將也,早就改變了兒時的性格,變得封閉孤獨,自殺的想法從沒有消失。到後來將也在學習手語的過程中,遇到了硝子,兩人在之後的接觸中,逐步的打開了心扉。將也努力地彌補著自己的錯誤,最後以命相搏救回硝子,最終和硝子一起,打開了自己的內心,得到了救贖!

很多人看到這裡時,並不會有什麼感受,因為我們還是以一個旁觀者的心態來看待這個故事。《聲之形》在大陸上映時,我就飛奔到電影院裡,結果有什麼不知道的原因,剪去了18分鐘的內容,導致了故事的不連貫與一些線索的欠交代。當我再去看完整版時,我才明白這始終是一個充滿希望的悲情故事。

我們不知道硝子在遇到將也之前,經歷過什麼,養成了一直為了討好別人而笑的習慣。但是這個笑容,就是將也不理解的地方,他並不能懂得,為什麼硝子這麼善良,為什麼別人對她明明是不公平的做法,換來的還是硝子的微笑。將也在最開始的時候,也是很看不慣別人對硝子的態度,也勸過硝子,但是由於硝子聽力的問題,並沒有能理解。再加之將也損友的旁敲側擊,導致了小學時的種種欺凌!

其實看多了校園欺凌的新聞,很多人都知道,這是一種成雙結對行為,很少出現一對一欺凌。但是一般這種行為,都會有人出頭,所謂槍打出頭鳥,將也也就成了理所當然的背鍋對象。很多人在這時候會想到老師的作用,很明顯,老師完全可以制止這一行為。但無論是電影中還是現實中,老師都好像不存在一樣,這其實就是消息的一種延遲性,當老師發現時,事態已經非常嚴重了。即使老師早發現,更會激化這一矛盾,欺凌者會變本加厲。

那要是這麼說,這種霸凌行為又應該如何制止。很多人想到那就把霸凌者的信息公布出來,將也就是這樣的例子,他成了最後的眾矢之的,但這是一種不考慮後果的方式,霸凌者從此之後會反被霸凌,這一種差距,輕者會出現將也的這種心態,既產生自殺與放棄自我的想法,重則更會自暴自棄,發展為反社會人員,走向犯罪的道路。可能這就是時至今日,面對校園暴力無能為力的原因吧,不能單純的指望霸凌者的回心轉意,這也許需要專門的心理學人才來引導。

說回到電影中,電影最後的結局是兩人重歸就好,在原版漫畫中的兩個人,也最終走向了婚姻的殿堂,這是導致這部作品兩極分化嚴重的原因,很多人甚至將硝子成為「斯德哥爾摩症候群」,認為硝子永遠不應該原諒將也,應該把他釘死在十字架上。但是這種想法是完全錯誤的,本身來說這種題材,就是一種非常難以代入到角色裡的題材,導致很多人錯誤地理解了電影的定位。並不在於校園欺凌本身,更多的是對當事人如何走出這段受傷的回憶,讓自己回到正常的嘗試。觀眾大多數都是沒有過類似特殊經歷的人,僅用一部不到兩小時左右的電影,是不可能有感同身受的想法的。所以動畫公司把重點放在了這種複雜事件背後的情感和痊癒的過程中,電影的宣傳語「幫你活下去」就很好地做出了解釋,這種一種相互的感情。硝子從厭惡自己到坦然接受,將也從內疚的封閉世界中徹底走出來,兩人也都有過自殺的想法, 所以這段話更多的是兩人一起活下去,這也許就是作者賦予這部作品的靈魂。

當你真正地理解這部電影時,電影唯美可愛的畫風,配上殘酷的真實感,甚至會讓有些人感到不適應。但在這裡這些都不重要了,對於這種題材,深遠的社會影響,才是真正價值所在,也是真正值得我們思考的。把住校園欺凌的源頭,做後之後的善後工作,才是呵護祖國花朵的正確方式!

分享更多更好的電影,歡迎大家關注我,再次感謝大家觀看我的一些想法!

相關焦點

  • 建議對校園霸凌單獨立法,動漫《聲之形》,戳中了很多人的痛點
    因玩笑而失去內心:小孩子撒,最喜歡的就是去玩耍,不管是哪裡的、哪個國家的孩子都是一樣的,而熊孩子就是這樣一群「奇怪」的人。而《聲之形》中的男主角石田將也就是一個完完全全的熊孩子,他的一舉一動都牽動著眾人的心,生怕一個不小心就會惹事,然後結局拜拜了。
  • 欺凌的背後:為何《聲之形》在中國風評不佳?
    偏差的主題與交流困境《聲之形》的主題是什麼?如果回答「欺凌問題」「殘障問題」,那就肯定錯了。按照原作者大今良時的說法,《聲之形》的主題是:「人與人之間想要相互了解,想要產生關係的珍貴心情」。用在臉上打叉的方式來表現石田將也的交流恐懼,是本作的神來之筆回顧電影,我們必須承認,作品的確沒有在欺凌問題上有過多的糾纏。
  • 《聲之形》:荒唐的劇情,帶你走進校園暴力的惡
    不知道大家在動漫電影《聲之形》上映的時候有沒有去看,反正我是第一時間就去看了,但我想了很久很久,才決定動筆寫這部電影的影評。這部電影講的是校園暴力以及人性回暖,可在我看來,作者可能根本就沒經歷過,甚至沒見過校園暴力,只不過通過一些道聽途說以及自己的臆想創作了這部電影。幸運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我並不幸運,我的童年就是在校園暴力裡度過。
  • 《聲之形》這部電影為何爭議如此之大?
    電影本身就有不少地方脫離現實,略顯怪異(雖說電影本身就是虛幻,但這種現實題材的電影,得到觀眾的共鳴是很重要的)。對於被校園暴力過的人,我想大部分是難以認同這部電影的,而其他人也沒有資格逼他們認同,更沒有資格指責其「看不懂內涵」「帶入自己,帶入情緒」,難道我們看電影時的感受,和我們自身的經歷和情感是毫無關係的嗎?
  • 深度分析電影《聲之形》,一個救贖與被救贖的故事
    《聲之形》這部動漫電影,也是在這種質疑聲之中誕生的,由於是一部以聾啞人為主角的作品,當京都動畫宣布改編成電影之時,受到了非常巨大的阻力,不過好在,這部電影還是在2016年如期上映了,但是上映之後的效果,和以往京都動畫的作品得到的評價完全不一樣,是一部毀譽參半的電影,一部分人怒斥在現實之中根本不可能出現這種事情
  • 《聲之形》想講述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卻越講越黑的劇場版動畫
    《聲之形》漫畫連載末期的時候在「大媽之家」的力推下我開始追看了這本漫畫。初見《聲之形》對硝子的經歷、痛苦以及被人漠視的溫柔確實讓我動容,對於男主將也開始痛恨、之後則是對於他贖罪的認可,但我還是不喜歡男主將也。《聲之形》展現了很多國家都非常重視的校園欺凌事件,同時在這之上作者大今良時更想表達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所以才會在硝子的設定變為聽力障礙者。
  • 聲之形:這部電影真的是三觀不正嗎?或許它只是個自我救贖的故事
    看完電影以後,小編算是見證了將也和硝子的自我救贖經歷,心裡非常舒服。可能有很多小夥伴不能理解,為什麼西宮硝子會喜歡上一個曾經欺負她的男生,這簡直就是不可思議。小編倒沒有覺得多意外,我們來看看西宮硝子的人設好了。
  • 日本逆天動漫《聲之形》,你會愛上曾經欺凌過你的人嗎?
    有些人覺得,喜歡一個人就是要欺負她,但欺凌和欺負有著天壤之別。那些經歷過校園欺凌的人最終變成什麼樣了?《聲之形》是日本優秀動漫電影,故事的開頭石田因為自己被周圍的同學孤立,而且給家庭帶來過非常嚴重的傷害,所以想要自殺,但是他突然想起了還有一件事情沒有做,那就是找到曾被自己用同樣的欺凌方式傷害過的女孩兒後向她道歉。故事回到了石田小學六年級時,班上轉學來了一個有聽覺障礙的女同學西宮硝子。
  • 這部電影告訴我們,做到以下幾點,校園欺凌者將無處藏身
    今天向大家推薦一部關於校園欺凌的國產電影《少年的你》,在這部電影裡陳念(周冬雨飾)和小北(易烊千璽飾)愛情讓人心疼,而陳念在校園裡所受到的校園欺凌也讓人深思。陳念的同桌「胡小蝶」在跳樓自殺之後,以魏萊為首的校園霸凌者集體將矛頭指向了陳念。
  • 那些關於校園欺凌的電影
    1、《少年的你》這無疑是2019年度最火爆的電影之一,現累計票房超15億,男女主角為易烊千璽和周冬雨,兩人將所有的無助、互相取暖演繹的淋漓盡致。獲得多項獎項與獎項提名。影片講述的是女主因一場跳樓風波而被捲入校園欺凌,謾罵、毒打、錄像等等,讓女主的內心多次受到傷害,在男主的保護下,施害人尋求女主原諒,最終女主失手將其推下樓梯致死的故事。在影片中,男主也是一位孤苦無依的「孤獨患者」,再遇到女主後,他才有了真正要捨命保護的人。
  • 分析《聲之形》:學校欺壓背後,展現的都是家庭教導的失敗與缺位
    《少年的你》這部電影讓我想起了同樣一部關於校園欺凌的作品,那就是動漫《聲之形》,可能說到日漫大多數的人都對宮崎駿老爺爺的作品比較熟悉,但是這部動漫我認為一點也不遜色,它曾在非常有名的「東京動畫獎」的評選中獲獎。
  • 校園霸凌者的自救—電影《聲之形》
    《聲之形》是由山田尚子執導,吉田玲子劇本,京都動畫製作的動畫電影。影片於2016年9月17日在日本上映,並先後引進中國臺灣、香港、大陸。該作改編自大今良時作的同名漫畫。作品以主人公的石田將也和先天性聽覺障礙的西宮硝子為中心,講述了人與人之間的複雜聯繫和交流。
  • 《聲之形》真的有那麼差嗎?瑕不掩瑜是對它最好的形容
    在京阿尼參與製作的許許多多動畫電影中,《聲之形》是相對爭議較大的一部作品,有的人認為它默許了「校園霸凌能被原諒」這一想法,在他們看來,這是不符合常理的。01校園霸凌能被原諒確實是硬傷在《聲之形》的結尾中,欺凌女主硝子的所有人都得到了女主硝子的原諒,大家一同成長,但這種被原諒的過程刻畫太過輕描淡寫
  • 日本校園欺凌有多嚴重?通過這幾部電影可以看出來!
    在當今社會,校園欺凌作為一種惡性行為依然廣泛存在。受害者往往會在一場深刻的欺凌行為中遭受身心的巨大打擊,甚至影響人格發展,否定自己的存在,結束生命。即使人們對欺凌者深惡痛絕,但由於一方圍牆的阻隔,第一時間難以制止欺凌行為,很多悲劇悄悄上演,挽救為時已晚。
  • 日漫《聲之形》,動漫和電影評分兩極化,校園霸凌應該被原諒嗎?
    雖然工作很忙很累,但小紅每天晚上還是會抽出時間來看一部電影,並且寫下一篇影評。這對小紅來說,也是一种放松的方式。不知道各位朋友有什麼一直在堅持的事情,會不會每天也給自己愛好的事情,抽出來一點點時間。今天小紅看的電影名字叫做《聲之形》,這是一部由漫畫改編的動畫,講的是關於友情、救贖、校園霸凌的故事。
  • 電影《少年的你》中的校園欺凌,只是冰山一角而已
    前段時間走進電影院看了《少年的你》這部電影,影片中的校園暴力是一條線,將整個故事情節穿插了起來。電影看完以後最大的感觸就是:現實中的校園暴力欺凌事件比電影中的有過之而無不及,我們能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而已。
  • 《少年的你》一部校園欺凌的電影
    在中國二線以下小城市,大多數的校園欺凌發生在六年級到初三這個時間段,高中已經不是義務教育,初升高也已經篩掉了一批人渣,他們可能會去職校,但進入高中並成為好學生可能性極低(比如魏萊),後面還會講到魏萊。第二,被欺凌人陳念是個學霸級的人物,如果編劇有心可以去實地調查採訪,遭到欺凌的人中有幾個是成績優異的學生,老師會放任清華北大的苗子被人欺負嗎?
  • 《聲之形》帶給你最大的感觸是什麼?
    》給每個人帶來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每個人的童年,每個人的成長過程中都是帶著歡笑和淚水,那麼每個人帶入的角色本身就不同,這個故事即便是經過了弱化,但是還是不可避免地讓人在其中找到了自己的影子,然後狠狠地把自己的過去擺在了面前,自己最無法直面的就是自己,這種衝擊感讓人很受震撼。
  • 《聲之形》擊敗《你的名字》奪得最佳動畫,卻被刪減近20分鐘
    它的名字叫——聲之形 (聲の形)不少影評人將兩部電影做了一系列對比,《你的名字》全篇劇情緊張,節奏感緊迫,可以說是十足的爆米花電影。而《聲之形》則是一個充滿著內涵、糾結,飽含人物情感的青春故事。 女主西宮硝子,善良、可愛卻患有聽覺障礙,她總是對周圍的一切抱有善意,努力地想成為一個正常的普通人,但換來的卻是以石田將也為首的孩子的變相欺凌。久而久之,硝子眼神中的亮光、心底的希望漸漸的被嘲笑所泯滅,她想:「或許我真的是一個令人討厭的人吧!」 硝子的助聽器在短短幾個月裡被毀掉了八個,導致欺凌事件的揭發。
  • 聲之形:男主即是感動又是不合理,霸凌的背後真的能夠輕易消除
    《聲之形》是一部讓我看完覺得感動的同時又覺得這部電影哪裡出了問題,我不明白為什麼霸凌者最後以一種莫名的方式洗白了?而那個最初的領頭霸凌者從最開始的施暴者到後面卻成了受害者,最後甚至變成了一個所謂的溫柔厲害的人。而那個最初的受害者呢?以下是我對這部電影的不合理之處的質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