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布格,一位醉心研究高中升學的男人,歡迎來到布格的高一選科小白訓練營。
本次訓練營主要是從0開始,講解分析該如何進行選科,希望本課程能對你在選科這件事上有所幫助。
本文是訓練營的第三講:如何篩選出適合自己的專業,本講課程目錄:
1. 篩選專業的前提。2. 如何進行職業定位。3. 如何篩選適合自己的專業。4. 收集大學專業信息的渠道。
01想要選好專業,首先要確定職業定位
我們小學初中高中是屬於基礎教育,專科本科碩士博士屬於職業教育。
基礎教育就是教會我們在未來職業教育中需要掌握的基礎框架知識,職業教育培養學生掌握未來的職業能力,是奔著我們就業去走的。
而連結我們基礎教育和職業教育的就是專業。
專業很重要這是毋庸置疑的,特別是新高考改革之後,大學專業還關係到高中選科要求,選擇什麼樣的專業,比以前考慮的因素就更多了。
那專業這麼重要,布格在這裡也想問各位一個問題:你是怎樣理解大學專業的?
這個問題我們在【第二講:選科的整體思路分享】有和各位一起分析過的,今天我們重新複習一遍,這個問題很重要,大家可以先思考下,再接著收聽接下來的內容。
我們讀什麼專業,未來就能做什麼嗎?這並不一定。
現在很多大學生畢業之後,職業都不是本專業方向的,這種專業不對口的現象很常見,這也導致很多人覺得大學專業水分很大,反正以後也不幹這行,隨便選選就行。
但真的是這樣嗎?
並不是的。
專業並不代表職業,專業只是架構在你未來職業道路上的一道橋梁,是方法論,技術技巧,經驗方法。
專業並不代表某一類職業,專業是在大學四年當中教會你某一個領域的方法論、想法觀念、技術技巧,未來你能做什麼是具有無限可能性的。
專業是把你從個人連結過渡到你未來要做的某一件事情上的紐帶,是你在職業道路上的動力。
因為中國國情的特殊原因,目前我們國內大部分高中生12年學習時間都是花在知識學習上,對自己,對社會、對職業的認知了解並不多。
你讓一位高中生在高考結束後,找到未來以後想做的事,這不是一件很現實的事情,而大學恰恰是同學們尋找自我,挖掘自己未來想做什麼的一個階段。
專業是一個輔助工具,輔助學生在這個階段中,更好地找到自己。
以上就是布格所理解的大學專業,也正因為如此,布格才覺得專業選擇顯得尤為重要。
不過說到選專業,很多同學和家長可能第一想法就是興趣。
這也不能說是不好,就像上面提到的,很多高中生讀書階段重點放在學習上,雖然現在因為網絡技術的發展,能讓很多高中生對社會了解更多。
但總的來說,這種認識很多都是建立在別人的感受之上,自己是沒有經過實踐的,很難真正明白某個行業是怎樣的。
而且興趣是一種主觀上的感受,很容易會隨著周圍環境出現變化。
各位同學家長們可以回想一下:從你記事以來你的興趣產生了多少變化?
可能一個人小學、初中、高中階段,每個階段感興趣的東西都不一樣,所以專業選擇依據的是興趣,那就是浮泛無根的考慮。
那專業的選擇不能根據興趣來走,那要依據什麼呢?
剛才也有提到專業不代表職業,但是專業連結職業,所以專業選擇應該依據的不是興趣,而應該是一個人的職業定位。
專業和職業是遞進關係,專業選擇是要根據職業定位來選擇的。
02如何進行職業定位
社會上的職業千千萬萬,但是職業領域其實就是本科專業的12個方向,文學、史學、哲學、法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管理學、教育學、經濟學、藝術學。
關於該如何進行職業定位,布格在這分享兩個辦法,各位家長同學可以根據自己情況來參考選擇的。
(一)能力興趣分析法
1、分析自己的能力。
不知道各位有沒有聽過顯性基因和隱性基因?顯性基因就是已經表現出來的現狀, 隱性基因就是沒有表現出來的。
其實我們一個人的能力也是可以分為顯性能力和隱形能力的。
顯性能力就是我們目前表現出來已知的能力,隱形能力就是我們天生具備,但是因為種種原因,導致目前自己沒有發現。
而我們要進行職業定位,有一個很重要的步驟,就是要挖掘自己的隱形能力,再結合自己的顯性能力,綜合起來考慮。
那具體該怎樣該怎樣做呢?
(1)有幹勁的事和有成就感的事。
首先我們拿出兩張紙來,一張紙上寫出自己曾經做過最有成就感的事情,比如說你高中作文非常容易能拿高分,這張紙標註紙張A;
一張紙上描述你出生到現在,做起來最有幹勁的事情,比如你特別喜歡搗鼓家裡的各種電器,這張紙標註紙張B。
要注意了,不要憑藉興趣去選,興趣是主觀上的表現,是最不可靠的東西。
最有幹勁的事情挑選的標準就是:你做起來得心應手,會比別人更加容易上手。
有成就感的事情,和最有幹勁的事情,不要只寫一件事,要寫到你完全寫不出來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