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燈泡發明之前,蠟燭和油燈曾經是人類的主要光源。但如今,蠟燭更多的是被用作裝飾,在生日蛋糕、燭光晚餐或者其他一些儀式上製造氛圍,或者點燃後釋放出令人放鬆的香氣。
大多數現代蠟燭是由石蠟製成的,但也有些是由蜂蠟、大豆蠟或棕櫚蠟製成。總有你不知道的事,其實圍繞著這個看似不起眼的日用品還一直有一些爭論。有些人認為燃燒的蠟燭會釋放潛在的有害毒素,另外一些人則認為,蠟燭中含有的這些毒素不足以對健康構成威脅。
網上有很多文章解釋燃燒蠟燭的危險性,然而這類文章不是使用了非決定性的證據,就是根本沒有確鑿的證據來支持他們的主張。為了將事實與常見的誤解分開,鹿角網打算給大家看看關於蠟燭的一些科學發現。
首當其衝的,就是蠟燭中是否含有有毒物質的問題。
以前的燭芯中含鉛,但從20世紀70年代起,大多數蠟燭製造商就已經停止在蠟燭中使用鉛。由於擔心煙霧會導致鉛中毒,尤其是兒童鉛中毒,含鉛蠟燭已從市場上撤下。
另外就是前面提到的,大多數現代蠟燭是由石蠟製成的。這種蠟是從石油中提煉出來的,是生產汽油的副產品。2009年的一項研究發現,燃燒石蠟會釋放潛在危險的化學物質,比如甲苯。
然而,這項研究從未發表在同行評審的期刊上,而且美國國家蠟燭協會和歐洲蠟燭協會對這項研究的可靠性提出了質疑。
根據歐洲蠟燭協會發布的一份聲明,「他們沒有提供任何數據供審查,他們的結論是基於沒有證據支持的主張。」沒有任何著名的科學研究表明任何蠟燭蠟,包括石蠟,對人類健康有害。
2007年,一項由歐洲蠟燭協會資助的研究檢查了多種種主要類型的蠟中的300種有毒化學物質,發現每種蠟燭所釋放的化學物質含量都遠遠低於會導致人體健康問題的水平。
現在,沒有確鑿的證據表明燃燒蠟燭蠟會損害你的健康。如果你擔心燃燒石蠟對健康存在潛在的負面影響,可以嘗試使用蜂蠟、大豆蠟或其他植物蠟製成的蠟燭。
其次是,燃燒蠟燭會向空氣中釋放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和可吸入顆粒物的問題。
可吸入顆粒物是一種可以進入肺部的極小液滴和顆粒的混合物。有人擔心,長時間暴露在可吸入顆粒物中可能會導致心肺問題。
揮發性有機化合物是一種碳化合物,在室溫下很容易轉化為氣體。有些揮發性有機化合物自然存在於花朵中,產生一種甜味。不過,其他一些著名的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如甲醛和汽油,是潛在的致癌物質。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接觸到可吸入顆粒物和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它們一般以汽車尾氣、工廠汙染和其他燃燒化石燃料的物質的形式出現。
2014年,一項調查燃燒蠟燭釋放的可吸入顆粒物數量的研究發現,燃燒蠟燭釋放的顆粒物數量不足以導致人類健康問題。如果你在通風良好的地方正確使用蠟燭,它們不太可能對你的健康產生重大影響。
最後,就是燃燒蠟燭產生的煙霧是否有毒的問題。
蠟燭由石蠟製成,燃燒時會釋放出煙霧煤煙。據推測,這些蠟燭的燃燒產物與柴油發動機釋放的相似。因此,吸入過多的蠟燭煙霧也會潛在地損害人的健康。
燃燒香薰蠟燭會釋放出揮發性有機化合物,例如甲醛,它可能會增加你患癌症的風險。只是即便點香薰蠟燭會釋放這些化合物,也不清楚它們是否會影響您的健康。
有些人也可能對香薰蠟燭有過敏反應,症狀一般包括打噴嚏、流鼻涕、鼻竇阻塞等。
大豆蠟燭與比石蠟蠟燭相比,產生的煤煙和有毒化學物質更少。不過即使煙霧更乾淨,我們還是應該儘量減少吸入任何類型的煙霧。
歐洲蠟燭協會為使用蠟燭提供了以下建議:1.不要在風大的地方點蠟燭。2.如果燈芯的長度超過10到15毫米,就要修剪。3.不要吹滅蠟燭,使用滅燭器或者將燭芯浸入蠟中。4.在熄滅蠟燭後給房間通風。
燃燒幾乎任何東西都有可能釋放出有害健康的化學物質。與日常生活中吸入的汙染相比,在通風良好的地方燃燒蠟燭產生的煙霧不太可能對你的健康產生重大影響。
如果你想儘量減少吸入的顆粒物,可以選擇使用天然蠟燭。根據研究,用棕櫚硬脂素製作的蠟燭釋放出的煤煙,只有用石蠟製作的蠟燭的一半。並且,天然蠟燭釋放的潛在危險化學物質似乎是最低的。
總之,燃燒蠟燭會釋放出對人體健康有潛在危害的化學物質,然而沒有任何明確的研究表明,暴露於蠟燭煙霧中會增加你患上任何健康問題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