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網記者日前對全國各地修定後的《人口和計劃生育條例》(下稱《條例》)統計發現,除新疆和西藏還未對本地《條例》進行修改外,其餘29個省份均已對條例進行了調整。29省晚婚假已取消,京滬遼等省婚假為10天,粵湘等11省婚假僅有3天。(6月24日中國經濟網)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一句動人的歌詞曾讓多少人「心有戚戚焉」。是呀!「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多麼浪漫多麼愜意!然而這些歌詞和詩句中的情景在現實中卻因為假期而難以實現。甭說「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集體郊遊,甚至連新婚燕爾的伉儷想度蜜月恐怕也是望遊興嘆。
基於對人口走勢的研判,我國對計生政策進行了調整,允許一對夫妻生育二孩。今年1月1日頒布實施的新《人口與計劃生育法》(下稱《計生法》)刪掉了鼓勵晚婚晚育的規定,原來的「晚婚假」已失去了法律依據。這就意味著根據《婚姻法》和新《計生法》規定,依法登記結婚的夫妻只能享受3天婚假。
但新《計生法》第29條又賦予了省(市)區和較大的市的人代會及其常委會或人民政府因地制宜制定實施辦法的權利,對於具體婚假時間和獎勵措施,各地可適當調整。因此就出現了各地婚假長短不一的現狀:京滬遼等省婚假10天,粵湘等11省婚假3天,而晉甘兩省婚假長達30天。長短不一的婚假不僅讓人感到不公平,而且最短的三天婚假也讓新婚夫妻無所適從。
結婚是人生大事,三天時間對於新婚夫妻而言,也許只夠舉行個結婚典禮。布置婚房、採購禮品、策劃婚禮等工作只有請朋友或父母代勞。「蜜月」除了愛情,更應該有「詩和遠方的田野」,但是在3天的婚假內,度「蜜月」只能是異想天開。
隨著國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遊已經成為拉動內需的重要增長極。國家先後出臺政策支持發展旅遊業,同時鼓勵各地探索建立每周2.5天休假制拉動旅遊,目前至少有10個省份出臺了相關文件。實際上「蜜月旅遊」已成為一種「婚俗」,對旅遊產業的拉動作用不容小覷。與每周2.5天休假制實際覆蓋人群相比,婚假覆蓋面應該更廣。鼓勵建立每周2.5天休假而吝嗇延長婚假,實在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因此筆者認為,在帶薪休假制度落實較難、每周2.5天休假覆蓋面窄的語境之下,各地應該進一步解放思想,認真研究晚婚假取消後的配套措施,因地制宜延長婚假,把以往小眾的晚婚假福利變成每位公民都能享受的大眾福利。
外出旅遊度蜜月,不僅可以拉動旅遊經濟,而且可以增進夫妻感情和互信。當每對伉儷都不再為婚假請假而煩惱,當每對伉儷都有足夠時間去外地旅行,他們的蜜月除了愛意,也會有「詩和遠方」!
為了蜜月有詩和遠方,請給婚假鬆綁,為愛讓行!
(責任編輯: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