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輪塑料汙染治理意見從2021年的第一天開始實施,無論是商場超市,還是藥店書店,一次性塑料購物袋都已禁止使用,而餐飲打包和外賣則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購物袋。「限塑」範圍進一步擴大,各行各業的商戶們執行情況如何?昨天,新民晚報記者走訪申城的商場超市、餐飲企業,發現大部分企業都找到了合適的替代方案。
1
餐飲:外賣用紙袋,餐具變木質
新規:全市範圍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餐飲堂食服務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刀、叉、勺。全市範圍的餐飲打包外賣服務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購物袋。
昨天,新民晚報記者跟隨徐匯區市場監管部門,來到徐匯日月光商場現場檢查,發現不少餐飲企業嚴格執行新規。中午時分,圓苑內的點餐顧客多了起來。店長曹建宏告訴新民晚報記者,因為禁限使用塑膠袋,他們目前暫停了外賣服務。對於堂吃顧客要求提供的打包,店內提供的是鋁塑盒和環保袋,不需要顧客掏錢購買。不過鋁塑盒的成本在2元一隻,要比普通塑料盒貴了一倍。
對於堂吃顧客要求提供的打包服務,圓苑餐廳提供的是鋁塑盒
「『減』單生活,擺脫『塑』縛」。在一家名叫「漁上」的日料店內,工作人員正在張貼「限塑」宣傳單。工作人員告訴新民晚報記者,對於要外賣打包的客人,他們提供的是環保袋,且不提供一次性餐具。顧客若執意需要,可以提供竹筷子。
在一家名叫「漁上」的日料店內,工作人員正在張貼「限塑」宣傳單
南京路上的老字號新雅粵菜館,則把打包袋改成了可降解的材質。「前段時間我們就訂購好了可降解塑膠袋,並在元旦當天換上了。」相關負責人告訴新民晚報記者,為了環保起見,服務員首先會勸消費者吃多少點多少,爭取不打包,但遇到宴會,還是會出現打包的情況,就會提供可降解的用品。
肯德基、麥當勞的門店則已經在新規實施前更換了塑料吸管、塑料餐具和塑料打包袋。新民晚報記者在麥當勞控江路店看到,外賣的餐食全部裝在紙質餐盒或餐袋中,放進打包紙袋內。冰淇淋和飲料則用可降解塑膠袋套好。堂食的一次性餐具,也已經換成了木質刀叉勺,新型「無吸管」杯蓋獲得了消費者的認可。
和飯店相比,飲料店的「減塑」措施也不少。在哈根達斯,堂吃提供的是金屬調羹,外賣使用的吸管全部換成了紙吸管和木叉子。在喜茶,店家除了不提供一次性餐具,對於點蛋糕的客人,提供的是可降解環保餐勺。
在哈根達斯,塑料勺子換成了木叉子
2
商超:不見塑膠袋,環保袋已上架
新規:全市範圍的商場、超市、藥店、書店等場所以及各類展會活動,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購物袋。
因為塑膠袋被全面禁止,所以新民晚報記者在本市的各大商超內看到,紙袋、環保袋等成為主流。儘管售價高於塑膠袋,但都可以反覆使用,商家也歡迎消費者自帶購物袋到店。
在家樂福中山公園店,收銀臺旁已經豎起了提示牌,上面寫著「建議您自備購物袋」,提醒顧客自1月1日起不再提供一次性購物袋。目前店內除了基於衛生和食品安全目的而使用的連卷袋、保鮮袋,其他的一次性塑料購物袋均不再使用和提供。
山姆會員商店和沃爾瑪也啟用了環保布袋。其中,山姆會員商店使用這種藍色的聚丙烯編織布袋,沃爾瑪則用紅色的環保布袋替換了原先的塑膠袋。
在世紀聯華西郊百聯店,大小兩種規格的無紡布購物袋已經掛了出來,分別售價1.5元和1元。超市也為不願買購物袋的顧客,提供紙箱膠帶免費打包的服務。
盒馬上海所有門店則把塑膠袋換成了紙袋,放在自助收銀機旁邊,提供給消費者。海岸君在盒馬寶地廣場店看到,新紙袋有大號和中號兩種,中號1.0元一隻,大號1.2元一隻。
新民晚報記者在多家超市內觀察發現,大部分消費者都能夠自帶購物袋,特別是有計劃的大量採購。「家裡有幾個環保袋反覆用的,只要出去採購,疊好放包裡既方便又環保。」市民詹女士告訴新民晚報記者,除非是臨時起意,否則環保袋已經成為必備品。
3
循環利用代替「一次性」
「從今天開始,我們不提供塑膠袋了,如果有需求,可以花0.5元買一個可降解的袋子。」在大富貴日月光店的門口,兩位中年阿姨搖了搖手,從自己的包裡拿出環保袋,將幾盒包子放了進去。新民晚報記者在採訪中發現,對于禁限用塑料用品的新規,大部分的市民都表示理解和支持,但也有消費者吐槽替代品。
大富貴外賣櫃檯上,點餐的外賣都用可降解塑膠袋打包
「紙吸管是在幫助我戒奶茶嗎?」部分消費者反映,紙質吸管替代了塑料吸管,儘管環保了,但體驗度卻變差,用久了就會變軟,吸取珍珠等加料也不方便。此外,還有商家表示,可降解塑膠袋的承受力不如普通塑膠袋,裝多了東西容易變形,價格更要高出一截,增加成本。「我們還想把塑料打包盒更換成可降解塑料盒,但試用了市面上的幾款,發現中餐的湯湯水水很難打包,超過半小時盒子就不行了。」
治理塑料汙染,替代品的體驗度要提高,使用者的環保意識也要增強。儘管遏止塑料汙染走出了新的一步,但在外賣平臺、電商平臺、菜場等渠道,市民仍能獲得各種塑膠袋。即便是用紙箱、可降解塑膠袋來代替,但事實上,任何一次性使用的東西,都是一種浪費。
還記得過去提著菜籃子去菜場買菜,或者自帶鍋子去早餐鋪買生煎饅頭和鹹豆漿嗎?儘管有點不方便,卻不會產生一個塑膠袋、一隻餐盒的汙染。少用塑膠袋、塑料盒等一次性用品,也許可以從這裡開始:自帶保溫杯去購買咖啡,自帶環保袋去超市購物,自帶飯盒在餐廳打包……
金海岸工作室
作 者 | 張鈺芸 裘穎瓊
視 頻 | 戴天驕 張劍 董怡虹
圖 片 | 裘穎瓊 上觀新聞
編 輯 | 陸佳慧 唐夢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