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圖騰的由來之拜火的啟示

2021-01-14 同子說天下

中華民族脫胎於上古華夏,且文明一脈相承。自夏族之時,就已經有龍旗產生。那麼,龍旗之中的龍到底是怎麼產生的呢?難道是對蛇的崇拜?對鱷魚的崇拜?還是對蠑螈的崇拜?甚至在坊間還有認為是多種圖騰合一而成。

從現代人的角度來看,如今的龍形是非常完整且成熟的,從歷代變化來看,龍形一開始並非我們目前所認知的樣子。是否可以這麼想:封建社會的人們也是不知道龍的具體來路,只是一直傳承而來,繼承下去。或者說,歷史的車輪走到封建社會時,龍形已經褪去曾經質樸原始的樸素外觀,在封建社會,知識分子和統治者也對已經成熟的圖形進行了當時文化要求的改造。

而今天人所看到的是各代的龍形模樣,且定式的思維總是以封建社會的龍圖騰為基準,個人認為,封建社會的龍形已經失去了原本的模樣,只是他們是前人,我們會更加的尊敬,但是要論客觀的研究,封建社會的龍形還是有太多的統治階級意識形態的色彩。

從最初的龍圖騰起源出發,其形制肯定不同於今天,也不一定是有角有鱗有髯的。只是一個很類似龍的形狀,曲折蜿蜒。前邊說到大眾對於龍形的認知是源於動物的模仿。筆者認為,在上古時代,當時的人類歷史看到了鱷魚,也未必能立馬刻畫出形狀來,而且從歷代典籍記載中可知,鱷魚這一物種早就有所認知,龍形和鱷魚兩回事。其次是蛇,不論民間還是官方,對於蛇是很容易刻畫的,而更大的蛇形卻是伏羲女媧,也就是說,從最早的時候人們也已經認清了龍和蛇是有區別的。蛇有蛇專門指的意向,類似龍,但終究不是龍,十二生肖裡也沒把蛇當作龍,而是龍即是龍,蛇就是蛇,分的非常清。

這說明,古人甚至是上古人是知道龍、蛇、鱷魚是三個不同物體。一方面不可能立馬就有那麼複雜的龍形,因為繪畫還達不到那個高度,另一方面說明,龍形一開始並不是動物崇拜,龍形一定是從簡單線條發展而來的。

既然不是源於對動物的崇拜,那就是源於對自然的崇拜。自然界中是什麼東西可以讓人們都能引起注意,並如此崇拜?

是天?閃電?大海?土地?可是論圖案,只有閃電可以畫一畫,那為什麼要崇拜它呢?不能只怕它吧?它也得有用吧,那麼什麼時候有用呢?對,沒錯,就是閃電打中樹木,引起大火時,附近的動物全被燒死燒熟,人類第一次吃到了比生肉還美味的食物,而且人類發現閃電打中樹木可以殺死一切動植物,人們除了感激閃電帶來熟食之外,也對其強大的殺傷力保持敬畏之心!

人類崇拜閃電,可是又可遇而不可得,想吃熟肉的念頭越來越強烈,越來越想拋棄生肉,如何掌握閃電,把動物燒熟。一定是在又一次草原或者森林大火時,人類目睹了火焰的威力,才明白其實沒有閃電一樣可以燒死動物獲得熟肉,隨著人類鍥而不捨的改造工具,在某一天發現用木頭打磨木頭可以發熱冒煙類似火焰,經多大量的反覆的實驗,人類掌握了火的發明。人類第一次把自然想握在手中!

人類掌握了火,就掌握了自然的一切,不再畏懼大型動物,不再吃生肉,不再害怕寒冷。火給人類帶來了巨大的改變,除了上述之外,火甚至可以將人們聚在一起,不再孤單,不再脫離隊伍,不再害怕黑夜,圍著篝火跳舞甚至舉辦大型祭祀活動。

與其崇拜天地雷電,不如崇拜火。是火給予了人類光明的未來。所以,中華文明一開始的自然崇拜一定是對火焰的崇拜。

火焰外形簡單,就是幾個彎曲的線條,甚至是一個火把的樣子就可以代表對自然的崇拜。

伏羲女媧時代就已經普遍使用火了,而且龍也有了,只是還不獨立。我們都知道,伏羲是八卦的創始人,八卦一開始就是和預測與祭祀相關的,在八卦中已經有了用龍作為表示運勢變化的標誌。那麼在伏羲之前,人們祭祀與預測的工具和標誌是什麼?沒錯,就是火!

換句話說,同樣是祭祀和預測,伏羲前和伏羲後,人類所使用的工具和標誌已經從火焰變成了龍。只有火焰的火苗是不斷變化形狀的,是蜿蜒曲折的,是從下向上的,也是從最小的火苗到熊熊大火再到衰弱的變淡的火星逐漸熄滅。

再易學中,龍就是代表的變化的運動的可上可下可起可伏的,這一變動的形象就是火焰起火到燃燒殆盡熄滅的過程。在伏羲畫八卦之前,龍已經頂替了火焰,且具有了初級形態與,但是沒有手腳沒有鱗狀沒有角沒有須和髯。這一切的具象是後來者不斷加上的。有了這個初級的龍形,才會有後期卦象中變幻莫測的龍。

慢慢的龍形得到普及,被不同利益需求的噴加上代表自己的意象,甚至是加到旗幟上,就像火把一般,為部落的人民指向光明和未來,團結一切力量,將自然掌握在自己手中。這種敢於掌握自然力量的文化,也決定了後來東西方面對史前大洪水的不同表現,東方更加敢於對抗災害而不是躲避。這一切全都因於一脈相承的,對於火焰崇拜和使用的認知,又因為這一切的自然變化,是東方人類對龍更加的認可和依賴,最終成為了終極權力的象徵。

相關焦點

  • 中華民族的圖騰—龍
    龍圖騰,是中國漢族的民族圖騰。漢族的民族圖騰是由一隻龍與一隻鳳組成,意思代表陰陽,也就是男女,由於漢族人口眾多,佔據了中國歷史發展大部分,所以延續了中國最古老的動物龍,作為自己民族的標誌。圖騰來由龍的形象的來源有多種說法,一說來源於鱷魚,一說來源於蛇,也有人認為來源於豬,甚至有說法稱最早的龍就是下雨時天上的閃電。現在多數專家認為龍是以蛇為主體的圖騰綜合物。它有蛇的身、豬的頭、鹿的角、牛的耳、羊的須、鷹的爪、魚的鱗。
  • 西安長歌行研學|龍圖騰
    龍圖騰圖騰詞源自印第安語,是「親屬」「標誌」 的意思。圖騰是原始人迷信某種動物或其他自然物同氏族有親緣關係,因而用來作為本氏族的標誌,是人類歷史上最早的一一種文化現象。中華民族的圖騰是龍,就像歌裡唱的「我們都是龍的傳人」。據傳說,黃帝在統一-中原以後, 融合了被吞併的其他部落的圖騰,繪製出「龍」的形象一一牛頭、兔眼、蛇身、蜥(xī)腿、鷹爪、鹿角、魚鱗(lín) (當然這個拼湊的組合也有不止一一種說法)。 事實上,中國很多少數民族還有自己的圖騰,普米族以蛙為圖騰,珞(luò) 巴族以虎為圖騰,鄂(è)溫克族以熊為圖騰。
  • 蛇圖騰與龍圖騰/李英豪
    蛇圖騰與龍圖騰/
  • 龍,中華民族的圖騰。我們都是龍的傳人
    龍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圖騰。黃帝統一了中原以後,在部落聯盟中,每個部落都有自己的圖騰,有的圖騰是蛇,有的是羊,也有的是老虎,各種動物都有。後來隨著部落聯盟的壯大,黃帝覺得需要有一個圖騰來作為大家共同的圖騰標誌,可是各個部落的圖騰都不一樣,該選誰呢?每個部落都想讓自己的圖騰選為聯盟圖騰,黃帝就有些為難了。有一天晚上,下起了大雨,皇帝看到一道閃電划過突然有了靈感,於是黃就召集各位大臣。說想到了一個辦法,就是把各個部落的圖騰結合起來,不就行了嗎?
  • 中華圖騰「龍」之謎。
    圖騰指一個氏族的標記或圖騰,處于氏族社會的原始人相信本氏族起源於某一動物,植物 或其他特定物類,並認為這種物類是其氏族的象徵和保護神,因而對其加以特殊愛護並舉行各種拜祭活動,古往今來,有一種神聖的動物形象深深地紮根於海內億萬炎黃子孫的心中,那就是無處不在,無所不能的「龍」。
  • 華夏龍圖騰的起源
    中國人自古以「龍的傳人」自居。龍在華夏文明裡一直佔有很重要的地位。真龍天子,龍顏大悅。龍即是君王,龍就是皇帝,打龍袍也就是打皇帝。但,其實大家也都知道,地球上根本就不曾有過「龍」這種生物。龍的形象純屬虛構。
  • 中國古代真的有「龍」嗎?為什麼「龍」是中華民族的圖騰
    古今很多學者與專家經過多年的考證與研究,基本已經搞清了中國人為什麼會崇拜「龍」,中華名族為何以龍作為民族的圖騰。我們先了解一下什麼是圖騰,圖騰一詞本源於印第安語toten的譯音,意為「他的親族」遙遠的原始人認為每個部落都會和一種動物,一株植物有著親密的聯繫,他們有著親族的關係。
  • 石器時代《狂人龍圖騰》選擇攻略
    今天我們分析下,石器時代的金色暴擊攻擊普通圖騰和金色敏捷攻擊普通圖騰,哪個更適合狂人龍。首先我們觀察兩種圖騰,兩者都提供1120 的攻擊,不同的是金色暴擊攻擊普通圖騰提供了28%的暴擊概率,而金色敏捷攻擊普通圖騰提供的是560的敏捷基礎值。
  • 中國人的圖騰是龍?印度人是啥?
    ▲ 點藍字,關注360瑜伽平臺今天帶孩子去洗澡,沒想到周一的早上如此多人,都在排隊給小娃娃剃頭,才想起來今天是二月二,龍抬頭。
  • 合肥市科技局領導蒞臨龍圖騰指導
    為響應國家智慧財產權政策,龍圖騰逐漸與政府對接,繼蜀山區科技局、高新區科技局、省知識產權局領導參觀視察後,又引起合肥市科技局領導的高度重視。6月14日,合肥市科技局局長程振革、副局長吳海軍、副局長袁程、智慧財產權處處長郭子倫蒞臨龍圖騰指導,高新區科技局局長丁啟民、處長楊文娟陪同,董事長兼總經理劉光、副總劉備、副總王寶鋼、技術總監張永強、業務總監王慧慧熱情接待了來訪團,對我司辦公環境、企業發展、文化建設等方面進行了全面了解。
  • 小浪底驚現「龍圖騰」引爆網絡
    「小浪底水庫水位下降,灘涂驚現《龍圖騰》。」昨日夜間,四川廣播電視臺抖音帳號「四川觀察」發布一張照片「引爆」網絡。  「小浪底水庫水位下降,灘涂驚現《龍圖騰》。」昨日夜間,四川廣播電視臺抖音帳號「四川觀察」發布一張照片「引爆」網絡。
  • 龍對於中國只是圖騰,日本卻有真龍標本,真假龍難辨?
    龍對於我們中國來說一直都非常神秘的,不過在網絡出現之後,估計很多人都看到過關於龍的網絡傳說,而且還有照片的存在,這些照片實際都是經過軟體處理過的,而這種謠言在網絡曾經有一段時間傳播的沸沸揚揚,而後卻沒有真實的視頻或者照片之類就不了了之,而龍這種生物一直以來都是人類的圖騰,古代的時候龍是最容易出現的圖騰
  • 民族「龍」文化博大精深,不僅僅是一種圖騰那麼簡單
    引言:華夏民族源遠流長,我們以「龍」為圖騰已有數千年,中國人潛意識對龍的崇拜和嚮往早已根深蒂固。龍即是一種神話傳說的產物,又是氏族社會的一種圖騰,同時還肩負著王朝天子的象徵意義。它的形象中所蘊含的內在精神,早已超越了「龍」本身。
  • 國內限量20臺的「中國龍」法拉利,車身龍圖騰,四川就佔7臺
    國內限量20臺的「中國龍」法拉利,車身龍圖騰,四川就佔7臺開過車的人都知道法拉利這個品牌意味著什麼,這是頂級的跑車品牌,我們努力一輩子可能都開不上它,不過這並不影響我們欣賞它。法拉利的車型也有很多,為了吸引中國人購買,他們也推出過一款中國龍限量版的車型,在車身加入了龍的圖騰,所以看起來很有象徵意義,畢竟在中國龍圖騰意味著什麼,大家心裡都清楚。
  • 自古國人最神聖的崇拜《龍圖騰》
    《龍圖騰》作者:張翼飛那是來自於遠古最神聖的崇拜,那是想像於自然最崇高的主宰。龍之神影,無處不在!上可飛騰於九天雲宵,下可遁地於蒼茫四海。龍之威力,勢不可擋!既可懲戒於罪惡天神,亦可鎮煞於妖魔鬼怪。它在天為雷,化地為雨。
  • 一些學者開始質疑龍圖騰說,並出現一些否定性觀點
    動物與人類在許多地方與人相似,又有許多人類沒有的優勢,如鳥能在空中飛,魚能在水中遊,爬蟲會蛻皮,又避居於地下……這一切,都正是初民們把動物放在圖騰對象第一位的原因。 比如龍 對龍的崇拜在中國歷史上是一種綿延了數千年的特殊現象。
  • 民族文化:中國人為何被稱為「龍的傳人」?從神話、圖騰、皇權看
    一、圖騰的影響  中國人被稱為「龍的傳人」與中國的圖騰文化是密不可分的。相傳在上古時期,黃帝統一中原之前,一直是以「熊」作為自己部落的圖騰的,在戰勝蚩尤、統一中原之後,為了安撫歸順的部落,便使用了新的圖騰,即「龍」圖騰來作為自己部落的標識。「龍」圖騰是吸收其他圖騰的特點而組合形成的, 「龍」圖騰的形成充分體現了部落間相互融合的歷史趨勢。
  • 精誠合作 共贏未來 2020龍圖騰年會盛典圓滿舉辦
    1月11日,合肥智慧龍圖騰智慧財產權股份有限公司年會於合肥恆悅國際外商俱樂部酒店如約上演。此次年會以「精誠合作,共贏未來」為主題,400多名來自全國各地龍圖騰公司員工及合作夥伴歡聚一堂。年會上有對2019年公司發展成績的總結;也對2020年公司總體進行規劃;有領導和員工的互動;也有對優秀合作夥伴的致敬;有精彩紛呈的歌舞節目;也有應接不暇的福利獎品!
  • 圖騰、巫術、禮儀,代表男性的鳳凰,為何成了龍的「附屬品」?
    一、 遠古圖騰和巫術禮儀中國對圖騰的崇拜要上溯到舊石器時代,那時的人們還不懂大自然的奧秘,於是將其看作為神靈的旨意,所謂龍、鳳,都是當時的「人心營構之相」。俗話說「龍鳳呈祥」,提起鳳凰總是與龍相對。最為中華民族象徵的龍,最初是由蛇加上各種動物而形成的,這代表著以蛇圖騰為主古代華夏部落不斷戰勝融合其它部落,並將它們的圖騰不斷融合到自身而形成所謂的龍。同時,鳳鳥也變成了中國另一個圖騰符號,成為東方集團頂禮膜拜的對象。
  • 龍騰中國,古代玉龍中蘊藏的龍圖騰崇拜
    龍的觀念興起於原始社會圖騰崇拜時期。自古以來,水便是農耕社會不可或缺的因素,古人認為龍有興雲布雨的功能,華夏文明崇龍敬龍的文化由此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