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藝術家做的衣服披風,神還原文藝復興油畫,原材料是塑料垃圾

2020-08-22 易生說

白色汙染一直是一個讓人頭疼的問題,但我們的日常生活又離不開塑料包裝,有藝術家發揮創意,做過各種各樣的創意,但大抵都沒啥稀奇的,或者說顏值還是不夠高。


不過荷蘭藝術家蘇珊娜·瓊曼斯用塑料製品的創作卻讓人顛覆了上面的想法。她用塑料垃圾製作成各種各樣的衣服、帽子、披風等,一點都沒有違和感,反而有種文藝復興時期的美感,有的甚至讓人忘記了這是塑料垃圾做的。

要做到這點,不僅僅要精通服裝設計,更要古典藝術,還要精通攝影,把模特最美的時刻給展示出來。


恰好,蘇珊娜從小就很喜歡做手工,她喜歡用各種材料來裝扮娃娃屋。長大以後,她成為一名藝術家,不僅是服裝設計師,還是攝影師。

偶爾的一次機會,她用塑料垃圾做成衣服、機上紗巾、花邊,效果很驚喜,從此她就走上了這條探索的不歸路。

衣服系列

蘇珊娜讓模特穿上不同的塑料服裝,並拍下最美的造型,在她的作品中,色調、構圖都會讓人想起文藝復興時期的油畫,散發出古典美。


帽子披風系列

當時貴族的衣服大部分是天鵝絨、織錦緞、絲綢、蕾絲為主,給人感覺很華麗、高貴,而蘇珊娜的作品也能給人一種高雅的氣質感。

尤其是用聚苯乙烯珠做出了珍珠般的感覺,真是神來之筆。

義大利式時期的服飾特點,就是內衣部分從外衣縫隙處露出,與表面華美的織錦布料形成對比,這樣可以襯託出布料的美麗。蘇珊娜恰到好處的反應了這點。

致敬大師

這個小女孩,是不是似曾相識呢?


這就是委拉斯開茲《宮娥》裡的小公主的神還原,動作,神態,髮型幾乎一模一樣,尤其是氣質絲毫沒差半分。


這個綠色衣服的女子,是不是很眼熟?


這是「油畫之父」揚·凡·艾克的《阿爾諾芬尼夫婦像》裡的她,沒有想到塑料也能做出驚豔的感覺!

蘇珊娜的作品,會讓人發現原來塑料也可以如此巧妙運用,真是不得不佩服她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她說:人們把塑料當垃圾,但垃圾卻是我的材料,變廢為美。在這種戲劇化的衝突碰撞中,引發人們對於垃圾回收的思考。


不管是垃圾,還是藝術品,我們都是時候好好重視白色汙染的問題了,這是每個人的責任,從每一天做起。

相關焦點

  • 荷蘭藝術家把廢棄塑料做成衣服,卻讓模特美成了文藝復興的油畫!
    隨著網購的盛行,幾乎每個人都開始通過網際網路進行購物,雖然這給人帶來了大大的便捷,但是同時卻讓塑料包裝垃圾與日增多,給地球環境帶來了極大的危害。有數據統計,全球每年製造超過3億噸塑料垃圾,而一根塑料吸管的降解竟然需要500年。白色汙染成為了一個令全球人頭疼的問題,然而在腦洞大開的藝術家手中,人們隨手丟棄的塑料垃圾搖身一變竟然成為了製作衣服的材料。
  • 她把垃圾作為元素,讓模特美成了文藝復興時期的油畫!
    對於塑料垃圾造成的汙染,有許多藝術家嘗試用自己的作品來呼籲大家重視起來。 藝術家眼中的塑料垃圾 藝術家Barry Rosenthal用集合藝術的形式,向我們展示了海洋汙染的程度。
  • 荷蘭藝術家創作的超寫實的油畫
    荷蘭藝術家Marissa Oosterlee以逼真的繪畫技巧而聞名,她能夠用畫筆完美繪製高精度的人物。她繪畫對象大多選擇置於棘手的環境中(如閃閃發光的水)來展示自己的能力。在她的系列《洗去我的悲傷》中,她將具象的繪畫與對海洋的熱愛相結合,描繪了半淹沒在清澈水池中的女性。
  • 文藝復興油畫中出現恐龍,曾發現「智慧型手機」,是時空的錯亂嗎?
    文藝復興油畫中出現恐龍,曾經還發現「智慧型手機」,是時空的錯亂嗎?現在我們所了解到的恐龍,都是科學家根據在地球上所發現的恐龍化石,用高科技技術3D還原出來的,因為真正的恐龍長什麼樣子,沒有人見到過,這只不過是一個大致形象而已,一個行走在地球歷史中的龐然大物,想要通過一副不完整的骨骼,還原從來沒有見到過的生物,簡直是難上加難。
  • 這些塑料文藝復興禮服,還真的挺好看!
    而以上,把文藝復興當史料的弄潮兒,使用的道具都是高端針線及布料,售賣價格也非平庸之人所能承擔。今天的主角,找了新玩法。她的道具是包裝紙、塑膠袋、泡泡袋等一系列可循環利用塑料。以上作品,出自藝術家Suzanne Jongmans之手。來自埃及的Jongmans,除了擁有雕塑家、服裝設計師頭銜外,她還是一名時尚攝影師。
  • 文藝復興美術——尼德蘭(由光國繪畫課堂整理)
    它在當時包括了現在的荷蘭、比利時、盧森堡以及法國的東北部。在文藝復興時期的歐洲,除了義大利在文化藝術諸方面成為先導者以外,在歐洲阿爾卑斯山以北的各個國家和地區,以城市為中心也逐漸出現了新文化新藝術的曙光。就繪畫藝術而言,當時的尼德蘭和德國已成了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繪畫的又一個繁盛之地。
  • 日本藝術家花費11天,在沙灘上雕刻出2個籃球場面積的巨型「報紙」
    這件作品由日本沙雕藝術家保坂俊彥(Toshihiko Hosaka)帶領千葉縣居民和學生共同完成,總共耗時11天。他們首先使用線條框定報紙的尺寸以及行間距,然後利用這樣的方形木框給每個字定位,再由手工匠人一筆一划將日文本雕刻出來。
  • 【藝術課堂】文藝復興繪畫的奠基人 :馬薩喬
    二、開創現實主義藝術馬薩喬早期作品受到喬託的影響,強調寫實,人物刻畫具有很強的的雕塑感,例如他為聖焦韋納萊教堂創作的祭壇畫《聖母子與諸聖徒》,聖母已經失去了神的光環,樸實得像個農婦,耶穌的天真情態也與普通嬰兒一般。他的壁畫已經擺脫了當時流行的宗教畫風的束縛。
  • 歐洲著名的油畫顏料
    選用天然可再生的原材料,例如植物油和添加劑,天然的高質量的植物油混合物有很好的粘附性和色粉的吸收性,並且不易發黃。高濃度的諾瑪顏料選用這些傳統和現代的色粉,保證顏色的亮麗特色。曾經為塞尚提供顏料的公司法國申內利爾牌藝術家進口油畫顏料
  • 烏克蘭藝術家Александр. Боротов風景油畫欣賞
    亞歷山大.波洛託夫屬於哪一類風景油畫?HI,你好!我是聞是書畫。 現在就來關注我,不要錯過每天的任何更新!亞歷山大.波洛託夫Александр.Боротов按創作方法類別為:寫實風景油畫、印象風景油畫、抽象風景油畫、山水風景油畫。按時間分為:古典風景油畫/當代油畫、現代風景油畫。按地區分為:,歐美風景油畫,俄羅斯風景油畫,荷蘭風景油畫,地中海風景油畫等。
  • 歐洲油畫顏料與媒介(一)
    當時的油畫顏料來源大地的植物和礦物。虎泊顏料是由植物、花卉和漿果等有機材料製成的顏色,價格相對便宜且易於獲取。金屬和礦物質顏料更昂貴。鉛用於製造白色和紅色,錫或雌黃用於製造黃色,青金石用於製造藍色,孔雀石用於製造綠色。
  • 義大利藝術家人體油畫中的女郎,性感而神秘
    義大利藝術家人體油畫中的女郎,性感而神秘!女人的人體妖嬈而性感,一直以來都是諸多藝術家重要的創作素材之一,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位善於人體油畫的義大利籍藝術家魯諾迪·馬尤。義大利藝術家魯諾迪·馬尤於1944年出生於北非從小他就喜歡人體油畫,他的油畫作品也反映了他對文藝復興時期藝術的熱愛他油畫中的女性人物往往置身於夢幻而神秘的場景之中畫中少女面容姣好、身材性感魯諾迪·馬尤是當今義大利最善於畫女性人體的畫家之一
  • 藝賞:他徵服荷蘭皇室,修復的油畫價值上億,如今卻在中國農村修門板?
    早期人們對修複方法和修復材料的認識有限,一直到20世紀初,很多博物館仍然使用水和肥皂來擦洗油畫,將油畫浸入亞麻油中,或用黃油、豬油、工業用機油、啤酒、凡士林等作為調料塗抹畫面,以圖恢復失去的色彩。前輩修復工作者幾百年來不斷的努力,很多早期的油畫名作才能流傳至今。文藝復興時期油畫大師達文西的名作《蒙娜麗莎》,已被修復了70多次。也許你很難想像,藝術品和人一樣會生病。
  • 文藝復興時期油畫中出現恐龍!毫無PS痕跡!
    《The Suicide of Saul》(索爾的自殺)是一幅荷蘭文藝復興時期著名畫家彼得·布魯格的作品,繪於1562年,主題為索爾被非利士人擊敗後自殺的場景,現收藏於維也納藝術史博物館!恐龍這種早已滅絕的動物,怎麼會出現在油畫中?可能很多朋友用的都是電腦看的,不太方便放大縮小,筆者將畫面放大如下:很明顯這是一種和恐龍形態非常相似的動物,當然我們也非常清楚,中世紀那會既沒有電視,也沒有電腦,更沒有PS技術,藝術家們對於這種寫實類場景的創作,大都基於現實環境題材!
  • 藝術家居然跟垃圾「槓」上了,帶你見證一場「垃圾」的新姿態
    外賣盒、快遞箱、奶茶杯、飲料瓶、塑膠袋、瓜果蔬菜、零食包裝、廢棄紙屑、過時衣服.據中國城市垃圾數據統計:我們每人每天產生生活垃圾1.2kg,這一點都不誇張,過度的消費造成大量垃圾的產生,我們所忽視的正需要重新去審視和思考。
  • 美人如畫——俄羅斯最美女藝術家的人體油畫欣賞
    美人如畫——俄羅斯最美女藝術家的人體油畫欣賞!世界女藝術家有很多,畫得好的女藝術家也有很多,但是象她這樣顏值與才華都如此讓人驚豔的卻實在不多。俄羅斯現實主義畫家維多利亞·諾瓦克(Victoria Novak)畢業於藝術學院。多年來,她在自己的家鄉享有成功的職業生涯。
  • 文藝復興時期存在過恐龍?科學家在一幅油畫中,發現了端倪!
    文藝復興時期存在過恐龍?科學家在一幅油畫中,發現了端倪!這些年我們對恐龍的了解,大多源自於發現的恐龍化石,用高科技還原它的真實模樣。很多人都看過侏羅紀公園這部電影,訴說恐龍與人類的交集,很顯然這是編撰出的一大電影,並不是真實發生過的,不過曾經有人在一幅油畫中,疑似發現恐龍的身影,這是怎麼一回事呢?恐龍可能在地球上統治了1.6億年,比人類的歷史更加悠久。文藝復興時期存在過恐龍?科學家在一幅油畫中,發現了端倪!
  • 世上第一幅真正油畫畫了18年!人體亮了
    揚·凡·艾克1385年出生於荷蘭馬塞克城文藝復興時期的偉大畫家是尼德蘭文藝復興的奠基者他們對顏料做了改進直接和松脂、亞麻油調和運用使得油畫可以多次敷色用筆自如,易於塗改色彩更加豐富,富有層次感在新顏料的基礎上凡·艾克兄弟創作出了
  • 解析文藝復興時期繪畫的意義,長知識了!
    蒙特費羅公爵是文藝復興時期義大利最成功的僱傭軍領袖之一,在15世紀中期他是烏爾比諾實際上的統治者。他不僅有著無可挑剔的軍事技能,也是一位人文主義者,他曾經將一批來自歐洲各地的藝術家召集到烏爾比諾的宮廷中,他贊助過很多知識分子和藝術家,包括年輕的拉斐爾。正如佛羅倫斯的美第奇家族一樣,蒙特費羅也是義大利文藝復興史上裡程碑式的人物,他的綽號是"義大利之光"。
  • 色層是油畫藝術的重要審美語言之一,是油畫藝術的重要美學品性!
    關鍵詞:油畫藝術;色層審美;發展變化色層是油畫藝術的重要審美語言,也是油畫藝術不可或缺的表現特質,它是油畫家們通過使用各種不同的繪畫材料進行搭配暈塗所產生的油畫中的獨特的厚薄、殘神、明暗、透視感的形態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