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但那只是一碗雞湯而已,這個時代,選擇永遠比努力更重要,所謂女怕嫁錯郎,男怕入錯行,沒有選對行業,沒有選好工作崗位,你的收入乃至整個人生都會受到很大影響。
職業選擇對於年輕人來說的確很重要,如果選錯了行業也容易出現職場倦怠、前途不明、沒有出頭之日等問題。但是,絕大多數「選錯行」並不是「職業」本身的問題,而是出在「人」的問題上。
因此,在點豹小編的這個問題上,如果把目光單純放在「哪些職業不能選」上,那就是捨本逐末的行為了。
很多「沒前途」歸根結底是「不合適」
首先,我不否認的確有一些職業真的不適合絕大多數年輕人去選擇。比如小區的看門大爺、比如收自行車停車費的大姐……
不過,這些工作真的會有年輕人去選麼?顯然不會……
所以,如果單純去說「哪些職業年輕人不該幹」,這個問題本身回答的價值就不高。畢竟那些明擺著不適合年輕人去做的工作,年輕人也不會真的去幹。
但是,另一些工作就非常值得好好討論一下了,例如,很多沒有「技術含量」的工作。
這樣的工作其實有很多,類似「送餐小哥」、「快遞員」、「保安」什麼的,這些工作看起來都沒啥技術含量,似乎也不太有前途,但是真的就不適合「年輕人」選擇嗎?
在我看並不盡然。這類工作雖然看起來沒啥「前途」,但是本身他們有兩個很重要的「優勢」。
首先,門檻足夠低,任何人都能從事。
其次,這些工作能夠讓個人的勞動付出獲得相對合理的收入回報。
而這兩個優勢,對於很多人來說就已經足夠了。
設想一下,一個一流大學畢業的應屆生,如果跑去選擇「外賣」、「保安」什麼的當然會讓人覺得很不可思議。
但是,一個沒學歷、沒技能、沒背景的三無青年來說,這些「沒前途」的工作不正是最適合他們在城市裡立足的第一份「好工作」嗎?
不同的背景、對工作會有不同維度的考量。就像例子中,前者當然要考慮「發展」,考慮「前途」。而後者首先要思考的是「生存」。
所以,對於絕大多數工作來說,如果單純去談哪些工作不適合年輕人,這並沒有統一的標準與答案。關鍵點在於,年輕人是否知道自己最需要的是什麼,而當下這份工作是否能夠滿足你的需求。
工作的好與壞並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當下是否「合適」。
這種合適,即是考慮工作能不能滿足你的需求,也是考慮你是否能夠滿足工作的門檻。
在可選範圍內,選擇對你核心需求提升最大的那份工作,就是屬於你最好的選擇。就像人生可能從事許多工作崗位,而每一個崗位都可能是你成功的起點。
對我們職場人來說,這個時代不像我們父母輩,一個崗位就一輩子幹到退休,你可能會經歷許多不同的崗位。
比如有些人大學學的是英語,畢業後從事的是外貿銷售,接著慢慢轉型做了業務管理,一步步往上走,最後成了企業高管。
這樣的職業發展通道,雖然崗位在變化,但卻實現了個人事業的成功。
如果要想像一個英語專業的年輕人,如何蛻變成一名企業高管,可能這個年輕人自己都無法預料。
但這些崗位的跨越,卻實實在在幫助他得到了很大的歷練。
就好比我現在做老闆的親戚,當年不從學徒做起,他可能就不了解工廠的一線操作流程,也沒有掌握實際的專業技術,將來哪怕借到錢,也沒有把握做這些業務。
所以,我們每個人不要小瞧自己當下這份看似不起眼的工作,只要你感興趣,真正投入去做,機會就會孕育在其中,最終讓你通往成功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