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浪財經
在本文中,Putnam投資公司(Putnam Investments)分析師Onsel Emre博士在考慮新冠病毒和金融市場波動之後,認為美聯儲(Fed)可能會使用各種工具放鬆貨幣政策,包括降息、調整超額準備金率和逆回購利率。如果降息,預計美聯儲將在2020年進行兩次降息,每次降低25個基點。
以下為《線索Clues》對原文的中譯版(摘錄):
美聯儲的另一輪降息是否會來臨?(原標題:Is Another Round of Fed Rate Cuts Looming? 來源:Putnam投資公司 / Onsel Emre)
· 今年1月,美聯儲調整了超額準備金率和逆回購利率。
· 低增長的環境使世界經濟面對冠狀病毒和其他衝擊時變得更脆弱。
· 如果關於增長的恐慌沒有減弱,美聯儲可能在2020年將聯邦基金利率降低50個基點。
今年1月,美聯儲將基準聯邦基金利率維持在1.50%至1.75%的範圍內,但調整了另外兩個重要利率。央行將超額準備金率(IOER)和隔夜逆回購利率(reverse repo rate, RRR)分別提高了5個基點。儘管美聯儲主席鮑威爾(Jerome Powell)稱這是一次技術性調整,但政策制定者實際上將有效政策利率(聯邦基金利率)收緊了5個基點。然而,隨著決策者警告冠狀病毒可能會損害全球經濟,在金融市場間歇性波動的情況下,這種立場可能會改變。
貨幣市場幹預
在全球金融危機之後,美聯儲啟動了資產購買計劃,增加了準備金的供應。與此同時,監管的變動和更具風險厭惡情緒的銀行管理都提高了現金儲備的需求。而美聯儲設定的超額準備金率使存放在央行的準備金餘額更具吸引力。結果,現金儲備和為此支付的利息(超額準備金率)成為決定有效聯邦基金利率(EFFR)的主要政策工具。在貨幣市場具有充足流動性的每一天,超額準備金率(IOER)都是聯邦基金利率的上限,而逆回購利率(RRR)是其下限。
美聯儲的政策工具和聯邦基金利率(%)
收益率曲線倒掛問題
美聯儲小幅收緊貨幣市場的一個副作用是美國國債收益率曲線的變化。在美聯儲因冠狀病毒引發的恐慌而採取行動之後,美國國債收益率曲線出現了自2019年10月以來的首次短暫倒掛。由於投資者大多是風險厭惡者,3個月期美國國債收益率在1月底升至基準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之上。
收益率曲線的正常形狀對於金融系統的平穩運行很重要。投資者尋求的是期限溢價——他們期望通過承擔較長期高評級主權債券的額外風險,獲得額外的收益。如果主權債券收益率曲線倒掛,將資金投資於短期政府債券可能比投資於較長期政府債券更安全。此外,更高風險的證券必須通過提供更高的預期收益率來彌補負的期限溢價。最終,收益率曲線倒掛會引發拋售,直到資產價格足夠低(或預期回報率足夠高),投資者才會購買高風險證券。收益率曲線倒掛也可能導致槓桿投資者、消費者以及企業非自願去槓桿。
新型冠狀病毒的影響和經濟增長放緩
貨幣政策是通過金融市場影響實體經濟的。全球經濟增長放緩、金融市場動蕩加劇以及收益率曲線倒掛可能促使政策制定者再次削減借貸成本。在低增長環境中,經濟在面臨衝擊時變得更脆弱。即使新型冠狀病毒帶來的疫情逐漸消退,另一個意外也可能會衝擊全球經濟和金融市場。先發制人的央行最終會對持續的金融波動做出反應。
儘管降息迫在眉睫,但美聯儲可能發現自己左右為難
儘管降息迫在眉睫,但美聯儲可能發現自己左右為難,美國經濟數據已經顯示出穩定的跡象。自美聯儲2019年降息以來,住房和其他對利率敏感的經濟領域已經有所好轉。製造業活動也趨於平穩。使製造業相對疲弱的因素(例如波音737 MAX的生產中斷和新型冠狀病毒所導致的破壞),從本質來說並不容易持續下去。
降息的理由
央行通常不會對短期變動做出反應。另一方面,持續的金融市場壓力總能在經濟活動中找到自己的出路。有遠見的央行會採取行動,以防止市場波動損害經濟增長。由於目前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中的許多成員面對降息猶豫不決,美聯儲和金融市場之間可能會出現一場拉鋸戰,直到就可持續的新政策利率達成共識。
美聯儲可能會使用各種工具放鬆貨幣政策。政策制定者可以降低目標政策利率(target policy rates)。他們可以採取一系列組合措施,包括降息、調整超額準備金率(IOER)和逆回購利率(RRR),以及購買美國國債。以傳統的降息措施為標準,我們預計美聯儲將在2020年進行兩次降息,每次降低25個基點。
(編者註:文本於2020年2月26日發布於Putnam投資官網)
(線索Clues/ 魯晗奕 實習編輯:樊文佳 編譯:林琰堯)
編輯精選: 睿亞資產:排除幹擾,關注疫情爆發前的潛在趨勢 紐文投資:新冠病毒對經濟、市場和投資組合的影響 富達:新冠疫情拖累股市 逢低買入亞洲及新興 BMO環球資管:預計美聯儲年中調整通脹政策框架 大摩資管固收:央行將普遍保持現狀 逢低買入不明智 北方信託:解讀通貨膨脹 繼續低利率或有危險後果 保德信PGIM:CIO如何求解最優股票經理人數 羅素投資:構建對衝方案需考慮七個問題 摩根資管:過濾市場噪音,作出最佳選擇 高盛資管:新時代投資策略 「一鳥在手勝過多鳥在林」 景順投資:形勢正開始好轉 中國股票特別有吸引力 金句頻出 「新債王」岡拉克暢談2020市場 保德信PGIM:明年衰退概率低 多注意微觀問題 Harris Associates:美國以外股票很有吸引力 百達資管:新興市場公司盈利能力被嚴重低估(圖) 威靈頓:價值股缺乏「均值回歸」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