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投資展望看新一年經濟和市場變化

2020-12-21 新浪財經

來源:安邦諮詢

國際投行高盛日前發布了對新一年的金融市場投資的展望報告。對於主要市場的趨勢,高盛都給出了預期。對於債券市場,高盛認為美國名義利率和實際利率的收益率曲線將趨陡。對於股市,高盛表示,對於大部分全球主要股市而言,目前估值都處於歷史高位,但中國A股估值相對於自身歷史估值、以及全球其他股市估值而言,仍顯得合理。對於原油市場,高盛將2021年布蘭特原油均價預測從此前的每桶59.4美元下調至55美元,將美國原油均價預測從此前的每桶55.9美元下調至52.8美元。但高盛補充稱,「冬季減速帶」只會將油價回到每桶65美元水平的時間從2021年秋季推遲到2022年初。

安邦諮詢(ANBOUND)的研究人員認為,高盛對於全球主要投資領域的展望,主要是基於對於美國經濟環境和政策環境的判斷。其基本的邏輯是新冠疫情在明年仍會持續影響全球經濟和投資領域;同時,在美國的財政刺激規模受到限制的情況下,美聯儲仍然會繼續推動寬鬆的貨幣政策。這些趨勢都會對2021年的全球金融市場帶來新的變化。

在新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會持續蔓延,那麼在全球央行和政府加大刺激力度的貨幣和財政寬鬆政策影響仍會持續。即使目前新冠病毒疫苗的研發取得了很大的進展,可能在年底或明年年初有定型的疫苗問世,但從研發到生產仍需要時間,從量產到大規模的接種則還會有很大問題需要解決,整體能夠克服疫情恐怕需要到明年下半年,甚至年底才能實現。這意味著2021年大部分時間,全球仍會處於疫情的影響之下。這也意味著經濟活動仍會受到限制,將處於溫和復甦的過程之中,很多人期待的經濟「V」型復甦的可能性越來越小了。

同時,在各國政府和央行而言,大規模的刺激措施面臨「彈藥」即將耗盡的危險。美國新一輪財政刺激遲遲難以落地,可能出現政策的「空窗期」,不僅影響經濟的恢復,也會對已經被流動性推高的資本市場帶來掣肘。第四季度以來,歐美股市都出現了徘徊的局面,正反映出在政策支持減弱的情況下,市場已經缺乏繼續向上的動力。而且,如高盛所言,美國大選的結果意味著,未來這一新方案的規模會大大縮水。其他機構也有類似的判斷,施洛德經濟師Irene Lauro就表示,在美國大選沒有出現「藍潮」的情況下,預料未來在財政方面推出刺激方案的規模與力度將會驟降。由於權力移交將歷時數月,新的刺激方案似乎在明年第一季度完結之前都不會實行。對於持續受疫情影響的家庭來說,他們的財政缺口將因此延續,而來自家庭的需求亦將因此降低。對於企業來說,這或會讓他們擱置重新招聘的計劃,甚至增加削減職位的可能性。正是基於這種判斷,高盛對於歐美股市未來繼續升高並不樂觀,反而傾向於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市場尋求更多的投資機會。

其實,高盛對於各投資主體的展望,主要還是基於對於未來通脹和利率變化的預期。對股市和原油市場價格的判斷都是如此。華爾街許多人在過去幾個月裡都持有收益率曲線變陡峭的預測。美聯儲引入的平均通脹預期的新模式,將容忍長期通脹水平的升高。

高盛對未來一年通脹速度的預測將使剔除通脹影響的實際收益率之間的差距也在擴大,而短期的負收益率情況變得更加突出。高盛預計,到明年年底,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將從目前的約0.96%升至1.3%。與此同時,他們預計兩年期國債收益率將從目前的0.18%小幅升至0.25%。這意味著央行預計2-10年期公債收益率曲線將變陡約30個基點,目前約為78個基點。高盛認為,自3月底以來,10年期實際收益率一直低於零,9月2日觸及-1.12%的歷史低點,目前為-0.8%。實際利率的波動主要是由通脹預期的變化所推動的。五年期實際利率為-1.2%。高盛預測未來5年實際利率將平均在-2.1%左右,因此5年期實際收益率將進一步大幅下降。與此同時,他們預計,未來一年,長期實際利率的負利率將有所下降。

從高盛對美國債券市場的展望來看,未來美聯儲仍會堅持寬鬆的政策,在零利率的情況下,會傾向於QE和收益率曲線控制的方式,加大購買美國國債並影響市場利率。當然,收益率曲線控制可以部分代替量化寬鬆,穩定市場利率的同時又減輕了美聯儲大幅擴表的負擔;當然這也會推升美股的估值,有利於股市的穩定;同時也會引導長期利率向下,有利於企業融資從而刺激經濟恢復。目前來看,日本、澳大利亞都已經採取類似的政策,未來可能成為大部分央行的選擇。但這一政策的問題是會帶來長期通脹的大幅上升。雖然目前經濟低迷下,暫時沒有通脹的壓力,但未來,非常規政策能否及時退出將是影響長期經濟增長的關鍵。一旦錯過時機,全球將面臨一個新的「滯漲」時期。當然,這將是未來三年以後的問題,眼下最需要解決的還是如何推動經濟和市場從疫情的陰影下得以恢復。

最終分析結論(Final Analysis Conclusion):

國際投行對於股市、債市和原油市場的展望,是基於疫情消褪、經濟恢復和未來通脹變化的預期之上形成的。從這些變化來看,在新的一年,疫情仍會持續影響經濟和金融市場。在財政政策「彈藥」不足的情況下,美聯儲等各國央行採取收益率控制等非常規貨幣政策的可能性越來越大,但能否推動通脹和經濟恢復仍具有不確定性,而長期通脹上升的風險將是未來需要承受的代價。

相關焦點

  • 天風證券:從交易預期到回到現實 2021年中國宏觀經濟和投資展望
    來源:金融界網站原標題:從交易預期到回到現實:2021年中國宏觀經濟和投資展望(天風宏觀宋雪濤)一、2021年宏觀展望人類歷史就是一部和瘟疫抗爭、共存的歷史。瘟疫不僅改造了人類的基因組,也構成了人類社會演化的動力學機制之一。
  • 花旗私人銀行發布2020年中展望報告《投資新的經濟周期》
    這份每年發布兩次的報告指出,隨著新經濟和市場周期的開啟,客戶投資組合需要重大改變。和其他許多機構相比,預測經濟將以更快的速度反彈。儘管如此,報告強調這並不是普通的復甦,就好像COVID疫情對經濟造成的衝擊並不是普通的經濟衰退。各個國家經濟增長的巨大差異或許是由於國家刺激措施的重大差異所致。某些更加依賴於貿易和旅遊業的國家也可能會反彈得較為緩慢。
  • 貪婪與恐懼:澳大利亞股市一年回顧與展望
    安保資本投資組合經理德莫特·瑞安表示,2019~2020財年是恐懼與貪婪的一年,上半財年估值大幅上升,新冠疫情爆發後,市場陷入恐慌。目前,大盤處於休整狀態。2019~2020財年澳大利亞股市最大的特點是史無前例的新冠疫情擾動了市場,並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板塊強弱。
  • 講座預告丨後疫情時期的中國風險投資市場:風險、機遇與展望
    講座主題後疫情時期的中國風險投資市場:風險、機遇與展望主講嘉賓張鵬東 博士講座時間2020年12月26日(周六) 晚18:30-20:30講座地點管理學院國際會議廳M203嘉賓簡介
  • 循環時尚:中國新紡織經濟展望報告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社會責任辦公室、艾倫·麥克阿瑟基金會和蘭精集團在2020國際聯年會期間共同發布了《循環時尚:中國新紡織經濟展望》報告。作為全球時尚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紡織服裝行業循環轉型是全球循環時尚未來的關鍵,並將深刻影響其進程。
  • 花旗私人銀行發布2021年展望:新經濟周期:投資新冠疫情後的世界
    紐約--(美國商業資訊)--花旗私人銀行(Citi Private Bank)已發布《2021年展望:新經濟周期:投資新冠疫情後的世界》。本刊物每年出版兩次,提供對未來一年全球經濟和金融市場的深入洞察,並強調客戶投資組合多年來「不可阻擋的趨勢」。本期概述了為何目前對投資者而言是不尋常的時刻。
  • 證券研究院|2020年全球經濟展望:至暗時刻後的曙光
    此外,IMF還將2020年的經濟增速調降0.2個百分點至3.4%,並將其高於2019年增速的主要動力歸因為以印度和大宗商品出口國為代表的新興市場重新復甦,其中阿根廷、伊朗、利比亞、蘇丹、土耳其、委內瑞拉等在近兩年遭遇經濟高壓的六國將從2018、2019兩年分別拖累全球經濟增速邊際變化0.24、0.12個百分點轉為貢獻0.2個百分點。
  • 「後疫情時代」的共振復甦——2021年中國經濟展望
    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回升至8%左右 2021年是「雙循環」格局構建的關鍵一年,也是「十四五」的開局之年,投資見效快於消費,且能發揮引導產業結構轉型的關鍵作用。2021年,隨著後疫情時代到來,全球需求逐步復甦,製造業盈利空間將進一步恢復,疊加2020年暫緩的投資需求釋放以及低基數效應,2021年製造業投資將前高后穩。從結構看,新冠疫情開啟數字互聯發展新趨勢,全球產業鏈重塑也對我國佔領製造業科技高地,補強「卡脖子」技術短板提出更高要求,智能化數位化高端製造業投資將成為製造業「補短板」的主力。預計2021年全年製造業投資將同比增長10%左右。
  • 「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及投資展望投資策略報告會舉行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記者 包拓業 報導) 12月4日下午,青海省工商聯與興業銀行私人銀行部共同舉辦的十四五規劃下「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及投資展望投資策略報告會在西寧舉行。魯政委全方位、多維度分析了國際、國內經濟形式,傳達出對中國經濟復甦,基本面持續向好的十足信心。隨後,魯政委從政策層面分析了國家的總體部署,提出了持久戰和雙循環並重的觀點。並就當前金融市場,從擇時到配置,就客戶關心的投資策略等熱點問題,結合興業銀行產品和服務進行了形象生動的講解。
  • 2020年世界經濟形勢與展望報告——中文版
    聯合國首席經濟學家兼主管經濟發展的助理秘書長埃利奧特·哈裡斯強調:「政策制定者不應只關注促進GDP增長,還應致力於增強社會各方面的福祉。因此,我們必須優先投資可持續發展項目,促進教育、發展可再生能源和建造具有抵禦災害能力的基礎設施。」
  • 2021中國鋼鐵市場展望暨「我的鋼鐵」年會在滬召開
    2020年12月19日-20日,2021中國鋼鐵市場展望暨「我的鋼鐵」年會於上海跨國採購會展中心順利召開。據了解,本屆大會吸引了來自黑色產業鏈、家電、汽車、機械、建築、金融等行業客戶,共同探尋行業和市場的新未來。本次大會是由冶金工業經濟發展研究中心和上海鋼聯電子商務股份有限公司(我的鋼鐵網)共同主辦。
  • 渣打銀行展望下半年全球市場:依然看好股票、信用債和多資產收益策略
    來源:金融界網站2020年7月22日,渣打銀行財富管理部發布了2020年下半年《全球市場展望》。報告指出,隨著大多數經濟體逐漸解除了封鎖措施,全球經濟呈現出復甦的跡象。展望下半年,渣打依然看好股票、信用債和多資產收益策略。
  • 中巖投資張挺出席"宏觀經濟論壇暨創新峰會」:疫情凸顯新經濟活力
    張挺:新冠疫情進一步凸顯新經濟活力 2020年是重要而關鍵的一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收官之年,也是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這一年裡,中國在全球新冠疫情衝擊下率先復甦,在內外轉型壓力中重塑全球產業鏈,並高瞻遠矚的提出了「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嶄新命題。
  • 摩根史坦利2021年投資策略展望:全球盈利將大幅增長 遵循早期周期...
    來源:金融界網站作者: 摩根史坦利 新冠疫情帶來的社會和經濟不確定性不會隨著2020年的結束而突然消退。然而,從投資角度看,2021年可能迎來可喜的轉變,那就是回歸常態。如今,我們已經過渡到早期周期環境,這意味著利潤將強勁增長。儘管市場最近有所反彈,但這尚未反映在市場價格中。
  • ...人、投資總監解環宇發表主題演講一: 量化投資2020回顧與2021展望
    論壇以「新機遇·新動力·新格局」為主題,特邀銀行理財子公司、信託及私募基金行業精英開展主題演講和圓桌對話,重量級嘉賓匯聚,共謀資本市場動態及資管行業發展。   上海明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合伙人、投資總監解環宇在論壇上發表主題演講《量化投資2020回顧與2021展望》,以下為演講速記:
  • 投資的道與術|進化論資產2020年投資展望
    從成績上看我們也是比較滿意的,近兩年時間我們榮獲了三個金牛獎,是去年主動和量化策略同時獲得金牛獎的私募公司,這可能也是私募金牛獎10年歷史上的第一次。今天來到這裡和大家交流,我不想單純的說主動或者量化策略,我想通過我的提煉,和大家分享一下基於主動投資或量化投資策略之上的一些思考,希望能為大家帶來一些新意,也歡迎大家與我交流。第一部分:投資的道與術。
  • 世誠投資展望2021:強者愈強!四大風險四大利好 投資聚焦四大主題
    世誠投資判斷部分巨頭將面臨盈利和估值的「雙殺」——目前自高點回落20%的股價顯然還沒有完全反映監管環境的變化及帶來的後果。不過著眼長遠,我們相信金融科技企業在合法依規運作之後仍將保持足夠的全球競爭力,並重新帶來投資機會。第三個不確定性來自於全球經濟復甦的波折。由於疫苗的快速推出,市場對於2021年全球經濟復甦給予了厚望。但是,不確定性依舊。
  • 連平:2021年宏觀經濟九大展望
    製造業投資有望接棒成為新的發力點,與之相關的「新基建」投資也將加碼;出口增長前快後穩,進口增長將明顯加快;經濟繼續復甦和構建內循環為主的新發展格局推動消費加快修復。 5.物價波動逐步回歸經濟基本面。CPI運行大概率回正後走穩,全年控制在3%以內,PPI則逐步上行。
  • 國泰君安年度策略展望:2021年上半年投資的三朵金花
    原標題:年度策略展望:2021年上半年投資的三朵金花 摘要 【國泰君安年度策略展望:2021年上半年投資的三朵金花】經濟動能增強疊加春季躁動預期,市場對經濟的增長預期進一步上修
  • 中國票據市場2020年回顧和2021年展望
    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也是我國現代化建設進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國際、國內經濟金融形勢較十三五時期發生了深刻變化。國內方面,2020年,中國經濟在全球新冠疫情中率先復甦,供給恢復快,建築施工和出口兩大板塊強勁復甦,總產出已回到疫情前的水平。而2021年,將是經濟復甦的下半場,內生動力如私人消費和製造業投資將成為主要引擎,推動經濟活動回到疫情前的增長軌跡,完全彌補疫情對於經濟增長的短期衝擊。出口增長是製造業投資的領先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