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旗私人銀行發布2021年展望:新經濟周期:投資新冠疫情後的世界

2020-12-26 新浪財經

來源:美國商業資訊中文版

花旗私人銀行預計,2021年標誌著新經濟周期的開始,新周期帶來的有利因素比投資者的預期更為強勁。目前是滿倉投資和充滿希望的時刻。

紐約--(美國商業資訊)--花旗私人銀行(Citi Private Bank)已發布《2021年展望:新經濟周期:投資新冠疫情後的世界》。本刊物每年出版兩次,提供對未來一年全球經濟和金融市場的深入洞察,並強調客戶投資組合多年來「不可阻擋的趨勢」。本期概述了為何目前對投資者而言是不尋常的時刻。就像每種證券的價格在疫情到來時都會發生變化一樣,新冠疫情結束標誌著新經濟周期的開始,將為投資者創造新的機會。

花旗私人銀行預計,2021年,全球經濟將受益於在面對一個多世紀以來最嚴重全球健康危機時表現出韌性的經濟體。2020年,世界有機會「考驗未來發展」,並在疫情消退之際為經濟增長讓路。2021年的有利因素被低估了:我們的金融體系很強大,政府保護個人和企業的行動一直很有效,技術創新持續加速,科研人員在創紀錄的時間內成功開發出了有效疫苗。

花旗私人銀行首席投資官David Bailin表示:「新經濟周期的投資機會將反映出許多新現實,這些現實是由技術對我們在疫情期間生活及我們共同價值觀的影響所形成的。強大的金融機構、較高的家庭儲蓄率以及企業和消費者日益增長的信心,支撐了我們對2021年的樂觀情緒。我們還看到,由於全球低利率將使經濟得以全面復甦,投資者的樂觀情緒有所增強。」

新冠疫情導致許多資產的估值偏離其長期平均水平。花旗私人銀行表示,進入2021年,這些估值扭曲將得到緩解。將會有很多受益者,包括金融、工業和房地產以及酒店、餐飲和航空業等「新冠疫情周期性」行業。

根據花旗私人銀行指出的其他一些因素,目前是投資者採取行動的特別重要時刻:經濟復甦將比以往的衰退更迅速和強勁,財政刺激規模前所未有,技術創新,以及與受負面影響最嚴重的企業部門相關證券的重新定價等。花旗私人銀行建議投資者不要持有過多現金並等待「更好的買入點」。相反,該行建議投資者在留夠未來五年所需現金後進行滿倉投資。

2020年發生的一切也證明了「不可阻擋的趨勢」的持久力,特別是在數位化、亞洲的崛起、世界的綠色化和長壽等方面。投資組合對這些趨勢的敞口佔整體股權的比例應會上升。我們還建議調整股票與債券比率,以反映全球市場的利率環境和眾多被低估機會。相比之下,固定收益投資組合應該只反映全球最佳收益機會。對於合格投資者,該行建議採用某些能從市場波動中創造收入的資本市場策略。

報告全文、摘要、短視頻以及其他資料可通過花旗私人銀行網站此處查閱。

關於花旗私人銀行:

花旗私人銀行致力於在全球範圍內為富有的個人和家族提供服務,並交付定製式的跨境私人銀行服務。這一特許經營業務的總客戶業務規模約為5000億美元,在50個城市為100多個國家的客戶服務。花旗私人銀行幫助客戶賺取和保有財富,為資產融資,更充分地利用資金來理財,保障資產價值,保護傳承,滿足家族和家族業務的需求。公司為客戶提供的產品和服務覆蓋資本市場、投資託管、資產組合管理、信託和財產規劃、投資理財、銀行和飛機融資、藝術諮詢和融資,以及體育融資等。

關於花旗集團:

花旗集團為一間世界級之銀行,服務全球超過160多個國家及地區約2億名客戶。花旗集團為消費者、企業、政府及機構提供一系列多元化之金融產品及服務,包括零售銀行及信貸、企業及投資銀行、證券經紀、金融交易服務及財富管理等。

相關焦點

  • 花旗私人銀行發布2020年中展望報告《投資新的經濟周期》
    來源:美國商業資訊中文版花旗私人銀行建議,在現如今前所未有的形勢下,客戶投資組合需要重大改變紐約--(美國商業資訊)--(Citi Private Bank)今天發布其年中展望報告《投資新的經濟周期》(
  • 花旗私人銀行:展望2020,金融科技勢不可擋
    要聞 花旗私人銀行:展望2020,金融科技勢不可擋 2020年1月6日 19:57:57 智通財經網本文來自 微信公眾號「數鏈評級ShulianRatings」,作者:花旗私人銀行。前言在2019年即將結束之際,花旗私人銀行相信,未來一年將比許多人預期的更加光明。
  • 投資者該如何迎接2021年?花旗、大摩、高盛這麼說
    新冠肺炎疫情、美國總統選舉、輝瑞疫苗……2020年的全球市場在紛擾的消息中起伏,從3、4月的暴跌到隨後脫離經濟基本面大幅反彈,令投資者一頭霧水、霧裡看花。在2020年僅剩下1個多月,即將邁入2021年之際,多家華爾街投行發布了2021年經濟展望報告,其中又給出了哪些投資建議?
  • 摩根史坦利2021年投資策略展望:全球盈利將大幅增長 遵循早期周期...
    來源:金融界網站作者: 摩根史坦利 新冠疫情帶來的社會和經濟不確定性不會隨著2020年的結束而突然消退。然而,從投資角度看,2021年可能迎來可喜的轉變,那就是回歸常態。如今,我們已經過渡到早期周期環境,這意味著利潤將強勁增長。儘管市場最近有所反彈,但這尚未反映在市場價格中。
  • 「後疫情時代」的共振復甦——2021年中國經濟展望
    疊加2020年的低基數效應,預計基建投資2020年全年有望增長8%左右。 製造業投資以結構調整補短板為核心,保持恢復性增長。2020年新冠疫情對我國製造業造成了較大影響,投資增速出現大幅度下滑,但隨著復工復產逐步推進與企業利潤回升,月度製造業投資已回復到歷史正常水平。
  • 疫情後修複式增長:2021年全球經濟展望
    2020年,全球新冠疫情大流行,截至目前累計確診人數逾5400萬,成為重塑全球政治、經濟、社會的重要歷史性變量,除中國之外的主要經濟體將全部同時陷入衰退。根據IMF的最新預測,2021年全球有望迎來低基數的衰退後復甦,經濟增速回升至5.2%,但相較2019年實際增長僅不到0.6%。
  • 招商宏觀2021年大類資產配置展望:周期品與周期股票即將王者歸來
    因此,三條紅線監管新政出臺後,房地產土地購置面積增速降幅由升轉降,9月增速下降至-2.9%。這會通過兩條傳導鏈條影響2021年房地產投資增速:  其一,土地購置面積是新開工面積的領先指標,目前新開工面積增速降幅仍處於收窄過程中,9月降幅收窄至-3.4%。
  • 「招商銀行|2021年展望③」中國經濟:守得雲開見月明
    回望過去,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為我國經濟從貿易摩擦和疫情衝擊中復甦起到了積極作用。展望2021年,在「十四五」的開局之年,政策將從跨周期的角度考慮,為中國經濟在未來五年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保駕護航。當前,貨幣政策正從應對疫情衝擊的偏寬鬆狀態向後疫情時代的穩健中性取向回歸,「穩貨幣」「穩信用」或將成為今年末和明年初的政策基調。
  • 2021年金價有望保持堅挺
    新華社芝加哥1月1日電題:2021年金價有望保持堅挺新華社記者徐靜黃金一直是投資者的避風港。新冠疫情席捲全球,世界經濟衰退,地緣政治不確定性加劇,美國債務走高引發市場對美元的擔憂,加之各經濟體普遍採取寬鬆貨幣政策,利率維持低位,更多投資者將目光投向黃金市場。
  • 連平:2021年宏觀經濟九大展望
    世界經濟可能於2021年下半年迎來整體性復甦。全球疫情可能在年中後步入拐點,美國經濟轉為中強度復甦將帶動世界經濟逐步回歸疫情爆發前水平,2021年世界經濟增長可能出現「先高后低」的數值。 2.全球經濟運行呈現多維度不同步。
  • 平安證券銀行行業2021年策略:後疫情時期的再平衡
    更需注意的是,隨著疫情的修復,讓利和盈利目標迎來再平衡,考慮到今年各家銀行均大幅提升了信貸成本以夯實撥備,關注21年信貸成本釋放所帶來的業績彈性,預計2021年上市銀行淨利潤增速將回升至6.3%(vs20年-4.9%)。把握後疫情時期銀行股的投資機會。
  • 後疫情時代變局與新局 廣發證券舉辦「前瞻2021」在線總量論壇
    近日,由廣發證券發展研究中心主辦的「後疫情時代變局與新局——前瞻2021總量論壇」,別開生面地以直播方式在雲端召開。此次論壇邀請到宏觀經濟、國際政治領域的重磅專家,與廣發證券總量團隊的首席分析師,一起分析後疫情時代變局的特點,展望中長期可以把握的確定性機會。
  • 上投摩根發布2021年投資展望:看好全球復甦共振下的中國機會
    對此,上投摩根率先發布2021年投資策略報告,其中指出,疫苗進展助力2021年全球經濟共振式復甦,基數效應推動中國經濟在一季度迎來高點,全年增速有望恢復至疫情前的水平,貨幣政策漸趨中性。A股企業盈利加速,順周期板塊配置價值上升,政策仍相對友好的一季度或是較好的做多窗口。利率債配置價值逐漸顯現但尚待利空出盡,違約事件衝擊下信用債仍需甄別,轉債估值較高配置價值不如正股。
  • ...金融展望報告》認為——中國經濟快速修復 銀行經營業績或迎「U...
    原標題:中行發布《2021年度經濟金融展望報告》認為——中國經濟快速修復 銀行經營業績或迎「U」型反彈   「2021年是中國實施」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政府將持續推動擴大內需
  • 新冠危機與次貸危機的資產定價區別明顯 給順周期投資帶來思考
    由於市場普遍預期我國經濟2021年的GDP增速將達到8%,因此投資市場當前都在談所謂的順周期投資問題,建議投資基建、地產、煤炭與銀行等所謂的順周期行業,如果這樣去分析投資問題,明年在投資回報上可能會出現一些問題。一、周期股的投機性大於投資性對於一些傳統行業股票與銀行股的上漲,我是有一些預期的,但是我的預期和市場的普遍看法有比較明顯的區別。
  • 2021年十大核心投資的機遇
    雖然根據美國CDC公布的新冠疫苗接種計劃,預計2021年近半數美國民眾可接種疫苗,但當前疫苗仍在第三階段試驗,具體的接種時間仍有待觀察,根據多機構預測,疫苗在發達國家全民接種或在2021年三季度,屆時被壓制的供給和需求將被釋放,經濟內生增長動能或加快恢復。另外,從主要國家庫存周期來看,美國、歐洲和中國基本處於庫存周期底部,2021年或迎來主動補庫,從而進一步助推全球經濟復甦。
  • 解碼首批公募2021年投資策略:賺盈利增長的錢 看好消費、科技、新...
    臨近年末,基金公司開始回顧2020年市場情況,並研究2021年投資策略。  據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12月17日,已有首批5家公募基金公司發布了2021年策略報告,名單包括國泰、景順長城、上投摩根、安信、華安。  另外,有大批基金公司紛紛表示,2021年基金策略報告將於2021年1月中旬前面世。
  • 「後疫情時代」的政策退出——2021年宏觀政策展望
    貨幣政策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年初至5月初):政策全面寬鬆應對疫情衝擊。疫情暴發之後,貨幣政策即作出反應,通過向市場大規模提供流動性,並降低公開市場操作利率,以保證銀行間資金面穩定。考慮到2020年經濟在疫情影響下的特殊性,中央沒有推行大規模的消費刺激或科技投資計劃,而提出「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突出民生導向,使提振消費與擴大投資有效結合、相互促進」。消費端,重點支持服務類消費和公共消費;投資端重點支持「兩新一重」建設。四是穩外貿穩外資。
  • 2021年該如何投資?哪些行業更有機會?私募基金投資策略來了!
    2020年像是濃縮版的金融危機,新冠疫情和經濟封鎖導致了快速的衰退,而寬鬆政策和經濟重啟緊接著又促使了迅速的復甦。反觀活躍的資本市場,3月初市場仍被極端恐慌籠罩著,4月初就已經展開了史詩級的反彈。站在當下,雖然隨著市場的大幅反彈和疫苗的樂觀進展,疫情似乎在漸漸遠離我們。但公共衛生危機後,政策的思維範式、經濟的發展規律都在繼續演化並影響著我們,這值得我們深入思考和跟蹤。
  • 天風證券:從交易預期到回到現實 2021年中國宏觀經濟和投資展望
    來源:金融界網站原標題:從交易預期到回到現實:2021年中國宏觀經濟和投資展望(天風宏觀宋雪濤)一、2021年宏觀展望人類歷史就是一部和瘟疫抗爭、共存的歷史。瘟疫不僅改造了人類的基因組,也構成了人類社會演化的動力學機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