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實體打折季,不少人都在「買買買」。那麼,作為消費者的你,是否注意到最近一些品牌服裝上縫製了電子標籤呢?
據了解,衣服上的電子標籤被激活後,廠家可以從服裝出庫開始,跟蹤其流向,例如,可以讀取到衣服被試穿了幾次,最終銷售到什麼地方。對於商家來說,這些電子標籤可以幫助收集大數據,但對於消費者來說卻有些擔心:衣服上有了「跟蹤器」,隱私是否被洩露,是否有輻射……
電子標籤上有個類似WiFi的圖樣,它內藏晶片,後臺可收集大數據。
顧客:
新買的衣服多了個厚標籤
市民王小姐在網上購買了一件上海品牌的女裝,「衣服的標籤真多,除了介紹衣服號碼、質地的標籤外,還有個偏硬的標籤」。雖然不知道這個標籤是什麼,但是王女士覺得硌得慌,就把標籤剪了,後來她陸續購買的該品牌女裝都有這個標籤,而且標籤上有一個類似「歪發」的符號。她開始納悶,標籤還有信號?
後來經過了解,原來從去年開始該品牌的服飾都添加了「電子標籤」,可以進行無線通信,還可以讀取到衣服的去向。「知道這種情況後,我每次買回來都先把標籤剪了。不然我每天去哪兒豈不是都被商家知道了。想想覺得有點害怕。」
記者了解到,王小姐所說的這個偏硬的標籤,是最新應用在服飾行業中的,該標籤裡面有一塊晶片,因此質地偏硬。這種標籤在業界的術語是「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的簡稱),採用的是非接觸式自動識別技術,又稱電子標籤。它可以在沒有工作人員操作的情況下,通過射頻信號自動識別目標對象並獲取相關數據。據介紹,該技術開始廣泛應用在醫療、航空、零售業以及圖書館等管理領域中,最近一兩年進入到服裝行業。
商家:
女裝品牌引進電子標籤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從去年開始,不少品牌的服裝引進了該技術。
最近,廣州本土女裝品牌茵曼也從一家信息企業引進了該技術,這也是廣州首家引進該技術的商家。該商家告訴記者,電子標籤是和廈門一家企業合作的,從今年8月份開始,將應用到旗下主力女裝品牌的產品中。
據其介紹,在衣服上添加電子標籤後,這件衣服從生產到顧客的軌跡,將能通過數據全部記錄下來。今年8月份開始,該企業會在每件新品中植入一片比大米還小、肉眼不易察覺的RFID晶片,每一件衣服對應唯一標碼。顧客在該品牌的體驗店拿起一件衣服的次數,進出過多少次試衣間,都可以被追蹤。同時,顧客拿起衣服進入試衣區時,後臺設備還可讀取到衣服上的晶片信息,還能在顯示屏上顯示衣服的相關圖片,以及線上寶貝描述、買家評論等詳細信息,顧客通過屏幕就能呼叫導購員。此外,衣服被試穿了多少次,最後去向等都能跟蹤到。
據了解,目前海瀾之家、拉夏貝爾等都開始使用RFID技術,但仍在探索當中。
疑問:
會暴露隱私嗎?有輻射嗎?
電子標籤對商家來說,能幫助獲得銷售大數據,方便商家做生意,但對於消費者來說,還是有很多疑問。
市民王女士表示,自從得知這個標籤的功能後,她就擔心自己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洩露自己的行蹤。而從事網際網路教育的林先生則表示,自己第一次聽說衣服標籤有這個功能,「原來衣櫥裡有不少品牌被安裝了無線電『跟蹤』技術啊」。林先生說,他更擔心的是輻射。「現在電子產品泛濫,輻射更是防不勝防,畢竟是可以收發數據的信號,那麼是否有輻射呢?」
記者聯繫到一家專門生產RFID技術電子標籤的企業——廈門信達物聯科技有限公司。該公司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公司和多家服裝企業合作製作電子標籤。據其介紹,在電子標籤失效前,通過專用讀寫器設備可以採集衣服信息,包括衣服從生產到銷售的物流軌跡,某款衣服顧客從陳列取下次數、試穿率、成交率等等,便於品牌商做數據分析,為設計、生產、營銷提供決策依據。「衣服在完成銷售後,一般情況下消費者會在穿著前剪掉洗嘜標籤;另一方面,即使消費者沒有減掉洗嘜標籤,經過多次水洗後電子標籤也會失效,消費者不必擔心會一直被『追蹤』導致隱私洩露。」
至於輻射,他表示,成衣採用無源被動式電子標籤,沒有電池,不會主動發射任何信號,非工作狀態下沒有任何輻射。
據介紹,一個電子標籤的成本僅幾毛錢,不會增加消費者的購買成本。
質監部門:新興電子標籤暫無規範標準
作為衣服標籤、標識的監管部門,廣東省質監局有關負責人表示,我國對服飾的標籤標識有一套比較完善的規定和標準,而電子標籤屬於新興種類,就現在來說,使用的商家較少。目前,針對電子標籤國家還沒有規範標準。
對於市民擔心的輻射問題,質監部門將適時聯合相關部門進行輻射測試。而涉及到商家收集大數據信息的功能,質監部門則表示,將配合信息管理部門進行監管。
律師:建議顧客拆除以免洩露隱私
商家在衣服上使用電子標籤,且能起到追蹤作用,這樣是否侵犯了消費者的權益?廣州律師廖建勳認為,商家提供的產品要確保消費者的人身、財產安全,其中也包括消費者隱私權和個人信息不被洩露。所以,商家在使用電子標籤的過程中首先要確保消費者的隱私不會被洩露,此外,商家最好盡到提醒義務,例如,在標籤上,提醒消費者在購買後,最好把標籤剪掉,從而消除可能存在的隱患。
專家:電子標籤應用將成為趨勢
廣東財經大學流通經濟研究所所長王先慶教授認為,在日用品的範圍內,電子標籤的應用會越來越廣,這便於工業產品從源頭到末端的追蹤,對產品來龍去脈的全程管理更加便捷。對商家來說,也可以更熟悉消費者的消費品味,從而生產更適合的產品。他認為,隨著網際網路和經濟的發展,這種應用會越來越普遍,對整個社會的發展來說是有好處的。
對於消費者的擔心,他則認為,在網際網路大數據的時代,信息越來越透明。「相對於其他隱私來說,擔心穿上一件帶有電子標籤的衣服後隱私遭到洩露,這種擔心是多餘的。」
但他同時表示,目前電子標籤的應用仍然在摸索階段,以後標準化要加強。在技術改進的同時,商家要考慮進行專業技術化的回收處理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