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三寸長壽,四寸無憂」,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2020-12-09 鄉土鄉人

人的一生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床上度過的,因此很多農村俗語也都與床有關,比如有這麼一句叫「床頭打架床尾和」,這句話就是描述夫妻關係的,但是無論吵架還是和好,都是在床上完成的,因此夫妻之間的相處之道是離不開床的。

不過除了床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物件,那就是枕頭,可以說枕頭比床還重要,如果枕頭不舒服,第二天脖子都會疼,肯定是不舒服的,時間久了甚至會得病。因此農村有句俗語叫:「三寸長壽,四寸無憂」,下面就來看看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三寸長壽

大家都知道,一寸大約是3.3釐米,三寸也就是10釐米,這個尺寸說的就是枕頭的高度。現在人們用的枕頭樣數比較多,裡面有裝著米殼的,也有蕎麥的,還有矽膠的,但是在以前,人們用的枕頭大部分都是比較硬的。

以前普通人家用的枕頭一般是木製的或者是竹製的,也有陶瓷做成的枕頭,有錢人家的枕頭還會用玉石雕刻而成,當然玉枕是非常珍貴的。其實現在人很難理解以前的枕頭為何都是硬的,枕在那麼硬邦邦的物體上能舒服嗎?

其實古人把枕頭做成硬的還有另一種功能,比如司馬遷就有一個圓木枕頭,這種枕頭睡覺的時候稍微動一下,頭就會從枕頭上滑下來,這樣很快就清醒了,然後就拿起書本開始讀書,因此他就把這個枕頭取名為「警枕」,意思就是警示自己不能睡的太久,要節約時間,稍微睡一下就要趕緊起床讀書。

其實現在人都知道,硬枕頭對頸椎也是有好處的。而「三寸長壽」這句話的意思就是枕頭的高低應該在十釐米左右,這樣的高度也會讓人睡得比較舒服,睡一晚上也能緩解一天的疲勞,睡眠好自然就身體好,因此才有了「三寸長壽」的說法。

四寸無憂

這句話裡的「四寸」說的也是枕頭的高度,四寸也就是十三釐米左右,這樣的枕頭比平時的要高出一些,因此還被稱為「高枕」,有句成語叫做「高枕無憂」,意思是把枕頭墊的高高的,無憂無慮的去睡覺,當然高枕能不能讓人無憂也只能因人而異了。

相傳在戰國時期,那時候經常打仗,人們睡覺的時候都不敢枕著枕頭睡,都是趴在地上,用耳朵貼在地上睡覺,這樣外面一旦有動靜就容易聽見,而「高枕無憂」這個成語也是說一切都平安了,什麼事都不會發生,安心的把枕頭墊的高高的睡覺吧。

因此「四寸無憂」這句話也可以理解為「高枕無憂」,在以前的農村,小孩子到晚上睡覺不踏實,或者會經常做夢,大人們就會在枕頭底下墊一本書,說是這樣就可以睡個踏實覺了,也不會夢見一些奇怪的東西了,或許這也是根據「高枕無憂」而得來的吧?

農村這句俗語「三寸長壽,四寸無憂」,也是古人在長期的實踐中總結出來的,大家覺得有沒有道理呢?

相關焦點

  • 俗語:「三寸長壽,四寸無憂」,啥意思?
    一般人在聽到這句俗語時,還真的看不出來是什麼意思。什麼叫「三寸長壽,四寸無憂」呢?這裡的三寸或者四寸實際上指的是人們睡覺時枕頭的高度。那麼整句俗語的意思是說,如果一個人睡高三寸的枕頭,這樣更有助於健康長壽。三寸、四寸說的是什麼?
  • 俗語「三寸長壽,四寸無憂」啥意思?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在農村中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和我們的生活密不可分,但是有些俗語在乍一聽到時讓人很摸不到頭腦,在知道俗語的意思後才會恍然大悟感嘆老農的智慧,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三寸長壽,四寸無憂」,俗語中的尺寸指的是什麼啥呢?有沒有道理呢?
  • 俗話說:「三寸長壽,四寸無憂」,啥意思?三寸、四寸指的是啥?
    一般人在聽到這句俗語時,還真的看不出來是什麼意思。什麼叫「三寸長壽,四寸無憂」呢?這裡的三寸或者四寸實際上指的是人們睡覺時枕頭的高度。那麼整句俗語的意思是說,如果一個人睡高三寸的枕頭,這樣更有助於健康長壽。三寸、四寸說的是什麼?
  • 俗話說三寸長壽,四寸無憂,到底指的是什麼東西的尺寸?
    能流傳下來的東西,自然是有一定的道理,不過對於三寸長壽,四寸無憂這句俗語,很多人都摸不著頭腦,不知道是什麼意思。那麼,三寸長壽,四寸無憂指的什麼東西?寸是一種長度的計量單位,古人的一寸相當於現在的3.3釐米,三寸就是10釐米不到,4寸就是13釐米左右。而一個成人的拇指和食指張到最大的距離就是十釐米,但是顯然三寸長壽,四寸無憂不是指的手指距離。
  • 古人睡覺睡出來的經驗:「三寸長壽,四寸無憂」,真的靠譜嗎?
    平時的生活裡我們也深有感觸,晚上睡的好了,第二天精神比較飽滿,做什麼事情都充滿了精力,做事情的效率也非常高;要是晚上睡得不好,第二天做什麼都沒精神,頭腦發沉,只想躺在床上補覺這裡的三寸、四寸指的都是枕頭的高度。這句話的意思是:枕三寸高的枕頭可以長壽,枕四寸高的枕頭未來不會生病。
  • 農村廣為流傳的「三寸長壽,四寸無憂」是什麼意思?其實很有道理
    在日常生活與勞動過程中,農民總結出了很多語言直接淺顯的俗語,用來表達他們在實踐過程中總結出來的規律。不過,這些俗語有一個特點,那就是看上去簡單,每個字都認識,但是放在一起卻有些讓人摸不著頭腦。就比如說,我們今天要說的「三寸長壽,四寸無憂」。在現在農村,有些年紀比較大的農民還是會說這樣的話。可能有的人聽過,但是卻不一定能知道是什麼意思。
  • 「三寸長壽,四寸無憂」是什麼意思?具體指的哪裡的尺寸?
    今天的文章,我將帶著大家解讀這樣一句俗語:三寸長壽,四寸無憂,這也是流傳至今的先輩養生方法之一。很多人可能頭一回聽說這句話,對於其中的要點有些捉摸不透,只知道它和健康長壽有關,的確如此,想要了解這句話的含義,學習其中的長壽方法,我們必須知道這裡的「三寸」、「四寸」分別指的是哪裡。
  • 「三寸長壽,四寸無憂」,到底是哪三寸、哪四寸?今天終於知道了
    有一句話流傳至今,對於「三寸長壽,四寸無憂」很多人想不出哪三寸長壽,哪四寸無憂。今天,我們來看看。「三寸長壽,四寸無憂」是什麼意思?在古代,英寸是一種測量單位,通常用來測量長度。1英寸相當於3.3釐米,3英寸約10釐米,4英寸約13釐米。舉個簡單的例子,拇指和食指最長的距離是10釐米,但這裡的三寸和四寸顯然不是指這個位置的長度。
  • 枕頭「三寸長壽,四寸無憂」,什麼意思?枕頭到底應該多高
    關於枕頭,還有不少的俗語。不知道大家聽過這樣一句話沒有「三寸長壽,四寸無憂」,什麼意思?寸是一種長度的計量單位,古人的一寸相當於現在的3.3釐米,三寸就是10釐米不到,4寸就是13釐米左右。枕頭是三寸這個高度,可以讓人的頭部比較舒服,而且會讓心臟和頭部處在一個水平線上,減少心臟的壓力,避免頭部出現缺氧的情況。
  • 農村老話說三寸長壽,四寸無憂,這裡說的什麼尺寸?有道理嗎?
    不知道大家發現了沒有,現在得頸椎病的人特別多,一旦頸椎不舒服了,我們去找醫生,醫生總是建議我們把枕頭低一些,問到底多低,他們會拿出拳頭說就這麼一立拳頭高,這一拳頭有多高呢?大約有八九公分。在民間,有一些老人也常會說「三寸長壽,四寸無憂」。很多人聽到時會感覺莫名其妙,不知道這裡說的三寸和四寸各指的是什麼。
  • 俗語「頭西腳東,睡覺遭殃;3寸長壽,4寸無憂」,教人怎麼睡覺
    在民間,無論耄耋老人還是黃口小兒都能說上幾句俗語,比如說「馬看牙板,人看言行」,其意思說的是,一匹馬年齡和好壞,單從馬的牙齒上就能看出來,而一個人的品行好與壞,成熟與否,可不可靠,從他平常的言行舉止就一目了然!雖說這句俗語言詞樸素,但細細品味,卻意蘊深長,間接的告訴了我們細節的重要性。
  • 俗語:「頭西腳東,睡覺遭殃;3寸長壽,4寸無憂」,平時不妨留意
    既然說到了睡覺,筆者就給大家說一句關於健康睡覺的俗語——「頭西腳東,睡覺遭殃;3寸長壽,4寸無憂。」可能有人只聽過後半句,沒有聽過前半句,今天我就給大家整體解釋一下,也希望大家平時多留意。當然了,筆者理解的可能有些瑕疵,廣大網友覺得不對的地方可以指正。前段時間,因為疫情的影響,很多人的工作都延後了。
  • 俗話說「三寸長壽,四寸無憂」,是什麼意思?指的哪裡的尺寸?
    中華文化的博大,是我們一輩子都學不完的東西,涉及的領域非常廣泛,而且在古時候人們對於生活中的研究就非常細緻,還形成了膾炙人口的諺語,像是「三寸長壽,四寸無憂」,光從字面上我們很難理解這個說的是什麼,其實它說就是我們每天睡覺要枕的枕頭。
  • 農村俗語:男過實,女過虛;男不三,女不四,是什麼意思?
    我們都到隨著中國的發展,現在有非常多的農村小夥子都在城市了謀生,在農村這個地方就只剩下了幾個老頭子老太太和幾個小孩子了,生活是非常的孤單,也只有在過年的時候,氣氛才能熱鬧一點,但是在平常的時候還是非常安靜的,於是那些老人為了活躍一些氣氛就聚在一起聊聊天,或是說上幾個農村經常聽到的俗語。
  • 農村俗語:「早起三光,晚起三慌」什麼意思?在農村這是真的嗎?
    一說起農村人,很多城裡人都會豎大拇指:農村人是真的勤勞,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甭管什麼天氣什麼日子,每天早上天一亮,準時起來開始一天的勞碌。這點在小編每回回老家過年的時候深有體會。今天我們要了解的這句俗語,說的就是農村人的勤勞和質樸。農村俗語:「早起三光,晚起三慌」什麼意思?一起來看下吧!
  • 農村俗語:「老不洩殘精,少不食狀火」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老不洩殘精,少不食狀火」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在農村裡,留下來了很多的農村俗語,這些農村俗語都是老祖宗留下來的智慧,而且字字珠璣,句句屬心。這農村俗語又分為很多種,有涉及生活的、有關於健康的、有了解氣象的、還有關於為人處世的。因此來說,這些農村俗語也是五花八門,各種原因都有,這對於我們後人來說自然有很大的幫助。而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關於老人和少年健康的農村俗語。而老祖宗認為,老人是以後是否要長壽,少年知否以後會擁有一個健康的體魄,這和自身的養生是差不多的。
  • 農村俗語:凳不離三,床不離七,桌不離九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文/隨風飄散農村俗語:凳不離三,床不離七,桌不離九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相信有很多人都應該知道農村的俗語是非常多的,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農民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總結下來的,在以前的時候與很多農民就是根據這些俗語來判斷農作物的情況和天氣狀況的,但是時代在發展,科學技術也發展的非常快,這就導致農村有很多俗語都用不上了,於是這些俗語也開始被淘汰了。所以下面小編就為大家說一個農村俗語,看看你們在以前的時候有沒有看到過。
  • 農村俗語:「三樣鎮宅,神鬼不來」是啥意思?
    「什麼?要想家庭興盛得有『三樣』?什麼是『三樣』呢?」我對老農的說法有些大惑不解。老農說:「難道你就沒有聽說過『三樣鎮宅,神鬼不來』這句俗語嗎?家庭只要沒有外部因素的幹擾就能夠長盛不衰了呢!」。老農這麼一說,我感到更迷惑了,農村居然有「三樣鎮宅,神鬼不來」這麼一句俗語,我還真的沒有聽說過呢!於是,我請求老農解釋一下這句俗語。
  • 農村俗語:「早起三光,晚起三慌」是什麼意思?老祖宗的經驗!
    農村俗語:「早起三光,晚起三慌」是什麼意思?在農村這是真的嗎?一些農村俗語總是包含著更深奧的道理,就拿起床來說吧,也是有很多俗語的。比如「富人是條狗,天不亮就走;窮人是條龍,睡到太陽紅。」不僅是我們老祖宗的俗語,還是外國的一些諺語,對人們的起床都有合理的解釋。那麼這農村俗語「早起三光,晚起三慌」是什麼意思呢,在農村這是真的嗎?李子來回答。農村俗語「早起三光,晚起三慌」是什麼意思呢?俗話說「天有三寶日月星,地有三寶水火風,人有三寶精氣神」,所以來說,在這方面,老祖宗們比我們講究多了。
  • 農村俗語:「公羊不『上床』,快找露蜂房」,是啥意思?
    當老農聽完李大哥的敘述後對李大哥說:在咱們農村有這麼一句俗語-----「公羊不『上床』,快找露蜂房」。你可以給公羊飼餵一些露蜂房啊!「什麼?咱農村還有這麼一句俗語嗎?什麼是露蜂房呢?它能夠解決掉公羊身上存在的問題嗎?」李大哥疑惑地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