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話說三寸長壽,四寸無憂,這裡說的什麼尺寸?有道理嗎?

2020-12-13 村裏白哥黑嫂

不知道大家發現了沒有,現在得頸椎病的人特別多,一旦頸椎不舒服了,我們去找醫生,醫生總是建議我們把枕頭低一些,問到底多低,他們會拿出拳頭說就這麼一立拳頭高,這一拳頭有多高呢?大約有八九公分。

在民間,有一些老人也常會說「三寸長壽,四寸無憂」。很多人聽到時會感覺莫名其妙,不知道這裡說的三寸和四寸各指的是什麼。

其實,這裡的三寸和四寸,指的都是人枕頭的高度,人的一生中,有近三分之一的時間是在睡覺中度過的,所以這個枕頭特別重要。古代有很多關於這個的成語,比如高枕而臥、安枕無憂、高枕無憂這些,都在說明枕頭的重要性。

那麼,既然講枕頭的高低,為什麼還要分個三寸四寸?這裡面有什麼說法?這樣的說法有沒有道理呢?

黑嫂說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為什麼分三寸和四寸

古代對於這個三寸仿佛有執念,比如我們蓋房子山牆留滴水要三寸,講人矮時用三寸丁。這個對於人的枕頭高度,古人也認為是三寸對身體最有利。

三寸是多少?換算成現代講法,是9.9分公,也就是十來公分。

十來公分有多高?也就是差不多一個拳頭的高度,這對於平時睡覺是不利的,換句話說,很多人睡覺時,如果枕頭這麼高的話,睡覺的人會感覺不舒服,感覺自己沒有枕任何東西。

有相當一部分人喜歡枕高,有的甚至用兩到三個枕頭疊在一起睡覺。

那這個人最不舒服的高度,怎麼就被說成長壽了呢?其實都是個習慣在作怪,比如說我們一直枕高,突然不枕枕頭去睡,那是鐵定睡不著的,但如果我們不枕枕頭睡習慣了,再枕東西反而睡不著,這個無所謂什麼高度最舒服,主要是個習慣。

不過我們有疑問,假如古人說三寸最舒服,那為啥後面還會有個四寸無憂呢?究竟三寸好還是四寸好?

其實這裡的高度變化,對應的是我們睡覺姿勢的變化。

不知道有些人注意到沒有,我們在睡覺時,平躺著沒感覺出來枕頭低,但是當我們側身睡時,就感覺枕頭太低,難受得不行。

而這裡的四寸和四寸之說,對應的就是平躺和側睡。

我們側睡時,肩膀會用力,假如枕頭太低,那頭等於是懸著空呢,非常難受,而人肩膀到腦袋的高度大約是十幾公分,所以才有了四寸無憂這樣的說法。

也就是說,四寸是十三公分左右,這個高度,人側睡時,肩膀不用力,腦袋還能正好枕到枕頭,這樣對側睡是最舒服的高度。

以上就是三寸和四寸的區別,對應的是平躺和側臥。

那麼,這有道理嗎?

二、這句話有道理嗎

黑嫂認為是非常有道理的。

為什麼這麼說呢?別我可能體會不到,黑嫂本人是有頸椎病的,這個頸椎病折磨得我簡直是苦不堪言,當我們沒有這樣的痛苦時不會感覺到什麼,可等這種病上身了,才會深切體會到脖子健康有多麼的重要。

黑嫂為此求醫無數,他們大多是讓我平躺,不枕枕頭,或者是枕頭低一些。我個人以前喜歡高枕頭,為此不得不做出改變,剛開始時非常難受,習慣了後,才知道對自己的頸椎有多好。

比如說我們感覺頸椎酸疼了,如果枕頭高,則不會緩解,可是如果沒有枕頭,會馬上感覺到緩解。而且人的頸椎是有個天然彎度的,這個彎度是向前微傾的,我們長時間伏案或者玩手機後,這個前傾的度會超過我們的承受極限,於是我們就感覺到了難受。

這時候如果再枕頭高,等於是變本加厲,如果我們平躺而沒有枕頭,等於是將前傾給正回來,把前面過度的勞作給扳正回來。

所以,這個對於我們的頸椎是大有好處的。

而側臥時,由於有肩膀的緣故,如果還是那麼低的話,就會導致脖子一側用力向上扯,一側用力向下彎,對於肩膀和頸椎都沒有好處。

但假如適當墊高一些,我們的腦袋一側正好枕著,而且這個枕頭的高度和肩膀相同,肩膀不用力,上側的脖子也不用扯著用力,下面的也不用彎曲,休息就是休息,不能休息時,仍然讓頸椎工作,所以這樣才會得到更好的休息和睡眠。

故,黑嫂認為這句話非常有道理。

最後:當然了,這裡的長壽和無憂之說明顯是用了誇張手法,這在農村老話裡非常常見,為了引起人們的重視,老話會特意誇張一些。可是,誇張歸誇張,道理還是有道理的,我們如果按照這個去做,雖然不一定就肯定長壽,但對於我們的頸椎和睡眠都是有好處的,身上沒毛病,睡覺睡得好,自然就無憂,無憂無慮之下,人的心情就好,心態也好,這對於我們的身體和心理都是有巨大好處的,您認為呢?

相關焦點

  • 俗話說三寸長壽,四寸無憂,到底指的是什麼東西的尺寸?
    尤其是在養生方面,沒有人比中國人更專注了,上到皇帝下到百姓都有自己對養生的獨特見解。能流傳下來的東西,自然是有一定的道理,不過對於三寸長壽,四寸無憂這句俗語,很多人都摸不著頭腦,不知道是什麼意思。那麼,三寸長壽,四寸無憂指的什麼東西?寸是一種長度的計量單位,古人的一寸相當於現在的3.3釐米,三寸就是10釐米不到,4寸就是13釐米左右。
  • 「三寸長壽,四寸無憂」是什麼意思?具體指的哪裡的尺寸?
    今天的文章,我將帶著大家解讀這樣一句俗語:三寸長壽,四寸無憂,這也是流傳至今的先輩養生方法之一。很多人可能頭一回聽說這句話,對於其中的要點有些捉摸不透,只知道它和健康長壽有關,的確如此,想要了解這句話的含義,學習其中的長壽方法,我們必須知道這裡的「三寸」、「四寸」分別指的是哪裡。
  • 農村俗語:「三寸長壽,四寸無憂」,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不過除了床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物件,那就是枕頭,可以說枕頭比床還重要,如果枕頭不舒服,第二天脖子都會疼,肯定是不舒服的,時間久了甚至會得病。因此農村有句俗語叫:「三寸長壽,四寸無憂」,下面就來看看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 俗語「三寸長壽,四寸無憂」啥意思?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在農村中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和我們的生活密不可分,但是有些俗語在乍一聽到時讓人很摸不到頭腦,在知道俗語的意思後才會恍然大悟感嘆老農的智慧,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三寸長壽,四寸無憂」,俗語中的尺寸指的是什麼啥呢?有沒有道理呢?
  • 俗話說:「三寸長壽,四寸無憂」,啥意思?三寸、四寸指的是啥?
    一般人在聽到這句俗語時,還真的看不出來是什麼意思。什麼叫「三寸長壽,四寸無憂」呢?這裡的三寸或者四寸實際上指的是人們睡覺時枕頭的高度。那麼整句俗語的意思是說,如果一個人睡高三寸的枕頭,這樣更有助於健康長壽。三寸、四寸說的是什麼?
  • 「三寸長壽,四寸無憂」,到底是哪三寸、哪四寸?今天終於知道了
    中國文化源遠流長,有先輩留下的許多智慧,有讓人深思的一些哲學道理,有讓人獲得實際利益的一些人生竅門。就拿養生方面來說。古代人的養生智慧不比現代人差,從帝王將相到平民百姓,都有自己獨特的養生觀。有一句話流傳至今,對於「三寸長壽,四寸無憂」很多人想不出哪三寸長壽,哪四寸無憂。今天,我們來看看。
  • 農村廣為流傳的「三寸長壽,四寸無憂」是什麼意思?其實很有道理
    不過,這些俗語有一個特點,那就是看上去簡單,每個字都認識,但是放在一起卻有些讓人摸不著頭腦。就比如說,我們今天要說的「三寸長壽,四寸無憂」。在現在農村,有些年紀比較大的農民還是會說這樣的話。可能有的人聽過,但是卻不一定能知道是什麼意思。其實,在這句話中,缺少的是一個主語。如果將這句話的主語告訴大家,那麼意思也就是字面所說的,非常簡單了。
  • 俗話說「三寸長壽,四寸無憂」,是什麼意思?指的哪裡的尺寸?
    中華文化的博大,是我們一輩子都學不完的東西,涉及的領域非常廣泛,而且在古時候人們對於生活中的研究就非常細緻,還形成了膾炙人口的諺語,像是「三寸長壽,四寸無憂」,光從字面上我們很難理解這個說的是什麼,其實它說就是我們每天睡覺要枕的枕頭。
  • 俗語:「三寸長壽,四寸無憂」,啥意思?
    一般人在聽到這句俗語時,還真的看不出來是什麼意思。什麼叫「三寸長壽,四寸無憂」呢?這裡的三寸或者四寸實際上指的是人們睡覺時枕頭的高度。那麼整句俗語的意思是說,如果一個人睡高三寸的枕頭,這樣更有助於健康長壽。三寸、四寸說的是什麼?
  • 枕頭「三寸長壽,四寸無憂」,什麼意思?枕頭到底應該多高
    說到枕頭,相信大家並不陌生,枕頭是人們日常起居的重要生活用具。枕頭的歷史源遠流長,從古代的石枕頭到現在的乳膠枕頭,很多人睡覺的時候都不注重枕頭,其實枕頭對我們的睡眠還是很重要的。不知道大家聽過這樣一句話沒有「三寸長壽,四寸無憂」,什麼意思?寸是一種長度的計量單位,古人的一寸相當於現在的3.3釐米,三寸就是10釐米不到,4寸就是13釐米左右。枕頭是三寸這個高度,可以讓人的頭部比較舒服,而且會讓心臟和頭部處在一個水平線上,減少心臟的壓力,避免頭部出現缺氧的情況。
  • 古人睡覺睡出來的經驗:「三寸長壽,四寸無憂」,真的靠譜嗎?
    平時的生活裡我們也深有感觸,晚上睡的好了,第二天精神比較飽滿,做什麼事情都充滿了精力,做事情的效率也非常高;要是晚上睡得不好,第二天做什麼都沒精神,頭腦發沉,只想躺在床上補覺這裡的三寸、四寸指的都是枕頭的高度。這句話的意思是:枕三寸高的枕頭可以長壽,枕四寸高的枕頭未來不會生病。
  • 俗語:「頭西腳東,睡覺遭殃;3寸長壽,4寸無憂」,平時不妨留意
    既然說到了睡覺,筆者就給大家說一句關於健康睡覺的俗語——「頭西腳東,睡覺遭殃;3寸長壽,4寸無憂。」可能有人只聽過後半句,沒有聽過前半句,今天我就給大家整體解釋一下,也希望大家平時多留意。當然了,筆者理解的可能有些瑕疵,廣大網友覺得不對的地方可以指正。前段時間,因為疫情的影響,很多人的工作都延後了。
  • 農村老話說:「頭髮硬而粗,一生好辛苦」,有道理嗎?
    農村老話說:「頭髮硬而粗,一生好辛苦」,有道理嗎?一說到頭髮,讓我想起了小時候的一首好聽的歌:「村裡有個姑娘叫小芳,長得好看又善良,一雙美麗的大眼睛,辮子粗又長!」 確實也是這樣的,擁有一頭烏黑又柔順的頭髮也是每個愛美人士的嚮往。
  • 農村俗語:「眉毛一條長,勝過萬擔糧」,說的有道理嗎?答案來了
    雖然說農村很多諸類的說法並不靠譜,但從心理作用上面來講,還真的起到著很關鍵的作用。有的還真的具有一定的道理存在。農村有句老話叫做:眉毛一條長,勝過萬擔糧,也被叫做眉毛一根長,意思是眉毛裡面有明顯的一根或者幾根特別長的,是一種福氣的象徵,寓意著這人很有福氣,這根長眉能夠抵得上萬擔糧食,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說法呢?
  • 農村老話說「買豬看圈,娶媳婦看院」,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老話說,買豬看圈,娶媳婦看院是有道理 ,現在人們都不養豬了 ,所以都沒有看豬圈的習慣了 ,過去農村家家都養豬 ,豬崽的來源都是屯中誰家有老母豬下崽,就到誰家去購買,但是買豬也得有講究 ,有經驗的老農民買豬先觀察豬圈裡的衛生,是否豬圈裡特別乾爽乾淨 ,在乾淨的環境下養的小豬崽,它們的毛色特別光滑
  • 農村說井裡蛤蟆醬裡蛆,飯裡的沙子老規矩,啥意思?有道理嗎?
    但是,這句話中的四個關鍵詞井裡蛤蟆、醬裡蛆、飯裡沙子、老規矩,說的是四個單獨的東西,後面這個老規矩並不是為了總結前面這三樣東西。所以,這句當成歇後語來理解比較合理,也就是後面的半句:都不差。這裡的這個差,得理解成錯,都不差,就是都不錯。為什麼這麼說?
  • 農村老話說的「四大累」,你聽過嗎?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這農村老話對於很多不了解農村的年輕人來說,只是有趣而已,但是對於土生土長的農民來說農村老話真的說的太好了,這老話講什麼都有,世界萬物幾乎都能涉及到,下面和大家講一個可能大家聽都沒聽過的老話,這些老話都是出自老輩人的一些生活經驗,因為在幾千年的歷史中,老祖宗確實都是這麼過來的。
  • 農村老話說「耳內長毛人聰慧,眉毛長長人長壽」,長壽眉能剪嗎?
    在農村裡流傳著許多的老話,其中就有一些是和眉毛相關的,比如一些老人就常說起「耳內長毛人聰慧,眉毛長長人長壽」。這句老話的意思還是比較簡單的,其說的是男人的耳朵裡面如果長了黑色的毛了,那預示著這個人晚年依然會頭腦很靈光;而如果眉毛中有少數幾根長得很長,那預示著這人將來會很長壽。這話有道理嗎?
  • 農村老話「窮人不喝酒,富人不沾賭」, 說的有道理嗎?
    在農村有著很多的俗語,都是智慧的勞動人民實踐而來的,很多還是挺有道理的。今天就來說說農村老話「窮人不喝酒,富人不沾賭」,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在現胡沒有道理呢?農村老話「窮人不喝酒,富人不沾賭」,說的有道理嗎?
  • 農村老話說六十六,六十六,不死掉塊肉,是什麼意思
    農村有句老話說六十六,六十六不死掉塊肉,這其實說的是長壽的人能活到六十六要經歷的一道坎,在以前,人們的平均壽命在30到40歲左右。活過36歲的已算活過了本壽,活到了花甲之年,60歲已經是非常高壽。歷史上,有名的長壽人物要數春秋戰國時期的孔孟,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活到了73歲(虛歲),而同樣是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的孟子活到了84歲(虛歲)。有句老話說「七九六十三,要活也犯難」,能熬過「本壽」要活到63歲是比較難的,而六六是吉利數字,人能活到這個年紀的相當不容易,很少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