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我去做育兒分享的時候,聽到幾個家長在討論:
「最近我家寶對自己的小雞雞特別感興趣,又揉又搓,氣死我了,罵了幾次都不管用,越罵還越起勁!他才3歲啊,怎麼就這麼.」
「芊芊這幾天睡覺會出現很多奇怪的動作,雙腿夾緊,拿被子蹭來蹭去,小臉漲得通紅,很興奮。一個女孩子怎麼能這樣啊.」
其實,孩子的行為很純粹,撫摸身體讓他們感受到從未體驗過的感覺,這種感覺會引起他們對身體的好奇和探索。
但大人的解讀卻容易過度,動輒和「汙」、「不要臉」、「丟人」掛鈎。有時候因為家長的責罵,孩子會好奇心加重更加「變本加厲」。
看過個新聞,是一個6歲的小女孩歡歡,乖巧討喜。有一天媽媽給她洗澡時發現,歡歡的陰道口有大量分泌物,並且伴有惡臭。
歡歡媽媽以為孩子在幼兒園受到了侵害,和老師反覆溝通確認,卻發現歡歡並沒有在幼兒園受到任何傷害,而問歡歡本人,也問不出個所以然。
歡歡媽媽心想應該是孩子不注意衛生導致,因此歡歡媽每天都給她清潔陰道口、更換內褲。但幾天過去了,歡歡的症狀卻沒有減輕,分泌物反倒增加了。媽媽焦急地把孩子送到醫院。
到了醫院以後,醫生初步判斷可能體內有異物,便為歡歡做了B超。B超結果顯示:歡歡陰道內有明顯金屬物。
於是,醫生給歡歡做了異物取出手術,令人震驚的是,在這個5歲女孩的陰道裡,醫生陸續取出了玩具零件、螺絲殼、瓜子殼等大大小小5件異物。經醫生判斷,這些異物應該是孩子出於好奇,自己陸陸續續塞進去的。
為什麼孩子會出現「自摸」行為?
很多家長不知道的是,這些看似反常的行為,是孩子再正常不過的生長發育需求。
弗洛伊德在《性學三論》裡對嬰兒自慰行為有過闡述:該行為主要分三個階段:口欲期、肛欲期、性蕾期
第一個階段:0-1歲口欲期
1歲左右的嬰兒,生活還不能自理,與外界的連接就是口腔。這是他們探索世界的第一種方式。這個時期的寶寶會通過吮吸奶頭、咬手指等來獲得性滿足。
第二個階段:1-3歲肛欲期
這個時期的寶寶開始逐漸可以控制自己的大小便,大便時肌肉的強烈收縮,給寶寶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新鮮感。他們會開始撫摸自己私處、肛門以便獲得舒適和愉悅感。
第三個階段:3-6歲性蕾期
3-6歲是寶寶觸摸高發期。也許是某次不經意的摩擦和撫摸,讓孩子有了「摸這裡很舒服」的體驗,對性器官的好奇心也越來越重。
看到這裡,家長應該明白,孩子的「自摸」行為,跟吃手吃腳甚至挖鼻孔的行為並沒有什麼不同,它既是自我探索,也是成長需求。
一般來說,孩子的「自摸」行為會在6-7歲自行消失,不會對健康造成影響,爸爸媽媽不用太擔心。更不要因孩子出現夾被子、摸私處等行為而責備。
這兩點,家長千萬不要做
⭕ 不要嘲笑捉弄孩子
家長如果說出類似「你不覺得丟人嗎?」的話,會影響寶寶的性認知,對寶寶日後的兩性關係產生不良影響。
⭕ 不要反覆提醒孩子
寶寶一觸摸私處,家長責罵之餘還反覆告誡他不許摸不能摸。這樣會強化這件事在寶寶潛意識的重要性,更刺激寶寶去嘗試。
不過,正確的引導依然是有必要的,否則,出現如上文提及的5歲寶寶這樣的事情,那就太不美好了。
正確引導孩子
家長可以這樣做
⭕ 轉移寶寶注意力,培養興趣愛好
發現孩子觸摸自己時,家長可以不動聲色地移開他的手,拿出玩具、繪本或點心來轉移他的注意力。
或者和寶寶多做做拍氣球等運動,發掘寶寶潛力,培養他的興趣愛好。孩子的注意力被其他興趣佔滿,也就不會忙著探索自己啦。
👆紐諾艾瑪保育園的老師為孩子講繪本進行性啟蒙,還會讓孩子上運動、音樂、科學等8大早教課程,培養興趣愛好。
⭕ 少給讓寶寶穿開襠褲
一方面,開襠褲不衛生,寶寶的私處裸露在外,容易沾染髒東西;另一方面,開襠褲讓寶寶更「方便」把玩私處,容易養成習慣。
⭕ 避免在寶寶面前親熱
大人的一舉一動,都會引起孩子的模仿。爸爸媽媽的親熱行為要避嫌,千萬別低估了孩子的學習能力和好奇心。
在寶寶的成長過程中,我們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育兒難題。作為家長,最好的應對方式應該是理解與引導,給予孩子更多愛與耐心。
如果你希望為孩子提供更理想的育兒環境,歡迎帶上寶寶參觀紐諾艾瑪保育園,參觀還可0元領取生長發育測評方案哦!
後臺回復【進群】
即可加入媽媽育兒社群
和10000+媽媽一起科學育兒
喜歡這篇文章可以點個在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