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寶貝脆弱華麗的字,林夕纏綿悱惻的詞,王菲的靡靡空洞之音,曾是我年少時的標配。
給我一剎那被你寵愛,給我一輩子送你離開。
因為已經有過一剎那,感受到深情和寵愛,就可以用一輩子的時間送你離開。
這是安妮的書大多數的主題。
主角多帶有安字,在這裡喚作安生。
因為經常漂泊,所以渴望安穩地生活。
《七月與安生》。
2016年被搬上了大屏幕。由陳可辛監製,曾國祥執導,周冬雨,馬思純主演。
影片講述放蕩不羈又熱情似火的李安生和循規蹈矩恬靜如水的林七月相識相知,成為形影不離的好朋友。
共同愛上同一個男人蘇家明後,截然不同的兩人仿佛一個女孩的AB面,在經歷這段感情後性情和生活開始互相轉換。
01
SIDE A:安生
安生,人非其名,不安分,也不怕生。
軍初一訓時不聽軍官指令,披頭散髮,懷裡還端一小鳥。
她父親早逝,母親經常出差不在家。
是個沒人管的孩子,無論靈魂還是身體一直在路上。
十三歲時,她認識文靜乖巧的七月。
可能是性格互補,又或是想活成對方的樣子。
兩人成了形影不離的好朋友。
七月有一個愛她的父母,也非常關心安生。
七月專吃包子餡吃,為了能繼續享受家庭溫暖,安生說自己喜歡吃包子皮。
她和七月經常一起洗澡,一起睡覺。
七月戴著媽媽買給她的保守的文胸。讓從來不戴文胸的安生覺得不可思議。
初中畢業後,七月讀上最好的高中,她讀職校,打幾份工作養活自己。
閒時,她幫七月理髮,帶她去士多店偷燃氣管。
她賺到第一筆錢,租了個破單間,和七月憧憬著未來。
七月卻告訴她自己有了喜歡的男人家明。
安生感覺到微微不安。
周冬雨飾演的安生桀驁靈動,收放自如,又或者她的氣質本來就是安生這樣子的,一個永遠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的女孩。
02
SIDE B,七月
七月,名意應是盛夏火辣。但她外表卻是恬靜莊重的大家閨秀。
習慣了平淡如水的生活,熱烈如驕陽的安生不期而至。
七月自小生活在父母的呵護下,嬌生慣養,生活無憂。
她看到安生被兇狠的媽媽帶走,覺得不可理喻。
她把缺少父母管教的安生帶回家,給她食物、衣服、溫暖和愛。
同時她也被安生的放縱和大膽所吸引,發覺自己骨子裡原來也躁動不安。
本來安守本分的她跟著安生違反紀律抓小鳥,跟著安生去敲碎火警報警器。
一起在洗澡間洗澡,互相偷看對方開始發育的身體。
一起跑去安生的臨時租住地居住,互相訴說女孩間的心事。
安生和七月都仿佛是彼此的另一面。
她們最愛在鎮江的小樹林裡盯著陽光追逐,互相踩著對方的影子就以為不用與對方分離。
七月認為一切都可以和安生分享,認為愛自己和愛安生一樣多,無分彼此。
在認識家明之前。
七月的選角也挑得十分準確,馬思純對角色拿捏到位,清新自然,穩重大體。
03
RECORD
每個女孩的求學階段似乎都有個家明。
他拔尖,向上,他帥氣,明朗,他溫柔,仁厚。
七月和安生也不能例外。
每次考試的排名家明總在七月的上一個名次。
七月喜歡上這個和她一般積極努力的男生。
家明也慢慢喜歡上學習好成績高的女生七月。
他們分享試題和參考書,一起被老師抽中讀書。
七月居然一反常態,像安生一樣勇敢向家明表白。
家明不置可否,模糊地接受這段情和七月開始交往。
安生,知道七月有了喜歡的人。
她決定去看看這個家明長什麼樣子,為什麼能把七月從她身邊搶走。
當看到他時,她同樣喜歡上了他。
而她的不羈,她的直接,也瞬間地吸引了他。
在一個佛像前,家明把從小到大戴在身上的避邪擋災的玉佛送給了安生。
安生戴在胸前。
這一切,讓尾隨而至的七月看在眼裡。
安生認為自己背棄了七月,跟著一個流浪歌手離開。
火車徐徐開動,七月淚流滿面,看到安生脖子上的佛像,並沒有挽留。
曾經發誓永遠不分開的兩人從此天各一方。
雙女主的演技進入競爭初步階段,需要把對愛情與友情之間魚與熊掌都要兼得的渴望,以及發現不能並存後的虛偽表現出來。
04
PLAY
自小媽媽便告訴七月女孩長大後將會經歷很多不舒適的事情。
她知道要逆來順受。
包括帶老套的傳統的文胸,包括在人前保持端正的樣子。包括人生所有事都要在正式軌道上按部就班。
她明知道家明不夠愛她,她非要強求。
一方面證明自己有被愛的能力,一方面證明自己每一樣都比安生強。
她打算二十六歲結婚,二十七歲要孩子,三十歲買房子。
她以為兩人的腳步都會按著她的計劃走。
一同念大學,一同畢業,一同在小城鎮打工。
家明卻說要去北京闖蕩。
他走後,她感覺兩手空空。
一直停留在原地,不是怕去遠方,而是等待他回來,肯定對她的愛。
為了成全七月,安生去北京找那個其實不怎麼愛她的吉他手。
他去演出,她去酒吧打工。和他一起住破屋,差點被煤氣窒息。
直到她發現他和另一個女孩擁吻。她又跟另一個流浪攝影師四海為家,之後又認為男人非常難以忍受。獨自一人去遠洋船打工。
她寫信給七月,除了訴述自己的經歷,每一篇信的結尾,都是問候家明。
家明去北京後,安生回去看望七月。時間仿佛回到昨天。
安生和七月一起去上海旅行,短暫開心後,家明的佛像,家明的電話。
兩人積累五年的怨恨終於在高級大酒店的酒吧發作。
再次分離。不同的是,不再聯繫。
這部分,依然是周冬雨負責性格濃烈,馬思純負責性格吞溫,在酒吧那場戲,雙方都表現出潛藏已久的憤怒,難分高下。
05
TURN
家明與安生分別七年後,兩人在北京偶遇。
安生本打算與新男友往加拿大居住,奈何新男友又被車撞死。
無家可歸的她投靠了家明,兩人同居一月,被趕致看望的七月發現。
七月和安生再一次爭吵,又在離散。
安生跟一直跑步的家明說想要停下來,家明卻如約回去鎮江與七月完婚。
七月和家明發生關係後讓他於當天婚禮中逃離。
像上次在廟裡試探家明和安生一樣,七月同樣想在婚禮當天試探家明的決心。
結果家明真的沒有來。
七月決定放下,過上自己從前想要的安生的日子。
她去安生住過的旅館,工作過的輪船生活,到處流浪。
而安生收拾心情,擰起書和筆,讀一些進修班,不再漂泊。
當七月懷了家明的孩子,她去找安生。
兩人終於冰釋前嫌。決定以後重新生活。
但天意弄人,七月生下孩子大出血,生命停留在二十七歲。
安生收養了七月的孩子,並用七月的筆名在網上連載小說《七月與安生》。
把七月的結局改寫成四海為家。
在衛生間撕逼那場精彩的對手戲是最能體現雙方演技的,周冬雨從逞強到妥協,表演非常有層次,渾然天成。相對而言,馬思純拎花灑噴頭脫胸罩的表情就不夠自然,顯得有些空洞。
之後兩人變成了對方,周冬雨的內斂似乎不足,馬思純的瀟灑似乎也有所欠缺。
七月和安生其實是一個女孩的AB面。一面和煦溫暖,一面冰冷殘酷,一面不惜付出,一面自私自利,一面嚮往穩定的生活,一面喜歡自由自在,一面代表停靠的家,一面代表更廣闊的世界。
她們互相依賴,一同呼吸,無分彼此。
家明是一面鏡子,放在面前,讓她們徹底地看清楚自己,無所遁形。
本片裡,周冬雨的安生自然無懈可擊,但馬思純的角色不討喜,更難演繹。兩人在本片都有所突破,兩大影后的名號的確實至名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