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城事】遺體化妝師:生命最後一程的擺渡人

2021-02-27 焦作日報

核心提示

有人稱他們是生命最後一程的擺渡人,有人稱他們是生命最後一站的守護天使。他們,就是遺體化妝師。

市殯儀館目前只有2名遺體化妝師,均為男性、「70後」。其中一名,已入行十幾年,為2萬多名逝者或美容或整形。他們用自己的雙手,讓逝者以最安詳、最真實、最美麗的面容,與親友、與這個世界靜靜地道別,給逝者的親屬以安慰。

【人物名片】

姓名:毋二亮、郝奇(化名)

性別:男

年齡:36歲

職業:市殯儀館遺體化妝師

座右銘:即使是最悲傷的離別,也要為逝者留住最美麗的容顏。


毋二亮在為逝者化妝

工作不允許恐懼

4月8日清晨,陽光暖暖的,讓人的心情也變得開朗。雖然是去殯儀館採訪,記者也沒那麼恐懼了。見到了當天值班的遺體化妝師毋二亮。36歲的他高高瘦瘦的,已換好工作服,一見人就露出暖暖的笑容。

在遺體整容室,毋二亮將美容工具準備妥當。「經常用到的是遮蓋霜、化妝粉、脫脂棉、酒精、腮紅、眉筆、調色顏料等,對於特殊的逝者,我們還準備有針線。」毋二亮說。「化妝要化得自然,讓逝者看上去就像睡著了一樣。」這是為逝者化妝追求的最高境界。毋二亮說,工作中不恐懼是假的,但工作不允許他們恐懼,也沒時間去恐懼。「這些活兒總得有人去做,它的價值我們看得見。」


毋二亮將逝者推到告別廳。


記者在毋二亮(右)的工作地點採訪

為逝者縫了1000多針

工作至今,毋二亮已為4000多名逝者化過妝。而他的師傅郝奇已為我市2萬多名逝者化過妝。毋二亮、郝奇都覺得為逝者化妝倒不是難事,最難的是給特殊逝者淨身和整形。郝奇還記得,幾年前,我市某企業的一名工人因工傷死亡,送到殯儀館。逝者全身幾乎只有肉沒有皮膚,當時的狀況慘不忍睹,包括逝者的家屬都不敢看。可以想像,家屬們是多麼渴望逝者能恢復到本來的模樣。毋二亮和師傅郝奇一起,用了一夜時間,縫了1000多針,然後再細細地為逝者化妝。看到逝者體面的樣子,家屬終於了卻了一樁心事。看到逝者家屬露出欣慰表情的一刻,郝奇覺得自己的職業沒有選錯。有時,他們還要為已腐敗發臭的逝者淨身、整容。這些逝者,有的是生前沒有親屬為其淨身,有的是親屬因為害怕而不願意為其淨身。作為遺體化妝師,毋二亮和郝奇沒有理由拒絕。他們覺得,這些逝者生前經歷了疾病、車禍等,導致身體變形、發臭,已經是很不幸的人了,他們唯有善待逝者,好好地送上一程,良心上才過得去。

請理解我們的工作

毋二亮跟師傅郝奇學習了一年多化妝技術,才開始獨立上崗。「我就是一個普通人,需要養家餬口。遺體美容是一門技術活,我覺得掌握了相關技術,在工作中更有競爭力。」毋二亮說。37歲的郝奇是一名退伍兵,被迫選擇了這一行,而且一幹就是10多年,郝奇已經成了行家裡手。當初,郝奇不但認真跟館內的師傅學化妝技術,還去上海市殯儀館學習了40多天。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自己的工作,郝奇選擇「神聖」二字。

然而,現實很骨感,不少人對他們抱有偏見,敬而遠之。毋二亮和郝奇不怕受苦受累,怕的是別人不理解。他們希望能獲得更多人的尊重,希望更多人消除對遺體化妝師這一職業的偏見。

珍惜活著的美好

人生無根蒂,飄如陌上塵,生生死死總是相依相隨的。郝奇師徒不單單看到死,更看到了生。郝奇做遺體化妝師這麼多年,最大的感悟是要好好活著並善待親人,善待世界上所有美好的事物。「活著多麼美好,沒時間抱怨,只想天天充滿正能量地活著,只想詩意地棲居在這個世界上。」長相斯文、白淨的郝奇說。

毋二亮說,人很脆弱,一停止呼吸,就永遠看不到這個世界的陽光,聞不到花香。工作教會他珍惜生活,珍惜擁有的東西。他最大的感觸是,有什麼夢想,就趕緊去實現,儘量少給人生留下遺憾。

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這樣的生存和死亡應該是最美的人生境界,也是遺體化妝師這個職業帶給讀者的生死感悟。

來源:焦作日報


焦作晚報丨JZWBWX

焦作網丨JZWWWX

焦作日報小記者丨gh_b681d4177ff1

小編微信丨hnlazy

編輯丨陳婷

相關焦點

  • 人物/參加喜宴被發紅布條,去晦氣~在焦作,他是生命最後一程的擺渡人
    焦作晚報微信號:jzwbwx核心提示 有人稱他們是生命最後一程的擺渡人,有人稱他們是生命最後一站的守護天使。但我想,我是送他最後一程的人,一定要給他化好妝,讓他的家屬滿意。結果,他的家屬非常滿意。我也收穫了工作上的成就感。」毋二亮說。工作至今,毋二亮已為4000多名逝者化過妝。而他的師傅郝奇已為我市2萬多名逝者化過妝。毋二亮、郝奇都覺得為逝者化妝倒不是難事,最難的是給特殊逝者淨身和整形。2年前,一位40多歲男性的遺體被送到殯儀館。
  • 遺體化妝師特殊行業的堅守與信念
    遺體化妝師,在一般人眼中或許是敬而遠之的行業。宋嘉玟卻在中學念書時期便對這份工作產生興趣,進而決心投身殯葬業,成為遺體化妝師,盡心為逝者化最安詳的妝。畢業之後,宋嘉玟曾經做過會計工作,最後決定實現當年的志願,朝特殊的遺體化妝師職業發展。
  • 父親絕症放棄治療:生命臨終之際做好這三件事,做自己的擺渡人
    和老友聚會了一次,但沒說自己生病的事。第三個月已經沒什麼力氣了,只能在家待著,或者去醫院,看看書,實在疼痛就打止痛針。最後,安靜地自己的書房的椅子上,睡著了,離開了。當然,如果當你自己還能決定最後的安排時,當你還有僅剩的一段生命旅程時,不妨像小潔的父親一樣,做好自己臨終之際的擺渡人。人生的旅途,苦與樂總是相隨,禁得住曲折困苦,才能平靜地面對死亡,安然地離開這個世界。
  • 遺體化妝師:「掙那麼多錢有啥用,整天跟死人打交道!」
    上大學時的專業是醫學美容,本來畢業後的工作應該是美容院之類的,可卻陰差陽錯的走進了殯儀館,做了一名遺體化妝師。說真的,上班第一天我的態度是十分抗拒的,在電視上電影裡看到的鏡頭,一直讓我覺得人最後一程的送別者都是一些上了年紀的老頭老太太,哪有我這樣剛出學校門的大學生,可當真正走進那個地方才發現自己竟然還有同盟軍。殯儀館裡一個年輕的高個帥哥熱情歡迎我的加入。
  • 走近衡陽殯儀館90後遺體化妝師左讚美,遺體化妝師也只是普通職業...
    說起化妝師很多人都會把他們和美麗聯繫起來可說到是遺體化妝師時,人們卻是敬而遠之。
  • 遺體化妝師
    這一天,她收到了一個遺體化妝師的預約。提起遺體化妝師,我第一下想起了08年的日本影片《入殮師》,可以說,是這部影片改變了我對死亡(包括屍體、棺材這些死亡的意象)和入殮師的看法。小時候在農村,和小夥伴們玩捉迷藏,無意間闖入了一個老人的臥房,看見了老人擺放在床鋪(傳統的那種床榻,很高,三面有遮擋)後面的棺木,我心裡是極度恐懼的。
  • 殯葬化妝師王剛詮釋另一種「妙手仁心」:遺體整形 找回逝者「最初...
    在獲獎名單中,一位來自上海的「70後」赫然在列——專門修復逝者遺容的殯葬化妝師,上海龍華殯儀館業務科副科長王剛。作為中國最優秀的殯葬化妝師,王剛最擅長的,是修復那些在意外中重度毀損的遺體。讓這些逝者體面、有尊嚴地離去,將極大緩解家屬們的痛苦。為了這一初心,王剛在最為艱苦的基層崗位一幹就是22年,詮釋著另一種「妙手仁心」。圖說:王剛工作室。
  • 做彼此生命中的擺渡人
    擺渡人按照百度漢語中的解釋,是指幫助社會、替人解憂的一類人。我們每個人都希望在現實生活中能碰到我們的「擺渡人「,幫我們解難題度難關。殊不知,我們都應該成為彼此的「擺渡人」,如同克萊兒在《擺渡人3:無境之愛》講述的那樣。
  • 辛龍未送愛妻最後一程,背後原因令人淚目
    辛龍在29日靈堂開放最後一天,忍不住在鏡頭前淚崩,在靈堂陪伴劉真9個多小時,大約晚間七點才慢慢走下樓,並脫下帽子,連續四次跟大家說「辛苦了」,一度掩面痛哭,令人不舍。不過卻在火化之日缺席了最後一程,由劉真弟弟劉恆護送姐姐遺體,結束也由他捧著骨灰盒離開。
  • 探秘人生最後一程「服務員」:結婚那天上午在吹哀樂
    編者按:死亡,是人的一生中最後一件大事,不論男女、不論窮富,無論有著怎樣輝煌的人生,都會在殯儀館中,走完人生的最後一程。  遺體美容師李俊準備給逝者化妝。  合肥市殯儀館,成立於1958年,佔地面積100 餘畝。
  • 大馬美女從小嚮往殯葬業,如願當遺體化妝師,每次化妝和死者說話
    據馬來西亞新聞網站4月23日報導,馬來西亞柔佛州一名20歲的姑娘從小嚮往殯葬業,如今她如願成為了一名遺體化妝師。她表示,她十分熱愛自己的工作,並且一點都不害怕。 這名女孩名叫宋佳雯(音譯)。她在中學時就對遺體化妝師這一職業產生了濃厚興趣。她後來加入了殯葬業,並致力於為死者整理妝容。
  • 生命如長河,真正的擺渡人,其實是你自己
    在囿於黑暗之際,能有擺渡人的出現,這實在是一件值得慶幸的事情。然而,擺渡人又豈會在你需要的時候,就能及時降臨的呢?把希望寄托在他人身上,終究不是明智之選,因為這存在著太多不確定的因素,正如俗語所說「靠山山會倒,靠人人會跑」。 眼巴巴等待別人的拯救,這無疑是一場豪賭。
  • 辛龍傾其所有難留愛妻,忍痛缺席劉真最後一程!留嶽母弟弟含淚送別
    在妻子劉真入院期間,身為老公的辛龍寸步不離,放棄了手頭上所有演出工作,全身心放在了照顧妻子上面,並且通過社交平臺祈願求福,願意用自己的生命換取妻子劉真的平安無事。為了讓妻子享受到及時的治療和更好的醫療條件,辛龍動用了自己所有的人脈,通過關係讓本來心臟手術排在兩百位的妻子「插隊」到優先手術位置。
  • TVB資深男星曾偉權如願低調火化遺體,好友送最後一程
    而一直在身邊照顧他至最後一刻的「契妹」Sasa,事後接受訪問時,她稱曾偉權是一位勇敢的戰士,即使在過去兩年患病期間,曾偉權從未畏懼,亦無放棄過繼續照顧流浪貓狗,為動物爭取權益。據了解,曾偉權多年來曾救助過無數流浪貓狗,他自己也曾收養過不少流浪狗,而就在他離世前幾個月,由他擔任大使的愛護動物組織還公開了曾偉權生前拍的宣傳片,他在片中已經明顯消瘦脫相,顯然當時已經病得不輕,但仍然盡最後一口氣呼籲愛護動物,大愛!
  • 做自己生命裡的擺渡人
    我們都要在歲月的長河中乘一葉扁舟,艱苦跋涉,駛向生命的盡頭。或逆風揚帆,或驚濤駭浪,抑或一時順風順水。方向,在你的心中;槳,在你的手裡。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擺渡人。在電視劇《我的前半生》裡,羅子君被丈夫拋棄時,抱怨,指責,不甘。雖然有好友唐晶和賀涵的幫助,但最終令她蛻變的還是她自己,儘管困難重重,但她終於找到了正確的人生方向。
  • 《名人堂》90後入殮師吐真言 甘做生命擺渡人
    去年年末,上海首支「入殮師」團隊面世,他們被稱為「生命擺渡人」,令人肅然起敬。本周日晚24:24,最接近死亡的90後入殮師季爍紅、石春研受邀做客湖北衛視《名人堂》節目,與主持人彬彬、評論嘉賓大策、李程遠、小樂吐真言,分享生命擺渡人的故事。  好奇心驅使,特殊癖好成專業?
  • 全然接納,做自己生命的擺渡人
    這種行為只會增加生命的感傷和嘆息,帶來更多的不幸,甚至導致一個人徹底崩潰。這些執念多來自於「事實與故事」的衝突。事實是當下所發生的具體事件,故事是心中想像的事件的樣子。身家百萬、完美容顏是人們想像,普通家庭、普通樣貌才是眼前的現實。事實與故事不一致時,就會產生落差,這個落差產生了執念,帶來了受苦。很難做到沒有執念,沒有痴情,沒有貪慾。
  • 深度報導丨「無主遺體」的擺渡人
    其實無主遺體的骨灰也可以交給殯儀館集中埋葬,但他覺得,要為未來可能發生的事考慮。「萬一以後公安查明了他的身份,找到了他的家屬,那他就能回家了。」 陪伴這個「未知名」男子骨灰盒的,只有一本深藍色封皮的「雲南省火化證」。
  • 風一程,雨一程。人生一程又一程
    人生的路,風一程,雨一程,我們隨時都要走進風雨中,但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我們從生機勃勃的春天,走過夏,走過冬,走進雪花飄飄的冬天,走過人生的四季。從少年的幼稚無知,到青春的熱血無敵,經過中年壯年的成熟穩重,走向暮年的衰朽之路。
  • 做自己生命的擺渡人,讓自己活成一座山
    生命裡真正的擺渡人,是堅強的自己,你不強大,軟弱給誰?行有不得,反求諸己真正的強者,是內心強大,向內而求。「相由心生」,一個人的內心由面向顯現,內心強大和物質無關,是由精神層面所影響。人內心強大,才能扛事,才有富足的精神世界。早上去吃早餐,碰到了一個10多年沒見的同學,本以為認錯人了,沒想到真的是他,我們曾經關係還不錯,這些年一直保持著聯繫,他回老家怎麼會沒通知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