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阿里背後男人:馬化騰/馬雲網際網路20年發家史

2021-01-08 TechWeb

1994年4月20日,一條細細的64K專線,實現了中國與國際網際網路的第一次tcp/ip全功能連結,中國網際網路的20年歷史從此拉開序幕。

這一天,中國打開了通向網際網路世界的大門,成為了真正擁有全功能網際網路的國家,一個關於知識與資訊、表達與分享、科技與進步、顛覆與夢想的新世界向億萬中國網民敞開了懷抱。

二十年後,中國以6.4億網民、13億手機用戶的龐大基數穩座世界網際網路第一大國;世界網際網路十強企業中,中國獨佔四席。短短二十年間,中國已完成了從追趕者到領跑者的角色轉變,而這一切,都始於1994年那個生機勃勃的春天。

溫故1994

1994年,24歲的應屆畢業生張小龍提前拜訪他即將被分配去的工作單位——某國家電信機關。站在一棟歸屬政府的死氣沉沉的大樓前,他立刻感到「一種窒息從頭頂籠罩下來」。這位未來的Foxmail創始人、微信之父事後確認,他當時幾乎是望了一眼大樓就立即放棄了那令他壓抑的「鐵飯碗」,決心投入充滿活力的網際網路行業。

這一年,丁磊還耐著性子在浙江省寧波市電信局工作,他從中科院高能所同學那裡要來一個帳號,打算上Internet瞧瞧新鮮。興奮不已的丁磊瀏覽的第一個站點是Yahoo!,接著丁磊去創新公司下載了不少多媒體驅動程序,首次「觸電」網絡讓丁磊「感覺很不錯」,並因此成為了北京電信前100個用戶之一。

刺激1995

「馬雲曾經在一次採訪中稱自己1995年作為項目翻譯赴美談判,因談判中發生爭執遭對方持槍綁架。逃脫後,他去賭城贏了600美金,回到國內。」2014年6月16日,《財經》雜誌在一篇關於馬雲的稿件中披露了這一出略帶傳奇色彩的細節。

1994年,一個美國商人慾與杭州政府合作修建杭州到阜陽的高速公路,談判僵持了一年,美方資金遲遲不到位,最後雙方認為是溝通有問題,缺個好翻譯,便聘請了當時還是杭州電子科技大學任英語老師的馬雲,他「課餘」一手創辦了當地最早的專業翻譯機構海博翻譯社,在當地算是小有名氣。

在協商過程中,外商推脫香港董事會不批資金,馬雲便去了香港,香港方面說資金被美國扣留,馬雲又趕去美國。正是這次美國之行,讓馬雲首次接觸到了網際網路。回國後,馬雲即辭去教職,下海創辦了中國第一家商業網站——「中國黃頁」。

1995年春,磨劍三載的盤古組件正式發布,自覺成竹在胸的雷軍準備了一篇新聞稿,請了20多家媒體參加產品發布會,並在報刊上刊登系列廣告。金山公司為盤古組件的開發、宣傳投入了200萬元費用,雷軍認為這是一場只應成功的戰役,有顛覆市場能量的巨雷已經埋好,導火索已經點燃,剩下便是那震天一響,失敗的念頭似乎從沒有在他的心頭出現過。

人生若波瀾,世路有崎嶇。盤古的失利對雷軍打擊很大,他說:「那年,我失去了理想。」1995年接下來那段時間,雷軍喜歡泡BBS,從早晨7點起床打開電腦,一直泡到下半夜2點多鐘,最多的時候一天可以寫上200多封信。其間,他一度想過離開IT業,去開個小酒吧。

在雷軍兵敗盤古並閉門思過的日子裡,中關村第一代巨星們,譬如CCED的朱崇君、開發UCDOS的鮑嶽橋、中文之星開發者王志東,也在經歷著各種不同的蛻變,有些人的痛苦甚至不亞於雷軍。雷軍是因為沒能實現自己的理想而痛苦,而這些雷軍眼中的巨星們則是在達到輝煌後,面臨著下一步走向何方的艱難抉擇。

相約1998

1998年的中國波瀾不驚,但這一年的中國網際網路卻無比精彩。1998的中國極客當道,具有中國網際網路極客背景的公司幾乎都是在這一年內集中創辦、爆發。

1998年春節一過,鮑嶽橋、簡晶、王建華聯合創辦了中文網路遊戲平臺聯眾,一年後,聯眾作價500萬元賣給海虹控股的中公網,成就5·19行情最鬼魅的一幕。

6月,在與國外大型網絡門戶站點老闆的交流中,丁磊發現網上廣告將會成為網站最有前途的收入,猛然醒悟,丁磊將網易的主頁改成門戶網站模式,並啟用netease.com域名,但他對改版仍不是十分滿意。

廣州淘金路,凌晨2點,丁磊突然想到可以改用163表示域名的網名,因為當時163、169在中國已經具有了指向Chinanet和電信局以及Internet的含義,上網的人每天都要撥163,對它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想到這,丁磊趕緊從床上跳了起來,撥163上網,火速註冊了163.net和163.com這兩個域名。下半夜,翻來覆去也睡不著,丁磊又從床上爬起來一口氣註冊了188.net、188.com、166.net、166.com、126.net、126.com、127.net、127.com……

曾經在電信的工作經歷讓丁磊對數字格外敏感,不出所料,網易改版後訪問量激增。一個月後,1998年7月,CNNIC(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投票評選十佳中文網站,網易喜獲第一。

這一年,網易相繼推出了個人主頁、排行榜和虛擬社區等免費服務,受到了中國第一代網民的大力追捧。其中,網易虛擬社區在上線12天裡的註冊人數達4.5萬,每天10萬人的訪問量讓網易在1998年末短短4個月的時間內,廣告銷售額就達到了10多萬美元。

1998年11月,馬化騰離開自己從畢業起工作了五年之久的深圳潤迅通訊——當年尋呼行業中處於壟斷地位的龍頭老大,聯合張志東、曾李青、許晨曄、陳一丹4人創辦了一家名叫騰訊的公司,做尋呼臺系統集成業務。

為了能讓騰訊存活下來,馬化騰和幾位創始者靠做網頁、系統集成、程序設計賺錢,為了給客戶留下很有實力的印象,馬化騰的名片上從來不印「總經理」的字樣,而只帶「工程師」頭銜,整個公司經常為了一個項目傾巢而出,還要時刻避免露出馬腳,帶著產品去向運營商推銷時,被人拒之門外更是家常便飯。

幾乎與此同時,自稱是方正最好的高級程式設計師的周鴻禕從新疆方正回到闊別一年的北京,決心自己創業。1998年10月,周鴻禕成立國風因特軟體有限公司,在北京郊區找了套三居室的房子,其中一間他和新婚妻子住,另外兩間用來做開發,場景極像美國的車庫創業期。周鴻禕做了一個中文網址,並給這個小玩意兒起了一個名字叫「3721」,取不管三七二十一的意思,很形象,也與其怪招迭出,不按常規出牌的做派十分吻合。

此外,1988年2月,張朝陽創辦的愛特信推出「搜狐」產品,並更名為搜狐公司;12月,王志東創辦的四通在線完成與美國華淵資訊的合併,推出了新浪網,至此,新浪、搜狐、網易三大門戶網站均已亮相,中國商業網際網路開始真正興起,自此拉開了進入中國民眾日常生活的序幕。

謝謝你的愛1999

一個偶然的機會,馬化騰看到了基於windows系統的ICQ演示,當時ICQ已經席捲全球,卻沒有中文版。馬化騰便開始思考,是否可以在中國推出一種類似ICQ的集尋呼、聊天、電子郵件於一身的軟體?於是,馬化騰和他的同事們開始模仿ICQ的功能和特性,開發出了中文界面的即時通訊工具「網上中文尋呼機」,簡稱「OICQ」。

1999年初,抱著試試看的心態,馬化騰把OICQ放到網際網路上讓網民免費下載,立刻在學生群體中引起巨大反響,在大學校園裡風靡一時,不到一年時間便發展了500萬用戶。

用戶量增加,意味著要不斷擴充伺服器。當時,一兩千元的伺服器託管費,讓小作坊式的騰訊公司不堪重負。1999年10月,騰訊開始正式融資。

企業融資,要麼有核心技術,要麼有好項目,但對騰訊這個一度不被人看好的軟體來說,它唯一的優勢是用戶:OICQ用戶已經是百萬級了,但沒有任何收入。風投問馬化騰,你的核心價值是什麼?馬化騰回答說:「以色列的ICQ賣了幾千萬美元,它才有多少用戶?我們現在的用戶比他們多,所以,我們也值這麼多錢。」憑著這句話,騰訊拉來了IDG和李澤楷旗下盈科數碼220萬美元的投資。

多年來,騰訊一直沒有停止過「拷貝」與創新,馬化騰總是追問自己:如果你不做,用戶會損失什麼嗎?做軟體工程師的經歷使馬化騰明白,開發軟體的意義在於實用,而不是寫作者的自娛自樂:「我只是個很愛網絡生活的人,知道網迷最需要什麼,所以為自己和他們開發最有用的東西,如此而已。」

1999年,騰訊正是因為用戶的愛才能活下來,而此時的張小龍,卻因為用戶的愛而進退兩難。

當張小龍開發出foxmail1.0的時候,《電腦報》的記者李學凌曾在文章中描述過當年張小龍在中國IT圈中的地位:只要你站在黃莊路口,大喊一聲,我是Foxmail張小龍,一定會有一大群人圍上來,讓你籤名。即便在4年後,張小龍開發的Foxmail也以200萬的用戶量將只有10萬用戶的騰訊郵箱遠遠甩在身後。

在此後很長一段時間裡,張小龍沉溺在技術帶來的快感之中,但這種來自精神上的慰藉並未改變他的命運。

1999年,正當馬化騰、張朝陽欣喜地用他們積累下的巨大用戶尋找風投、向商業進軍時,張小龍這位技術極客還在為不斷增加的用戶發愁,他對再次前來採訪的記者李學凌說,每天用戶都在催著他更新版本,做這樣一個免費軟體太累。

在最困難的時候,張小龍曾動過將軟體免費送人,去矽谷做一名程式設計師的念頭。但他最終還是打消了這個念頭,因為每天都有使用他免費軟體的用戶給他寫來一篇篇充滿鼓勵話語的電子郵件。在那些失意的夜晚,他會給每一位鼓勵他的讀者回信。庖丁技術,提供技術交易、技術定製、技術培訓和技術勞務等專業服務,打通技術與產業、學術、科研機構、政府、金融、媒體之間的道路,讓技術更精準地服務市場,讓市場更高效地得到技術,從而使技術產業煥發勃勃生機!做技術,其實很輕鬆!

相關焦點

  • 阿里與騰訊的2019:馬化騰比馬雲更像「退休」
    7位,排名亞洲第一,那個榜單上的統計截止時間為12月20日,當時阿里市值為5700億美元,可見在短短20天裡,阿里的市值上漲了超過300億美元。馬雲與馬化騰騰訊最近兩年一直在提產業網際網路轉型,在遊戲受制於版號、2C網際網路紅利逐漸消失之後,馬化騰需要找到2B業務的突破口。
  • 阿里和騰訊背後巨頭是誰?馬雲和馬化騰,真的在給外國人打工嗎?
    事實上,騰訊和阿里巴巴在各自的領域都非常強大。如果你不得不比較,沒有人能輕易獲勝。縱觀騰訊和阿里巴巴今天的成就,不得不說,他們背後的創始人馬化騰和馬雲都擁有卓越的商業能力。但事實上,馬雲和馬化騰在創業初期並不受青睞,所以讓外國人佔了便宜。兩家公司發展的同事,還在各地採購,收購大型企業,進行全球市場布局。
  • 阿里和騰訊背後的一群人
    10年前的阿里和騰訊在在中國網際網路起步的道路摸著石頭過河,有夢想有實力卻難免遇到現實的問題,自然而然背後難免少不了的就是我們所謂的天使投資人和實力合伙人,馬雲和馬化騰作為創始人為公司尋求風投資金也是必然的事情,那麼阿里和騰訊背後的那些投資人和合伙人到底是誰?今天我就給大家挖掘一下他們背後的那群人。
  • 「隱藏」在馬雲背後的女人,馬雲直言:沒有她就沒有現在的阿里
    馬雲唯一的遺憾可能就是「奇怪」的相貌了,他剛成立阿里巴巴時接受美國媒體採訪,被取了「中國ET」的外號。但是大家可知馬雲原本的工作是和網際網路一點關係都沒有的英文老師,而他的老婆竟然還是師範大學的校花!如果說馬化騰的騰訊強在產品和用戶,那麼阿里則強在馬雲的運營方式和經營戰略。
  • 阿里和騰訊、馬雲和馬化騰是否是外國資本的「打工人」?
    有了高盛的背書、蔡崇信的關係以及馬雲天馬行空的演講能力,次年軟銀向阿里巴巴投資2000萬美元,2004年再次領投阿里巴巴,到阿里巴巴集團第二次美股上市時持股34.4%,是阿里的第一大股東。2005年雅虎投資阿里巴巴10億美元,置換阿里40%的股份,後因公司經營問題陸續出售部分股權,到阿里巴巴集團在美國上市時持股不到22.6%。
  • 馬雲一頭黑髮,馬化騰也一頭黑髮,為啥劉強東頭上卻有一撮白髮?
    馬雲一頭黑髮,馬化騰也一頭黑髮,為啥劉強東頭上卻有一撮白髮?眾所周知,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湧現了很多商界大佬,比如京東的創始人劉強東,阿里巴巴的創始人馬雲和騰訊的創始人馬化騰等等。對於這3位網際網路大佬,大家可謂耳熟能詳了,畢竟京東、阿里和騰訊早已做到家喻戶曉。然而對於這3位大佬,我們更好奇,馬雲一頭黑髮,馬化騰也一頭黑髮,為啥劉強東頭上卻有一撮白髮?馬雲作為阿里巴巴的創始人,雖然已經55歲了,但依舊滿頭黑髮,讓人很是羨慕;而至於騰訊的創始人馬化騰,不過才48歲,正值企業家的壯年時期,也是滿頭黑髮。
  • 對不住,我真沒本事幫你約見馬化騰、馬雲……
    那位基金經理,那位「一言不合就讓你請馬化騰、馬雲」的60後大叔,有一套完整而自洽的邏輯,論證自己為什麼有資格跟這些身家千億的網際網路大佬一對一喝茶:已知:騰訊、阿里、字節跳動、美團這些網際網路公司,都是民企,全是民企,統統是民企,對吧?這一點毫無疑問。
  • 馬雲、馬化騰的網際網路王朝,好日子快到頭了嗎?
    該來的總該來了,阿里最近的被約談,馬雲的視線只是一個開始。馬雲、馬化騰、劉強東的好日子真的快到頭了嗎?8號的時候,銀保監會郭樹清在新加坡金融科技節上的一番講話,寓意在螞蟻、騰訊、京東等巨頭。郭樹清明確闡明了兩大排名,第一是央行將持續的關注新型大而不能倒的風險,要對大型科技公司採取特殊的創新監管辦法。
  • 騰訊帝國傳,《馬化騰》是如何只用6年時間,就成為億萬富翁的呢
    20年後,他在學校對面建起了一座39層的大廈,坐擁5萬億港元市值的「企業帝國」俯瞰著他曾經的校園,他就是騰訊創始人「馬化騰」。丁磊賣一套系統,可比馬化騰一年的工資還多,於是1998年一心想搞錢的馬化騰拉著老同學,張志東等四人創立了騰訊這一年北方的「張朝陽創立搜狐,王志東創立新浪,劉強東創立個京東」,再過一年「李彥宏」創立了百度,馬雲也回到了如今的電商之都「杭州」,成立阿里巴巴。
  • 為何馬雲能見到很多重要領導人,劉強東和馬化騰卻不行
    網際網路行業的競爭非常的激烈,馬雲就曾經規勸想要進入網際網路行業創業的年輕人「三思」。雖然網際網路行業的紅利消耗殆盡,行業也幾乎飽和,創業難度越來越大,但是無可否認的是,網際網路行業還是創造了不少企業神話的,阿里的崛起、騰訊的出現、京東的誕生等等,都是因為站在了網際網路的風口之上。
  • 丁真的意外走紅與馬化騰的全真網際網路
    一位曾在騰訊工作過的朋友對網際網路江湖團隊(VIPIT1)講道:「看到全真網際網路之後自己也找原來的老同事們聊過,不過好像騰訊內部似乎都不太清楚這個概念。」然而,考慮到馬化騰接連兩次公開提出,「全真網際網路」這個看似不屬於當前平行空間的玄學,應該不是馬化騰的一時嘴快。結合當時馬化騰說的其它內容,全真網際網路的提出會讓人猜測,這是不是意味著騰訊面臨增長的焦慮?
  • 阿里是楚,騰訊是漢,現在是「楚漢之爭」?
    網際網路是一個神奇的行業!騰訊之於社交,阿里之於電商,騰訊想做電商,阿里想做社交,兩家公司折騰了好幾年,誰也沒能撕開對方的口子。如馬化騰所說,騰訊與阿里在10多個領域都有競爭,那麼問題來了,為何騰訊和阿里不能走向合作呢?
  • 為什麼馬雲能見多國領導人,馬化騰、劉強東卻不能?原因很簡單!
    這是阿里創始人馬雲的功勞!而且,馬化騰的騰訊也改變了我們的社交方式,劉強東的京東物流速度很快,可以說,這些大佬各有千秋,他們都是年輕企業家的楷模,每個人都很有價值!談到這幾位企業家,最令人記憶猶新的莫過於馬雲。在網際網路領域的成功人士中,馬雲幾乎是家喻戶曉的,他的創業之路令人欽佩。
  • 阿里和騰訊打起來了
    在《財富》全球論壇上,馬雲和馬化騰就上演了「隔空對話」。馬雲表示馬化騰是他的好朋友,「會和騰訊競爭但不會恨他們」。馬化騰則認為他們都是創業領域的「小弟弟」,如今和馬雲競爭的地方太多了——在十幾個領域都有著競爭。目前,星巴克似乎就成為他們角力的漩渦中心點之一。在星巴克,人們既可以選擇微信支付,也可以選擇支付寶支付。
  • 左手搭著馬雲,右手壓著馬化騰,這位神秘的大鬍子,是什麼來頭?
    馬雲和馬化騰是我們國內最知名的兩個富豪,中國首富的位置基本上都是他們輪流來坐,而且他們創辦的阿里巴巴和騰訊也在無數國人的日常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如果說韓國人一生都無法避免三星的話,那麼在我們國內,人們永遠離不開的就是馬雲的阿里巴巴和馬化騰的騰訊,二者在中國的地位就像韓國的三星一樣。
  • 馬化騰背後的男人,曾是騰訊第二大股東和東莞首富,42歲急流勇退
    1998年,張志東加入騰訊,張志東是騰訊的五個創始人之一,是馬化騰的同班同學,簡直是一個技術天才。大家幾乎每一個人都有一個QQ,而QQ的架構設計源於1998年,如今快20年過去了,QQ的用戶已經從百萬級上升到數以億計,但整個架構卻還在適用,不得不說張志東天才的技術手段和眼光。
  • 央行繞開騰訊阿里選擇京東,劉強東為何獲得獨寵?
    央行繞開騰訊阿里選擇京東,劉強東為何獲得獨寵?眾所周知,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現在網絡在我們生活中所發揮的作用也開始變得越來重要起來;不論是我們日常的工作,還是平時的衣食住行,幾乎都離不開網絡的幫助,如今我們也很難想像沒有了網絡的生活將會變成什麼樣子,隨著人們對網際網路越來越依賴以後,這也讓國內的網際網路企業們都賺得是盆滿缽滿!
  • 2011年王興第一次到阿里總部求助,馬雲卻說:我最強的是管理
    前面我們就說了,王興是個有宏大理想的人,當他把四縱三橫的發展理念拋給馬雲時,馬雲立馬認識到眼前的這個男人不簡單。一樣擁有睥睨天下的格局眼光,一樣喜歡掌控一切的做事風格,甚至那時的馬雲有種錯覺,今天的王興就是當年的自己。
  • 馬化騰成為版權音樂最大佔有者 阿里已遠不是其對手
    2014年上半年,馬化騰摘下中國首富的桂冠,讓騰訊音樂雄霸天下的底氣更足了。但馬化騰首富寶座還沒有焐熱,下半年,阿里上市成功,馬雲成為中國首富。IT取代房地產成為首富「聚集地」。隨著移動網際網路時代悄然而至,二馬的財富也在屢創新高。數位音樂產業體量很大,想要買下天下必須有大手筆,騰訊和阿里成了音樂平臺的理想歸屬。
  • 中國頂級富豪背後的女人:馬化騰和他老婆竟然是網戀!
    每一個成功的男人背後都有一個優秀的女人。對於男人來說,女人不僅是良友,更是生命的依託。那麼,今天九妹要為各位揭秘中國頂級富豪背後的女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