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的松果體,真是奇妙而神秘。
在我們頭頂正中的深處,有一個豌豆大小的東西,形似松子,故名為松果體。
通常,松果體長約1釐米,寬約0.6釐米,厚約0.4釐米,重約0.2~0.3克。對這樣一個小不點兒的腺體,人們卻長期弄不清它究竟有什麼作用。 松果體是約7×4mm2大小的扁錐形小體,位於丘腦後上方,以柄附於第三腦室頂的後部。松果體在兒童時期較發達,一般7歲後逐漸萎縮,成年後不斷有鈣鹽沉著。
由於松果體處於前後腦的關鍵部位,所以解剖學家卡裡盎說它是人類思想通過腦腔的必經門戶。德國科學家笛卡兒認為這是「靈魂所在之地」。也有人把它看成「智慧庫」。
松果體又稱腦上腺,呈扁圓錐形,以細柄連於第三腦室頂。松果體表面包以軟膜,軟膜結締組織伴隨血管伸入腺實質,將實質分為許多小葉,小葉內主要由松果體細胞、神經膠質細胞和無髓神經纖維等組成。
松果體位於間腦之上,第三腦室的後端,借短蒂與間腦相連。成人松果體長5-8毫米、寬3-5毫米、重約200毫克,形似松果。該腺體在兒童中期發育至最高峰一般在7歲後逐漸萎縮,成年後不斷有鈣鹽沉著。
松果體覆有被膜,即軟腦膜。含有豐富血管和無髓神經纖維的結締組織自被膜伸入腺內,形成小隔,將腺分成許多不規則的小葉。小葉的實質由松果體細胞核神經膠原細胞組成。
松果體是人體的第三隻眼睛。說人體有第三隻眼睛,似乎是不可思議。其實,生物學家早就發現,早已絕滅的古代動物頭骨上有一個洞。起初生物學家對此迷惑不解,後來證實這正是第三隻眼睛的眼框。研究表明,不論是飛禽走獸,還是蛙魚龜蛇,甚至人類的祖選,都曾有過第三隻眼睛。只不過隨著生物的進化,這第三隻眼睛逐漸從顱骨外移到了腦內,成了「隱秘的」第三隻眼。儘管松果體移入了黑洞洞的顱腔內。「深居簡出」、「與世隔絕」,不能直接觀察五光十色的大千世界。但由於它曾經執行過人類第三隻眼晴的功能,憑著它原來的一手「絕活」,仍然能感受光的信號並作出反應。
其次,松果體是人體的「生物鐘」的調控中心。如人類的睡眠與覺醒、月經周期中的排卵以及青春期的到來。新近發現,人體的智力「生物鐘」以33為周期進行運轉,情緒「生物鐘」為28天,體力「生物鐘」為23天。這三大生物鐘的調撥也是由松果體來執行的。
然而,我們相信,松果體的功能遠不致此,我們對松果體的認識還很膚淺。由於它深埋在顱腔內,使我們對它的研究增添了客觀上的困難。但不管怎樣,隨著研究的深入,它的「廬山真面目」終究會顯現在人們面前。
童教改變中國,
關注兒童就是關注中國的未來。
童教教育傳播正能量!
全腦教育:21世紀最有發展前景的教育行業
專家分析:十三五期間,全國660個城市將出現至少35000家全腦培訓機構。掌握實用技術的全腦潛能培訓師——自身價值超越300萬.!
21世紀全腦開發項目已經成為各個國家重要戰略之一。
培訓財富第三波已經到來!現全國尋找全腦創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