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是一朵玫瑰是一朵玫瑰是一朵玫瑰」

2021-02-27 花邊閱讀

有一些器物,從出現那一天開始,就註定了它們必定會改變那些相遇者的命運。如同聖杯從所有杯子裡的升躍,不但異形,而且還可以承載包括深淵在內的空間;如同大鷹以水準儀的方式平衡了飄搖的地平線,如同玫瑰在花園振臂一呼,叛者雲集。伴隨其影響的日益深遠,這些器物在文化的香火中,為膜拜者拓展出了各自縱深的匍匐路程。

在德國植物學家、園藝學家瑪莉安娜·波伊謝特所著《植物的象徵》一書中,玫瑰佔據了漫長的篇幅,柔弱的花瓣託舉起了最為繁複的意義:從穆罕默德升天之際的汗珠到諸神身邊惡魔登天的蔓生攀緣天梯;從保密之神到智慧之花;從童貞的聖母到情慾的風塵女子。美、浪漫、愛情、聖潔、感性、頹廢、愛欲、死亡、宇宙、神秘、沉默、智慧、優雅……沒有另外哪一種植物可以領受如此眾多的詞義。玫瑰仿佛受難者,用最華麗的方式,成為了莎樂美跟前承載聖約翰頭顱的託盤。

號稱「作家的作家」的美國小說家格特魯德·斯泰因有一個名句——「玫瑰是一朵玫瑰是一朵玫瑰是一朵玫瑰。」從邏輯角度而言,這幾乎是廢話。但這是一句顛覆玫瑰修辭的命名。所以又絕對不是一句把玫瑰變成玫瑰醬的俗語。斯泰因是先鋒派小說家,在文學創作中大量運用重複的手段來強調她自命的「持續的現在時」。在《有用的知識》一文中,她做了奇特的論述:「一加一加一加一加一加……」她繼續這樣叨念下去,宛如在做小學一年級算術,唇齒叩擊,一直達到了一百,她說,經歷了每一個數,才明白了「一百」的真實涵義,因為每個「一」,都是完整的獨立存在。有論者指出,在斯泰因的作品中每個單詞同樣是完整的獨立存在,因此她的作品必須逐字閱讀,依靠唇齒的叩擊,猶如杵臼相擊,逐漸觸摸到混在齏粉當中的陌生物質。在讀者的眼裡,每個單詞必須看起來具有新意,一個單詞正出現在讀者眼前,隨後跟著一個又一個單詞,作為抽象與具象的對應,其間有一種不等轉換過程,這樣就產生了她稱之為的「持續的現在」。她試圖通過關鍵詞句的重複,不斷地將讀者拉回到時間軸的某一固定點上,使讀者和作者一起永遠處在「此時」,造成「現時感的持續」。這個來自威廉·詹姆斯和伯格森的哲學啟示,一直就認為人的生存就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流動」。可問題是,要做到每個單詞必須看起來具有新意,那就必須清除、打磨附著在這些詞語上的習慣性青苔和意義,讓它們在不斷變異的語境裡,在連續不斷的歧義與突然而至的新意交匯中失名、失神,從而被重新賦予。

在這個體認狀態下,我們再來打量玫瑰。

玫瑰本是獨立存在物,它有形,有味,有色,即使不附加任何修飾詞,玫瑰就足以自成氣候,玫瑰是無限的能指,而向日葵則不是——因為它的養分,只是來自鐵幕政治的反照。

我的問題在於,既然意義是詞語之間的差異性賦予的,這固然表達了斯泰因對不可表現之物的心醉神迷,但無論你如何讓「一」獨立,一旦獨立了,「一」還是「一」。我想,這種不可表現的物,匿身於我們劃定的語言範疇裡,同一性裡應該包含了差異性和限制性關係,差異性關係又包含對比關係和襯託關係,從而我們可能目睹不可表現之物。所以,無論我們對玫瑰做出怎樣的推論,都將是關於別的什麼的,而不是關於玫瑰的。我的意思是,斯泰因並不傻,既然無法說清那些不可表現之物,那就讓本體與喻體、本象與喻象合一,或者說,是將一種喻體改造為另一種喻體,把一種本體與另外一種喻象糅為金箔,最後達到喻體將不可表現之物翻轉為另一本體的鍊金術過程。用斯泰因的話來說,語言即是那種導致「肉靈互變」的東西。

這裡,必須觸及另外一個有著「作家們的作家」之稱的博爾赫斯的名句。他在《另一次死亡》中,比喻佩羅得-達米安的生命從世界上消失之時,使用了這樣的句子:「仿佛水消失在水中。」 這是一個「接龍」遊戲,飛得最遠的兩翼之象,終於偷渡到了本體,完成了「接龍」。水消失在了水裡,樹葉消失在了樹葉裡。臨水獨照的那喀索斯,來自水回到水,走進死亡回到生。這樣,回到圖書館的某冊書籍,就像捉迷藏的孩子,因為藏得太深,反而被所有參加遊戲的孩子忘記了。

義大利著名的符號學家翁貝託·艾柯的歷史小說《玫瑰之名》,引發了一場關於「玫瑰之名」的學術誤讀熱潮。由於玫瑰這一龐大象徵系統的多義性和豐富性,為讀者閱讀《玫瑰之名》提供了無盡的詮釋空間。一時間,對「玫瑰」的詮釋五花八門,千奇百怪乃至匪夷所思。面對這種意料不到的情況,艾柯頗有作繭自縛之感,於是他宣稱:「玫瑰就是玫瑰就是玫瑰就是玫瑰……」看看,睿智的符號學家似乎也黔驢技窮了。

在數學的迷宮裡,玫瑰花無風自動,成全了抽象的歷險。在音樂中玫瑰步步生姿,用倒卷而來的香氣,暗示了珠簾後的古典式守望與橫陳的玉體。至於詩,那幾乎就是圍繞玫瑰的急促的狐步舞,使花刺成為了青蔥玉指上的銳利指甲,從緞子的花瓣划過。所以,玫瑰早已隱身在它的影響裡,遁地而走,並在詠嘆者身後現身。哦,我看見了那蔥綠的刺。

在玫瑰面前,道德家看見了淫亂,革命家看見了流血,陰謀家看見了詭計,詩人裡爾克則看見了夢者的眼瞼。他為自己的墓志銘寫道:「在如此眾多的眼瞼下/獨自超然地安眠/也是一種喜悅。」在德語中,眼瞼與花瓣是同義詞。在發音上,德語的眼瞼與「歌聲」同音。最終,裡爾克為了摘些玫瑰花送給一個剛剛結識的女友,花刺扎破他的激動的手指,這加速了那潛伏的敗血症徹底發作。裡爾克於1926年12月歿於瑞士的巴爾蒙特療養院。他曾說:「死神從各種事物的間隙中凝視我們,像從厚木板中探出頭來的一根鏽鐵釘。」看來死亡不是鐵釘,而是玫瑰花刺,它扎破了全部修辭。德語詩人伊凡·哥爾在《第七朵玫瑰》裡說出了裡爾克的結症:「而第七朵/最為嬌嫩/那信仰的玫瑰/那夜之玫瑰/那姐妹般的玫瑰/只有在你死後/它才會長出你的棺材。」 但是,裡爾克在「玫瑰,呵,純粹的矛盾」感嘆聲裡,是否握住了玫瑰之手?

詩人翟永明說「在一切玫瑰之上」,為了凸顯什麼?哦,那真是針尖上的天使。

我私下以為,在玫瑰面前,沒有之上、之下的比附,也無須之內、之外的類比,只有一切的玫瑰。如此說來,我說的這些也是廢話。

文 | 蔣藍

題圖 | 《美國麗人》劇照

本文選自《媚骨之書》,原標題《一切的玫瑰》,有刪節

由東方出版社授權發布

花邊閱讀

<huabianyuedu>


▲長按並識別關注

「戳閱讀原文可購買此書」

相關焦點

  • 一朵玫瑰,就是全部的玫瑰
    劉偉/手繪/百葉薔薇可一藝術與年輕藝術家劉偉合作,推出致敬經典花神·玫瑰金粉紙巾。創意源自《玫瑰聖經》。花神·玫瑰金粉紙巾約瑟芬皇后邀請畫家雷杜德描繪她的滿園玫瑰,完成獨一無二的玫瑰圖譜:《玫瑰聖經》。
  • 情人節送自己一朵玫瑰
    回頭想想,從來就沒有收到玫瑰,雖然愛情已經失敗告終,所有的一切都已經淡淡散去,留在心裡的是那亙古不變的落寞。就這樣走著,那豔紅的玫瑰正對我頷首微笑,而我呢?只能遠遠的望著她們,因為那是遙不可及的奢望和幻想……忽然想起了一首歌《沒有情人的情人節》禁不住低聲吟唱起來,感受沒人在乎的現實,發現眼前漸漸模糊了起來,不會吧?
  • 王爾德《夜鶯與玫瑰》:失去愛情從來不是因為一朵玫瑰
    我飽讀智者寫下的書卷,所有哲學的秘密也已瞭然於胸,但我的生活卻因為找不到一朵紅玫瑰就變得這樣悲慘!《夜鶯與玫瑰》中的學生,以為自己得不到的愛情,只是因為沒有一朵紅色的玫瑰,但是當紅色的玫瑰有了之後,他也沒有得到愛情。現實不會因為一朵玫瑰失去愛情約會時,一個女孩兒在咖啡店裡等了男孩好幾個小時,後來才知道男孩因為跟兄弟打遊戲忘了時間。
  • 一朵玫瑰,在小王子離開之後的故事
    小王子有小王子愛的天賦,猴麵包樹有猴麵包樹愛的天賦,蝴蝶有蝴蝶愛的天賦……但我是株玫瑰,我是因為做自己,才讓小王子傷心離開的,你明白吧!刺是我的一部分,難道你只能讚美我的味道和顏色,卻不能擁抱我的刺?我想我不能為了他去改變自己,如果我為了他改變,那就不是玫瑰在愛他。但這並不意味著我不想改變自己,在足夠長的光年裡,進化不就是活著這個狀態最佳的意義嗎?「那株玫瑰很快就形而上的陷入了忒修斯之船悖論,修正自己到什麼程度就算違背自己?」
  • 《獻給艾米麗的一朵玫瑰》:「玫瑰」如何一步步「殺死」艾米麗?
    福克納在《獻給艾米麗的一朵玫瑰》中同樣用了」玫瑰「這個標題,然而小說全文卻始終沒有出現過「玫瑰」,福克納的用意在於用「玫瑰」表達了一種觀點:愛情與死亡。愛情對於主人公艾米麗來說是生前匱乏和未能體驗的情感,而死亡卻以強烈的病態美,彰顯蒼涼和悲哀的生活。而在西方,玫瑰的含義本身也象徵著虛無,並有以玫瑰悼念亡人的風俗。
  • 鄰居家開了一支「七彩玫瑰」,一朵玫瑰多種顏色,原來是這樣來的
    最近小編就發現鄰居家裡面開了一支七彩玫瑰。這朵玫瑰真是好神奇的,一朵上面有多種顏色。詢問之下,才知道原來是這樣來的。通常我們見到的玫瑰都是單一的顏色。而且不同的玫瑰有不同的寓意。能夠見到七彩的玫瑰,就好像是童話裡面的七色花一樣,是不可能存在的。如今卻綻放在眼前,確實覺得非常的稀奇。仔細詢問之下才知道,原來這並不是,一朵真正自然長出來的七彩玫瑰,而是經過染色。
  • 《小王子》:宇宙中唯一一朵玫瑰
    >來自B-612星球的小王子經歷了很多奇異的故事,這些怪老頭嘴裡荒誕不經的描摹,卻成為小姑娘篤信不疑的實情,影片的最後,小姑娘駕駛起怪老頭的破飛機,開到一個不知名的星球(或者我忘了名字),在這裡,她看到已經成為庸碌上班族的成年小王子,小姑娘從商人、愛慕虛榮的人等那裡救出了小王子,讓他恢復了本心,也恢復了作為孩子的小王子本來面貌,把小王子送回了B-612,送回了他深愛的那朵玫瑰那裡
  • 送你一朵白玫瑰
    送你一朵白玫瑰
  • 趙鑫珊《我和《夏天最後一朵玫瑰》》閱讀練習及答案
    玫瑰是人見人愛的花朵,不管是在愛爾蘭人眼裡,還是在我們中國人看來。對夏日即將凋零的最後一朵玫瑰寄以無限同情、希望和厚愛,是我多年和這首民歌的最深沉的一層關係。其實,我從未親眼見過夏日的最後一朵玫瑰,但是我不止一次見過夏日最後一朵「勿忘我」草和紫羅蘭。
  • 古絲綢之路上的一朵藥用玫瑰花——于田沙漠玫瑰
    這裡的人民勤於生活,精於農作,在沙漠綠洲之中培育出了傲視群芳的花朵——于田沙漠玫瑰。歲月更迭,民風不改,于田沙漠玫瑰已經融入到了生活的各個領域。當地的人民釀製花醬、炮製花茶,通過絲綢之路傳入西方,因其養胃舒肝,香味獨特,絲路瑰寶,價值堪比黃金。被稱為「一朵可以入藥的玫瑰」。
  • 管哲:畫一朵永不凋零的玫瑰
    或是年輕的緣故,他筆下的花卉種類很多,或是一朵怒放的玫瑰,綠葉紅花,花瓣的顏色,逐漸從淺入深,芬香四溢;或是一牆紫色的三角梅,順著牆壁,披披灑灑,就有了雲蒸霞蔚的氣場;最為生動的,是一幅密林深處,各種植物,清清幽幽生長著,一道泉水,從遠處蜿蜒而來,水面上的浮萍,點綴著一圈圈的漣漪,給畫面注入了一股生氣,宛如身臨其境,水流聲如在耳畔,青草香縈繞鼻翼。
  • 活塞官方曬羅斯不同時期圖片:一朵玫瑰的演化
    活塞官方曬羅斯不同時期圖片:一朵玫瑰的演化
  • 藍色玫瑰,一朵不可能培育出來的玫瑰是如何誕生的
    英國詩人吉卜林曾在詩中寫道:世界上並沒有藍色的玫瑰,也就不可能贈與他人藍色的玫瑰。© trololoblogg玫瑰是古埃及與古羅馬帝王與貴族們最喜愛的植物,是幸福的化身。藍色玫瑰象徵著神秘,愛與永遠的夢。
  • 送給女友的第一朵玫瑰,可以保存一輩子
    很多男生在給女朋友挑選禮物時,會不知道怎麼樣選擇一款合適的禮物,雖然很多人會選擇購買鮮花玫瑰,但短暫的保存之後,枯萎的玫瑰就失去了保存的意義。今天跟大家推薦一款藝術感滿滿的陶瓷永久玫瑰,來自小米有品的哲選陶瓷玫瑰,搭配內置的保加利亞香精,可以永久留香。
  • 「世界經典名曲欣賞」愛爾蘭民歌——夏天裡最後一朵玫瑰
    AUTUMN世界名曲鑑賞夏天裡最後一朵玫瑰《夏日的最後一朵玫瑰》(又名《夏天最後一朵玫瑰》)是一首古老的愛爾蘭民歌,是世界上廣為流傳的愛爾蘭抒情歌曲。到了19世紀愛爾蘭的著名詩人託馬斯摩爾(Thomas Moore)對它發生興趣,可是他對前面那兩種詞都不滿意,於是,又重新為它填了詞,改名為《夏日的最後一朵玫瑰》。歌詞內容略帶傷感,作者借夏天最後一朵玫瑰來比喻愛情和青春即將凋謝,抒發對美好事物逝去的依戀心情。
  • 吉克雋逸,一朵散發無限魅力的「黑玫瑰」
    這一朵豔麗的「黑玫瑰」終於盛開。隨著時間的推移,當初的那位彝族姑娘已漸漸成長為一個極具國際範的女歌手。無論是中文歌還是英文歌,她都能把握得恰到好處,她唱英文歌時的魅力,更是勢不可擋,真的很有歐美範。吉克雋逸的音樂風格也非常的多變,似乎什麼曲風她都能駕馭。但要是用一個詞語去形容她的話,那應該就是「狂野」。
  • 玫瑰痤瘡,一朵帶刺的玫瑰
    看上圖,在我旁邊的那位, 用紅色標註的臉上的一些部位,這是判斷玫瑰痤瘡的方法, 以鼻子為中心,兩邊對稱的臉頰、額頭、下巴、下眼瞼 等位置出現的一些症狀(發紅、痤瘡、酒渣鼻等)。而發生在身體其他部位的痘痘,比如胸、背等處, 就不屬於玫瑰痤瘡了。這並不是說, 只要發生在上圖所說的這些部位,就一定是玫瑰痤瘡...
  • 我的世界:我在下界遇見了「凋零花」,一朵可以殺死人的玫瑰?
    凋零玫瑰,一朵可以殺人的花?這是一種不一定要種植在《我的世界》泥土或者是草方塊上的花,一株生於下界,可以致死的話。但凡經過這朵花的人都將被花朵散發的凋零命中,血液變成黑色,直至身亡!很多玩家似乎還不知道《我的世界》在1.14版本加入了樣的一種植物,它嬌豔欲滴、閃爍著漆黑的光華,在凋靈BOSS攻擊之下每一個生命的隕落就會誕生一朵玫瑰,這就是Mojang創造的獨一無二的花——凋零玫瑰。01那麼問題來了:這朵殺傷力十足的花,該如何獲取呢?凋零花獲取方式被Mojang刻意隱藏,極為隱蔽。
  • 他送愛人一朵「玫瑰」,看哭了很多人...
    線的一頭是他過世近三年的愛人,另一頭是一朵玫瑰花。魏旗最近正在為這朵玫瑰申請作品著作權。它不是一朵真實的花,而是魏旗一步一步在西湖群山裡走出來的,全程約42公裡,走了16個小時,連起來的路線軌跡像極了綻放的玫瑰。魏旗給它起了一個好聽的名字,「你若盛開,蝴蝶自來」,送給天上的愛人。小潔,我為你走了一朵玫瑰花
  • 哪一朵玫瑰沒有荊棘
    我們需要思考更多的選擇,也要善於挖掘自己的優點,更要明白自己在社會結構中的位置,畢竟,每一朵玫瑰都有荊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