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逼,可謂是中國民族的悠久傳統,整個中國歷史簡直就是一部裝逼史。
不信咱們列舉一二:夸父閒的蛋疼去追太陽被活活乾死裝逼;大禹治水三過家門不入裝逼;姜太公釣魚用直鉤裝逼;伯夷叔齊不食周粟活活餓死裝逼;周公吃著飯吐出來出去見人,裝逼;三個猛男為搶兩個桃子都死了裝逼;整部《二十四孝》就是二十四種押韻的裝逼路數——賣身葬父、埋了兒子伺候娘、冬天脫光衣服躺在冰上撈魚給娘吃,爹生病了嘗嘗爹的屎——每一樣都能虐死活人千百遍。
四大名著裝逼各有特點,三顧茅廬諸葛亮裝逼,摔孩子劉備裝逼,那個打仗都捋鬍子的關羽更是裝逼中的典範,曹操送他件衣服他要穿裡面;那林黛玉沒事就哭哭啼啼膩膩歪歪裝逼,唐僧在女兒國那段裝逼裝出花來,當然還是不如水滸傳集體裝逼致死。近代裝逼者更是堪稱神奇,有拿身子堵搶眼的,有為了幾隻破羊搭上命的,有自己去救火死了的——那已經把裝逼玩絕了,已然不是裝逼,是作死的節奏了。您要願意看,我的青島老鄉作業本有奇文叫做「中國歷代裝逼史」,盡數五千年裝逼者,路數之多,嘆為觀止。
縱觀世界,裝逼還能上架者,唯有在中國,冠以美德高士,不能不說我們每個人的心裡都住著一個教育出來的裝逼犯。今天把這傳統繼承好了的,唯有藝術圈最純正。為啥?從政的人表都不敢正著戴,敢裝逼的下馬快;商界前兩年土財主裝逼之風盛行,後來都當人大代表了也就不敢裝逼,唯有藝術界,裝逼成本低,量又足,好多人一直裝它。
俗話說,不裝逼不足以藝術。想進藝術圈,不裝逼怎麼能得三味,所以今天咱就白話如何在藝術圈裝逼。
藝術圈裝逼路數不一,總的說來有幾類:裝學術逼,裝傳統逼,裝政治逼,裝文藝逼。裝客需要根據自己具體情況選擇逼來裝會比較順手。
先說裝學術逼。這路數主要集中在評論家、策展人那裡,這些人閒暇時讀過些書,想讓別人知道自己讀了,於是就通過裝逼來體現價值。裝學術逼,你只需如此即可:
首先儘量剔除能聽懂的話,用專業術語代替。比如繪畫的技法叫語言,繪畫的意思叫觀念,繪畫的思路叫邏輯,若是能用「邏各斯」來說那就更好了。
如要說話,不要引用詩人海子和任何現實勵志者如王石潘石屹褚時健等人的言論,要選哲學家。德國哲學家是極好的選擇,但請注意儘量不要選擇康德尼採黑格爾叔本華等老派,不僅因為這些人過時了,更重要的是很可能遇上讀了十幾年古典哲學的,會死的很慘。海德格爾、維根斯坦、哈貝馬斯雖然略有過時,但仍舊有效;其實費希特是不錯的冷門。裝逼經驗少者,不推薦德國哲學家,而更推薦法國哲學家——法國哲學家大多帶有文藝抒情範,沒那麼晦澀,裝起來比較容易上手,比如羅蘭巴特,福柯,德希達、薩特,其主要句式為:存在主義者薩特說,「人像一粒種子偶然地飄落到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本質可言,只有存在」;注意要找些生僻一點的,可上百度或者維基百科尋找,不要說大家都知道的比如「他人即地獄」。
如要解讀一件作品,必須不能說清晰。如果對方非要讓你說清楚,你可輕描淡寫說「任何定義和概念都將削弱作品本身的觀念體系而使之成為單向度」,記住要輕描淡寫,不要很認真,要讓人感覺飛花摘葉,也可傷人的裝逼境界。比喻方式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把作品比喻為某部電影、某件衣服或者某個歷史上的人,可以避免你無法解讀作品的尷尬,還能讓對方覺得你知識淵博。可用這樣的句式:這件作品讓我想起馬爾克斯在《百年孤獨》裡描繪的那個印第安村落;這件作品讓我想起《巴黎聖母院》裡克洛德·弗羅洛那種迷人的雙重性格——切記不要說卡西莫多,太土了。如果還想更裝逼一點,可以用考究的句式說出同樣的意思,比如「穿過這件作品,我便走到了阿爾及利亞的蒙多維城,對,那是加繆的故鄉。」
但您千萬不要以為這樣就夠了,真正的裝逼者是一切都要反對。想要達到裝逼無縫的境界,要在心裡俯視一切藝術家及藝術品,要暗暗告訴自己這幫人都是土逼,俗逼,千萬不要內心已經開始崇拜藝術家。別告訴我找不到藝術家的缺點,上帝告訴我們「人都是有原罪的」,藝術家也不例外。在這個時代,總有幾個通用的罪過可以套在一切藝術家身上,比如「在這個年代做藝術,是野蠻的事情,還有那麼多兒童吃不上飯呢」;「藝術家的作品在美術館展出本身就是對消費主義的迎合,這是一種立場上的墮落」,總之,要學會雞蛋裡挑魚刺。
再來白話裝傳統逼。裝學術逼併非易事,還是需要一些詞彙準備的。裝傳統逼要顯得容易些,但砸錢要多些。若是沒有錢的裝客,敬請繞道。裝傳統逼首先要有物質基礎,最好在京郊弄一個宅子,要去花市買幾塊太湖石,要有仿古家具。必要的話,要去潘家園或者琉璃廠買贗品舊書,要線狀,還要做舊的書畫,最好有自己的祖先畫像。說到這裡,裝逼的核心要出現了,裝傳統逼必須要有一個淵源流長的家譜,哪怕是偽造。您要進藝術圈,前面功課就要做足,您一出現,必須是某某名家之後,書香門第,切記不要說曾國藩李鴻章這等大咖,很容易被戳穿,輕者招惹官司,重者這是作死。記住要找明清時代江南地方鄉紳,去古籍閱覽室找找,找個和您同姓的應該不難吧。
場面布置完了,接下來就要邀請各地名流來做客,營造一種「往來無白丁」的景象。要白袍大褂,要梅妻鶴子,當然紅袖添香就更吸引人了。一定要有酒,最好特供,不然就是做舊的珍藏。言辭之間,要憤世嫉俗,要唯古是尊,要說人心不古,要作詩寫字,要民族主義。總之,要文人高士幹啥,您就幹啥,沒文化就去翻翻嵇康、陶淵明、文天祥、李白的段子,活學活用。記住,天人合一,自然,無我有我這些詞永遠掛在嘴上。記住每一次名人望族來,要合照留念,以便給下一波人看。總之,古人一定是最牛逼的,您穿了古人的衣服,也是最牛逼的,就這麼簡單。
然後是裝政治逼,這種其實是需要一點勇氣的。如果您既沒有讀書,也沒有錢,但是您曾經被拘留過那麼幾天,建議您選擇這種路數。裝政治逼主要工作是操中南海的心,上微薄微信去尋找那些社會事件,不管真假不管事實如何,只管罵就對了。切記發那種「是中國人就要轉」的帖子,會被誤以為五毛而遭遇亂棍,連爭辯的機會都沒有。咱這是沒經費的裝逼,時刻注意自己的身份,和五毛錢一條的沒法比。事實上,表現憤怒是下策,那是憤青幹的事,裝逼的真正妙訣在於表現憂傷和悲觀。記住,評價一切藝術作品,要和制度結合在一起,比如「這件作品體現了個人在制度裡的困境」就很妙,這個評價套在誰身上都可以。不要喜歡蔡國強,也不要喜歡徐冰,要喜歡艾胖子。討論讀書的時候千萬不要提肉蒲團和蒼井空,會暴露,要提《動物莊園》,要提《古拉格群島》。談論美國的時候不要表現出嚮往,這不是在籤證,要激烈批評美國的新霸權主義,老外裝逼也喜歡這樣說,可以去參加卡塞爾文獻展和威尼斯雙年展的時候做到逼逼相通。對了,當別人問起你威尼斯雙年展啥感覺的時候,你一定要說「政治鬥爭已經進化為文化戰爭」,「第三世界國家的文化生態是被忽視的」——這適用於所有50多屆威尼斯雙年展。
最後一種是裝逼中的戰鬥機,裝文藝逼。裝文藝逼不需要有任何準備和天賦,只要表現出一種因叛逆而導致的孤獨感就行,最好是讓人感覺你隨時要臥軌,必須帶著極度悲觀的負能量看待任何事物。看見鐵軌,鬚髮一條微博:「海子你好」,看見菜刀發一條微信:「顧城的無助」,若是女孩一定有有煙,有紋身(怕疼可去大街上買那種貼的),要暗示自己和某人上床後很空虛,手機拍拍大腿,有胸更好,不要拍臉。音樂要聽槍花,牆頭掛洋子。要對一切流行表示絕對的反感,韓寒要罵,郭敬明也要罵,王朔就不要罵了,惹不起他。798和麗江要常去,要常發微博微信,沒有去的話就從網上下幾張圖。要愛護小動物,要喂喂流浪貓。同時要提醒,千萬不要去談女性主義藝術,也不要喜歡蘇珊桑塔格,那樣一來又顯得不夠文藝,變成憤青了。一定要談論愛情,要覺得愛情讓人又愛又恨,不管心裡多麼想嫁大款,要說找一位把鹹菜刻成戒指送給你的人。如果有人問你對藝術的看法,不要回答,要反問:「為什麼這麼問?」如果必要的話可在一幅畫前想想下個月房租,擠出幾滴眼淚最好——一定要讓別人看見。
其實藝術圈裝逼者絕不下這幾種,大多數是把上面幾種混起來裝。裝逼是一門拿捏精準的技術,需要經常練習。但本文最後仍然要提醒,眾多裝客們一定要注意逼格,不要在牛逼者面前裝逼,同時要適可而止,注意紅線,裝逼過度致死的案例不在少數。裝逼但不作死才是高手。
僅供消遣,切莫認真。[藝術國際 趙子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