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時期濟南一般公共預算教育支出累計633.34億元!56人以上...

2020-12-21 閃電新聞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9日訊 隨著「全面二孩」政策的放開,濟南市城鎮化的加快,市區人口大量增加,適齡人口入園、入學壓力持續加大。那麼,「十三五」期間,濟南財政部門在財政投入方面,針對緩解「入園難」「入學難」問題做了哪些工作?在今日召開的「輝煌『十三五』 奮進新時代」系列發布會的第六場發布會上,濟南市財政局黨組成員、總經濟師丁國春圍繞上述問題進行介紹。

丁國春表示,「十三五」期間,全市財政積極落實教育支出「兩個只增不減」,財政教育投入保障體系更趨完善。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教育支出累計633.34億元,年均增長12.45%,建立了覆蓋學前教育、義務教育、高中中職、高等教育的財政教育投入扶持體系。

具體在解決「入園難」「入學難」方面:一是聚焦三年中心城基礎教育設施建設,支持實施優質教育資源配置。圍繞解決優質教育資源不足、群眾「入園難」「入學難」等痛點問題,自2018年以來,市本級財政累計投入獎補資金10億元,引導和帶動全市社會總投資200多億元支持濟南三年中心城基礎教育設施建設,目前全市已完工新建、改擴建中小學校、幼兒園516所,建設量領跑全省;二是聚焦「大班額」問題,切實改善辦學條件。「十三五」期間,全市各渠道用於推進「全面改薄」和解決普通中小學大班額資金累計125.6億元,支持教育部門提前完成了解決中小學校大班額問題建設任務,56人以上的大班額在濟南成為歷史,完成731所無證園、119所城鎮居住區配套園問題整治以及「全面改薄」任務。同時,累計投入財政資金33.4億元,用於進一步改善學校、幼兒園辦學條件,逐步從根本上解決「入園難」「入學難」問題;三是聚焦學前教育普惠性,支持提高教育資源供給能力。「十三五」期間,全市財政投入學前教育經費 50億元,年均增長率25%。從2018年春季起,對全市公辦和公辦性質幼兒園建立生均公用經費撥款制度,對普惠性民辦幼兒園建立生均財政補助制度,到2020年,全市財政累計投入補助經費7.13億元,支持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達到87%,公辦幼兒園就讀幼兒佔比達53%,有力促進了普惠性幼兒園發展。

「下一步,市財政將進一步加大教育支持力度,提高教育資源的有效供給,更好的滿足老百姓入園、入學需求,不斷提高人民群眾在教育方面的獲得感和幸福感。」丁國春說道。

閃電新聞記者 曲一歌 報導

相關焦點

  • 1-11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累計收入同比下降5.3%
    一、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支情況(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情況。1-11月累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69489億元,同比下降5.3%。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收入78173億元,同比下降9.2%;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本級收入91316億元,同比下降1.7%。全國稅收收入144227億元,同比下降3.7%;非稅收入25262億元,同比下降13.7%。主要稅收收入項目情況如下:1.國內增值稅52051億元,同比下降10.2%。
  • 「十三五」期間,濟南醫療衛生投入374.87億元,財政撥付17.56億元...
    據悉,「十三五」期間,濟南醫療衛生投入374.87億元,支持公立醫院取消藥品加成,實施職工、居民大病保險和大額醫療救助政策,對參加醫療保險的職工實行長期護理保險制度,實現產前和新生兒免費篩查,兩癌篩查覆蓋到農村所有婦女和城市低保婦女。今年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財政撥付17.56億元用於疫情防控,為百姓在危急時刻織牢安全網,送來「定心丸」。
  • 財政部:1-11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69489億元 同比下降5.3%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 據財政部12月15日消息,財政部發布的2020年11月財政收支情況顯示,1-11月累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69489億元,同比下降5.3%。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收入78173億元,同比下降9.2%;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本級收入91316億元,同比下降1.7%。
  • 2020年11月份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支情況
    11月份,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累計完成196.3億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5.56億元,增長8.61%。11月份,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累計385.76億元,比上年同期增加54.05億元,增長16.3%。其中,一般公共服務支出29.99億元,公共安全支出13.87億元,教育支出39.17億元,文化旅遊體育與傳媒支出11.42億元,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46.3億元,衛生健康支出24.52億元,節能環保支出8.22億元,城鄉社區支出109.41億元,農林水支出28.24億元,交通運輸支出16.32億元,資源勘探信息等支出10.9億元,住房保障支出8.89億元,債務付息支出21.65億元,其他類支出16.86
  • 財政部:1-11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69489億元 同比下降5.3%_新聞...
    數據顯示,1-11月累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69489億元,同比下降5.3%。1-11月累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07846億元,同比增長0.7%。一、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支情況(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情況。1-11月累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69489億元,同比下降5.3%。
  • 財政部:前11個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比下降5.3%
    1-11月累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69489億元,同比下降5.3%。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收入78173億元,同比下降9.2%;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本級收入91316億元,同比下降1.7%。全國稅收收入144227億元,同比下降3.7%;非稅收入25262億元,同比下降13.7%。
  • 「十三五」安徽財政收入累計完成2.5萬億元
    「十三五」期間,全省財政總收入預計累計完成2.5萬億元,預計較「十二五」末年均增長6.9%。2019年,地方財政收入達3183億元、居全國第11位、較「十二五」末前進3位。財政支出規模實現新突破,2016-2019年,全省財政支出分別完成5523億元、6204億元、6572億元和7392億元,連續跨過2個千億元臺階。
  • 前10月山西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支出4014億元_地方_中國西藏網
    12月17日,記者從省財政廳獲悉,今年前10月,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支出4014億元,比上年增長5.4%,增支207.2億元。其中,民生支出3297.8億元,佔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82.2%,增長5.7%,增支179億元。數字顯示,全省八成以上財政支出依然用於民生領域。
  • 重慶:已實施81項基本公共服務項目 服務標準達到國家規劃要求
    這8個領域包括基本公共教育、基本勞動就業創業、基本社會保險、基本醫療衛生、基本社會服務、基本住房保障、基本公共文化體育、殘疾人基本公共服務。以基本社會服務為例,針對老有所養,「十三五」時期,我市積極引入社會力量參與提供公共服務,採取多種方式支持養老機構建設運營街道社區養老服務中心(站)。
  • 1—11月,三亞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累計完成95.5億元
    1—11月三亞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累計完成95.5億元,同比下降3%,降幅較上半年收窄39.4個百分點。據了解,今年以來,受新冠疫情嚴重衝擊、減稅降費、房地產嚴控政策、自貿港低稅率優惠政策的減收效應等因素疊加影響,今年財政收入特別困難,1—4月三亞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比下降55.8%,收入跌幅全省第一。
  • 2020年上半年全國各省市公共預算支出排行榜:24省市支出減少
    中商情報網訊:2020年上半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00066.46億元,同比減少6.2%。4省市一般公共預算支出超5000億元,24省市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減少。
  • 收入平穩增長 支出有力有為
    「十三五」以來,全省各級財政部門堅持積極的財政政策更加積極有為,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加快建立現代財政制度,提升財政治理和服務效能,全省財政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十三五」期間,全省財政總收入預計累計完成2.5萬億元,較「十二五」末年均增長6.9%;全省財政支出預計完成3.3萬億元。
  • 忻州市2020年1-11月份一般公共預算收支情況
    1-11月份,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85.99億元,比上年下降5.3%,減收4.8億元。其中:稅收收入完成56.85億元,下降2.2%,減收1.26億元;非稅收入完成29.14億元,下降10.8%,減收3.54億元。
  • 1-11月廣東省民生支出10510.82億元,佔比七成
    關鍵詞:預算執行1-11月,全省民生支出10510.82億元,佔比七成省財政廳廳長戴運龍表示,今年,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和嚴峻複雜國內外形勢,廣東省有效加大減稅降費、利用新增債券增加政府投資、加大基層轉移支付和民生保障、落實過「緊日子」加強預算平衡等政策力度,經濟財政運行持續回升向好,全省預算執行情況較好
  • 省會城市2019財政支出大盤點:錢都花哪兒了?
    這些城市中,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最高的上海支出總額超過8000億元,最低的海口僅有265億元,相差將近30倍。有些城市將最大一部分資金投入教育,有些城市則投入城鄉社區,還有些城市投入社保就業。以各大城市教育支出佔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比例來看,支出最高的北京佔比為15.3%,位於中遊位置。教育支出僅有241億元的石家莊佔比超過了20%,遙遙領先。教育支出位於後半段的蘭州和福州,佔比也接近20%,位居前三。哈爾濱、瀋陽、銀川、上海、呼和浩特、鄭州教育支出佔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比例最低,均不足13%。
  • 【興證宏觀】公共財政支出轉正 地方債明顯回落——11月財政數據點評
    原標題:【興證宏觀】公共財政支出轉正,地方債明顯回落——11月財政數據點評   1-11月累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69489億元,
  • 「十三五」教育改革發展目標如期實現
    5年來,我國教育投入逐年增長,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2019年首次突破4萬億元,佔國內生產總值比例連續第八年保持在4%以上。「這個成果是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財政收支矛盾突出的情況下取得的,實屬不易,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優先發展教育事業、優先保障教育投入的決心。」劉景說。同時,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的使用結構逐步優化。
  • 關於北京市2015年預算執行情況和2016年預算草案的報告
    (一)一般公共預算執行情況  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4723.9億元,同口徑增長12.3%,完成調整預算的103.8%,超預算主要是「營改增」擴圍改革暫未實施等因素;加中央返還及補助等收入1976.4億元,收入合計6700.3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支出5278.2億元,增長24.9%,完成調整預算的102.0%;加上解中央等支出1422.1億元,支出合計6700.3億元。
  • 濟南嚴控「三公」經費,把「保基本民生」放在財政支出優先位置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劉飛躍12月9日上午10點,「輝煌『十三五』奮進新時代」系列新聞發布會第六場在龍奧大廈舉辦,濟南市財政局黨組書記、局長王勤光圍繞「以厚民生為本打造有溫度的財政」,介紹「十三五」時期財政民生保障、「十四五」規劃的展望和重點舉措等相關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