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9日訊 隨著「全面二孩」政策的放開,濟南市城鎮化的加快,市區人口大量增加,適齡人口入園、入學壓力持續加大。那麼,「十三五」期間,濟南財政部門在財政投入方面,針對緩解「入園難」「入學難」問題做了哪些工作?在今日召開的「輝煌『十三五』 奮進新時代」系列發布會的第六場發布會上,濟南市財政局黨組成員、總經濟師丁國春圍繞上述問題進行介紹。
丁國春表示,「十三五」期間,全市財政積極落實教育支出「兩個只增不減」,財政教育投入保障體系更趨完善。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教育支出累計633.34億元,年均增長12.45%,建立了覆蓋學前教育、義務教育、高中中職、高等教育的財政教育投入扶持體系。
具體在解決「入園難」「入學難」方面:一是聚焦三年中心城基礎教育設施建設,支持實施優質教育資源配置。圍繞解決優質教育資源不足、群眾「入園難」「入學難」等痛點問題,自2018年以來,市本級財政累計投入獎補資金10億元,引導和帶動全市社會總投資200多億元支持濟南三年中心城基礎教育設施建設,目前全市已完工新建、改擴建中小學校、幼兒園516所,建設量領跑全省;二是聚焦「大班額」問題,切實改善辦學條件。「十三五」期間,全市各渠道用於推進「全面改薄」和解決普通中小學大班額資金累計125.6億元,支持教育部門提前完成了解決中小學校大班額問題建設任務,56人以上的大班額在濟南成為歷史,完成731所無證園、119所城鎮居住區配套園問題整治以及「全面改薄」任務。同時,累計投入財政資金33.4億元,用於進一步改善學校、幼兒園辦學條件,逐步從根本上解決「入園難」「入學難」問題;三是聚焦學前教育普惠性,支持提高教育資源供給能力。「十三五」期間,全市財政投入學前教育經費 50億元,年均增長率25%。從2018年春季起,對全市公辦和公辦性質幼兒園建立生均公用經費撥款制度,對普惠性民辦幼兒園建立生均財政補助制度,到2020年,全市財政累計投入補助經費7.13億元,支持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達到87%,公辦幼兒園就讀幼兒佔比達53%,有力促進了普惠性幼兒園發展。
「下一步,市財政將進一步加大教育支持力度,提高教育資源的有效供給,更好的滿足老百姓入園、入學需求,不斷提高人民群眾在教育方面的獲得感和幸福感。」丁國春說道。
閃電新聞記者 曲一歌 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