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仰望的鐘表業「星座」

2020-10-23 常偉談鐘錶

萊布尼茨說:「宇宙非常偉大,其中的事物五花八門。期望給它劃界,只能表明我們對它知之甚少。」若不是從這偉大的無限之域,人類通過仰望與觀察,由此記錄下太陽、地球和月亮的運轉周期,我們可能還無法具備如今的曆法和時間觀。浩瀚的宇宙給了我們理解世界的模板,也彰顯了星空的神秘難測。


機械錶的機芯可謂最小的宇宙,通過各種零件的作用,使整個機芯能夠有條不紊的運轉

星空內的星辰組合而成許多星座,在東西方文化中,它們還有各自的名稱和象徵意義,這當然是由人類所賦予的,所以,帶有坐標性質的星空圖景,因著人文色彩和自然規律,依然讓當代人對其著迷不已。仰望星空,希望了解更多的未知領域;探尋星座,期待美好的願景降落人間。

Ω是歐米茄的商標,✯是「星座」系列的標誌

鐘錶業也有自己的「星座」,半年前看過《一心一意 敬授民時》的讀者,應該不會忘記那段堅守的故事:前三十年是技術的堅守,後三十八年是技術+美學的堅守。這種堅守訴說著具有68年歷史的傳奇表款,其錶盤上的雙重符號深入人心。當人們看到Ω和✯時,對於資深鐘錶玩家來說,就會脫口而出五個字——歐米茄「星座」。


1982年「星座」款式奠定了這個系列的設計DNA,其深色外圈的設計將於「41毫米至臻天文臺表」中再次回歸

從萊布尼茨所處時代開始,鐘錶業從單純的手工業進入科學應用的領域,一代又一代的鐘表師帶著仰望星空的精神,探索著使鐘錶更加精準的方法。歐米茄等公司終結了瑞士鐘錶業作坊分工的舊格局,以機器製造進入標準化的新時代,早在19世紀後半期已將產品銷售到全世界,如中國的鐵路計時器曾一度選用歐米茄懷表。

「41毫米至臻天文臺表」,是第五代「星座」最新作品

8900至臻天文臺機芯,通過瑞士聯邦計量研究院(METAS)認證的機芯,透過藍寶石玻璃表背,其運轉美態清晰可見

「星座」系列誕生於1952年,其表款文化建構在精準計時的基因之上、其歷史傳承經過不同代際的逐漸演化、其經典收藏遍及世界而膾炙人口。將「星座」系列定位於歐米茄的第一選擇,可謂經過了歷史、文化和收藏三個維度的考驗。2019年第五代「星座」面世,成為業界的熱門話題,最新的接續者是「41毫米至臻天文臺表」,又引起了筆者的一些聯想。

41毫米是表殼的直徑,對於當代表款設計而言,這是一個符合大眾審美的選擇,適合於大多數男性的手腕,搭配橡膠襯裡皮錶帶,並配有裝飾鏈節,為腕錶平添經典風範

星空為何色?乍一看是黑色,細一望又呈藍色。藍與黑的變調,為仰望星座這部大劇提供了浮想聯翩的舞臺背景。不知歐米茄的設計師,是否也和筆者一同想到了上述的細節?且看藍或黑色的外圈強化了表款的色彩感,這不免讓人想起1982年「星座」款式的深色外圈。但是,第五代「星座」的藍、黑色外圈並不是簡單的色彩賦予,而是運用了抗磨損的陶瓷材料。

精鋼與Sedna® 18K金腕錶,搭配藍色拋光陶瓷表圈和由OMEGA Ceragold®技術製成的羅馬數字時標,並配備藍色太陽紋飾錶盤,6點鐘位置設有日曆窗,指針、歐米茄品牌標識、星徽標識以及拱形小時刻度均以Sedna® 18K金打造



左:精鋼腕錶,搭配藍色拋光陶瓷表圈、Liquidmetal™羅馬數字時標和藍色太陽紋飾錶盤,6點鐘位置設有日曆窗,指針、歐米茄品牌標識、星輝標識,以及拱形小時刻度均以白色18K金打造

右:Sedna® 18K金腕錶,搭配藍色拋光陶瓷表圈和由OMEGA Ceragold®技術製成的羅馬數字時標,並配備藍色太陽紋飾錶盤,6點鐘位置設有日曆窗,指針、歐米茄品牌標識、星徽標識以及拱形小時刻度均以Sedna® 18K金打造

陶瓷的原生地在中國,而將這種材質的物理屬性強化,並率先運用在腕錶之中的應該是瑞士鐘錶業。傳統的中國單色釉瓷器代表了極高的審美,「星座」卻為這種色彩增添了更多的技術語言,硬度高、抗磨損,突破了金屬物理屬性的限制。

黃色18K金腕錶,搭配黑色拋光陶瓷表圈和由OMEGA Ceragold®技術製成的羅馬數字時標,並配備黑色太陽紋飾錶盤,6點鐘位置設有日曆窗。指針、歐米茄品牌標識、星徽標識以及拱形小時刻度均以18K黃金打造


精鋼腕錶,搭配黑色拋光陶瓷表圈、Liquidmetal™羅馬數字時標和黑色太陽紋飾錶盤,6點鐘位置設有日曆窗,指針、歐米茄品牌標識、星輝標識,以及拱形小時刻度均以白色18K金打造

引起筆者好奇心的是一個微小的細節——陶瓷表圈上的羅馬數字時標。邏輯上理解:金屬和陶瓷是兩種介質,將二者融為一體,需要某些手段解決形塑的問題,所以在材料選擇和加工工藝方面都需要考量,而秘密就在於獨創的Ceragold®技術和Liquidmetal™合金。這些答案說明歐米茄制表能力的綜合性,對材料學的掌握必將令第五代「星座」更加完美。

Ceragold®是首創可在陶瓷零件上裝飾18K金的工藝,帶18K金時標的陶瓷表圈經過多項製作工序終告完成,締造出無縫融合兩種材質的成品

Liquidmetal™合金熔點較低,但冷卻後的硬度卻比精鋼還要高出三倍之多,將它與陶瓷結合形成的時標具備銀色的肌理

相關焦點

  • 鐘錶業衰退探底 香港鐘錶零售股或見曙光
    法國名牌卡地亞(Cartier)總裁Cyrille Vigneron預告,鐘錶業衰退已經見底。他表示,所有類型的手錶價格目前都需要調低,因為名表的售價已經太貴。大多數高價手錶的售價,對消費者而言,已經不能承擔。
  • 中國鐘錶業的復興?巨變?
    另外,國內市場的規模體量,並不能決定本土製表業的成功與否,比如瑞士幾乎是依賴出口也能奠定「鐘錶王國」的地位。19世紀前,著名瑞士鐘錶匠離開故土前往英國和法國發展,是因為那裡存在市場和金錢。19世紀開始,外國制表師轉向瑞士定居,是因為瑞士有適合發展的技術積累,這恰恰以人才的積聚而造就了瑞士表的聲譽。同時,文化與學者的融入也極大促進了制表業的發展。瑞士第一家鐘錶學校就是由日內瓦藝術學會所創辦的,在一種學術氛圍中促進位表業的科學化與人文化,是瑞士表今日能睥睨天下的資本。
  • 石英危機給鐘錶業帶來了哪些影響
    對鐘錶業如果有一點點了解應該聽說過石英危機,有的人稱之為石英革命。石石英危機的衝擊對瑞士制表業來說是一次重創,在它出現之前,瑞士機械錶在全球的市場佔有率接近五成,可以說整個鐘錶業被瑞士的鐘表集團壟斷了。石英危機出現改變了這一情況,鐘錶市場面臨重新洗牌。 石英危機到底給鐘錶業帶來了哪些影響?
  • Nivarox - 瑞士鐘錶業隱形的心臟
    而Nivarox FAR SA這家公司,則可以說是當之無愧的瑞士鐘錶業隱形冠軍。其控制了全球幾乎全部遊絲擺輪的生產,甚至可以說是整個全球鐘錶工業隱形的心臟。 Nivarox得名於1933年Straumann博士研製的新型鎳鉻鋼合金,是德語:「抗變形抗氧化」的簡稱。
  • 瑞士鐘錶業「起死回生」的變革帶給燈飾行業什麼啟示?!
    瑞士是舉世聞名的鐘錶王國,擁有全球95%以上的高端手錶品牌,全世界出口每10塊表就有7塊來自瑞士。在消費者眼中,瑞士手錶是精美、高雅、華貴的代表,是身份、地位的象徵。但鮮為人知的是瑞士手錶業曾經歷過一次嚴重的崩潰危機,讓當地制表業一度凋零到幾乎消失。
  • 新冠疫情衝擊瑞士鐘錶業,比石英表革命還嚴重?
    據瑞士鐘錶業僱主聯盟發言人Ludovic Voillat表示,在三、四月時,瑞士鐘錶業約5萬名的員工當中,有8成都跑去申請國家的紓困補助方案,這是因為自從三月中以來,不少表廠響應瑞士聯邦政府的政策而宣布關廠停工、在家辦公等,這使得制表業員工的生計大受影響,而這麼高比例的申請紓困補助人數,在瑞士制表業歷史上可說是絕無僅有的現象。
  • 瑞士鐘錶業遭疫情重創 勞力士與百達翡麗歐洲工廠停擺
    原標題:勞力士、百達翡麗歐洲工廠停擺 瑞士鐘錶業遭疫情重創2月瑞士的鐘表出口額同比下跌9.2%至16億瑞士法郎。手錶出口數量為約130萬隻手錶,按年減少22.2%。瑞士鐘錶集團Swatch Group則表示暫時聲稱不打算暫停工廠,但計劃減少產能。2月出口量下挫22.2%根據瑞士鐘錶工業聯合會調查報告顯示,新冠肺炎疫情對當地鐘錶業自2月份開始浮現,「但對某些市場的影響尚未反應。」
  • 勞力士、百達翡麗歐洲工廠停擺 瑞士鐘錶業遭疫情重創
    2月出口量下挫22.2%根據瑞士鐘錶工業聯合會調查報告顯示,新冠肺炎疫情對當地鐘錶業自2月份開始浮現,「但對某些市場的影響尚未反應。」2月瑞士的鐘表出口額同比下跌9.2%至16億瑞士法郎。手錶出口數量為約130萬隻手錶,按年減少22.2%。
  • 瑞士鐘錶業損失慘重,但百達斐麗修建了6.3億美元新大樓
    記者 | 張馨予編輯 | 周卓然1儘管新冠肺炎疫情讓瑞士鐘錶業損失慘重,但品牌們已經準備好迎接之後的增長。百達斐麗表示,建造全新大樓並不是為了提高每年的鐘表產量,而是為了有一座可容納所有部門的建築,讓生產資源得到高效和合理的運用。百達斐麗每年生產的鐘表數量將維持在62000隻左右。百達斐麗全新制表大樓 圖片來源:百達斐麗換句話說,百達斐麗修建新大樓是為了適應品牌未來二、三十年的增長。
  • 福建漳州鐘錶業:抱團應對出口「倒春寒」
    福建省漳州市,這是一座中國鐘錶名城。全球疫情蔓延讓90%以上依靠出口的漳州鐘錶企業面臨著一場大考。孤木難成林。沒想到3月中下旬,全球疫情蔓延,歐美的訂單幾乎全部暫停或者取消,一下子讓我們整個鐘錶行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4月10日,漳州鐘錶同業工會會長、恆麗電子公司董事長邵躍明說。能產無訂單,這是第一個挑戰。無獨有偶,從事鐘錶機芯生產的漳州新麗珠五金製品有限公司負責人李建成坦言,目前的情況比較堪憂,就算有訂單可生產,成品也多數擠壓在倉庫。
  • 瑞士鐘錶業遭重創:勞力士宣布關閉工廠10天,兩大鐘表...
    來源:商業匯評導讀:鐘錶業是瑞士的第三大出口行業,瑞士擁有眾多享譽世界的鐘表品牌。瑞士鐘錶行業約有700家公司,僱用近5.9萬名員工。鐘錶佔該國出口總額近1/10,而且許多工人生活在法國邊境,可能因邊境關閉而被迫留在家中。
  • 瑞士手錶品牌,卻不屬瑞士鐘錶公司,制表業四大集團怎麼形成?
    Vendome與LV這個兩個全球著名的奢侈品集團先後進軍瑞士鐘錶業,並迅速取得與鐘錶業「老霸主」們一爭高下的實力。使得鐘錶業生產形成以瑞士的斯沃琪集團、勞力士集團、歷峰集團和法國的路易威登(LV)集團,四大主導地位。今天輕奢品小編就來看看這四大集團做了哪些舉措。
  • 整個瑞士鐘錶業不敵一塊「蘋果表」?2019出貨量相差1000萬隻
    而瑞士鐘錶行業2019年全球出貨量僅為2110萬隻,同比下降13%。Apple Watch優秀的外觀設計,海量的應用程式和良好的用戶交互體驗均為其贏得市場的關鍵因素。蘋果聯合創始人Steve Wozniak曾說過,Apple Watch是他最喜歡的技術。
  • 瑞士鐘錶業遭重創:勞力士宣布關閉工廠10天
    導讀:鐘錶業是瑞士的第三大出口行業,瑞士擁有眾多享譽世界的鐘表品牌。瑞士鐘錶行業約有700家公司,僱用近5.9萬名員工。鐘錶佔該國出口總額近1/10,而且許多工人生活在法國邊境,可能因邊境關閉而被迫留在家中。
  • 拯救瑞士鐘錶業的ETA機芯斷供以後,還能買什麼?
    這是2015年4月23日,日內瓦制表師在北京首都博物館舉辦的「日內瓦:時光之芯——瑞士鐘錶文化之源」展覽上演示具有悠久歷史的制表工藝。新華社記者羅曉光攝恐怕很少有業外人士知道這種現狀——雖然瑞士有著大大小小百餘種鐘錶品牌,但它們中絕大部分都必須依靠一系列專業公司來提供各種零配件,大到整個機芯,小到螺絲、指針乃至鋼錠、金塊與成品表殼。
  • 疫情推動瑞士鐘錶業洗牌,默多克家族成員控股巴塞爾鐘錶展
    記者 | 黃姍編輯 | 周卓然17月10日,巴塞爾國際鐘錶珠寶展(Baselworld,以下簡稱巴塞爾)母公司瑞士MCH集團宣布了一項1.045億瑞郎的增資計劃,而美國傳媒大亨魯珀特·默多克的次子詹姆斯
  • 瑞士鐘錶歷史知多少
    的確,和瑞士的山巒、奶酪、巧克力和銀行一樣,瑞士手錶在世界上享有盛譽,是瑞士人最值得驕傲和自豪的東西,已然成為瑞士的一種象徵。數百年來,瑞士鐘錶製造技術和工藝得到了不斷的完善和良好的傳承,鐘錶業不僅為瑞士創造了無限的商機,也帶來了無上的榮耀。
  • 【德百鐘錶】歐米茄星座系列「Pluma」腕錶
  • 小科普|蓬勃發展的瑞士鐘錶業竟差點被亞洲這個公司掀翻?
    上周《時腕個為什麼》介紹了瑞士制表業是如何彎道超車,那麼瑞士制表業在蓬勃發展中又遇到了什麼阻礙呢?又因為什麼差點「翻車」呢?這就要從上世紀70、80年代開始說起。這是瑞士表一敗塗地、潰不成軍的年代,也是瑞士表找準定位、絕地反擊的年代。
  • 2020瑞士鐘錶界不可不知7件事
    你已經知道瑞士是最有名的鐘表輸出大國,但有關瑞士制表產業其實還有更多值得了解與觀察的重點,以下我們將列出有關瑞士手錶產業你必知的幾件事,看完後你對於瑞士為什麼能成為制表大國應該會有更深入的了解:1.瑞士是全球鐘錶業的代名詞瑞士每年生產超過2000萬隻手錶,光看數量僅佔全球總產量約2%。但以整體價值計算,瑞士制表業卻佔據了全球鐘錶市場50%以上的比例,瑞士手錶品牌的年營業額總和約超過500億瑞郎。其中售價超過1000瑞郎的手錶中有95%以上在瑞士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