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進系裡的社團了。」小芬是我結對幫扶戶家的二女兒,性格靦腆害羞,第一次到她家走訪的時候,問她在哪裡讀書,她回答「高二了,在縣裡的高中讀。」記憶非常深刻的是,她一邊說一邊臉紅,害羞得不敢抬頭。我們互相加了微信,存了電話號碼,時不時我會發條信息問她在學校裡學習怎麼樣?和同學之間相處怎麼樣?老師教的知識跟不跟得上?
我叫潘泱,是黔南自治州惠水縣明田街道的幫扶幹部。
一年後,小芬高考,取得相當不錯的成績,被貴州民族大學的工商管理專業錄取。剛進大學的那段時間,她非常忙,軍訓、適應新環境等等都在考驗著之前沒有出過縣城的她。突然有一天她發了一條微信給我,說:「姐,我進系裡的社團了,是關於布依族傳統文化宣傳社團,有時候我們還穿著布依服飾表演,可好玩了。」從她的語氣裡,我聽出了爽朗和開心。
走訪楊國軍戶,二女楊貴芬考取貴州民族大學
我也開心了很久,在我結對幫扶的建檔立卡戶的家裡憑自己不懈的努力和改變貧困的意志,從山裡走出來了一位大學生。我相信在未來的時光中,她也會更加努力學習,努力地蛻變。我初次感受到了脫貧攻堅也有「小確幸」。 在我結對幫扶的另一個建檔立卡戶家門前有一棵非常大的花椒樹。2018年7月我去走訪,剛到門口就聞到特別香的花椒油的味道 。我稱讚「好香啊」,於是他說要送我一瓶。我婉拒之後,他又非常熱情地去摘新鮮的李子給我們吃。還告訴我們:「你們已經為我們做得很多了,真不知如何感謝你們......」邊說還邊往我們兜裡塞李子。走訪回來後,我特別感動,當天就發了一條朋友圈。前幾天看到這條信息,我依然能夠回想起當天的情形,非常幸福。
夜訪幫扶戶
「以前一下雨,上我家的這段不到5米的路總是泥濘不堪,打溼鞋不說還非常的滑,一不小心就在家門口上演『撲街』。現在好了,道路硬化到家門口,不光路修好了,還寬敞乾淨了。之前加入村裡的合作社,發的辣椒苗,今年長勢不錯,光收成的話,我也能賺一些錢。」當貧困戶談到這些的時候,黝黑臉上洋溢著笑容。我相信,這也是他們自己的「小確幸」吧。 落實到位的精準扶貧政策,心連心的結對幫扶計劃,在大家一起努力的奮鬥下,貧困遠去,幸福走來,一步一步把心中的「小夢想」,變成生活中的「小確幸」。
作者 潘泱
編輯劉娟利
見習編輯潘曉飛
編審楊儀 楊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