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林,過苗年了你記得叫你同事一起來我家啊。人多,熱鬧。」賈收安熱情地對我說。賈收安是我幫扶的一個貧困戶。我們從不認識到認識,再到把彼此當成親人,這都是脫貧攻堅牽的「紅線」。
2017年底,根據組織安排,我從加鳩鎮調到西山鎮黨政辦工作。2018年初我被安排到大醜村結對幫扶9戶貧困戶。在開展幫扶過程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賈收安這一戶。
第一次到入戶走訪時,他臉上一點笑容都沒有。他家房子非常破爛,小小的房子裡面生活著8口人。又因其大孫女賈秋香父親死亡,母親改嫁,生活開支都由他負責,家庭生活困難。
為了實現賈收安住房保障達標,減輕他的家庭負擔。我立即把他家的情況跟當時擔任大醜村第一書記的賴定勇反饋,村指揮所高度重視,迅速研判,形成匯報材料,上交到西山鎮黨委政府。
為了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小康路上不落下一戶一人。西山鎮黨委根據這戶的實際情況,把賈收安戶納入住房整治的對象。但當施工隊進場施工時,又遇上難題。賈收安不肯建房,不讓施工隊施工。
2018年到賈收安家舊房走訪宣傳政策
這情況後,我內心非常著急。只能用最「土」的辦法,加大對他家的走訪力度,每次去他家不宣傳政策,就聊聊家常。如此這般,賈收安的態度慢慢有了轉變,他告訴我:「是他在外面打工的兒子賈春和沒有存款,不想建房,擔心增加家庭經濟負擔。」找到問題所在後,我立即打電話給賈春和,電話宣傳住房保障享受的補助資金和惠民政策。賈春和了解政策後,消除了思想顧慮,同意建房。隨後,施工隊進場施工,不到4個月,建起了一棟漂亮的磚房。生活質量提高了,老人臉上的笑容也多了。
林澤英和賈收安搬運床鋪到新家中
2020年8月,孫女賈秋香準備到從江縣職校學校就讀,可報名費沒有著落,賈收安向我請求幫助。我立即打電話到從江職校進行諮詢,把賈秋香的實際情況與職校進行溝通,最後從江職校給予賈秋香學費和生活費全免,而且每個月還有生活補助,解決了賈秋香就學難的問題。
賈秋香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讀書
就這樣,我們相處了2年多。他們家有人生病了,我到他家去看他,並對接鎮合醫辦幫助他住院報銷和申請臨時救助事宜,減輕家庭負擔。逢年過節買點水果和糖給他家的小孩,到大醜村開展走訪時,他也經常留我在他家吃飯。時間久了,感情就產生了,每次到大醜,他的小孫女賈鳳婷都非常高興。我從心裏面把他家當成自己的家,他們也把我當成親人。
賈收安坐在新房門前剪鉤藤
我跟賈收安的扶貧故事還沒結束,而我扶貧的思路卻越來越清晰,信心更加堅定。百姓的信任,群眾的期待就是我工作的目標。我想脫貧攻堅工作,不僅僅是停留在政策上和生活上的幫助,還是心靈上的溝通和交流,更是黨和人民群眾的連心鎖。
【人物資料】
林澤英,女,漢族1987年6月出生,2010年7月畢業於凱裡學院,大學本科學歷。2015年9月通過貴州省公務員招考,到貴州省從江縣加鳩鎮政府工作。2017年12月調入西山鎮人民政府。現任貴州省從江縣西山鎮黨政辦主任。
自述 林澤英
整理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夏華
編輯 張婷
編審 王璐瑤 李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