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學博士,985大學副教授應聘街道辦,網友:這也太浪費了

2020-12-14 媽媽智囊團

清華、北大、中科大畢業應該做什麼?可能每個人心裡都有不同的答案。

最近深圳某街道辦發了一則任職通知。仔細一看,才發現這位副主任的這位履歷亮瞎了啊。

她本科畢業於中科大少年班,這在國內是絕不遜於北大、清華的存在;又去哈佛大學讀了物理系博士、博士後,畢業後回國擔任南大物理系副教授。

物理系啊,不是語言、經管這種相對大陸的人文社科學科,跟《生活大爆炸》裡的謝爾頓同一個學科,你能想像謝爾頓去街道辦當副主任嗎?

況且都從哈佛博士後畢業了,本應在科研這條路上走到黑,沒想到走到一半畫風突變啊。

果然這操作驚到一大波網友,紛紛指出:這簡直就是天大的浪費!

當然也有為哈佛博士辯護的,深圳這個街道辦副主任可不簡單,今後仕途通達,成功可期。

說實話這事確實是個人選擇,哈佛博士願意去街道辦也好,願意回老家種地也罷,那是人家的個人選擇。更何況深圳街道辦年薪平均30萬(網傳副主任年薪38萬),待遇也不低,生活還穩定。

然而到底還是意難平,畢竟這個學歷代表了中國最聰明、智商最高的一群人了,拋卻學術去做基層工作至少反映了2個問題。

第一、學術圈為什麼留不住人?

學物理,都讀到博士後了,突然下定決心中途易徹只有兩個可能。要麼物質待遇不如意,要麼個人突然發現自己科研做不下去了。

前段時間清華姚班畢業,又在清華讀完博士的張昆瑋在谷歌幹了不到兩年,回山西老家一所二本高校當老師去了。

他直接坦言說:自己發現不喜歡科研,晉升無望。谷歌工資是不少,但是跟北京的房價一比就絕望了。打工30年,就為一套房,中間充滿了各種不確定因素,一旦被裁員,房子都保不住,想想還是回老家吧。

作為最頂尖的人才,都沒辦法在一個城市紮根立足。

我們不能要求人人都用愛發電,怎樣才能讓高科技人才無後顧之憂地留下,這是一個問題。生化環材作為前沿科技,卻被稱為四大天坑,不就是因為待遇、前景都不行,大家用腳投票,能不報這些專業就不報這些專業了嘛。

至於走一半發現自己不適合做科研,能考上清華姚班、哈佛,證明這些人從智商、教育背景上應該是適合做科研的。他們都覺得自己不適合,那別人更不適合了。

到底是科研環境有問題,還是教育出了問題。

俗話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當初大學把他們招進來,就是想要把他們培養成搞科研的好苗子,沒想到原本以為能結個碩大的西瓜,結果種著種著結出一顆豆子。要麼是這個氣候環境不適合種西瓜,要麼說明從種子篩選這道工序上就出了問題。

為什麼我們通過高考向高校輸送的頂級人才,又經歷了本科四年的深思熟慮,選了科研道路最後卻走不下去了?會不會我們的選拔方式註定只能篩選高智商的人,卻並不能在學術上走很遠?

比如今年大獲全勝的小鎮做題家們,會做題的就適合做科研嗎?刷題和做科研本來就是兩條路,前者需要大量重複勞動,後者需要更多的創造性。前者只要勤奮,後者還需天分)

第二、教育導向太功利,定義好工作的維度太單一

從學術圈往街道辦走,薪水提高了,工作更安定了。從何時起,高薪和穩定成了衡量工作好壞的唯二維度。

前段時間剛填完高考志願,無論是身邊的三姑六婆也好,網上的陌生人也罷,在提志願意見的時候都功利得可怕。

「學計算機啊,程式設計師年薪高,你看阿里騰訊的年薪,不香嗎?」「女孩子當老師不錯,穩定。」「學法律將來可以考公務員,一輩子不愁」……

全社會的價值觀好像只剩下高薪和穩定兩條了,完全不考慮個人愛好,「含夢量」太低(夢想含量太低)。

之前鍾芳蓉志願填報北大考古系的時候,就有無數網友跳出來說,妹子太傻了,考古這個專業沒前途,又累又不賺錢。

拜託,那是人家喜歡的專業,還要強行綁架人家削尖腦袋往高薪、安穩上面湊。

知乎上有一條熱搜:如何看待南開大學在津招生最高分 703 分的考生,位列天津市 143 名,最終選擇了南開大學化學系?

這本來又是一道個人選擇題。之所以能上熱搜,說明這位同學的個人選擇又跟普世價值觀相悖了。

考分那麼高理應上清北,為何想不開志願填南開?

清華和北大意味著什麼?意味著畢業以後基本在就業市場橫著走,高薪工作和安穩的工作想怎麼挑就怎麼跳。想要高薪就跟阿里騰訊拋個媚眼,想要安穩考慮街道辦,重點中學老師隨便當。

為什麼要填南開呢?

因為人家是真心熱愛化學,擔心去不到北大化學系才報了南開化學系。

這是真的熱愛啊!什麼時候起,為了高薪,為了安穩選職業選專業,沒有人多看一看,反而因為愛好選擇專業,卻總有「熱心人」試圖將人「拉回正軌」了呢?

這其實是挺喪的一件事。一件事情會上熱搜,正是因為少見。18歲的熱血少年因為熱愛選擇冷門專業竟然都這麼少見。

人不熱血枉少年,少年時期正是無懼無畏,最該談愛好,談理想的時期。

可是看看現在的少年,有幾個為了愛好而學習呢?

當年那個濃眉大眼的少年,丟出斬釘截鐵的八個字:「為中華崛起而讀書」。至今想來依然覺得很燃。可是換到現在,再有年輕人這麼講,就有點讓人接不上話了。

青年人不熱血主要還是同從小到大接受的價值觀有關係。現在的家長教育孩子,都太微觀,數學不好補數學,語文不好補語文,哪裡有問題補哪裡。至於孩子將來有什麼理想,不管的。

就像《小歡喜》裡喬英子的媽媽宋倩,整天琢磨的都是讓女兒讀清華,至於女兒對航天專業的熱愛,在她眼裡簡直不值一提。

漸漸地,孩子們也被高薪的價值觀洗腦,不再立志當科學家、消防員、考古學家了,轉而夢想起當明星、網紅、或者老闆。

小王子裡說:

如果你對大人們說:「我看到一幢用玫瑰色的磚蓋成的漂亮的房子,它的窗戶上有天竺葵,屋頂上還有鴿子……」他們怎麼也想像不出這種房子有多麼好。必須對他們說:「我看見了一幢價值十萬法郎的房子。」那麼他們就驚叫道:「多麼漂亮的房子啊!」

可怕的是:

當你向一個孩子描述玫瑰色磚蓋的漂亮房子有多好看,它的窗戶上有天竺葵,屋頂上有鴿子……這個孩子也想像不出這房子有多好,必須對他說:這房子是市中心的學區房,三房兩廳值一千萬。他才會驚叫道:好漂亮的房子。

別把教育變得太功利。

相關焦點

  • 不走尋常路的羅林姣:哈佛博士、南大副教授卻到街道辦任副主任?
    從簡歷來看,羅林姣從中科大本科、到哈佛博士再到南大副教授,一路順風順水、光鮮亮麗,如果最後沒去街道辦的話,或許會成為一顆學術新星。也正是由於她的選擇使其成為網絡熱議對象,大家都在關注的核心問題是:一個哈佛博士,985大學副教授去街道辦任職會不會大材小用?
  • 哈佛大學博士、國內一流大學副教授辭職去街道辦工作?果然又被罵了!
    這份任職通知中羅林姣的簡歷,簡直逆天—— 中科大本科,哈佛大學物理學博士、博士後,南京大學物理系副教授。 以前只聽過清華北大碩士、博士爭搶基層編制。 第一次聽哈佛大學博士,而且已經在一線從事科研教學多年的副教授,辭去教職,到街道辦當一個副主任。
  • 哈佛大學博士任街道辦副主任最新消息:還將擔當街區建設部部長...
    受「哈佛大學生物物理專業博士、南京大學原副教授羅林姣」影響,深圳市南山區桃源街道近日意外受到輿論關注,網友們就羅林姣2018年該不該轉崗「街道辦副主任」展開討論。澎湃新聞注意到,8月19日羅林姣以「桃源街道辦事處副主任、街區建設部部長」的身份出席了桃源街道2020年大學生進社區實踐活動啟動儀式。
  • 哈佛物理學博士後任深圳街道辦副主任引發熱議,官方回應:屬個人行為
    哈佛物理學博士後任深圳街道辦副主任引發熱議,官方回應:屬個人行為  olivia chan • 2020-08-27 11:09:51 來源:前瞻網 E2962G0
  • 哈佛博士後擔任街道辦副主任,不要少見多怪,更不要大驚小怪!
    ,她選擇當街道辦副主任屬個人行為。高中畢業生和博士擔任街道副主任能一樣嗎?相較於40年前,我們的人才厚度早已今非昔比,故對「喜歡幹什麼」等更需達觀以待。 簡歷雖逆天,但也無需喧鬧! 近日,有網友爆料,深圳南山區桃源街道辦副主任羅林姣是美國哈佛大學博士後引關注。
  • 「985」出逃銀行,博士後任職街道辦,基礎崗聚博士,什麼情況
    但是,有些明明擠進銀行的"985"名校畢業生卻掙扎著想"逃"出來。寒窗苦讀幾十載,好容易熬到"博士後",卻前往街道辦事處應聘,這到底是被逼無奈,還是欣然前往?博士去基礎崗位上扎堆,到底是"高射炮打蚊子"大材小用,還是設身處地的真實歸宿?讓我們深入討論高學歷"低"就職的種種現象,來探索如今的人才究竟是怎麼了。
  • 26歲美女博士,被聘為湖南大學副教授引爭議,年齡從來就不是問題
    有些人行走在這世間幾十年,虛度年華,浪費光陰一無所成,有些人年紀輕輕,卻懂得珍惜時間,把握當下的每一分每一秒,在自己擅長的領域有所建樹,因此年齡不與水平畫等號。一、26歲美女博士,被湖南大學聘為副教授、 博士生導師26歲的時候,你在幹嘛呢?
  • 某985大學教授工資條曝光,網友:這數字,看著有些寒酸
    對於大學教授的工資,大家一定很好奇,大概在什麼水平?有某985大學網友就曝光了該校某四級教授的工資,當看到實發工資這一數字時,不少網友頓時陷入了沉思,甚至有網友表示:這數字,看著有些寒酸。作為一名教授來講,而且是985大學的教授,收入確實不高,甚至比不過某些小廠的程式設計師。不過,我們從這張工資條上可以看到,該名教授繳納的職業年金等都都屬於高檔水平,後續如果能正常退休,晚年生活可以得到很好的保障。這也是為何高校工作雖然不高,但仍然有很多人願意在高校工作的原因之一。
  • 奇異博士?NO!是香港科技大學的哈佛博士!【深大通】
    近日有位「奇異的博士」要來深大開講座你不想去聽,可以理解麼?不可以!主題一:港科大商學院教授、哈佛博士解讀科大熱門商科專業分享內容:1、香港科技大學熱門商科專業介紹2、港科大入學要求全分享3、商科類專業名校申請攻略及就業前景4、零距離解答學生關於留學的各種疑問郭泰德 教授香港科大商學院資訊系統管理學碩士學術主任·哈佛大學工商管理博士
  • 人民大學法學院與哈佛大學法學院籤署合作交流協議
    4月19日,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代表團訪問哈佛大學法學院,哈佛大學法學院副院長安守廉(William Alford)教授代表哈佛大學法學院與人民大學法學院院長韓大元教授共同籤署兩院合作交流協議。訪問團成員包括法學院學術委員會主席朱景文教授、證據法研究中心主任何家弘教授、副院長時延安教授和人權項目主任陸海娜副教授。
  • 24歲北航博士畢業受聘211高校副教授,網友:優秀的人比你還努力
    近日,一則題為「他24歲北航博士畢業受聘211高校副教授」的消息迅速在微博、知乎等網絡平臺受到關注。消息主人公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學2020屆博士畢業生侯濤剛,別人還在研究生頭禿的年紀,1996年出生的他不僅拿下博士畢業證,還受聘211高校北京交通大學,成為電子信息工程學院副教授。
  • 大學老師工資多少?二本大學平均10萬,985大學教授沒有211講師高
    要說老師,大學裡的老師應該最高的,具體的薪資待遇高低又根據級別高低、大學實力高低、所在地區等原因會有所不同,那大學裡的老師們工資是多少呢? 這是一位新聞媒體人發出的2019年大學教師收入表,該表包含了中部、西北、東部、西南、東北5個區域不同級別的大學老師的收入
  • 26歲美女博士獲聘副教授,不是教授太年輕,而是觀念太老套
    文/趙志疆近日,湖南大學官網更新教師信息顯示,出生於1994年的工學博士李晟曼已經出任湖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副教授。消息傳出,立刻成為網友熱議的焦點。「26歲女博士獲聘985大學副教授」,在這個新聞中,李晟曼的年齡很容易使她成為遭受質疑的關鍵。但是,僅憑年齡就去質疑一個人的學識和能力,又是十分荒唐和可笑的。
  • 高考進985大學和考研進985大學,哪個含金量高,網友:現實太殘酷
    其實無論是在任何時候,985大學依舊是我國的最頂級大學。現在社會上流傳一個984.5大學的說法,很多人都對她們沒有成為985大學而耿耿於懷,如果從優勢學科實力來評估的話,我們必須承認這些984.5大學學科實力非常不錯。
  • 博士董事長未上過一天大學?某985高校回應,網友:沒這麼簡單
    2020年12月29日,中南大學發布了追回劉萍的博士研究生畢業證書和學位證書的兩則決定。中南大學作為一所985大學,為何會追回本校畢業生的畢業證書和學位證書呢?決定中給出的原因是劉萍報考中南大學博士研究生時本科學歷造假,所以學校研究後做出了上述決定。
  • 14歲上中科大,18歲攻讀麻省博士,28歲成為哈佛最年輕副教授,「華人女天才」的開掛人生
    但好在父母是明理之人,「女兒要讀書,那就堅持讓她讀。」除此之外,蔡天西還提出了」參數隨機模型「,她認為萬物有數學,而這個隨機模型主要就是用來檢測實際問題中的方差問題。為了檢測這個模型的準確性,她開始利用圖解的數學思維,通過隨機路徑,最後出乎意料的得出了一個半隨機參數,「Oh my god!  Amazing!」也正因為這個圖解數學的方法,讓她加深了對參數隨機模型的見解,」原來,用圖解學數學這麼簡單。
  • 湖南大學90後副教授走紅 網友直呼"現實版何以琛"
    1月15日,@湖南大學學生的朋友圈被一張照片刷了屏,他就是湖南大學法學院新聘任的90後副教授陳少威,出生於1991年,本科就讀於廈門大學,2011年獲得直接攻讀清華大學博士學位資格。有網友贊其是現實版的何以琛!
  • 沒上過一天大學,卻擁有985高校博士學位?中南大學公告證實為真
    沒上過一天大學,卻擁有985高校博士學位?中南大學公告證實為真。儘管近年來擁有碩博士學位的人滿大街,但真要獲得也不是那麼容易的;對一般學子來說,寒窗苦讀數十載,到頭來一篇畢業論文也能叫人脫幾層皮,搞得死去活來,最終還免不了搞出個「抄襲門」。
  • 這所211大學「太牛掰」,錄取分數超過多所985高校,實力不容小視
    這所211大學「太牛掰」,錄取分數超過多所985高校,實力不容小視。既然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這麼厲害,今天就讓小編為大家講解下,他到底有什麼來路呢?為什麼它會比985高校的錄取分數高呢?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是一所什麼樣的大學?
  • 2020新疆大學博士等高層次人才引進101名公告
    新疆大學的前身是始創於1924年的新疆俄文法政專門學院。經過一代代新大人的艱苦奮鬥,新疆大學已經成為一所有著悠久辦學歷史、光榮革命傳統、鮮明辦學特色的綜合性大學。作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高等教育的領頭羊和排頭兵,2017年新疆大學被列入首批世界一流大學建設行列,2018年被列入部省合建高校,走上了新的歷史發展階段。一、招聘對象1.拔尖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