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司令似乎一直以來都引領著白葡萄酒口感的潮流,無論過去人們對酒嗜甜如命,還是現在追求極致的酸爽,雷司令始終能夠滿足消費者們挑剔的味蕾,而配餐上,更是能與多個菜系搭配出絕妙佳作。
雷司令是一個芳香型的葡萄品種,其香氣特徵十分鮮明,很容易在盲品中被辨識出。有的人喜愛它乾爽凜冽的風格,也有人痴迷它甜美而骨感。
以單一葡萄品種而言,能夠釀造出不同甜度的風格,也難怪它會擁有一大批粉絲。
雷司令在世界各地的產區都被廣泛種植,通常來說,涼爽乾燥的氣候適宜雷司令的生長,德國、法國、澳大利亞、紐西蘭等產區的雷司令均有著不俗表現。
近年來雷司令葡萄酒在國際上迎來了全面復興。其實早在十九世紀初葉,德國雷司令葡萄酒就是世界上最貴的葡萄酒。
德國是當仁不讓的雷司令葡萄的故鄉。德國有約22300公頃的雷司令葡萄園(2013年),佔全世界雷司令葡萄種植面積的60%,法爾茲和摩澤爾地區是世界上兩個最大的雷司令葡萄種植區。
迄今保留下來最早記載雷司令葡萄種植的文件,是1435年3月13日,萊茵高西妥教團僧侶修道院埃博巴赫酒窖(Eberbach)向卡岑因博根伯爵(GrafenvonKatzenelnbogen)開出的雷司令葡萄酒帳單。
由於萊茵高的約翰尼斯堡(Johannisberg)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雷司令葡萄園,所以在美國該品種又被稱為約翰尼斯堡雷司令。雷司令在德國葡萄種植區擴展很快,特別是在河谷地區,因其熱儲存能力特別適合雷司令葡萄種植。在世界上的其它國家,則要感謝德國移民,讓雷司令在澳大利亞、美國和紐西蘭傳播開來。
不同於其它葡萄品種,雷司令非常依賴於生長的土壤條件。重粘土性土壤賦予葡萄類似檸檬的香味,來自斑砂巖土質葡萄園的雷司令葡萄酒則會有杏子的香氣,而板巖給與雷司令葡萄酒礦物質氣息,有時也帶有火石的淡淡清香。雷司令葡萄酒經過時間還會發生奇妙變化,成熟的雷司令會帶有高貴的汽油味,這股香氣令葡萄酒愛好者們神往。
像雷司令這樣的優質葡萄品種,可以釀出各種等級和類型的酒:從酒莊起泡酒(Winzersekt),到清淡的珍藏酒(Kabinett),再到高貴的晚摘酒(Spätlese),或者高價位的冰酒,無論幹型、半乾型、或者甜型酒都能勝任。
姿態各異的雷司令葡萄酒,是絕佳的佐餐酒,可與魚類、海鮮和禽類菜餚及與蔬菜搭配。半乾型的雷司令更是亞洲菜系的理想伴侶。
此外雷司令還是甜型酒珍寶:從逐粒精選酒(Beerenauslese),貴腐粒選酒(Trockenbeerenauslese)到冰酒(Eiswein)。貴腐菌(灰葡萄孢菌)讓雷司令葡萄的香味更加完美,具有無以倫比的出色窖藏能力。
雷司令屬於晚熟的葡萄品種,需要較長的成熟期,因此貴腐菌可以非常細緻地長在葡萄上。如果秋天的氣候錦上添花、既不冷也不幹,那麼所釀出的貴腐甜酒會帶給人無可匹敵的至上享受。
除萊茵河外,摩澤爾河肯定是最為重要的葡萄酒河流之一了。蜿蜒流淌的優美河流在法國叫作摩澤勒(La Moselle),在盧森堡被稱為摩瑟樂(Musel),直到在佩樂(Perl)被稱為摩澤爾(Mosel)。
摩澤爾河在德國土地上有250公裡長,到科布倫茲(Koblenz)流入萊茵河。被古羅馬詩人奧斯紐斯(Ausonius)歌唱過的德國最古老的葡萄酒產釀地區,加上摩澤爾河支流薩爾(Saar),魯文(Ruwer)地區,一共有近9000公頃的葡萄種植面積。
摩澤爾河上的風主要從西南方過來,河流和土壤將白天的溫度均勻地儲存起來,到晚間再緩緩釋放。河邊陡峭的巖石几乎讓日照垂直照射在這裡,特別是照在世界上最陡峭的葡萄園不來門內卡拉莫特(Bremmer Calmont)。
古羅馬人對這個地區和該地區的葡萄種植留下了很深的歷史痕跡。公元前50年,尤利烏斯凱撒(Julius Cäsar)在對高盧人的戰爭中通過摩澤爾河谷來到了這裡。
公元前15年,古羅馬人奧古斯塔·特裡奧魯(Augusta Treverorum)建立了今天的特裡爾,這個城市在公元4世紀甚至作為西羅馬帝國的統治中心,並發展成為阿爾卑斯山北邊最大的城市。特裡爾是卡爾·馬克思的誕生地(1818年),當時他從葡萄酒農的生活狀態受到啟發,由此對相關題目進行了探討。
摩澤爾河上遊,從德、法、盧森堡三國交界處到薩爾河在康茨(Konz)的入口處,這裡的土質基礎為殼灰巖和考依波土壤,這樣的土質為皮諾品種和當地的愛博靈(Elbling)葡萄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土地條件。
從施維池(Schweich)到科布倫茨則以板巖為主,摩澤爾河在這裡緩緩通過萊茵板巖山脈延伸自己的河道。許多摩澤爾的葡萄園以「萊耶(lay)」結尾,就是說明,葡萄株被種植在板巖上。古代凱爾特人用「萊耶」作為板巖標誌,這個稱謂延續至今。
除河流右岸和左岸斜坡梯田式壯麗的葡萄園,這裡的特色還在於無數彎曲湍流的河道。摩澤爾中下遊的板巖土壤上主要種植了雷司令,葡萄植株必須深紮根以便能從土地中吸收足夠的礦物質和細膩度。所以礦物質的優雅,以及可以覺察到細膩度和非常精美的殘糖口味是摩澤爾雷司令的特色。
寶石很小,卻光芒四射。這個特性也適合描述4,200公頃的納厄葡萄產區,這個地方因此也被稱為「寶盒」。這裡,人們會發現許多出色的葡萄品種,如雷司令、白皮諾、灰皮諾、克爾娜、穆勒塔戈和其它品種。不少酒農屬於德國頂尖級葡萄酒釀造者。
納厄河發源於薩爾蘭德(Saarland)的諾菲爾登-瑟勒巴赫(Nohfelden-Selbach),在賓根流入萊茵河。注入萊茵河前的60公裡長河畔地區就是該葡萄酒產區。其支流,阿拉瑟茨(Alsenz)和格蘭(Glan)河谷也屬於這個區域。
洪斯呂克(Hunsrück)為這個安寧、充滿詩情畫意的地區提供了防雨保護。每年這裡的日照達1750小時,夏天巖石上的溫度高達攝氏60度,對葡萄生長極為有利。
納厄這塊小小的區域有如此豐富的土壤類型在德國葡萄酒產區中是絕無僅有的。
納厄位於萊茵板巖山脈的接口,在美茵茨盆地和薩爾的丘陵地帶,有火山石、板巖、紅土、石英巖、粘土、黃土、花沙石和玄武巖,不勝枚舉。對於酒農來說,這裡是一塊可以有多樣變化的實驗田;而對於葡萄酒愛好者來說,則是一個可以享受的多彩盤。雷司令佔種植面積的27%,紅葡萄主要品種是丹菲特和葡萄牙美人,還有黑皮諾。在那赫區所品嘗到的葡萄酒,幾乎就是一個德國葡萄酒產品的集合。
在納厄河邊上的迪斯伯登貝格(Disibodenberg),賓根的赫德伽德(Hildegard)(1098年-1179年)曾生活在此並發揮了作用。她在其至今還起作用的醫療著作中,證明過葡萄酒的作用。迪斯伯登貝格(Disibodenberg)在2010年被德國葡萄酒協會命名為「葡萄酒文化的高峰」。這裡有德國最古老的葡萄植株,證明在迪斯伯登貝格的葡萄園至少可以回溯到公元11世紀。
納厄的葡萄酒以前被稱為「萊茵葡萄酒」。雷司令的特點與萊茵和摩澤爾的產品相似,但是具有不容混淆的「納厄風格」。1971年葡萄酒法規定納厄為一個獨立的葡萄酒產區。
氣候溫和的美麗普法爾茨西邊就是普法爾茨森林,這裡是德國總面積最大的森林;北部是萊茵黑森,東邊萊茵河的另一側是巴登,南邊是法國的阿爾薩斯(Elsass)。
在這個地區的東邊,葡萄依傍著普法爾茨森林。普法爾茨地區23,500公頃的葡萄種植面積使它成為德國第二大葡萄產區。144個葡萄種植鄉鎮大部分都在葡萄酒大道上,這個德國最為古老的葡萄酒旅遊線路(1936年開始)有85公裡長,從北邊的波肯海姆(Bockenheim)到法國邊境上的施維根(Schweigen),這裡是德國葡萄酒大道的終點。
當天氣晴朗時,從比較高的地理位置可以遠眺萊茵平原,能看到斯派爾德皇主教教堂和萊茵河另一岸的海德堡。葡萄酒大道擁有類似地中海的溫和氣候,這裡生長著杏、無花果、檸檬和橄欖。早春時分,盛開的杏花將葡萄酒大道淹沒在一片粉色時,這個有眾多葡萄節日的地區就迎來了第一個葡萄酒節。
普法爾茨擁有世界上最大的雷司令葡萄種植面積,達5500公頃。第二位是丹菲特,這種葡萄以其味道可口著稱,從而受到人們喜愛。特別典型的是,如果白皮諾、灰皮諾和黑皮諾,當然還有雷司令,這些葡萄酒符合當地特定的規定,冠以DC Pfalz的名字在市場上銷售。帶這樣字樣的酒瓶中就藏著典型的普法爾茨酒。
普法爾茨地區可以粗略的分為兩塊地區:北部從葡萄酒大道旁的諾伊斯達特(Neustadt)進入策勒塔(Zellertal)到沃爾姆斯(Worms),被稱為米特勒哈德特(Mittelhaardt)。
這裡的土質疏鬆,排水性好,葡萄植株必須深紮根。雷司令是這裡的標準品種。而在葡萄酒大道的南部,從諾伊斯達特南到施維根(Schweigen),這裡的葡萄是在比較重而富含粘土的土地上生長。這裡除雷司令外,還生產釀造許多皮諾葡萄酒,以及紅葡萄酒。根據統計數據,在南普法爾茨每個居民擁有600株葡萄植株。
世界上最大的葡萄酒節是在普法爾茨舉行的:迪克海姆的香腸市場(Dürkheimer Wurstmarkt)。這個節日始於15世紀,曾是為朝聖者設立的市場。根據普法爾茨人的風俗習慣,在供應豐富香腸的同時,當然也供應麵包和葡萄酒。1832年這個市場第一次被命名為「香腸市場」。
萊茵高產區西邊從法蘭克福開始,沿萊茵河展開。萊茵河道如同是大自然開的一個玩笑,一直自南向北流去的河流到美因茨(Mainz)那裡,北緯50度的地方,轉了個彎,變成從東向西流去,經流著名的鄉鎮,如愛勒特維(Eltville),予思特-文克樂(Oestrich-Winkel)或呂德斯海姆(Rüdesheim),直到阿斯曼思豪森(Assmannshausen)。
萊茵高的斜坡正好朝南,充分利用了每年1600個日照小時。陶努斯(Taunus)提供了一個天然屏障,抵禦了北方的寒風和頻繁的降雨。
萊茵高是一個深受遊人喜愛的旅遊區,這裡,古老的修道院和宮殿鑲嵌在葡萄園中,風景優美獨特。長達120公裡的萊茵高雷司令大道穿過景色秀麗的葡萄酒小鎮。在這條路上,街邊的葡萄酒商店和餐廳熱情邀請客人停下腳步,欣賞當地美酒,路旁是歷史文化古蹟。1744年建造的予思特(Oestrich)葡萄酒吊車是至今萊茵河上這類文物中的最後一個紀念品。當年靠它的幫助,成功地將萊茵高葡萄酒裝上萊茵河上的船舶,並送往世界各地。
前來參觀萊茵高獨特景點,如尼德瓦德紀念碑(Niederwalddenkmal),或者約翰尼斯堡宮殿(Schloss Johannisberg)的遊人,會看到這個具有悠久歷史傳統的葡萄酒種植釀造中心。
古老的西妥教團僧侶埃博巴赫修道院(Kloster Eberbach)是如今德國保留最好的中世紀修道院建築群。而約翰尼斯堡不僅因當初從一個修道院廢墟改建成同名宮殿而著名,它還是晚摘酒的歷史誕生地。
萊茵高的酒農和餐飲業全年提供高水平的葡萄酒文化活動,3月份有美食與葡萄酒節,4月底是盛饌周,整個夏季組織萊茵高音樂節,11月則是輝煌的萊茵高日。一個尤其特殊的經歷則是參加在埃博巴赫修道院舉辦的傳統葡萄酒拍賣會。
過去20年中,作為德國葡萄酒最大的產區,萊茵黑森產區無論是在酒的質量還是葡萄酒形象推廣方面所取得的發展都顯而易見。26,500公頃種植面積的大產區,如今是「最具活力」的地區之一。因為,許多酒農,特別是年輕、受到良好教育的一代人,已經認識到他們葡萄園的潛在價值,將他們的專業知識投入到酒窖和葡萄園。
在美因茨、沃爾姆斯(Worms)、阿爾採(Alzey)和賓根之間,是綠色波浪起伏的葡萄海洋。在這些葡萄園中,依偎著景色秀麗的村落。萊茵黑森因為農業經濟發達,是德國森林覆蓋率最低的地區。洪斯呂克山嶺,陶努斯(Taunus),奧登森林和北法爾茲山地保護的黑森地區免受寒冷氣候和強降雨侵襲。與此相應,這個地區屬於德國最乾燥、最溫暖的地區特別適宜葡萄和水果種植。
萊茵黑森地區的土質有石英巖、斑巖、板巖和火山石,除此之外,還有第三紀土壤沉積土的特點。土壤的多樣化外加上紅土的補充,形成一個很有意思的巖石形式,這種巖石形式比第三紀沉積還要古老很多。
產區東部,萊茵河邊上被稱為「萊茵露臺(Rheinterrasse)」的尼爾施泰因(Nierstein)鎮周圍,和萊茵黑森西部的萊茵黑森瑞士,都是這種土質。這裡的葡萄種類也品種繁多,感謝這裡土壤結構和氣候條件的多樣化,以至於在萊茵黑森有這樣的情況,單個酒農每年竟收穫三十多種葡萄,並把它們釀造成酒。
白葡萄和紅葡萄種類的比例為69%和31%。傳統的萊茵黑森品種是西萬尼,所以,萊茵黑森擁有世界上最大的西萬尼種植面積。這裡還種植了雷司令,穆勒塔戈和皮諾葡萄。紅葡萄品種中,有丹菲特、黑皮諾和葡萄牙美人。「酒莊起泡酒」是嚴格根據標準用傳統釀造法釀製而成;「地區起泡酒」是三十年前首先在萊茵黑森被命名的。
萊茵黑森的葡萄園中掩映著一些小屋,帶圓頂的葡萄園小圓房常常被漆成發亮的白色,有時侯會讓人產生似乎置身在地中海的錯覺。該地區,大約有30到40個這樣的小屋;它們可能是酒農和在葡萄園中幹活人用來避雨的小棚,歲月將它們保留下來。因為黑森地區木材不多,所以這些小房子都是用石頭造的。
打開一瓶澳大利亞雷司令葡萄酒,猶如切開一個檸檬,給人以清爽感。澳大利亞雷司令葡萄酒酒體輕盈,口感清新,散發著柑橘的香味。通常是酸度適宜的幹型葡萄酒,沒有甜味。澳大利亞釀酒師還以雷司令為原料,釀造一些世界級水準的甜型葡萄酒。
來自澳大利亞傳統產區的優質雷司令葡萄酒可陳釀幾十年。在陳釀的過程中,逐漸呈現出柔和的質地。需儲存在陰涼乾燥、溫度穩定的地方。大多數澳大利亞雷司令採用螺帽封口。
克萊爾谷氣候溫暖,但夜間氣溫下降讓葡萄保持涼爽,這對雷司令這樣的葡萄品種來說非常重要。這裡有些葡萄園海拔高達500米,這裡的溫度要低於低海拔的葡萄園。
克萊爾谷是一個丘陵地形的葡萄酒產區,這裡擁有五個子產區——奧本(Auburn)、沃特威爾(Watervale)、七重山(Sevenhill)、波蘭山河(Polish Hill River)和克萊爾(Clare)——每個子產區出產的葡萄酒都具有獨特的風味,有的輕盈優雅,有的豐富而狂野。
夏天炎熱,冬季涼爽,也是降雨最多的時候。雖然這裡是溫暖的產區,但是寒冷的夜晚和下午的微風給這裡的氣候帶來了一些變化。
有11種已經為人所認知的土壤類型,達威區有紅色表層土壤和石灰巖,波蘭山河有破碎板巖。這裡土壤的多樣性造就了葡萄酒風味的豐富多樣。
在克萊爾谷葡萄酒產區,古老的石制建築和雄偉的橡膠樹點綴著連綿起伏的綠色山丘和葡萄園,映襯著深藍色的天空。不斷發展的當地美食和世界一流的葡萄酒讓這裡成為一個受歡迎的旅遊景點。
克萊爾谷是一個神秘的珍寶,隱藏在南澳州的洛夫特山嶺深處。這裡距離阿德萊德市區有兩個小時的車程,是一個遠離塵世的休閒場所——這裡提供各種娛樂活動,你可以探訪石頭小屋酒窖、遠足小徑和嘗試當地的特產。
與這些景點相照應的還有一個值得推薦的地方:這裡有享有全球聲譽的葡萄酒產區。克萊爾谷在澳大利亞歷史悠久,這裡的釀酒師們願意嘗試不同的方式釀造葡萄酒並且樂意接受新的葡萄酒風格。有一件事是肯定的:克萊爾谷最值得一提的的葡萄酒——是這裡的雷司令,它們是澳大利亞葡萄酒的標杆之作。酒體輕盈、新鮮、帶有酸的柑橘味。最好的葡萄酒可以陳化數年長達數十年。
伊頓谷葡萄酒產區擁有原始的美景,是優質葡萄酒的產地。也是享受恬靜和探索的好地方。
在巴羅薩的高地,伊頓谷是澳大利亞最受歡迎的涼爽氣候葡萄酒產區之一。其隱蔽的葡萄園周圍環繞著山丘和古老的赤桉樹。原始的野生動物、精品酒莊以及美食和葡萄酒活動讓這裡更具旅遊價值。伊頓谷是一個充滿激情的葡萄酒社區的所在地,這裡有第五代和第六代種植者傳人以及有影響力的釀酒師,他們力爭上遊。這裡的葡萄酒是澳大利亞最優質的葡萄酒代表之一,前途一片光明。
伊頓谷群山環繞,氣候涼爽,氣溫相對於毗鄰的巴羅薩谷更低。海拔較高的葡萄園比地勢較低的葡萄園氣溫要涼爽得多。
伊頓谷位於南澳洲的巴羅薩山嶺,距離阿德萊德東北部有一個多小時的車程。這裡與巴羅薩谷相鄰,共同組成巴羅莎地區(Barossa Zone)。夏日溫暖而陽光充足,夜間氣溫下降。冬天需要穿帶外套和圍巾,而且通常出門也需要攜帶雨傘。多變的地形意味著這裡有不同的土壤類型,有從肥沃的沙質土到粘土。
伊頓谷擁有雷司令釀造的悠久傳統,這裡的雷司令世界一流——優雅且帶有強烈的柑橘味。最好的葡萄酒可以陳化十年或更長時間,但也可以在未熟新鮮時享用。
大南部地區葡萄酒產區地域遼闊,從壯觀的沿海懸崖和綠松石水到國家公園,再到山脈和蔓延的農場。隱藏在西澳州的邊陲之地,是世界上最稀有的植物和動物的家園。
景觀的美麗和多樣性也在該地區的葡萄酒中發揮作用。大南部地區由五個子區域組成,每個區域都出產不同風格的葡萄酒。但有一個共同點:這些都是澳大利亞最優雅、最具陳年潛力的葡萄酒。
大南部地區是一個廣闊的低洼地區,主要是地中海氣候。氣候條件各不相同,愛爾伯尼(Albany)和丹麥克地區屬於溫帶,受海洋影響,巴克山(Mount Barker)、普隆格蘭普(Porongurup)和弗蘭克河(Frankland River)的內陸地區,天氣較暖,夜晚較涼爽。
大南部地區葡萄酒產區面積廣闊、環境條件多樣化,為種植優質葡萄提供了理想的環境。這裡位於澳大利亞的西南角,距離珀斯有5小時車程,距珀斯至愛爾伯尼(Albany)有1小時航程。
天氣溫和,夏季溫暖,冬季涼爽宜人。作為沿海地區,這裡天氣變化頻繁,從晴空萬裡到暴風雨和大風天氣,都很常見。土壤通常是褐色至灰褐色的沙質壤土,中度肥沃。
雷司令與設拉子一直在爭奪大南部地區的招牌葡萄品種。雷司令清脆爽口,帶有濃鬱的柑橘味,上等的雷司令可以陳年長達10年或更長。
《橄欖餐廳評論》與你一起邂逅美味
2019.11&12月合刊↓現已發售
— 標星關注我們 —
第一時間了解餐廳活動、飲食文化
大師生平、旅行美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