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YLON YOUTH F-e-a-t-u-r-e
New Balance M1300JP 終於要在中國發售了,本周六可能就忙著刷手機拼手速這一件事了!
本周最讓人激動的消息是什麼?
還用問,當然是 New Balance M1300JP 鞋款即將迎來第六次復刻的發售!!自1985年元祖版誕生以來,M1300JP 每五年復刻一次,這也就意味著,如果錯過這次的第七代 M1300JP ,那麼你又要等上個五年了。
等等,別光顧著興奮,你確定自己已經對 M1300JP 有足夠的了解了?那先看看下面這兩個問題,測試下自己能不能實現秒答。
Q:New Balance 有這麼多1300型號,為什麼偏偏這款後面有 JP 名號?
A:1995年的首次復刻是日本 New Balance 支部發起的提案,所以鞋款復刻時所用且現今廣為人知的 JP 名號就是代表著日本提案,且一直沿用至今。
Q:為什麼是第七代?
A:數學好的朋友大概會疑惑由1985年間到2020年應該有八代,但由於第一次的復刻是1995年,之後才開始五年一次的復刻,所以 M1300JP 目前只有七代。
如果這兩個問題勾起了你更多的好奇,不妨還是跟著我們先行了解下這個被稱為「鞋皇」的鞋款好了!
New Balance 於潮流、球鞋界本來就有極高的名氣,隨著近年老爹鞋的興起, NB 的人氣更是一時無兩,99X系列、千系家族,以至最為平易近人的574型號亦各自有著追隨者,然而要說品牌中最具人氣的經典,作為千系系列鞋款開山始祖的 M1300 型號鞋款大概當之無愧。受到潮流者追捧,作為千系的元老、「五年一遇」的限定同樣吸引鞋頭們注目,但除此之外,鞋款的歷史、用料等也同樣重要,有著深厚歷史的鞋款當然誘人,還登上 Begin·LaLa Begin 特別編集的 《New Balance Perfect Book》封面。
若大家不讀歷史只因為「1300JP」的名號而買,豈不是淪為盲追一族?
New Balance 得以在球鞋界取得一席之位,除了潮流感十足的外形,鞋款的性能亦是舉足輕重的原因之一,然而鞋款的性能之高與品牌的歷史有著非常大的關係,是以書中亦不乏品牌史的篇幅,其中不得不提的當然是兩位重量級的人物:New Balance 創辦人 William J. Riley 以及現今的主理人 Jim Davis。 William J. Riley 以腳弓支撐器及矯正鞋為重心於1906年創立 New Balance,之後更發展出「製作出一雙可以適合所有人腳型的鞋履」的理念;慧眼識英雄的 Jim Davis 則於 1972 年收購了當時只有6名員工的NB,並以自己「跑手」的身份出發,為品牌的鞋款注入更具性能的設定,兩人先後為品牌注入舒適及高性能的靈魂。
「五年一遇」的鞋王,到了2020年終於來到第七代,日本、中國香港等地開賣後的搶購風潮足以證明 M1300JP 的魅力,而 Begin·LaLa Begin 特別編集的 《New Balance Perfect Book》更用了不少篇幅來解構M1300JP鞋款。
鞋頭們對 M1300JP 的鐘愛,除了「五年一遇」的稀罕之外,將元祖鞋款的細節重現也是鞋款備受追捧的主要原因。來到第七代的M1300JP,被《New Balance Perfect Book》稱為「最貼近元祖的七代目」,因為鞋款由用色、鞋型、車線、大底等完美重現了1985年第一雙 M1300 鞋款的細節,以下讓我們一一細看七代目與OG鞋款的相同與不同之處。
鞋頭的彎麴車線與OG款極為貼近;鞋舌的「NB」標誌與原版一樣用14條線構成;鞋底近後跟位置的「NB」亦與原版一樣以5條線組成;最後少不了的當然是與元祖一樣用上 VIBRAM 大底。
鞋款用上的當然是元祖 M1300的 Shadow Grey,鞋身網面位置的色調亦用了同樣元祖級的顏色——略帶藍調的灰色。
作為首對搭載 ENCAP 技術的鞋款,多次復刻均同樣完美再現,來到第七代當然也不例外,但後跟的重點除了 ENCAP 的標誌性 logo 之外,NB logo也同樣值得留意,因為與元祖 M1300 一樣以8條線組成。
鞋帶以略帶藍調的顏色出發;而鞋帶前的車線也同樣是以原版的設定為依歸。
雖說七代目是最忠於原著的 M1300 復刻,但 New Balance 亦深明現代人對品質的追求,是以本年度復刻的鞋款就首度用上 Horween 皮革構成。而 Horween 也在多次嘗試下才得出現在我們所看到的——貼近元祖 M1300 略帶藍調的左色皮革。
鞋身標誌性十足的 N 字樣 logo 也同樣注入了元祖版本元素以及極為細微的細節,讀懂了絕對可以證明鞋迷的地位:就是 N 字兩個尖位用上了較為圓潤的車線。
M1300JP 的賣點之一當然是美國製造,而鞋款的來源地就是位於緬因州北部的 Skowhegan 製鞋工廠,並配合人手製成。現為 Skowhegan 製鞋工廠的紅磚建築物遠早於 New Balance 出現前的1888年建成,而 New Balance 則於1981年購入並將之打造成品牌的其中一個主要製鞋工廠,1985年首代 M1300 鞋款就是在這裡被製成。
M1300JP 貴為 New Balance 的王道鞋款之一,備受品牌重視絕對正常,是以鞋款由打版、縫製、車線到成形均配合著人手的打造,確保鞋款可以有最完美的狀態。
本次復刻的 M1300JP 鞋款首度用上 Horween 皮革,雖然有更高的還原度,但在製鞋時卻因為皮革本身的光滑大大提高了切割難度;而將皮革粘接也有著一定的難度,在膠水的使用量上需要豐富的經驗才可以精進地拿捏。
鞋款在縫製之時縱然有機械的協助,但根據經驗所作的人手調整也不可缺少;而且在縫製鞋款的過程中,特定的部分車線需要於約2mm的範圍之內完成,此時最重要的就是人手與機械的配合。
將幾近成形的鞋款皮革置於高溫下軟化後就全靠人手打造:將鞋楦置入至軟化的皮革之中使其成為鞋身的形態,再在鞋身的底部快速塗上膠水以供粘合鞋底,最後還要將多餘的膠水去除。
取名為《New Balance Perfect Book》,在 M1300JP 的專題中除了七代目與元祖的比較以及鞋款的構成之外,當然少不了七代鞋款的比較。
在鞋款的比較中,值得留意的細節如下:鞋款的顏色,與之前五對復刻的灰調相比,這一次的 M1300JP 用色最貼近元祖;第二代及第三代復刻的 M1300JP 將原版鞋帶前的長方形車線位改成半圓形;鞋跟的 NB logo 也一樣由2010的復刻開始才以元祖的8條線組成;鞋底曾試過以非 VIBRAM 大底構成,到2015年之時才再度用上 VIBRAM 大底。
首對 M1300 鞋款的登場亦與性能及舒適度不無關係,在品牌中同樣擁有王道地位的990鞋款面世後三年的1985年,身為跑手的品牌主理人 Jim Davis 對990所用上於當時新研發、搭載著3層 EVA 物料結構緩震的 Motion Control Device(M.C.D)後足穩定板仍然有感不滿足,於是在反覆試驗後,最終再度突破,將聚氨酯(即PU物料)以倒模的形式包裹 EVA 泡沫橡膠的中底,打造出超前的 ENCAP 緩震系列,而1300型號就是首對以 ENCAP 中底示人的鞋款。鞋款雖然以1300作為名字,但卻實為 New Balance 家族當中千系鞋款的開山始祖,1300純粹是因首對鞋款定價130美元而得名。
索價130美元的球鞋於1985年可謂非常昂貴,需知道於同一年誕生的 Air Jordan 1 於當年紅極一時的美國球鞋名所 Chernin’s Shoes 只售不到60美元。
深知 M1300 鞋款的定價高昂,New Balance 於鞋款的宣傳上亦用上「Mortgage the house」(抵押房子)來幽默一番。今日看來,若當年入手了初代1300鞋款的話肯定不會後悔吧。
好了,了解得差不多了,最後還是要再提醒你一下:M1300JP 鞋款的第六次復刻將於 4 月 11 日中午 12 點限量發售!聽說官方價格還與其元祖版誕生年份一致,好像沒什麼不入的理由了?那還不趕緊定好鬧鐘?!
撰文 toby
編輯 E2
圖片來源於《New Balance Perfect Book》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
你身邊有顏值與才華兼備的校花校草嗎?
又有哪些優秀且有趣的社團想要推薦?
點擊左側二維碼關注尼龍,也歡迎 Email 至 nyloncampus@huashengmedia.cn 分享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