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網紅燕窩「小仙燉」,剛被打假人點名批評燕窩含量低,今日再爆出了虧損醜聞。
據北京市朝陽區統計局,發布處罰信息顯示,11月25日對北京市小仙燉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簡稱「小仙燉電商」)予以處罰,原因是提供不真實統計資料。
天眼查顯示小仙燉被處罰
朝陽區統計局表示,小仙燉電商2019年《財務狀況》(E103表)中營業利潤本年指標上報數為32939千元,檢查數為-32934千元,相差65873千元,差錯率為200.02%,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第四十一條有關規定。
北京市小仙燉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成立於2015年1月,註冊資本500萬元,是深圳市榕樹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也是知名網紅燕窩「小仙燉」品牌所有者,公司實際控制人為苗樹。
小仙燉燕窩
公開報導顯示,「小仙燉」創立於2014年,成立之初就採用差異化競爭模式,從鮮燉即食切入燕窩市場,通過網際網路平臺銷售鮮燉燕窩。同時公司還宣稱採用馬來西亞燕窩知名品牌,在用戶下單當天燉煮並用順豐冷鏈進行配送,因不添加防腐劑,所以產品保質期只有15天。
出道後的小仙燉,一方面展開了凌厲的宣傳攻勢,一方面也開啟了持續融資模式。
陳數與章子怡代言小仙燉
媒體報導稱,2016年7月,小仙燉獲得來自洪泰基金、周鴻禕等機構和個人的千萬元pre-A 輪融資,2017年4月又獲得由知名演員陳數領投,夢泉時尚集團跟投的2000 萬元A輪。
雖然從未披露過年度業績情況,但僅今年「雙11」期間,小仙燉就宣布旗下鮮燉燕窩銷售額破了4.65億元,同比增長達263%,這比傳統領軍企業燕之屋「雙11」期間的全網銷量高出了一倍多。
隨著朝陽區統計局數據出現大幅失真,小仙燉通過網絡發布的各項銷售數據和指標,也遭到了消費者的不滿。「明明虧了三千多萬,給政府的數據卻是盈利3000萬,這種數據都能失真,其他數據怎麼保證真實性呢?」有消費者質疑道。
圈錢
到這裡,大家可能都有一個疑問了?小仙燉為何要虛報盈利?
答案很簡單,為了融資圈錢。
小仙燉的廣告打得有多兇,它的錢就燒得有多快,據《2019年中國燕窩行業白皮書》報告指出,19年中國燕窩的市場規模約為300億。行業體量不大,自然制約著行業的發展。
行業受限,市場發展空間有限,小仙燉作為高端即食燕窩品牌,底層市場難與其他燕窩品牌逐利,上層市場又被其他燕窩品牌不斷蠶食。此次,辛巴燕窩事件又令整個市場陷入低迷,多重困境下,小仙迎來虧損也絕不令人意外。
當然,作為消費者來說,小仙燉瞞報虧損與否跟消費者關係不大,只能說小仙燉該換會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