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爾曼坦克真有那麼差嗎?即便在蘇德戰場,它也比T-34好用多了

2020-12-23 次武菌

二戰蘇德戰場的特點是:氣候嚴寒、道路狀況糟糕,裝甲部隊往往缺乏鐵路、公路機動能力,很多蘇軍坦克都因為一點機械問題被拋棄,如果這種不可靠的裝備在戰鬥中出了問題,對裝甲部隊而言是非常致命的,不管是行軍、露營還是作戰,對裝備可靠性的要求都非常之高,從這一點來看,毫無疑問謝爾曼更適合東線。

(車身太高、履帶太窄確實是缺點,但遠沒有咱們想像的那樣嚴重)

根據蘇軍的使用經驗,M4謝爾曼最大的優勢就是可靠性,尤其是它的懸掛系統、機槍和主炮和幾乎不怎麼需要維護的發動機都非常可靠,幾乎不會出現問題。再加上它出色的高速機動能力和全重不過30多噸的身材,在東線戰場遊刃有餘,非常適合擴大戰果的追擊行動。

需要指出的是,謝爾曼坦克可靠耐用也不是一開始就有的,至少蘇聯接收的謝爾曼M4A2在一開始並不可靠,比如發動機上的噴油器和電機元件不能正常工作,散熱器和輪子上的軸承也有問題,甚至很多部件上帶鎖,讓蘇軍很是尷尬。為了解決這些問題蘇軍的M4A2直到1943年夏季才投入使用,但不管怎麼說,謝爾曼都是二戰期間可靠性最高、出勤率最高的坦克,沒有之一。

可能有人會說,謝爾曼坦克的裝甲質量不咋地,這個誰都不會否認,蘇軍使用的謝爾曼M4A2坦克曾被反坦克槍擊毀,德軍攻擊機使用的20毫米機炮也能輕鬆擊穿它的頂部裝甲。說到這裡有必要普及一下,JU-87斯圖卡轟炸機起初並不依靠機炮擊毀目標,它的機炮直到最後一款改進型Ju87D-5問世才強化到20mm,而專用於反坦克作戰的Ju87G型(大炮鳥)也只是吊裝2門37mm機炮,這種炮都不一定能有效擊毀T-34坦克,後來的專用反坦克攻擊機HS-129,把機炮一路從30mm擴大到75mm(千米開外的穿甲能力達到130mm),可見當時蘇軍主力坦克T-34或者KV、IS系列坦克的裝甲有多強,相比之下謝爾曼顯得很脆皮。

(謝爾曼上的機槍較多也是個優勢,至少蘇軍對此高度讚賞)

謝爾曼的前裝甲厚63.5mm,還帶有一定的傾斜角度,之所以被蘇軍吐槽裝甲能力弱,一是因為它的前裝甲傾角沒有T-34那麼恐怖的傾角,只有47°傾斜角度,相比T-34坦克60度傾斜角的45mm前裝甲,給人的安全感不是很足。但T-34的前裝甲防禦能力只相當於70~80mm的垂直裝甲,而謝爾曼前裝甲能達到90mm的防禦效果,整體來看還是謝爾曼佔上風;

另一個原因是,美國交付給蘇軍的謝爾曼M4A1存在粗製濫造的問題(上文已經提到它們一開始並不可靠),它的裝甲鋼質量不如T-34,雖然數據上很美,實際表現卻很感人,不過這些都是可以解決的。而且,謝爾曼的前裝甲是整體的,不但防禦效果更佳,還能在前部加裝各種掛件,起到附加裝甲的作用,而由於T-34的駕駛艙門需要向前開啟,因此不具備謝爾曼的這種優勢。

再退一步講,謝爾曼車頂上有4個艙門,地盤上還有1個艙門,足夠5個成員同時上下車,而T-34渾身上下最多有4個艙門,也就是說一旦起火就意味著有一個人不能及時逃脫,如果你是坦克手你會喜歡哪一款坦克呢?

(各有各的艙門有利於提高生還率)

謝爾曼的主炮雖然一開始表現不佳,但換裝52倍徑76mm口徑的火炮之後,再配上M62型被帽穿甲彈在千米開外可有效擊穿106mm垂直鋼板,這能力比T-34-85的主炮強一點,對付德軍坦克也更有信心。這還不算完,謝爾曼M4A3E8使用了54.5倍徑76mm主炮,能與虎式、豹式坦克一決雌雄,如果使用昂貴的穿甲彈能在千米開外擊毀虎式坦克,英國的螢火蟲使用17磅炮還能做得更好。

但是,謝爾曼的履帶太窄是個大問題。很多人都沒有注意到,T-34在德軍陣營被稱為「雪地之王」,這是對它強悍機動能力的有力證明,在幾乎沒有公路的蘇德戰場,坦克的通過性是至關重要的性能指標,因為不管你的坦克有多優秀,無法越過叢林、沼澤和麥田開往前線都是徒勞的。舉個例子,蘇軍裝備的SU-76自走炮在巴格拉季昂行動中大放異彩,原因不是它有多能打,而是它不到20噸的體重可在叢林沼澤中穿行,能隨時出現在任何戰線上,在蘇軍穿插迂迴包圍德軍的戰鬥中表現搶眼,甚至一度蓋過了T-34和黑豹。

T-34的上述優點來源於它較寬的履帶和較輕的車身,謝爾曼坦克的履帶就是太窄了。在冬季進行的阿登之戰中,謝爾曼的機動、通過性能確實表現不足,其實盟軍推進到低地國家時,謝爾曼的通過性問題就暴露了出來,別說可怕的泥濘了,它甚至連籬笆牆都無法有效通過。蘇軍的解決辦法是換裝鋼製履帶,有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不好說,但筆者覺得,如果當時美國肯真心幫助蘇聯,加寬謝爾曼坦克的履帶是個非常簡單的工作,也就是說這不能當作謝爾曼不適合在東線使用的證據。

而且,謝爾曼M4A2使用的是柴油機,蘇軍拿到這些坦克後並沒有因為燃料問題發愁,但確實像有些自媒體說的那樣,美制柴油機的輸出馬力不足,甚至還不如T-34的動力,這限制了謝爾曼坦克的機動性能。不過筆者仍然認為這不算致命缺陷,因為動力包是可以更換的,謝爾曼的動力艙要比T-34大一點,蘇聯人換上自己的發動機就可以了,它之所以堅持生產、改進自己的T-34是不想在裝甲武器上受制於人,並不是謝爾曼魅力不夠。

相關焦點

  • M4謝爾曼為啥那麼高?只因用了航空發動機,現如今M1坦克也在用
    說到M4謝爾曼坦克大家可能不會陌生,它有個非常著名的外號叫「朗森打火機」,但是它還有一個比較可愛的外號叫「謝饅頭」,除了有薄皮大餡之意外,其實也指的是它的外形比較圓潤。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覺得,這謝爾曼坦克的高度有點高,翻看了一下部分坦克的數據,發現其實謝爾曼的高度並不算高,各車型的在2.8~3米之間,而德國的虎式高度也在3米,但為啥看起來謝爾曼就感覺高呢?主要是因為它的車體較高,相比大部分的坦克車底,謝爾曼的車體的確要高一點。那為啥謝爾曼的車體高度會高呢?
  • M4謝爾曼的綜合性能要低於T-34?事實恰恰相反
    二戰期間,各種武器裝備充斥著整個戰場,在陸地作戰的時候,坦克這種武器是陸軍必不可少的,坦克在一戰中就有出現,並在戰場上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出色的表現也受到了很多國家的青睞,各國不斷發展坦克,對坦克的性能進行升級與優化,經過升級的坦克在二戰中也成為了不可缺少的陸地作戰武器。
  • 淹沒德國的鋼鐵洪流,秉承極簡主義設計理念的T-34坦克
    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不但讓世人領教了裝甲師、閃電戰的威力,也讓大家見識了坦克這一新型陸戰裝備的厲害。在1940年東方的蘇德戰場上,曾有一款外觀粗糙、其貌不揚的中坦,以優異的性能成功打破德國裝甲師的不敗神話,挽回了蘇維埃兵敗如山倒的局面,它就是二戰坦克的標杆T-34。那麼這款坦克到底有哪些過人之處,能讓它與德國的三號、四號、虎式、豹式相抗衡?
  • 「饅頭」坦克?M4謝爾曼有何優缺點?答案揭曉
    可是卻在, 歐洲戰場上, 被戲稱為饅頭, 在面對裝備更強的德國坦克時候, 謝爾曼被炮彈擊穿, 還受到了虎豹對坦克的襲擊, 使得美國的坦克在德國的炮火和的坦克轟擊下, 慘不忍睹。 德國還對謝爾曼坦克進行大肆抹黑, 他們所說謝爾曼坦克的汽油機是打火機, 而實際上他們自己的坦克也是使用的汽油機, 就這樣「謝饅頭」的稱號也逐漸產生了。 那麼在真實的歷史中的M4謝爾曼中型坦克的實戰狀況究竟如何呢?
  • 虎式坦克,納粹馳騁歐洲戰場的鐵蹄
    二戰開創人類戰爭新模式,開啟海陸空聯合打擊體系; 二戰作為人類歷史上參與國家最多、參戰人數最多、參戰武器與種類最多的一場現代化戰爭,它在戰爭中展現了人類武器學中的最高水平,其中先進的武器就有海軍中的航空母艦、最新美國海軍F7U「彎刀」艦載機、美國的謝爾曼坦克、日本海軍的零式戰鬥機、德國的虎式坦克以及德國的梅賽施密特Bf109戰鬥機
  • 進擊的謝爾曼,二戰後出現的一些M4改進型坦克
    若論二戰中最為成功的中型坦克,美制的M4謝爾曼和蘇制T-34無疑是並列榜首。雖然各項性能指標都不一定拔尖,但在三大性能平衡以及生產性和對戰場的適應能力上,其它國家的同等級戰車實難望其項背。二戰結束後,這兩種坦克擴散到世界各地並繼續活躍在局部戰爭中。
  • T-34VS黑豹!這部俄國人的抗德神劇,我給它滿分
    當然,其中就包括了我們今天的主角——T-34坦克。圍剿與反殺俄羅斯人真的太喜歡坦克了。眾多的俄國坦克片他們拍了比全世界其他國家加起來還多的坦克主題電影。可即便如此,T-34-76的缺陷依然明顯:據蘇聯老兵回憶,T-34隻要一開炮,除了炮手車長,其他的乘員全部跑到坦克外透氣了。
  • 二戰時期,德國虎式坦克到底有多厲害?一輛就能擊潰蘇聯34輛坦克
    那麼,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虎式坦克到底有多厲害?虎式坦克,它是1942年德國亨舍爾公司所研製的一款重型坦克,機身整體重量為56噸,是一款非常典型的重型坦克。眾所周知,裝甲厚度的提升意味著坦克防禦力的提升。因此這款虎式坦克,可以說是具有跨時代的意義。
  • 電影《獵殺T34》:T-34坦克大顯身手,是俄羅斯的精神圖騰
    其中在蘇德戰爭期間,兩國不僅在戰場上投入了大量的坦克,而且還創造了不少的王牌坦克手,創造了很多戰績。《獵殺T34》不僅展示了雙方優秀坦克手之間的戰鬥,而且還突出了T-34坦克在俄羅斯人們心中佔有重要地位。
  • 一代經典T-34,產量極高性能好,《坦克世界》帶你玩
    二戰其實算是人類武器發展史的一個轉折點,從二戰開始,很多具有現代武器雛形的武器裝備開始進入軍隊服役,而在二戰中,坦克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戰爭武器,當時的參戰各國擁有很多非常優秀的坦克,而蘇聯軍隊的T-34就被人稱為二戰中最優秀的中型坦克,那麼為什麼這款坦克能夠獲得這樣的榮譽呢?
  • 第二次世界大戰12輛坦克-戰爭機器回顧
    到1942年,坦克設計的進步和戰場條件的變化使38(t)型戰機過時,坦克生產也停止了。底盤生產仍在繼續,用於「馬德爾三世」和「赫哲」或「賈格德坦克38」坦克驅逐艦,而倖存的38(t)型坦克被從前線撤回,並被降為安全和護航任務。
  • 圖說:M4「謝爾曼」坦克生產線 亂而有序 獨特的美式工業奇蹟
    1939年9月,德國閃擊波蘭,大洋彼岸的美國這才意識到自己陸軍現役的坦克,包括生產線上的,以及繪圖板上的都是落伍產品。根據歐洲戰場的經驗,1940年8月美國開始在M3「格蘭特/李」的基礎上,研製全新的中型坦克。1941年9月定型,命名為M4「謝爾曼」中型坦克,並開始建立生產線,甚至是全新的坦克廠批量生產這種坦克。
  • 戰車轟鳴,二戰著名T-34坦克現身北京理工大學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視頻中是什麼坦克?五對輪,但它不是59式坦克,而是更老的二戰坦克T-34。原來,北理工校園內設立了「國防文化主題廣場」,共有8臺珍貴歷史坦克裝甲車輛展示,它們包括美制M4「謝爾曼」中型坦克、美制M26「潘興」中型坦克、日制TYPE98裝甲彈藥輸送車、蘇制T-34坦克、蘇制IS-2「史達林」重型坦克、國產59式中型坦克、國產86式步兵戰車和國產63式裝甲輸送車。
  • 《獵殺T34》再現二戰傳奇坦克T-34,年末戰爭片精彩呈現
    俄羅斯電影《獵殺T34》是根據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的真實故事改編拍攝的,蘇德戰場作為二戰的正面戰場,想必是陸地戰鬥規模最為龐大的戰鬥,這其中自然誕生的了無數的精彩故事,而《獵殺T34》取材的這段故事發生在二戰的轉折點莫斯科保衛戰,這個故事也是極為特殊的一例,戰俘能開著坦克從戰俘營逃跑
  • 蘇德戰爭的中流砥柱T34坦克,為何二戰結束後就被T54代替?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國戰車幾乎橫掃整個歐洲,在蘇德戰爭中,蘇聯傷亡慘重,但是最後在衛國戰爭中蘇聯人阻止住了德軍的步伐。衛國戰爭的勝利除了蘇聯的氣候因素寒冷外,蘇聯的T-34坦克發揮了重要的作用。T-34坦克是蘇聯在二戰中的主戰坦克,素來以經濟實惠著稱,在蘇德戰爭中蘇聯生產了多達6萬輛T-34坦克,成了蘇德戰爭勝利的中流砥柱。然而,令人意外的是這款戰功顯著的坦克在二戰末期其地位就被T-44坦克威脅,二戰結束後很快就被T-54坦克代替。
  • 用積木搭建坦克中的明星:全冠積木謝爾曼M1坦克評測
    觀眾姥爺們大家好,今天我們要來看的是二戰坦克中的豪傑,謝爾曼M1……當然並不是每分鐘射速350發的那臺鬼畜戰車(笑),我們今天要為大家帶來的是由全冠積木出品的二戰坦克系列產品之一,M4「謝爾曼」。在全冠之前出品的幾臺二戰坦克中,硬湊零件數、毫無內構、比例失調這些問題一直為玩家所詬病,這臺謝爾曼的表現又會如何呢?
  • 坦克當教具!北京理工大學讓T-34老坦克在校園裡馳騁起來
    央廣網北京9月2日消息(記者王啟慧)伴隨發動機轟鳴,一臺T-34「老坦克」在泥土中隆隆駛過。2日,北京理工大學國防文化主題廣場在良鄉校區正式啟用,7臺國產、蘇制、美制和日制坦克車輛「組團」入駐。期間,T-34老坦克在主題廣場上再次發動馳騁。
  • 二戰時十字軍巡航坦克為什麼能在戰場上叱吒風雲?十字軍巡航坦克有...
    說起二戰時期英國的十字軍巡洋坦克,相信大家都有聽說過了,在北非的戰場上叱吒風雲,是英國在二戰期間長期配備的一種坦克。在早期的北非戰場上,十字軍坦克表現出了它出色的續航能力以及強大的火力,有著非常大的優勢。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了解一下英國的十字軍巡洋坦克!
  • 「謝爾曼m1」是德國一戰時的坦克?不知道的小夥伴,來補補課
    最近「謝爾曼m1」成為了一個熱詞,起因是這樣的,在一個電視劇中描述一戰時期有這樣的一種坦克,它自重56噸,射速每分鐘350發,劇中描述的這種坦克就是「謝爾曼m1」。然而事實是,在一戰期間,德國根本就沒有「謝爾曼m1」。
  • 中坦的傳奇德國豹式坦克穿梭戰場如無人之境
    像一號、二號、三號、四號,六號,這幾款蘇德戰爭爆發前確定研發方向的坦克,每一款都像是前一款坦克的放大版和增強版。這裡得額外說一下這個虎式坦克是法國戰役的時候,德軍在遇到英法重坦之後才確定的思路並非是蘇德戰爭之下催生的產物。而本文的主角豹式才是蘇德戰爭的背景下誕生的。在面對T34這款神車時,德國人終於放下了一直引以為豪的垂直設計理念。